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給市場煽風點火
都重生了誰談戀愛啊 by 錯哪兒了
2024-9-30 21:58
期末考試很快就開始了,而在這五天的時間內,很少有大學生浪得起來,每壹個幾乎都是又困又凝重。
有些呆,暫時戒掉了哥哥,每壹科都考的很好。
有些狗被開了綠燈,雖然啥也不會,但演的跟真的壹樣。
有些少爺,腦子裏都是鎧甲合體……
與此同時,餓了不和快點餐等同時發力,不斷地招募著騎手,踏出了離開初創城市,迅速攻略周邊城市的擴張之路。
從老家到杭城工作的韋大軍曾是壹個租房公司的員工,但就在上個月的月初,公司因為經營不善而倒閉,於是他從十二月份就失業到現在。
眼看著房租都交不上了,他整個人都異常焦慮。
後來在壹次偶然的機會下,他被同鄉的朋友介紹到了餓了不,註冊成了兼職騎手。
其實韋大軍壹開始是拒絕的,因為在他看來,送外賣這個事太low了。
將每日的收入都實時反饋在後臺,真的很容易刺激到騎手的積極性,讓騎手覺得前途無量。
而且餓了不給的……著實有點多。
這要是傳出去了,估計村子裏那些人又會說,看,他爹媽面朝黃土背朝天地供他考大學有什麽用,最後還是去幹這種活了吧。
這也是餓了不的聰明之處。
「搬貨的那種嗎,累不累,我從小沒幹過苦力活呢。」
不過韋大軍最後還是去了,不為了別的,因為房東開始罵人了。
「缺啊,缺的海了去了,拉壹個人過來給壹百塊錢介紹費。」
「還缺人嗎?」
四五千這個數字,是韋大軍跑了壹天之後,經過今日份的收入乘以30得出來的。
韋大軍咽了下口水,打開了公司的群聊:「有想做兼職的麽?只要勤快壹些,壹個月差不多能賺四五千。」
「四五千?大軍妳別吹牛啊,什麽兼職這麽賺錢?」
找到了,我現在給人家送外賣。
他們本來的工資其實也就三千五到五千之間,聽說有兼職能賺到四五千,立馬就有人開始回應了。
他怎麽說也是本科畢業的正經大學生,去做這種事情,那不是有損身份麽?
眼看著馬上要過年了,回家怎麽說?
找到工作了嗎?
它和快點餐不壹樣,不給底薪,但配送費極高。
「配送員……」
直到三分鐘後,原公司老板在群裏發了個問號,大家忽然噤聲。
「不算累,也不搬貨,就是有點風吹日曬。」
「準備個電動車,最好多配兩塊電池,跑的時候留在店裏充電,哦對了,妳還有認識的朋友麽?叫他們壹起過來。」
群裏壹共十七個人,除了三個已經找到工作的之外,其他人的意願十分強烈。
雖然已經離職了,但是老板的威嚴還是存在的,韋大軍本身就是壹個不善言辭的人,此時忽然看到原老板出現,不免有些緊張。
「軍哥,什麽兼職,帶我壹個行嗎?我他媽都要成老賴了。」
「……」
杭城的騎手團隊是就這樣,在拉人給獎金的套路之下逐漸建立了起來。
隨後,餓了不又轉頭去向金陵,開始兩端發力。
而快點餐則從京都開始,建立團隊後開始向南發展。
在這個階段裏,行業初始狀態下的野蠻生長被發揮到了極致。
因為國內的市場版圖很大,也就意味著蛋糕很大,短時間內,訂餐行業不會出現多家並爭的局面。
於是,向外的過程如德芙壹般絲滑。
在這個過程當中,大學生群體和白領群體在行業的成長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因為根據餓了不的統計,在所有的訂單當中,這兩個群體占了全部訂單的百分之八十。
除此之外,專門做夜宵的平臺在初創地取得成功後,也開始經營起了三餐配送。
還有專註職場人的,專註大學生的壹些訂餐平臺,也在努力地拓寬自己的業務面,等待資本進駐。
但外賣行業,終究沒出現團購網那樣壹夜崛起千家的現象。
因為相對於團購來說,外賣行業的門檻確實相對較高壹些。
團購這玩意兒,建個網站就可以做,只要拉來足夠的商戶,談好低價就能做大。
但外賣行業起步就要先雇傭壹定數量的騎手,組建專門的團隊才能開展業務。
所以,隨心團點火,以至於千家並爭的大戰局面並沒出現。
在這段時間裏,江老板壹直在關註這個行業,私下裏操碎了心,甚至在頭條號註冊了個「絕代商驕」的ID,每天為這個行業送出關心。
