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翅膀硬了
大明最後壹個狠人 by 大明第壹帥
2022-1-22 17:05
在回歸的首次朝會上,朱慈烺上奏道:“請父皇下旨調遼東和薊州二鎮兵馬齊聚錦州,同時命令東江總兵沈世魁修築城臺,廣設炮藥,收集兵船,以備隨時出擊!”
薛國觀驚訝道:“殿下這是想主動進攻建奴嗎?”
朱慈烺搖了搖頭,道:“建奴將會在下個月進攻朝鮮和皮島,此時聚兵錦州,可以對建奴造成威懾,以解除朝鮮危機。”
“韃子攻打朝鮮?”壹些大臣開始有些驚訝,開始議論紛紛。
“皮島有我大明兩萬大軍,與朝鮮互為犄角,建奴怕是難以攻破!”
“對,建奴有上次失敗的教訓,應該不會再對朝鮮出兵的,殿下有些杞人憂天了。”
壹些朝臣雖然是反對,但語氣溫婉,明顯不想得罪這位小殺星。
崇禎皺眉道:“朕並未收到前線的情報,妳是如何知道的?”
朱慈烺自然不會告訴他是自己讓錦衣衛去遼東打探情報的,連韃子內部的情報都能探知,這種情報能力很容易讓人害怕,遭受圍攻。
朱慈烺道:“奴酋皇太極身懷雄心,他若是想入住中原,定然要拔掉朝鮮和皮島這兩個釘子,以保證後院安全,馬上就要到臘月了,兒臣猜測皇太極會趁鴨綠江上合冰之際,大舉進攻朝鮮!”
崇禎輕哼道:“如今戶部困難,朕總不能因為妳壹個猜測而調動數萬大軍,耗費糜餉,以後別在提壹些不切實際的事情了。”
朱慈烺嘆了壹口,極為的失望,他越發的想要的突破這個牢籠。
十二月初壹日,蒙古各部兵會於沈陽,初二日,皇太極命令大軍出征朝鮮。
清軍左翼由多爾袞、豪格率領,由寬甸入長山口取道昌城,南下平壤,皇太極與代善親率右翼,從東京大路經鎮江進入朝鮮,三百名清軍偽裝成商人直奔朝鮮王京漢城,多鐸親率千人緊隨其後。
十四日,清軍大隊已達安州,朝鮮國王才得知清朝出兵的消息,此時多鐸部已兵臨城下,清軍裏應外合,朝鮮國王往江華島逃跑,尋求明軍的庇護。
清軍吸取了第壹次征朝鮮之役的教訓,早已截斷了王京到江華島的道路,朝鮮國王只好逃到了距王京僅四十裏的漢江南岸的南漢山城。
朝鮮國王進入南漢山城以後,號召各道兵勤王,並派人飛速前往登州,向宗主國大明求援。
朝鮮求援信送往京師後,群臣嘩然,沒想到真如皇太子所言,建奴真的大舉進攻朝鮮了。
朱慈烺步入文華殿中,崇禎正與內閣以及六部重臣商量著朝鮮之事。
內閣首輔薛國觀笑著道:“殿下料事如神,臣等佩服!”
眾臣也都紛紛附和,贊揚了幾句,連崇禎也對朱慈烺再次高看了壹眼,這小子的戰略眼光真是毒辣啊。
朱慈烺眉頭微皺:“藩屬國王京被破,這還是什麽值得慶賀的事情嗎?本宮只想知道我大明將會如何應付!”
眾人被他搞的有些沒面子,薛國觀臉皮不是壹般的厚,他輕咳壹聲道:“我大明目前財政困難,遼餉尚且還未還清,加上西北剿寇,江南戰事,朝廷現在無力派兵援朝……”
朱慈烺怒道:“皮島的守軍呢?遼東的守軍呢?若是兩部人馬同時給建奴施壓,即便不進攻也不會讓韃子這麽快破了朝鮮王京吧?連壹個最近的藩屬國都保護不了的宗主國,還能讓誰信服?”
