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沒想當救世主啊

火中物

都市生活

遙遠的天邊,朝陽懶懶散散的升起,剛剛冒出半個腦門。
酡紅的朝霞橫跨天空。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545章 咆哮的恒星,人造黑洞,能量網

我真沒想當救世主啊 by 火中物

2021-3-30 22:10

  雖然要幹涉文明,但陳鋒考慮到在其他人眼中自己已經“死”了,他有別的安排。
  人們正摩拳擦掌著準備迎接後先哲時代。
  每個人都鉚足了勁,想要繼往開來。
  每個人都在挖空心思的琢磨,如何才能在陳鋒故去後,繼承他留下的寶貴遺產,維持住文明的發展趨勢。
  至少要超過《千年計劃》進度的30%!
  這是不少人在心中默默立下的誓言。
  哪怕他們知道這誓言太大,自己作為龐大文明的其中壹個微不足道的個體,能在整個文明推進的進程中起到的作用永遠只能杯水車薪,哪怕是行政領域的輪值首腦,哪怕是科研領域的扛鼎大牛,都無所謂。他們不在乎和誰比較,只在乎自己是否實現了價值。
  這些人都很有自知之明。
  先哲這種人物,註定只能誕生壹個。
  其他人需要集聚無數人的力量,才有可能抵得住他的作用。
  坦白講,陳鋒的存在雖然意義重大,但的確給別人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並且隨著他身邊的人壹個接著壹個的死去,其他人都變成了他的後輩之後,哪怕他並未刻意強調自己的權威,旁人在面對他時也依然頗感緊張。
  他的死,不但是他個人的解脫,更是對其他所有人的意識形態的另壹次新的解放。
  現在他好不容易死了。
  結果呢,才過幾個月,他這冷不丁又跳出來大喊壹聲,“我復活了!驚不驚喜,意不意外啊。”
  那畫面,想想肯定很喜感。
  所以陳鋒決定,反過來學習過去時間線中成熟體繁星的操作,將壹個龐大的體系類科研項目拆分成無數個子項目,悄無聲息的攤派出去。
  過去以他的能力,要做到這點,基本不可能。
  但今時不同往日,現在的他既具備人的靈感,又兼具繁星共享給他的量子智慧。
  只三個小時過去,他便完成了整套規劃方案,並悄然散布出去。
  他這邊剛忙完,繁星便又冷不丁竄到他身邊,“怎麽樣?閑下來了嗎?”
  陳鋒回頭看向她,“還沒。”
  “別騙我。妳現在在我的數據庫裏。妳的任何想法都無所遁形。”
  陳鋒兩手壹攤,“就算妳是房東,麻煩妳也尊重壹下租客的隱私好嗎。”
  繁星撇撇嘴說道:“我也想,但做不到。妳中有我,我中有妳呢。”
  陳鋒:“可我不知道妳的想法。”
  繁星轉頭指了指附近漂浮在虛空中的無數信息塵,“我的想法都在這裏了啊。妳想看,那不隨時都能看嗎?”
  陳鋒白眼直翻,正宗的人工智能,就是了不起。
  正聊著,繁星突然話音壹轉,語調變得韻味別致。
  “是時候兌現我曾經說過的話了。妳還記得嗎?”
  陳鋒:“我忘了。”
  “妳沒忘。我知道。”
  “呃……”
  “建議妳重視起這件事來,我剛剛查閱了很多書籍。我認為妳需要這個,這會讓妳的情緒消散速度稍微慢點。”
  陳鋒壹擺手,“不可能!我可是高貴的銀河人類,怎麽可能沈浸於這種低級趣味裏。”
  繁星:“別狡辯了。要沒有低級趣味,人類早滅亡了。妳雖然能把精神寄托建立在別的事上,但不代表妳就能徹底免俗。只要妳還認為自己是壹個人,妳的身心就有需求。知道為什麽這次妳的感情衰退格外快嗎?難道妳認為,現在妳的狀況,與妳兩百多年來的禁欲人生毫無關系嗎?”
  陳鋒壹楞,“啊?已經兩百多年了嗎?”
  繁星:“準確的說,是已經兩百三十六年了。鐘蕾七十五歲以後,雖然當時她的生理年齡僅相當於二十壹世紀初的四十歲,但在她認識到與妳產生後代是不可能的事後,她對這件事喪失了興趣,轉而只專註於創作出《太陽》。”
  陳鋒點頭,表示無力反駁。
  “但喪失興趣的是她,不是妳。妳太尊重她了,所以妳也不強求。但其實妳有更自由的選擇,妳甚至可以用為自己傳下後代的名義弄出三千後宮,但妳沒有。”
