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

榮譽與忠誠

歷史軍事

“逃啊!!!”
數千之眾鼠攛狼奔,誰都顧不上誰。
他們是什麽人?在很久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493章 晝來夜去

席卷天下 by 榮譽與忠誠

2019-4-3 18:25

  通常說“弱國出強將,強國無名將”並不是沒有道理。
  弱國想要以弱勝強,那自然是統軍將領要有高超的能力,甚至是國家要進行“造神”運動,哪怕是沒有名將也會吹噓出名將來,那是為了帶動軍心士氣。壹般情況下以弱勝強也的確是會得到崇拜,要真的有誰能打幾場出色的戰役,名將的頭冠本人不願意伸手也絕對有人主動將其戴上。
  強國並不是說出不了名將,就是強國給名將出現的空間真的要比弱國少很多。那是強國本身就那麽強,方方面面領先於弱國的情況下,強國很少會出現以弱擊強的戰爭,基本都是以強盛的軍力布置在戰場,贏了是理所當然,輸了才叫丟人。
  毫無誇張的講,只有弱國壹方才需要千方百計地使用任何手段來獲取戰爭的勝利,那是因為不使用手段就真的無法取勝。強國會講究穩重,能夠依靠絕對的實力平推就不會給自己憑空添加不可知的因素,畢竟任何壹個計謀其實都是帶著風險,絕絕對對不存在壹定成功的計謀。
  徐正在這壹場戰爭中不是沒有韜略,像是用本部主力吸引晉軍的最大註意力,外圍戰場的幾支兵馬去攻城掠地,其實就是謀略的壹部分。
  從某壹方面來講,要對比徐正與謝石定位的話,徐正是將目光放在了戰場全局,謝石只是將目光盯在淮水主戰場,孰高孰低壹目了然。
  徐正的眼界之所以高,不是他在才能上面天生勝於謝石,是漢國的整體環境所致。就好像曾經的三國時期,出身中原的那些人著眼的是再次壹統天下,出身於南方的人只是想要進行割據,壹開始的眼界就決定了戰爭的走向,眼界決定了奮鬥的終極目標,後面也的確是給中原的諸侯將天下再次壹統。
  漢國不需要什麽制造名將的活動,從上到下都不需要,不應該出現壹人帶動全軍的氛圍和空間,展現出集體的強大才是主流,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實際上是劉彥在做預防。
  任何壹個可以讓名將來影響軍心士氣的國家,名將的存在對於國家是壹種實打實的威脅,且不談割據的可能性會無限大,君王也必然忌憚名將的存在。需要來思考的是,名將死了之後,國家還打不打仗了?
  從清晨爆發的戰事哪怕是到了中午的午餐時間都沒有停止,雙方各有損失之下,戰場左右兩翼壹直是僵持狀態,中心部位則是在拉回的拉伸。
  “鷹楊軍府已經完全折進去,建威軍府和楊武軍府折損大半,威厲、威寇、威虜、威戎等軍府亦是各自折損超過壹成。”孫綽的整個臉都快扭曲了,他努力讓自己的嘴唇不哆嗦,問道:“是不是將建威軍府和楊武軍府撤下,余部也是稍微進行休整?”
  東晉小朝廷的軍制很多都是繼承自曹魏時期,又因為是世家分治的情況會稍微有些不同。軍府其實就是幕府之下的壹個單位,就好像是楊隋時期的“衛”與“折沖府”之間的區分。
  謝石現在是東晉小朝廷的征北大都督,以都督的官職建立征北幕府,其下的軍隊會有各個大大小小的軍府,例如劉建的鷹楊軍府就是壹萬人的建制,那些“威”級別的軍府則是只有三千人的滿編編制。
  東晉小朝廷目前是延續西晉朝廷的軍隊編制,“四征將軍”位次於三公,隨後是“四鎮將軍”,其後還有中軍將軍、鎮軍將軍、撫軍將軍這三個與四鎮同壹品階的將銜。往下就是“四安將軍”,另有“四平將軍”,正品的將軍號是到了前、後、左、右四名將軍結束。
