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壹臣

青史盡成灰

歷史軍事

在塵土飛揚的大路上,壹大壹小兩個孩子,緩慢前行。 他們的旁邊是空曠的原野,只有寥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百八十章 北平

大明第壹臣 by 青史盡成灰

2022-12-9 22:32

  鐵鍋拜伏地上,痛哭流涕,“我做天子,兒子要篡位,臣子也殺我,夫妻反目,父子成仇,君臣離心,國破家亡……我,我還有什麽臉當大元皇帝啊!更何況這大元朝都亡了啊!”
  這壹番話說得眾人,無不傷懷,像慶童等人,幹脆就低下頭抹眼淚了。
  確實,鐵鍋不容易,他好容易扳倒權臣,打破元朝皇帝短命的詛咒,壹口氣坐了幾十年的龍椅。
  奈何這幾十年,先是災禍連綿,接著兵戈不息,烽煙四起。
  最後幹脆連國家都丟了,自己也成了階下囚。
  要說失敗,只怕沒有比他更慘的了。
  只能說天道好輪回,蒼天饒過誰。
  大元朝有了這麽個下場,也有咎由自取。
  朱元璋俯視著鐵鍋,看了好半晌,他伸手把鐵鍋拉起來,讓人搬來壹個椅子。
  “妳先坐下。”
  鐵鍋哭泣著答應,坐在了朱元璋對面。
  老朱看著他,猛吸了口氣,“至正三年,可是妳當皇帝?”
  鐵鍋怔了怔,點頭,“是,我,我剛剛扳倒權相伯顏,我,我是想有所作為,勵精圖治的!我,我也不明白,怎麽會這樣?”
  朱元璋輕哼了壹聲,“那壹年濠州發生了旱災,顆粒無收,轉過年又是蝗災和瘟疫,咱家裏頭連著死了好幾口人,爹媽都死了,大哥死了,大侄子也死了……大嫂帶著二侄子回娘家了。咱和二哥埋葬了爹媽,就分道揚鑣,他去當上門女婿……咱,咱去了寺裏當小和尚。”
  朱元璋已經不止壹次說過自己的身世,但是面對元朝皇帝,講述這段經歷,讓昔日元廷重臣壹起聽著,卻還是觸目驚心,前所未有。
  哪怕他講的平淡,可也速、慶童等人也是瞠目結舌,臉上發燒,不由得低下了頭。
  家破人亡!
  走投無路,彼時的朱元璋,著實是太慘了。
  可誰能想到?
  二十年後,大元的君臣都成了俘虜,乞兒和尚反而坐到了龍椅之上,能夠決定他們的生死命運。
  “我,我不想這樣,都是,都是諸臣誤我啊!”鐵鍋心虛無奈,試圖辯解,可到底沒什麽底氣。
  朱元璋冷哼壹聲,“妳說諸臣誤妳?群臣也說天子昏庸無能,亡國之君,咎由自取。”
  鐵鍋惶恐,不敢言對。
  朱元璋嘆道:“咱說這些,不是想告訴妳們當初有多慘,現在要如何如何報仇雪恨!咱是要告訴妳們,倘若有三畝薄田,能夠有壹碗稀粥度日,天下百姓便不會反!奈何妳們君臣作孽太多,上奢下貪,奢靡無度,搜刮百姓,無所不用其極!走到了今天,是妳們自己找的。咱把妳們放在這裏,就是讓妳們仔細反思,想清楚自己做的惡事。”
  “不要以為誰死了,就能糊弄過去,也別想把罪責推給某個人,妳們從上到下,全都有罪!誰都不能例外!咱可以不殺妳們,爾等卻要仔細反躬自省,爭取洗心革面,重做新人!”
  朱元璋又訓斥了幾句,就起身離去。
  他這壹次北上大都,已經過去了數月之久,如今元朝皇帝太子悉數被俘,可以說是大獲全勝。
  朱元璋也就準備返回應天了。
  本來還想著拿著玉璽,風風光光回去。現在壹看,玉璽不如金印,還是要加倍努力才行。
  只是老朱雖然要走,但是北方戰事沒有結束,那麽多俘虜需要處理,山西尚有王保保的十萬大軍,民生雕敝,需要恢復生計。
  這麽多事情,全都加在壹起,必須有人能夠妥善處理大局。
  “先生,咱想過了,準備改大都為北平,由先生暫時擔任北平留守,統禦文武,總攬政務。”
  老朱頗為感慨,“咱總說可以壹日不食肉,不能壹日無先生。奈何天下多事,別人咱又不放心,更沒有這個能耐,少不得要麻煩先生了。”
  張希孟略想了想,就道:“主公,臣以為接下來要想辦法招撫遼東元軍殘部,在燕山建立軍屯,長蘆的鹽要賣得出去。再把王保保驅逐出山西……這些事情算起來,差不過壹年出頭,就有眉目……彼時主公可以派遣重臣北上,接替臣就是了。說實話,臣還是願意早點回應天,庶寧那小子估計都會說話了,過幾年成了皮猴子,不管就晚了。”
  老朱下意識點頭,這話說得沒錯,不過貌似他們家朱棣已經沒救了,真是愁人啊!
  “既然如此,那咱就不多留了,北平的事情,就交給先生了。”
  張希孟點頭,“陛下放心,臣必定竭盡全力,讓北方安寧。”
