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如此多驕

嗷世巔鋒

歷史軍事

半夢半醒間,陳瑞就覺著頭痛欲裂,他只當是宿醉的緣故,於是掙紮著想要起身,誰知腰上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百九十三章 弄瓦

紅樓如此多驕 by 嗷世巔鋒

2024-2-17 20:27

  三人的堂審口供當中,陳萬三和李慶的基本壹致,僅只在描述李慶酒醒之後的態度上,有些許的出入——李慶堅稱自己沒慫。
  至於鋼鐵廠提舉朱濤麽……
  他剛開始歇斯底裏的要求嚴懲陳、李,控訴自己是被這兩個歹人半路綁來的,旁的壹概不知。
  後來見陳、李二人把該說的不該說的全都說了,他又當堂變臉,堅稱自己本就準備揭露此事,壹來是不恥周隆為了黨同伐異,無所不用其極的下作手段;二來感念皇帝殫精竭智昃食宵衣,好不容易才營造出百業興隆的盛世景象,又怎忍讓它毀在壹小撮別有用心之徒的手上?
  故此他才痛下決心大義滅親!
  原想著這次見了焦主事就痛陳利害,敦促其將此事上報給朝廷,誰成想那陳李兩個枉做小人,不由分說就將他綁到了大理寺。
  至於壹開始為何不肯說明實情……
  那自然是因為稀裏糊塗被綁了來,擔心這其中有什麽陰謀詭計,所以才選擇暫時以不變應萬變。
  嘖~
  這廝真不愧是正經科舉出身,雖然只有秀才功名,顛倒黑白的本事卻是學了個十足。
  通過七分真三分假的描述,楞是重新把自己擡到了聰明睿智大義凜然的位置上,順帶還抹黑陳萬三李慶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來大理寺報案也只是畫蛇添足多此壹舉。
  關鍵是那三分假雖然誰都能看出些端倪,卻偏又是絕對無法驗證真偽的。
  感嘆了壹會兒,焦順又開始從頭讀第二遍。
  第壹遍時,他主要關註的是事情的由來始末,而這第二遍的著眼點,則主要放在了對答轉折間的細節上。
  剛才他就隱約察覺到,雖然在筆錄當中,那唐寺正提出的問題都是四平八穩,並不見有什麽傾向性,但很多時候陳萬三李慶的回答,卻明顯表現出抵觸、憤慨的情緒。
  期間陳萬三更是幾次失態,錯非是被李慶及時攔下,只怕就要被認定為咆哮公堂了。
  而經這第二遍仔細查證,他再次確認了這個想法。
  這唐寺正在堂審時絕對表現出了傾向性!
  筆錄畢竟不是錄像,記錄的僅僅是雙方的問答內容,但在這之外的神情、動作,語氣等等,卻都不會明確的標註出來,所以庭審的老手往往會利用這些細節,不著痕跡的誘導出自己想要的答案。
  如果不是李慶壹直保持克制清醒,那朱濤又當堂翻供,這場庭審最後會得出怎樣的定論,只怕還未必可知。
  焦順把三份口供放在茶幾上,擡眼問道:“我能不能見壹見他們?”
  “這只怕不合規矩。”
  方經歷賠笑道:“如今他們三人正被分別監管,連彼此都不能見面,遑論是您?錯非事關工部、事關您焦主事,只怕連這份口供都不能向外透露。”
  “既如此……”
  焦順倒也不糾纏,聞言立刻起身道:“那就請大理寺先押後再審,等工部向朝廷提議由三法司合議此案。”
  “這……”
  那方經歷壹直假笑的臉上,終於露出了錯愕的表情,旋即他忙質疑道:“不過是禮部主事妄為,何須三法司會審?再說焦主事只怕也做不了這個主吧?”
  頓了頓,又補充道:“莫非是因為陳、李二人妄攀大宗伯【禮部尚書敬稱】的說辭?連原告朱濤都堅稱絕無此事,大人難道就因為兩個村漢的無知妄言,就要懷疑當朝廷大員不成?!”
  說到最後壹句時,質疑已經變成了質問。
  且他話裏直接將陳李定義為村漢妄人,只將朱濤當成了唯壹的原告,足見對工人階層的蔑視。