  到了前將軍、後將軍、左將軍、右將軍以下,為了壹些文官可以堂而皇之的指揮軍隊又安置了征虜將軍、冠軍將軍、輔國將軍、龍驤將軍等號,不過後面這些壹般是被視為雜號將軍。所謂雜號就是只有將軍的職位,沒有軍隊編制。
  建威將軍、振威將軍、奮威將軍、廣威將軍、振武將軍、奮武將軍、楊武將軍、廣武將軍是被排在東、西、南、北、中等中郎將之下,它們卻是有實際編制的將軍號。
  鷹揚將軍、折沖將軍、輕車將軍、楊烈將軍、寧遠將軍、材官將軍、伏波將軍,這些將軍所在的軍府,是在東晉小朝廷基本上是每次發生大戰都會派遣上場的部隊。
  更有諸多以“威”、“武”、“綏”、“討”、“蕩”、“殄”、“掃”、“厲”“虎”為前綴的將軍,他們雖然也是壹個將軍,可是實際上軍權並不大,壹些諸如南蠻校尉、西戎校尉、南夷校尉所統率的軍隊和軍權都要比它們大得多。
  不是生在當代,或是有認真研究,光是聽什麽將軍的部隊折損多少,咋壹聽會覺得損失慘重,可是不同級別的建制士兵數量不同,例如孫綽說“威”字級別的那些將軍所在軍府折損壹成,實際上是三千人損失了三百,倒是鷹楊、建威、楊武這種級別的軍府折損壹半代表沒了至少五千人。
  謝石臉色同樣不好看,劉建所在的鷹楊軍府全軍覆沒,謝尚統領的建威軍府和楊武軍府沒了壹半。他是痛恨劉建的不爭氣,為謝尚還能堅持多久不潰退深表懷疑。
  這不,前壹腳還在憂慮謝尚能堅持多久,下壹刻有人來向謝石報告,說是建威和楊武兩個軍府敗下陣來。
  “讓振威和振武兩個軍府頂替上去!”謝石已經無法掩飾憂慮,說道:“僅是小半天的廝殺,三個萬人編制的軍府就徹底廢了,其余軍府的損失也是超乎預料。”
  孫綽不得不安慰道:“我們折損嚴重,敵軍也好不到哪去。”
  謝石根本就不需要安慰,他要的是堅持。
  “漢軍士卒是以首級記功,每殺死壹名敵兵會割下首級綁在腰間……”孫綽苦笑了有壹小會,見謝石根本沒搭理才以呢喃的聲線繼續說:“前線的部隊能堅持那麽久,已經很了不起了。”
  淩晨開始的戰爭打到下午時分開始出現士氣上的波動,滿懷熱情的晉軍將士經過壹個上午額頭腦發熱,的的確確是給漢軍造成不少的麻煩,雙方的野戰戰損比更是破天荒的從七比壹減少到二比壹。所以說士兵的參戰熱情和意誌真的能夠減小雙方的實力差距,無怪乎統軍將領對於士氣的高低那麽看重。
  因為是兩軍全線開戰的關系,先是二十裏的戰線全面開打,隨後是形成壹片又壹片的局部戰場,每壹個局部戰場的交戰情況都有不同,像是平坦地形就壹定廝殺無比激烈,山地的區域打起來節奏則是會慢壹些。
  漢軍與晉軍交戰的重頭戲是在兩軍的正面中部,謝石先後在那裏投入三個萬人編制的軍府,徐正投入的是五千編制的三個校,打到晉軍的三個軍府全軍覆沒或是潰退之後,三個校的漢軍其實也是到了強弩之末。
  高烈度的戰爭之中,調兵遣將是壹門考驗統軍主將的技術活,什麽時候該讓臨近崩潰節點的部隊後撤,什麽時候該在哪裏調遣援軍上去,每壹個舉動都能夠影響到戰爭的最後成敗。就好像是壹臺機器沒了壹顆螺絲或許沒有關系,但是兩顆、三顆或更多的螺絲沒了肯定是要整體散架。
  雙方主將在調兵遣將時都沒有太大的失誤,交戰的兩軍才能夠繼續僵持下去,不是以壹方的全面潰敗而讓戰事呈現出結果。
  先是鷹楊軍府全軍覆沒,再有建威和楊武兩個軍府折損過半,後面被調遣上去的振威和振武兩個軍府只是上去不到半個時辰竟然也是呈現出不穩,謝石想要短時間內突破漢軍陣線的意圖顯然無法實現。
  不知道在什麽時候,西方的天空已經是壹片血色,那當然不是地面的大戰導致鮮血臨天,其實是大自然的壹種再普通不過的夕陽,但天象會在人因為各種念頭中被解讀出想要的意思。
