最強特種兵之龍刺

赤色星塵

歷史軍事

  軍隊中的老兵說,只有進入龍隱部隊的人才能被稱為最強者;而當妳滿懷興奮的踏進龍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079章 唐易

最強特種兵之龍刺 by 赤色星塵

2018-6-21 20:14

  此時茶舍中飲茶人並不少,但卻是以金發碧眼的外國人居多,這也反應了中國茶文化在國外的受歡迎程度。
  茶舍的空氣中飄蕩著濃郁的茶香,豆香兼清新高雅的幽蘭香,這是龍井茶特有的香味;標誌性的蘭花香中透著奶香和淡淡的桂花甜香,這是鐵觀音的味道……
  跟名貴的香水相比,茶香中帶著壹種文化歷史的沈澱,它的香味或許並不濃烈,但是卻能沁人心脾;它的香味或許並不立即引人註意,但是卻能讓人、甚至人的靈魂都浸入其中,流連忘返;對於愛茶之人來說,茶香就是壹種最毒的毒藥。
  羅昊在進來的時候,對掛在石廊中的價格牌稍微關註了壹下。這裏的茶,按不同的品種分為不同的價格,價格也在10歐元到50歐元不等,折換成人民幣,就是壹壺茶在100元-500元之間。
  這樣的價格可能會讓很多人咂舌,但是羅昊卻知道,壹壺好茶,絕對值得起這個價格,如果是名貴的孤品茶,更是有市無價,有錢都買不到。最有名的就是武夷山那幾棵大紅袍母樹上的茶葉,即便是花萬金,都未必能買到壹兩!
  在國內業界,壹直流傳著這樣壹句話,“中國的名茶有很多,想喝名茶很容易,但是想喝真正的好茶很難!”,也有壹種說法“名茶易得,好茶難尋”。
  羅昊雖然沒有去品,但是僅僅只是從彌漫在茶舍空氣中的茶的香氣就能判斷出這是好茶!
  旁邊的壹桌外國茶客點了龍井,畢竟對於外國人來說,在他們對茶的認知中最熟悉的就是龍井茶。至於滇紅、白毫銀針、太平猴魁、信陽毛尖、黃山毛峰,這些名茶,外國遊客可能連名字都沒聽過。
  穿著中國紅旗袍的年輕茶女,先用熱水將用來泡茶的玻璃杯進行暖杯,然後用茶勺從茶葉罐中盛取茶葉倒入玻璃杯中,羅昊仔細觀察對方盛取茶葉的量,她每次盛取茶葉的量都在四克左右,這手上的功夫不是壹朝壹夕就能練就的。
  盛取茶葉,茶女拿起放在炭爐上長嘴銅茶壺,對著石桌上擺放成壹圈的玻璃杯進行加水,熱水註到玻璃杯三分之壹的位置的時候就停了下來,移向旁邊的杯子,這樣是為了讓茶葉被水浸透、溢香;而整個過程中,石桌上沒有被撒到壹滴水。
  等到茶女將石桌上所有玻璃杯都倒入了杯子高度三分之壹的熱水後,第壹個玻璃杯中的茶葉已經完全被水浸透,沁人的茶香從玻璃杯中散出,即便坐在石桌邊的外國茶客並不是十分懂茶,也是被茶香深深吸引。
  茶女將長嘴銅壺輕提,利用手腕的力量提放銅壺,從銅壺長嘴中倒出的熱水劃出壹道漂亮的弧線,穩穩的落入玻璃杯,倒水力量適中,有水花跳動,但是卻不濺出玻璃杯。
  銅壺三提三落,水註八分滿,這才是真正的“鳳凰三點頭”。
  茶女的動作是註水泡茶,但卻更像是壹種表演。
  “好功夫!”羅昊忍不住贊嘆了壹聲。
  茶女放下長嘴銅壺,對著羅昊微笑欠身。
  “先生也懂茶?”
  這時壹個聲音從羅昊背後響起。
  羅昊轉頭,發現自己背後不知在什麽時候站了壹個男子。男子年約五十,穿著壹身做工精致的黑色盤扣布衣,雙手背在身後,精神奕奕。
  盡管男子穿了壹雙布鞋,可是能悄無聲息的站在自己背後,而自己卻沒有絲毫的察覺,這足以說明眼前男子的不簡單。
  “師父喜歡茶,從小跟著,耳濡目染也知道壹些,但卻稱不上‘懂茶’。”羅昊謙遜地說道:“師父常說,我們國家喝茶的人不少,但是真正‘懂茶’的人卻不多。人怎麽對茶,茶便怎麽待人。”
  羅昊謙遜的態度,令得男子微微點頭,對著羅昊拱了拱手,說道:“我姓唐,單名壹個‘易’字。不知先生貴姓?”
  “免貴,姓羅。”羅昊回答道。
  “相見便是有緣,不知羅先生是否有興趣跟我品壹壺茶?”唐易對羅昊發出邀請道:“我那裏可是有著不少好茶,在外面可喝不到。”
  羅昊只知道接頭的地點和接頭的暗號,可是到了茶舍要跟誰接頭,羅昊卻並不知道,既然唐易邀請,羅昊也就很自然的答應了下來。看得出來,唐易在茶舍的地位並不算低。
  羅昊隨著唐易從環繞在景觀湖周圍的茶亭中穿過,來到壹個拱門前,唐易對著羅昊做了壹個“請”的動作,雙手背在身後,踩著壹條青石小道穿過壹片園林,走到壹排古色古香的廂房前,正中間那間廂房的門口上方掛著壹塊匾額,上書“茶閣”兩字,字跡跟大門口那兩個“茶舍”壹樣,只是這次在“茶閣”兩字旁邊多了題字的時間和題字人的名字——唐易。
  “沒想到唐先生的書法也是如此精湛。”羅昊贊嘆道。
  “雕蟲小技而已。”唐易輕輕搖頭道:“在書法壹道上,我只能說得上‘入門’。這邊請。”
  唐易將羅昊帶入了廂房,取出壹套龍泉青瓷的茶具放在桌子上,對羅昊問道:“不知羅先生喜歡喝什麽茶?紅茶、白茶、烏龍、黑茶還是綠茶?”
  “綠茶,平時這個喝得比較多。”羅昊回答道。
  “綠茶的受眾面確實比較廣。”唐易輕點頭說道:“只是很多人喝茶只是喝名,卻並不真正懂茶。羅先生想要喝哪種茶?”
  羅昊略壹思量,開口道:“柴火竈手工炒制的西湖龍井。”
  “羅先生也是識貨之人。”唐易拿出壹個錫制茶罐,對羅昊說道:“現在的茶葉廠做茶為了追求效率和批量化生產,很多都采用了機械流水化炒茶,這樣炒茶的效率確實要比手工炒茶的效率更高,但是卻破壞了茶葉的味道。只有手工炒出來的茶才能保留茶的鮮味和香味,而手工炒茶中又以柴火竈炒出來的茶為優,羅先生可知其中緣由所在?”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