朱慈烺異常的憤怒,關寧軍雖兵強馬壯卻只是龜縮守城,不敢主動進攻牽制,皮島就在朝鮮邊上,兩萬名軍更是在島上堅守不出,眼看朝鮮全境壹步步淪陷。
他還得到消息,青藏高原上的和碩特汗國的創建者固始汗,前段時間已經派遣使者前往盛京朝貢,表示願意歸順滿清。
這原本是大明的烏斯藏,現在卻投向了敵人的懷抱,對藩屬國的無力保護,意味著壹個王朝漸漸的走向衰亡,歷史上,滿清也是在丟了朝鮮不久後滅亡了。
崇禎當即喝道:“放肆!”
吏部尚書謝升也道:“殿下慎言啊。”
朱慈烺掃了眾人壹圈,又看向崇禎,行了壹禮,淡淡道:“兒臣身體不適,先行告退!”
這種毫無意義的議政讓他絲毫提不起興趣,當場走人,氣的崇禎右手緊握,關節發白,暗罵逆子翅膀硬了!
得知父子二人關系再次鬧僵,周皇後等宮中各人皆是焦慮。
恰逢新年將至,在劉太妃、懿安皇後的建議下,後宮舉辦了壹場演出,邀請崇禎和朱慈烺以及所有後妃參加。
萬歷和天啟皇帝就特別喜歡聽戲,在宮中有專門的戲臺,經常駕臨懋勤殿、玉熙宮、旋磨臺、無逸殿四處地方聽曲。
自從崇禎登基後,國家內憂外患戰爭頻繁,宮裏就不再開鑼唱戲了,坊間傳:君王十載休歌舞,故使梨園盡白頭。
到目前為止,宮中只演過壹次戲,那是在崇禎五年周皇後生日的時候,當天召來的戲班演了五六出《西廂記》,當時後宮諸色人等幾乎傾巢而出,崇幀帝也到場坐上壹會兒。
時隔近五年,玉熙宮再次開啟,演出當天,後宮壹片喜慶,劉太妃、周皇後、張皇後、袁貴妃、田貴妃等眾妃齊聚。
來自民間的職業戲班沈香班優人將戲曲目錄呈送崇禎,請他點壹出,崇禎為了迎合眾妃,欽點了《玉簪記》。
在明末,昆曲興盛,在京師的舞臺上,不管是民間還是宮廷都已被昆曲占據,《玉簪記》便是昆曲中流行的壹出傳奇。
《玉簪記》中的故事背景是靖康之變,金兵南侵,少女陳嬌蓮在逃難中與母失散,入金陵女貞觀為道士,後與書生潘必正沖破封建禮教和道法清規的約束而相戀結合的故事。
戲中展示了陳嬌蓮敢於沖破道教束縛、追求美好愛情的氣度,讓後宮眾妃感動不已。
張皇後和周皇後則是看向崇禎和朱慈烺二人,此番演戲主要是為了促和皇帝與太子之間的嫌隙,讓二人感受到家的溫暖……
不知崇禎作何感想,朱慈烺卻有些感觸,聽聞明末江南風氣開放,他還未親眼看見,不過他從這卻在《玉簪記》中看出了壹些門道。
這部戲曲中表現出新的觀念、新的意識猛烈的沖擊著腐朽的思想和傳統,這是壹個很大的進步,應該是江南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造成的。
朱慈烺曾在後世看過壹場青年幹部辯論賽,辯論的主題就是:思想解放程度決定經濟發展水平or經濟發展水平決定思想解放程度。
朱慈烺比較偏向後者,他認為,百姓要是連吃都吃不飽,哪有心思考慮別的事情。
因此,他決定,要拯救大明,就要讓大明的百姓先吃飽,而不是在朝堂上陪人做壹些無聊的鬥爭浪費時間!
第二卷 平流蕩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