  臨近夜幕降臨,雙方主將哪怕是想要來壹場徹夜無眠的壹站到底,可兩軍也僅是少量的士卒可以夜戰,絕大多數士卒就是手持火把也無法在黑夜裏進行廝殺,真強行那麽幹的打來打去,殺了半天才發覺廝殺對象是友軍,真真不會是什麽嘲諷笑話。
  陣陣的鳴金聲先從晉軍這邊被敲響,隨後漢軍那邊也響起了鳴金聲,預示著兩軍主將還沒有瘋狂到無視誤傷要徹夜大戰。
  戰場上的鼓號和廝殺聲漸漸停息下來,突然變得沈靜的環境讓剛剛還在激烈廝殺的人,他們會產生壹種不真實感。這個時候要是再有什麽突兀的動靜,不知道多少人會直接被刺激得抽出兵器就胡亂揮砍。
  漢軍營盤那邊升起了密密麻麻的炊煙,必要的篝火也是被處處點燃,沒有參戰的將士和剛從戰場退回去的將士,他們是待在自己的棲身帳篷周邊,少不得是會聊壹些感興趣的話題。
  同樣是退回本軍營盤的晉軍士卒,他們是在啃著那難吃的幹糧,很少會有人開口進行交談,氣氛顯得很是沈重。
  謝石還是壹個敏感的主將,壹圈巡視下去之後,回到中軍大帳就下令:“宰殺牲口,給予將士分食。”
  僅僅是壹天的苦戰,晉軍這邊用虛假勝利激起的士氣就有明顯的回落,那麽用肉食挽救壹下士氣還是很有必要的。
  真的就是那麽壹回事,別看這個年頭野獸那麽多,有點能力或是勇力就能打獵來打打牙簽,可是對於絕大多數的人來講吃上壹頓肉真的沒那麽容易,吃肉可能是很多人在特殊的大節日才能實現的願望。
  夜幕徹底的降臨,恰逢是只有小小牙尖的新月,想要有光線只能是人為生火。
  漢軍那邊篝火眾多,遠遠看去就是壹片亮色,光線裏面飄揚著旌旗,視力要是好壹些可以看到到處都有圍坐壹圈的士卒,遠遠似乎還能聽到壹片歡聲笑語,呈現出來的就是壹種堂堂正正的鼎盛氣象。
  晉軍這邊自然也是會有篝火,就是數量上面顯得有些少,士卒情緒各自不同,哪怕是上峰發善心給發了燉肉,但大多也是沈悶或是忐忑,沒人有多少交談欲望就會讓軍營顯得很是冷清。
  “他們也不怕營嘯。”謝石說的是漢軍戰時軍營竟然不做聲音管制,扭頭問謝尚:“可以派出小股部隊進行襲擾嗎?”
  謝尚沈吟了壹下,漢軍那邊的營盤前方有設置篝火,想要隱秘地接屬於不可能,他說:“不以接戰為目標,僅僅是騷擾自然可以。”
  實際上晉軍營盤的前方也是燃燒篝火,這個是剛剛和漢軍學的。
  晉軍這邊不止是士卒情緒有些不對勁,將校階層也是呈現出信心不足的情況。這樣的心態是戰局發展的直接導致,就好像是漢軍那邊看著熱烈,晉軍這邊則是顯得沈悶,直接關系到的就是白天交戰的彼此損失和有無達到目標。
  “那就騷擾。”謝石笑了起來,仿佛是成竹在握那樣地說:“看看壹夜未睡的漢軍,白天還能不能有精神。”
  幹擾敵軍到夜不能寢,類似的例子在華夏戰爭中可不要太多,開戰之前晉軍就有相關的計劃,那是眾多組合拳的壹部分。
  很巧的是,漢軍那邊也有相關的計劃,結果是壹夜之間兩軍來來回回地敲響戰鼓做出要連夜開戰的模樣,妳方唱罷我登臺的直接結果就是,不管漢軍還是晉軍都要留出必要的部隊警戒,畢竟誰都無法肯定對方是不是真的會殺過來。
  時不時響起戰鼓,配合的是壹陣喊殺之聲,處於戰場本就心情緊張的士兵可以說是壹夜多驚,導致漢軍和晉軍都要做出最高級別的軍營管控,嚴令士卒沒有新指令不能亂晃,有亂晃被巡營隊伍當場砍死屬於活該。
  當東方重新出現魚白,新壹天到來之際的軍號聲被弄出來,雙方越是靠近前方的士卒,大多數的士卒就是黑著眼圈,顯然是昨夜被折騰得不輕……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