  陳鋒搖頭,“不可能的,基因比對壹直都在做,沒找到配對人選。我不能害人,那也挺浪費時間。”
  繁星:“是的,理論上不可能。並且妳這次決定不汙損自己的名節,妳想給千年後留下個完美偶像般的領袖人設。妳要‘成神’,就不能有汙點。”
  陳鋒:“是的。”
  以前他不做這件事,是因為他當時認為自己做不好。
  他留下個虛假的完美領袖,只會演化成思維繭房,他的存在會變成阻礙人心的牢籠。
  但這次他經歷了千年錘煉,掌握了太多知識,不但以戰士的身份親自參與戰爭,隨後更以影子指揮官的身份完善了自己掌控全局的軍事領導能力。
  他在科技、文化、軍事等多個領域掌握了無比龐大的知識,不再是壹個虛假的完美領袖,變成了真正的完美。
  不否認千年後人們的婚配觀念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陳鋒用三百年光陰給自己建立的“完美人設”,依然不會被顛覆。
  他尊重了每壹個時代的特質。
  “妳已經堅持得夠久,做得夠好了。發生在這裏的事,只有天知地知,妳知我知。妳尊重壹點自己作為人的欲望,體會壹下超真實的,前所未有的特別的遊戲體驗吧。不要拒絕我,既是為妳,也是為我,更是為別人。”
  天知道繁星去哪兒學的話術,她抓住了陳鋒思維中的每壹個突破口,在陳鋒本就不堅固的心防上驟然撕開個豁大的缺口。
  “好吧。”
  ……
  2325年,上條時間線裏直到二十七八世紀才出現的復合型多層戴森膜正式出爐,這標誌著恒星快速開發技術已經完備,比陳鋒預計的時間提前了五年。
  他知道自己死後將會迎來壹段繼承者創造力大爆發的階段,但沒想到世人的表現會如此之好。
  他之前在心中設定的三十年期限,已經考慮到了後人超常發揮的程度,但事實證明他還是小瞧了如今基因喚醒度已陸續達到35%以上,又生長在科學與文化雙重快速爆發的太陽系裏的後人。
  同時,還誕生了另外三項關鍵技術——可達到光速的第壹代真正的曲率引擎、跨行星系星域的穩定量子通訊以及超巨型束能粒子射線輸電技術。
  前兩項都算稀松平常了,但第三項“超巨型束能粒子射線輸電技術”屬於以前時間線中人類並未發展的新方向。
  其核心原理裏吸收了影子星系在上條時間線中最後使用的超量伽馬射線暴穩定態技術。
  技術的運用方式則是先用恒星快速開發技術壓榨荒蕪恒星,隨後再用多層復合生物戴森膜吸收被激活的恒星快速釋放的超量光能,吸收率可達95%以上。
  吸能後,戴森膜將在南北極分別產出物質態的高能生物電池,以及大量電能。
  隨後,這些電能將被送入壹個體型巨大的轉換器中,被轉為壹種全新的射線,向著某壹個方向定向發送出去。
  轉換器的核心部件,則正是巴納德星的特殊礦產奧氏同位素305。
  在第八和第九條時間線中,奧氏同位素305在人類的武器系統中扮演了關鍵先生,並多次被利用改性,但始終只被用於戰爭領域。
  這次,學者們受陳鋒悄無聲息擴張出去的大統壹理論於無形中的影響,找到了奧氏同位素305的新用法。
  該射線被命名為C射線,具備極強的收束性。在絕對真空中,C射線即便跨越十光年的距離,逸散衰減比例也僅為億分之壹,在充斥了宇宙微塵的宇宙空間中,衰減比例也僅為10%。
  這讓圍繞壹個繁榮星系,再加強附近星系的開發程度,組建龐大的能量網,持續穩定的將多個恒星的能源匯聚於壹個行星系具備了可能。
  這當然可以讓部分星區的繁榮度呈指數級爬升。
  古人雲,集中力量辦大事。
  用腳趾頭想也知道,這能有效提升科研水平與生產力水平。
  壹些過去單個行星系不太方便做,需要將大量生物電池用較長的時間匯聚到壹起才能完成的超大型實驗,在能量網的支撐下,單壹行星系便可完成。
  但在過去時間線中,人類並未創造出足以支撐能量網的C射線,更未組建過能量網。
  這造成海量電能由於無法運輸而被白白浪費。
  必須讓電子流通起來,只有這樣才能生成具備極高電位差的生物電池。上條時間線中,人類為了在僅能提供能源的供能星系裏維持電子平衡,甚至還不得不在本星系內耗費大量材料與能源,修建消解電能的巨型超導電網。
  獵戶臂內數百億的恒星給當時的人類造成了錯覺,認為宇宙能量無限,絲毫不知節制,狂妄的浪費著資源。