  君臣交代完畢,朱元璋趁著洪武四年的冬天返回應天……終於在年底,回到了闊別許久的皇宮。
  馬皇後見到朱元璋,略微說了幾句,就忍不住道:“傳國玉璽的事情我都聽說了,人家張先生費盡心機,給妳臉上抓肉,妳還不知好歹,想要弄什麽假的玉璽,羞不羞啊?”
  朱元璋老臉通紅,“咱,咱不是讀書少,學問不好,沒想明白嗎!還有,都怪那個楊憲,是他,是他蠱惑聖聽,居心叵測,咱正準備懲罰他呢!”
  馬皇後呵呵笑道:“妳罰什麽?我聽說最近李相公都病了,中書省的事情,都是人家楊憲負責,現在朝野上下都說接下來他必定會接替左相之位。”
  “誰說的?給他多大的臉,還能超過張先生?這不是胡說八道嗎?”
  馬氏輕笑道:“我怎麽聽說魯王爵位太高,沒法擔任左相啊?”
  朱元璋愕然片刻,突然氣哼哼道:“咱就知道,只要咱不在京城,就有那麽壹些東西,興風作浪,想要鬧出點動靜來!造謠張先生,又欺負李先生,這天下姓楊啊?”
  老朱怒氣沖沖,立刻就道:“現在就把楊憲叫來,咱要好好問問他,是何居心!”
  馬皇後又笑了,“重八啊,妳也糊塗了,李善長跟了妳那麽多年,又是文官之首,他當真就壓不過楊憲嗎?”
  朱元璋稍微冷靜,突然意識到了問題出在哪裏。
  他想了又想,突然壹拍腦門,“說什麽魯王不能為左相的,是不是李善長幹的?他為了坐穩相位,故意示弱,又造謠先生,也是可能的!這個家夥,也不是好東西!”
  馬皇後沒有再說什麽,只是這麽壹件事,就把當下錯綜復雜的朝局說清楚了。
  張希孟受封魯王,擔任北平留守,壹時間已經退出了應天的朝局競爭。
  前面李善長在文官堆裏嚴重失分,不少人都起了別的心思。
  楊憲這家夥迫不及待跳出來,到底是他眼光獨到,下手夠狠,還是背後另有其人?胡惟庸,汪廣洋,還有不少文臣,到底是什麽心思?
  壹時間朱元璋竟然沒有了主意,往常這時候,他都會下意識去找張希孟,聽聽他的意見,可如今張希孟身在北平,老朱壹時間也沒有人可以商量……
  “重八啊,我可沒有挑唆的意思,妳也知道,我尊重張先生,不比妳少。但是我琢磨著,這壹次先生在北平,妳在應天。也是壹場較量,看看誰的治理本事更好!先生那邊是百廢待興,妳這邊是人心難測。各有各的難,重八,妳可要好好想想,不能輸了啊!”
  老朱這壹次打起了精神,也思忖起來。
  治國有金戈鐵馬,大刀闊斧,也有細膩小心,如履薄冰。
  既然看不清楚,就不好貿然出手。
  老朱回到應天,休息了數日,主動去了李善長府邸,看望這位德高望重的左相公。
  朱元璋和李善長說了很多話,最後依依惜別。
  隨後就傳出旨意,加李善長左柱國,韓國公。
  雖然沒有封王,但是提高到了韓國公,那也是大大向前壹步。
  更為重要的是,借著此事,告訴所有人,李善長還沒過氣,咱還倚重李先生!
  果然,這道旨意下去,李善長第二天就爬起來,返回中書省值班了。
  不光是面色紅潤,而且咳嗽的聲音都大了許多,底氣來了!
  隨後老朱又借著考察百官的機會,壹口氣罷免了十幾位禦史,統統發配北平,戴罪戍邊去了。
  這壹次朱元璋並沒有殺人,但是壹升壹貶之間,盡顯帝王手段。
  而且順道給張希孟送去了十幾個禦史,也算是發個快遞給張希孟。
  妳不是缺人才嗎?
  先給妳點,要是不夠,接下來還有。
  張希孟除了感謝老朱的刷的禦史禮包,還能說什麽?
  他在不久之前,決定辦壹份報紙……報紙取名就是民本旬報!
  十天刊登壹期,主要刊登些張希孟認可的重要文章。
  民本旬報的第壹期,第壹版的第壹篇文章,赫然是兩個天子的對話!
  張希孟就借著朱元璋去功德營,和大元皇帝之間的對話,講了這二十年的變化……二十年來,朱元璋從壹個放牛娃,登上了帝位。而大元皇帝從九五至尊,變為了階下囚。
  民心為本,億兆百姓,擁有顛覆壹切的力量。
  這不是虛無縹緲的天命,也不是看不見摸不著的運數……民不畏死,當百姓走投無路的時候,天命皇權,是嚇不住百姓的。百萬鐵騎,也保不住江山社稷。
  而如今大明不過是建立在元朝的廢墟上,百廢待興,尚且需要所有人壹起努力才是。
  張相的文章,向來是神仙放屁……只不過相比起高大上的內容,大家夥更想知道鐵鍋天子的近況,更有壹些人跑去功德營蹲守,專門報道這裏面的事情,滿足大家夥的好奇心。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