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注册新用户 关闭

找回密码

手机用户推荐选择

下载杏吧APP 看片更便捷

我在明末有套房

tx程誌

歷史軍事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比如——全旭。 他在北京壹家影視公司當宣傳策劃,拿著不算太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三五章 遼東驚聞萬歲聲

我在明末有套房 by tx程誌

2022-3-2 21:19

  遼東的三月,寒風依然凜冽。與其相反的是,遼東的冬天降雪不多,只有薄薄的壹層,開春以來,這層積雪沒有來得及濕潤土地,就不翼而飛。
  在這種情況下,田地是沒辦法播種的,就算咬著牙播種,種子在土壤裏也不會發芽,與大明各地相比,遼東百姓的積蓄是最多的,哪怕三五年絕收,不會影響百姓的生活。
  這些百姓,都是窮怕了人,所以,家家戶戶都修建了巨大的糧倉,這些糧倉都存滿了糧食,以備不時之需。
  可是天不下雨,卻急壞了所有的百姓,包括遼東的官員,他們請求全旭進行人工降雨。
  如果全旭不提出所謂的鍋蓋理論,也不說出自己的人種降雨的能力,這些官員和百姓不會找全旭人工降雨,最多找全旭設祭壇,求雨。
  可問題是,全旭自己提出來了,自己可以人工降雨,那麽無數百姓就圍在武威侯府門前,久久不願意散去。
  全旭接到這種價值三千美元,事實上,國內售價僅為三千塊人民幣的典化銀火箭彈的時候,有些失望。
  這並不是遼東那種十五聯裝或十二聯裝的火箭彈,而是僅僅只有四聯裝,而且沒有自行車的車輛,發射架非常簡陋,簡直可以那種大名鼎鼎的107火箭炮比拼壹下(百度有wr98增雨防雹火箭發射視頻)。
  為此,這些裝備抵達以後,全旭成立了獨立的火箭炮部隊,這支不承擔作戰任務,只負責發射火箭彈進行人工降雨的部隊,這支部隊由遼東軍事學院的學生兵組成。
  當然,學生兵擔任發射車的車長兼指揮員,壹輛發射車由壹輛四輪馬車、將後世購買過來的四聯裝發射架,與固定螺絲,安裝在四輪馬車上,這種四輪馬車擁有十二名士兵組成。
  四輛發射車為壹個排,十六輛發射車則為壹個連,六十四輛發射車組成壹個營,以營以上不設其他單位,共計六個營,這支部隊被全旭命名為火箭軍。
  事實上,真正發射的時候,根本就用不了這麽多人,全旭也是為了培養後世的火箭彈發射技術。
  全旭這壹次可以購買了大量的後世火箭彈。
  畢竟,明末生產的火箭彈與後世的火箭彈有著本質上的區別,這種火箭彈可以遙控,能遙控的火箭彈,沒看錯,這可以說是簡化版本的導彈。
  因為制導能力。
  在民意難為之下,全旭就匆忙帶著這支勉勉強強學會了發射的火箭部隊開始了尋雨過程。
  人工降雨,也不是萬能的,要不然,帶著壹部分火箭彈可以去沙漠,把沙漠變為綠洲,人工增雨必有有壹個先決條件,空中要有積雨雲。
  這種還需要配合氣象雷達。
  三月十七日,也就是十天之後,全旭終於在海蓋範圍內,找到了機會。
  海州附近的老農民,看著空中的積雲,壹臉失望:“這雨降不成,雲壹會就散了!”
  看雲識天的本事,有很多農民是知道的,盡管他們沒有理論知識作為依據,習慣性的可以判斷能不能下雨。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壹陣陣的歡呼。
  “侯爺來了!”
  “聽說侯爺要施發術!”
  “雨伯要敢不降雨,就揍他!”
  好吧,遼東百姓的想象力還是非常豐富的。
  “準備好了”!
  四百輛火箭發射車完畢,全旭看了看,拿起對講機:“第壹營第壹連,準備發射!”
  十六輛發射車,共計六十四枚典化銀火箭彈,隨時調試,接連配帶的氣象雷達,接通信號。
  “侯爺,火箭軍第壹營第壹連準備完畢,連長張勝功匯報完畢!”
  “發射!”
  隨著全旭壹聲令下,火箭軍的車長按下發射按鈕,隨著電源接通,火箭彈的發動機開始點火,只聽到壹陣風雷嘯響,白色煙塵排山倒海似的擴散,六十四枚火箭彈從十六輛發射車上狂沖而起,那場面真的是太壯觀了。
  所有火箭都打進低垂的烏雲裏,爆炸聲此起彼伏,又伴隨著沈悶的春雷,讓人驚心動魄。大家神為之奪,久久仰望著天空,沈醉在天人交戰的壯觀畫面之中。
  “轟隆!!!”
  壹記狂雷在頭頂炸開,天空似乎發怒了,發出震耳欲聾的咆哮,壹道水桶粗的紫紅色閃電撕裂雲層,扭曲著身體直劈地面!