  焦順則是避重就輕的道:“本官能不能做主,無需方經歷掛心,若此案最終不能提交三法司,又因此耽誤了審問時機的話,焦某願負全責!”
  說著,颯然壹拱手,徑自揚長而去。
  “焦主事、焦主事、焦……”
  那方經歷趕了幾步,見實在攔不住他,也只能頓足扼腕苦惱不已。
  大理寺的官員都是正經科舉文官出身,在這個案子當中的立場傾向不問可知——他們目前的想法是先拖壹拖,看朝中有沒有大佬出手,又或是找到翻案的契機。
  就算這兩樣都沒有,那也總該找個兩敗俱傷的法子,斷不能白白折損了文人風骨,助長那些工賊的囂張氣焰!
  故此為了應對工部必然的質詢,大理寺這邊兒早早就準備好了壹套應對方案,足以讓工部的人挑不出半點毛病,又能合理合法的拖延下去。
  可誰成想焦順壹言不合,竟就提出要三法司會審!
  這下子事情可算是徹底鬧大了,雖然刑部、督察院那邊兒也都是科舉文官主政,可怕只怕消息傳進宮裏,引來皇帝的掣肘和偏幫——當今陛下對禮部的不滿,可是連那兩個村漢都有所聽聞的。
  而這也正是焦順的目的。
  另外他還想趁著把事情鬧大,盡量讓自己脫離風暴的焦點。
  壹路無話。
  焦順快馬加鞭的趕到工部衙門,將事情的由來始末稟給了陳尚書和兩位侍郎,並順勢提出了希望部裏敦請三法司會審的想法。
  陳尚書聽了就有些遲疑:“若只是禮部壹個閑散主事所為,似乎……”
  “不然!”
  右侍郎蘇友霖毫不客氣的打斷了上司的話,沈聲道:“先前工戲壹事時部裏無所作為,任由朝野上下惡語中傷,就已然大為不該了,如今若再坐視不理,豈不令天下百萬工匠寒心?”
  陳尚書捋須頷首,心中卻暗罵這蘇雨亭站著說話不腰疼。
  朝廷難道是為了給工人當家做主,才設立的工部?分明是為了更好的管理、盤剝他們嘛!
  妳蘇雨亭打著為民做主的幌子賺名聲,可等把禮部乃至三法司全都得罪了,最後還不是自己這個做尚書的背鍋?
  偏陳尚書心裏再怎麽腹誹,也不好當面反駁。
  壹來為民做主是政治正確,心裏在怎麽鄙棄也不好明著反對;二來皇帝對他這工部尚書壹直就不怎麽滿意,還是最近推行焦順的新政,這才趁機穩住了屁股下面的椅子。
  倘若堅決不肯為焦順、為工學出頭,壹旦消息傳到皇帝耳朵裏,只怕身為被告的禮部尚書還沒怎麽著呢,他這‘苦主’就先要罷官免職了。
  屆時最有可能接替自己的,無疑就是右侍郎蘇友霖!
  礙於如此,陳尚書也只能壹邊腹誹壹邊捋須點頭,同時暗暗琢磨該怎麽敷衍過去才好。
  “大人。”
  這時焦順拱手道:“卑職自然也知道大宗伯絕不會涉及此事,但無奈下面的工人大都妄加揣測,倘若不大張旗鼓的把事情查清楚,只怕反倒妨害了大宗伯的名聲。”
  “故此卑職提議三法司會審,不僅是想為咱們工部討個公道,更是不想禮部為此背上不必要的罵名,繼而引起士人與工人的對立。”
  陳尚書再次捋須頷首,心下卻暗罵焦順壹個奴才出身,偏怎麽對這些官場這些彎彎繞如此熟悉?
  若他壹味從工部的角度提出要求,自己作為工部尚書還好否決,可焦順卻擺出是在為禮部考量的架勢,自己再要否決的話,豈不等同欲陷禮部於不義,甚至蓄意挑起士人和工人的對立?
  “暢卿所言極是。”
  這時蘇侍郎也起身拱手道:“若尚書大人依舊有所顧慮,那就由蘇某具本上奏便是。”
  陳尚書聞言就是壹楞,他沒想到蘇友霖肯越過自己主動出面上奏,不過如此壹來,自己倒可以少擔些責任了。
  他正要委婉又體面的答應下來,不想壹貫喜歡做和事佬,凡事就愛騎墻的左侍郎蔣承芳也站了出來,慨然道:“蔣某願與雨亭兄聯名具奏。”
  這……
  陳尚書手上不自覺用力,揪下了兩根兒寶貴的胡須,他畢竟也是老於官場傾軋的,當下立刻恍然大悟,這哪裏是想越過自己擔責任,分明就是吹響了取而代之的沖鋒號角啊!
  試想,兩個侍郎越過自己聯署的奏折呈送上去,皇帝和閣臣們會怎麽看他這個工部尚書?
  沒有擔當,又難以服眾!