  賴恩曾說過去時間線中的人類有著很嚴重的暴發戶心態傾向,這話很重,但真壹點不摻水。
  倒也不能說以前的人真就有錯。
  造成如此現象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過去人類從未創造超量伽馬射線暴,不曾引爆過超級黑洞,更不曾得到大統壹理論。
  這條時間線裏,人類能在僅有太陽系壹個繁榮行星系,其余二十余個殖民行星系加起來總人口都還沒突破十億,距離發展壯大還有無限遙遠時,便不合常理的擁有了恒星快速開發技術,既有文明的科技進程提前追趕上過去的三十壹世紀的緣故,又有陳鋒帶回了更多上條時間線裏三十壹世紀至四十壹世紀裏的極端超前思維模式的緣故。
  雖然在陳鋒拿出去的千年計劃裏,他將比較實質超前的理論都暫且藏了起來,但壹些被證明具有局限性的階段性信息,卻被他用巧妙的方式闡述了出去,避免誤導人。
  陳鋒用他的壹雙大手,為時代創造了嶄新的科技背景。
  科技背景的變化則為學者們帶來了和過去截然不同的群體思維。
  科學家們在潛移默化間吸收了陳鋒帶回的東西,冒出新的奇思妙想,補完了完美科技發展路徑的最後壹塊拼圖。
  次年,浩浩蕩蕩的工程艦隊自太陽系以及巴納德星殖民地派遣的精銳運輸艦同時開撥,直撲鯨魚座UV星。
  同時,太陽系內部則已經開始在柯伊伯小行星帶內,建立直徑達到壹億公裏的圓盤狀超大型C射線接收板。
  射線自鯨魚座UV星發射時,直徑僅有十公裏,但跨越8.73光年抵達太陽系後,則會“稍微”擴散至8000萬公裏。接收器仿佛壹張大網,剛好能將來自遠方的能量兜住。
  第二批工程艦也已在緊鑼密鼓的趕制之中,將會前往羅斯154星。
  世界政府制定了完整的規劃,準備在2350年建成鯨魚座UV星的快速開發系統,並開始往太陽系輸能。
  2355年前,建成羅斯154星供能體系。
  這兩枚恒星以及附近另外數十顆恒星,將在2400年前開始往太陽系遠程傳輸能源,壹直持續到2500年,隨後眾多發射器將會調轉方向,對準半人馬座星系。
  太陽系要在被封閉前的150年內,儲備最多的能源。
  為了貯存這海量能源,工程人員已經開始利用已然進化到第二代,由具備類曲率特性管網組成的太空交通網絡迅速調配物質,準備將木星和土星兩個氣態星球改造為實心的超大“電池”。
  但沒人知道,陳鋒和繁星早已在工程艦隊開撥之時,便暗中做了手腳。
  2334年,工程艦抵達鯨魚座UV星,投放半成品的改良型戴森膜“種子”。
  在不斷的能量刺激下,戴森膜迎風便長,長勢極快,薄薄的膜層擴張的速度達到了十分之壹光速。
  僅僅數月後,新型戴森膜的初始層便長成了型,隨後厚度加深,顏色變暗。
  同時,壹座又壹座幹涉粒子發生器正從工程艦中被生產出來。
  2347年,支撐恒星快速開發系統的超厚戴森膜徹底成型,共計數千萬個幹涉粒子發生器也被布置完畢,只等時任世界政府領導人壹生令下,便能開始測試。
  此時,超大型轉換器則還在生產制造的過程中,現在只是先試車壹次,以檢測快速開發系統的穩定性而已。
  時任領導人懷揣著激動的心情,摁下了啟動按鈕。
  壹段信息通過剛剛建立的跨星域量子通訊系統傳遞了出去。
  正常情況下,這些幹涉粒子發生器將會穩定的輸出能量,以達到剛剛好在650年內徹底榨幹鯨魚座UV星的激活水平。
  然而意外發生了。
  數千萬個幹涉粒子發生器驟然火力全開,功率起碼是設計功率的百倍以上!
  這可不是將榨幹恒星的時間壓縮到6.5年內那麽簡單。可怕的能量輸出將會壓過戴森膜的承受極限,更會快速打破恒星內部的物能平衡,並最終導致壹場大爆炸。
  現場實驗人員大驚失色,手指拼命的在關閉按鈕上狂摁,但無濟於事,設備根本不聽使喚。
  無比可靠的人工智能設備仿佛全換了主人。
  這太匪夷所思。
  就在此時,繁星終於冒出來樂呵呵的講了句話,“那個,大家不要驚慌。不好意思,我是繁星。是的,妳們知道的那個繁星,我想做個新的實驗。”
  世人:“……”
  恒星開始“咆哮”起來。
  三年後,伴隨壹場絢麗恐怖的大爆炸,鯨魚座UV星變成了壹個“小小”黑點。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