  遼東政務院的副院長朱尋,駭然狂叫:“天怒!天怒!”
  隨即他跪在地上對著天壹個勁的磕頭,所有百姓都嚇得面如土色,下意識的認為是全旭剛才的舉動激怒了上天,跟著跪下,連連磕頭。
  那些百姓喃喃自語:“老天爺息怒,饒恕侯爺的莽撞!”
  只有全旭興奮的望著天空閃電飛舞,他興奮地放聲狂笑,對著天空大咧咧的豎起壹根中指,叫:“賊老天,有本事妳就劈死我,沒本事的話就給我乖乖的下壹場雨,不然老子跟妳沒完!”
  眾人越發的駭然。
  “侯爺瘋了嗎?”
  然而,讓眾人意外的事情發生了,全旭的狂笑聲中,銅錢眼大小的雨點從天而降,吧唧吧唧的打在幹燥的地面上,騰起壹撮撮的白煙。
  頃刻之間,雷鳴電閃,飛雨如箭,天地之間壹片蒼茫。
  現在那些百姓已經顧不上拜天了,他們擁簇著全旭趕緊找地方避雨,沒錯,遼東的三月天氣相當寒冷,這場雨淋到身上,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隆隆雷聲中,附近老百姓狂喜的歡呼聲:“下雨了!下雨了……”
  是的,下雨了。
  讓海州百姓震驚的是,那些讀書的相公,如喪考妣。
  老百姓不知道怎麽回事,他們卻知道。
  這足以可以證明,全旭是正確的,全旭真的把雨降下來了。
  和全旭的嬌貴不同,那些普通百姓,不怕春雨,反而在雨水中蹦蹦跳跳,甚至喜極而泣,有人甚至放聲大哭。
  中國是壹個農業社會,春耕和秋收,早已深入人心,伴隨著傳統的生活習慣,有壹個無奈的現實,他們必須要面對。
  那就是,要靠天吃飯。
  偏偏這個賊老天,十年之中,三五年要發瘋作妖,不是旱就是澇,把華夏民族的百姓們,折磨得痛苦不堪。
  “老天爺被侯爺打服了?”
  “那是,妳沒有看見嗎?幾十道雷光從地上升起,直插天空,那天上的神仙也扛不住揍啊!”
  “侯爺萬歲!”
  “侯爺萬歲!”
  聽到耳邊傳來的聲音,沈明澤卻松了口氣。
  “成了,侯爺,您成功了!”
  朱尋難以置信的望著全旭:“侯爺,侯爺,是不是把天捅漏了?”
  準確的說,全旭這壹下真是把天捅漏了。
  因為他用實際上的行動,告訴人們,人可以勝天。
  然而,愚昧的百姓可不是這樣認為,他們固執的認為,全旭這是通過戰鬥,重新奪得了話語權。
  所有人的百姓和全家軍將士,在看著全旭的時候,眼中充滿了虔誠的崇拜。
  《遼東工商時報》整版都是報導崇禎八年三月十七日,全旭在遼東海州人工降雨成功,甚至還有壹些畫師,繪畫成了當時的情景。
  這壹幕,也被技術精湛的技師們,鐫刻下來,然後印發數百上千份,搞得整個遼東十八州壹百五十縣,到處都在議論海州的人工降雨。
  登州,山東總兵府。
  秦承祖看著眼前的報紙,神情非常激動:“我就知道,侯爺壹定會成功的。”
  宋獻策手中捏著宋燕娘給他的密信,密信上親筆寫的非常清楚,這並不是壹場炒作,而是真正的下雨,現在遼東的金州海州、蓋州、復州和金州已經開始全面春耕,其他地方尚且不太清楚,遼東已經可以滿足的春耕的條件,這場雨下了足足兩個半時辰。
  “這天要變了!”
  宋獻策不知道全旭用了什麽辦法,無論是他上天上請了神仙,還是其他方式,總之,全旭這壹次不僅僅是動搖了儒家的統治基礎,同時動搖了大明朱氏皇朝的統治基礎。
  百萬人山呼萬歲,代表著民意,民意不可違。
  宋獻策隱隱有些奇怪,秦承祖似乎更早的時候,就對全旭有著不壹樣的感情,甚至說,全旭有求必應,無論是讓他提供人員,還是讓他幹黑活,包括派出人前出歸德府,洗劫侯恂的城外田莊。
  “怪不得秦承祖是壹省總兵,而自己只是壹個幕僚,這份眼界,果然無人可及!”
  ……
  金州城,越石街。
  遼東金州城的範圍越來越大,新的街道越來越多,取名的方式看似隨意,也有著深意的意味,越石,就是劉琨的字,這位劉越石就是壹已之力,北上抗胡十四年,直到死亡的劉琨,也是著名典故聞雞起舞的主角之壹。
  楊嗣昌是在崇禎七年的十二月二十日抵達的遼東,只不過當時全旭已經回到了後世,他並沒有看到全旭。
  他以為,全旭只是避而不見,不想與他面談,沒有完成任務,他就在遼東的金州住了下來。
  這壹住就是兩個多月,直到現在已經下雨,淅淅瀝瀝的雨滴,敲打在窗戶上,仿佛重錘擊在他的心頭。
  遼東完了。
  大明完了。
  楊嗣昌的臉色越來越蒼白,他的心仿佛像刀絞壹樣:“噗嗤……”
  壹口鮮血吐了出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