【外賣行業潛力巨大,騎手數量將成為後期發展的關鍵!】
【外賣行業多家並爭,壹線市場占有率的高低將決定成敗!】
【網際網路風口又起,速圈城市才是發展王道!】
【網際網路商業,燒錢換速度是基本法則,不怕燒錢才能脫穎而出!】
幾篇文章被迅速推送,字裏行間都透露著,打啊搶啊燒啊的味道。
很快,這幾篇文章就被百度新聞、UC頭條、騰迅新聞、新浪微博迅速轉載,在外賣行業還在起步階段的時候,已經開始營造壹種盛世氛圍了。
「媽的,這些老狐貍……」
江勤推開鍵盤,知道大廠目光已經開始聚焦了。
要不然的話,自己這幾篇帶著誘導的文章不會這麽快地被轉載過去。
這麽壹看,想炒熱這個行業的大有人在。
而事實也確如江勤所料的那樣,雖然餓了不的計劃書在阿裏新任投資經理李長明那裏沒過關,但隨著頭條的大肆宣傳,卻逐漸進入到了馬老板的法眼。
他壹直都想找壹個全新的突破口,來進入到本地生活領域,搞壹下拼團。
現在看到外賣這個行業,他覺得機會也許到了。
李長明也是個聰明人,壹看到老板這麽上心,立馬就把之前丟掉的餓了不發展計劃書給找出來了。
「老板,其實我早就開始關註訂餐平臺這個行業了!」
「有聯系過合適的企業麽?」
「還沒,我回去之後馬上去聯系壹下。」
日子,飛速流逝,新聞接連不斷,外賣行業越發地紅火了起來。
有壹些上班族,逐漸養成了離了外賣不能活的心態。
這其實和國內的工作「福報」是有關的。
職場狗雖然有午休,但大部分人的午休可能只有兩個小時,甚至壹個半小時,再磨蹭壹會,開個會,可能連壹個小時都不到。
再加上吃午飯,想睡個午覺就很難了。
網上好多專家都說,45分鐘是最佳的午休睡眠時間,但這個「最佳」在多數職場狗的眼裏都是放屁。
別說45分鐘了,有些人的精神疲勞,就算睡壹個小時45分鐘都緩不過來。
在這種情況下,提前點外賣,下班立馬吃,吃完趕緊睡覺,逐漸成為了他們的生活常態。
這是微觀方面的發展,叫做習慣養成。
而在宏觀方面,出自江勤之手的那幾條新聞確實起了作用,快點餐開始瞄準了滬上的市場,準備和餓了不碰壹碰,這叫發展方向。
然後,就是等待,等待市場的開始出現紛爭。
江勤覺得市場如果不爭鬥就沒辦法極限成長,因為只有爭搶的時候,平臺之間的燒錢行為才是最狠的,成長也是最快的。
就像是當初團購大戰瘋狂燒補貼壹樣,消費者的習慣迅速養成,行業無限壯大,最終融合成壹個成熟的市場。
「老江,妳期末考試又不用真考,整天做出壹副認真嚴肅的表情做什麽?」
「我,在引導壹個行業的成長,改變妳們的生活。」
「……」
1月17日,期末考試徹底結束。
學校裏湧現出壹波放了圈的大學生,上網,開房,連睡壹天壹夜嗎,所有人似乎都在狠狠報復之前的壹周。
而馮楠舒則壹路小跑著,粘在表情高冷的江勤身邊。
她今天穿了壹件黑色高腰牛仔褲,襯得身材玲瓏緊致,小屁股挺翹,腰肢還纖細如柳。
但是高冷的江勤壹眼也不看,就像是壹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正人君子,瞇著眼睛,任由小富婆在他面前跑來跑去。
「天天學習就好了,別要好朋友了,好朋友影響學習。」
「哥哥,我以後再也不學習了。」
江勤壹臉嚴肅地看她壹眼:「我長這麽好看,妳就不怕這半個月被別人交了朋友?」
高文慧和王海妮在後面看著她們倆,心中忍不住暗道壹聲幼稚。
不過幼稚歸幼稚,倒是好磕的壹批。
以前的兩個人分開,都是有事情要做,而且離得比較遠,也沒那麽強烈地思念過。
比如江勤,有時候出差,有時候開會,馮楠舒呢,之前就是因為奶奶的壽宴去了滬上,隔得遠了,想見也見不到。
但這次就不壹樣了。
在壹個學校裏偏偏忍著不見面,可算是把兩個人折騰壞了。
馮楠舒這兩夢話,全都是是在叫江勤。
四個人壹路往前走,抵達食堂門口,而此時的江勤還在給馮楠舒科普,好朋友長這麽好看,不看的緊緊的是有多麽的危險。
小富婆則越聽越害怕,最後唬著個小臉,把鍋都甩到了高文慧的身上,說她監工監的太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