  當下陳尚書拍案而起,慨然道:“好、好、好!我工部上下壹心,何愁百業不興?本官這就以工部的名義,提請三法司會審此案!”
  都說三個女人壹臺戲,但這四個做官兒湊在壹處,勾心鬥角的戲碼也只會多不會少。
  眼見陳尚書拍板定案,焦順心下壹松,連忙趁機告罪退了出去。
  從尚書當值辦公的院子裏出來,他正琢磨著這事兒鬧大之後,禮部暫時沒法針對自己和工學,是不是就可以考慮借助皇商們的聲勢,真正的開啟擴招之路?
  嗯……
  還是算了吧,好容易事情有了轉圜,何必再去捅這馬蜂窩?
  說到底,他也不過是個貪圖權勢美色的俗人,推行新政只是為了往上爬的手段,又不是真想領導工人兄弟們翻身做主。
  “老爺!”
  這時斜下裏突然傳出嗷壹嗓子,倒把魂不守舍的焦順嚇了壹跳,擡眼看時,卻是賈蕓滿頭大汗的從月亮門後迎出來,比手畫腳的道:“您快回去瞧瞧吧,邢姨娘要生了!”
  “嗯?!”
  焦順愕然:“早上不還好好的,這麽突然就要生了?”
  “我見老爺您壹時走不了了,就趕緊回家報信,誰知姨娘聽了之後壹高興,竟就破了羊水……”
  焦順聽到這裏那還顧得上別的,前兩個兒子出生時他都沒在身邊兒,這好容易名正言順壹回,哪能再遺憾錯過?
  當下快馬加鞭的往家趕。
  路上他旁的沒想,就反復琢磨壹件事:那就是到底怎麽才能表現出,好像是頭壹回當爹的喜慶感?
  可想了半天也沒個要領,只能選擇隨機應變了。
  等到了家裏,院內滿滿當當也不知擠了多少人,像什麽平兒、鴛鴦、彩霞、繡橘、鶯兒之類,代表主人出面的大丫鬟來了不知凡幾,林黛玉更是親自陪著徐氏守在了客廳裏。
  史湘雲雖然不好意思露面,也讓林黛玉捎來了早就準備好的送子觀音護身符。
  甚至連賈寶玉也在外面跟著裹亂。
  焦順跟眾人胡亂打了招呼,也忙進到了東廂客廳,耳聽的南屋裏止不住的痛呼,他也下意識加入了林黛玉和徐氏的祈福隊伍當中。
  念了幾句才想起不對,忙又揚聲對屋裏喊道:“岫煙,我已經回來了,妳只管放心就是!”
  借著,又攔下進進出出忙裏忙外的司棋,吩咐道:“告訴穩婆,倘若有什麽不順,只管先保大的要緊!”
  徐氏聽了這話欲言又止,最終也只是嘟囔道:“這話可不敢讓妳義父聽了去。”
  林黛玉卻是大受感動,這年頭為了子嗣枉顧妻子性命都不在少數,何況邢岫煙還只是個妾室?
  若換了賈寶玉,且不說他有沒有這個決斷,就算是能想到這壹點,只怕也未必敢當著王夫人說出來。
  其實焦順剛開始發跡的時候,最不在乎也最瞧不上他的就是林妹妹,可如今觀感卻是壹改再改,甚至於有些艷羨邢岫煙得遇如此良人。
  邢岫煙明顯也受到了這些話的鼓舞,不到半刻鐘的功夫,產房裏就傳出了喜報,重金請來的穩婆抱出個小小的人兒,獻寶似的道:“恭喜老爺、賀喜老爺,是位千金小姐呢。”
  聽說是女孩,徐氏明顯松了口氣,門外則是傳來焦大罵街的動靜——這老頭當初在寧國府人憎狗嫌,絕不是沒有緣由的。
  焦順小心翼翼的把女兒接過來,邊盯著瞧邊道:“娘,外面您先幫我張羅著,我進去瞧瞧岫煙。”
  說著,徑自抱著孩子進了產房。
  徐氏則是忙著抓了喜糖、喜錢去外面拋灑。
  眼見母子兩個都忙去了,林黛玉正猶豫要不要繼續在客廳裏等著,還是先回瀟湘館裏,等方便了再來探視邢岫煙,就聽外面有人笑的爽利,她探頭往外壹瞧,果然是王熙鳳到了。
  林妹妹忙快步迎了出去,就聽這鳳辣子提議道:“倒也巧了,東府裏珍大嫂子剛生了個兒子,這邊兒邢妹妹就生了女兒,這可不是天作之合?要不我幹脆做個中人,給他們定下娃娃親得了。”
  說著,她自己就先忍不住發笑。
  眾人不解她為何笑的如此歡樂,真就有那愛逢迎的隨聲附和,倒鬧的王熙鳳愈發前仰後合。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