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邊軍壹小兵

老白牛

歷史軍事

  崇禎七年三月,山西陜西大旱,赤地千裏,民大饑。四月,李自成入河南,與張獻忠合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309章 以逸待勞、聖上天威

明末邊軍壹小兵 by 老白牛

2018-6-26 17:23

  曹變蛟與王廷臣聽聞皇太極親臨通州,都有些慌亂,他們不約而同看向王鬥:“王將軍,我等該怎麽辦?”
  王鬥仔細詢問使者,得知通州大營在皇太極猛攻下還未潰散,只不過軍無戰心,陳新甲更領著楊國柱與虎大威退入通州城去。只有洪承疇與孫傳庭留守潮白河東岸,同樣緊閉大營不敢出戰。
  王鬥三人松了口氣,通州大營未潰就好,想想明軍野戰不行,守城守寨還是不錯的,皇太極想攻破營地,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
  不過聽使者口氣情形不容樂觀,現在通州周邊已經是清兵的天下,甚至從京師到通州的糧道也已經斷了。如果王鬥等人不回援,擊退皇太極的話,通州的明軍不知道能堅持多久。
  王鬥沈思半晌,招來溫達興,吩咐他仔細招待使者,他與兩位軍門好好商議壹下軍務。
  溫達興看了王鬥壹眼,領著使者去了。
  屋內幾個將官悶坐,曹變蛟猛地站起來:“督臣有令,王將軍,我等便速速回援吧?”
  王鬥穩穩坐著,他說道:“曹軍門,奴酋之意已經明顯,他們這是圍點打援之策,我等匆匆回援,人馬疲憊,而奴兵以逸待勞,待我行之半路,他們群起攻擊……這後果不堪設想!”
  “況且我等走了,平谷十萬百姓怎麽辦?難道又坐視他們落入敵手?”
  出乎王鬥意料之外,皇太極也入關來了,看來歷史多少有些改變,這家夥是個用兵的高手,自己可得慎重。
  皇太極使用的是陽謀,不過他的計策用在別人身上可以,用在自己身上可不行。他想用圍點打援的計策,自己偏不中計,反正通州明軍眾多,就算不能野戰,堅守城池應該沒有問題。
  自己壹萬多大軍頓兵緊城之下,只要在平谷挫敵銳氣,他們也得無奈退走,平谷與通州就可保住。
  王廷臣贊同王鬥的意見:“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奴酋洪太這是盯上我平谷大軍,我等不可不防。”
  王鬥道:“王軍門學識淵博,末將欽佩,就是這個道理。”
  曹變蛟臉上神情變幻,最終嘆了口氣:“為了平谷十萬百姓,我等便留守城池吧。”
  王廷臣似乎有壹句話難以啟齒:“陳督臣可是派來使者求援,未來見了諸位督臣,該如何分辯是好?”
  屋內眾人沈默半晌,曹變蛟與王廷臣等人都是看向王鬥,王鬥擡起頭來,淡淡道:“使者,哪來的使者?末將未曾見過,想必他們路遇奴騎,已然遇害。”
  曹變蛟與王廷臣壹陣心寒,二人臉色蒼白,用力地點了點頭。
  ……
  “二位軍門,守城無益,看來我軍還得野地浪戰,堂堂正正擊敗來犯的東奴大軍。”
  此時王鬥,曹變蛟等人站在平谷南面的觀瀾門之外,巡視過整座縣城後,王鬥得出這個結論。
  曹變蛟與王廷臣神情凝重,也是緩緩點了點頭。
  平谷是個土城小縣,城周不過六百丈,城高二丈五尺,四個城門,各有甕城。沿城四面有壕塹,寬三丈五尺,深壹丈余。
  這樣壹個小縣土城,又歲久傾圮,擺不下幾個人不說。如果消極防禦,聚集在城東接盤門外樂水兩岸的被擄百姓,有重新被清兵搶回去的危險。那王鬥就白來平谷壹趟了。
  “若是野地浪戰,城西迎恩門至錯水河壹帶,城南觀瀾門至樂水河壹帶,皆非理想浪戰之所。”
  曹變蛟久居軍伍,很快得到這壹結論。
  王鬥點頭,平谷縣城被兩條河流夾在中間,迎恩門與觀瀾門各離河邊不到兩裏,那之間的小小地帶,自然擺不開敵我數萬大軍的龐大陣勢。更不要說外面還紮滿了大軍的營帳。
  “奴從西或是南向而來,也不可能在城北或是城東大戰,雙方要戰,只可能在錯水河西岸大興莊壹帶。或是樂水河南岸的辛店,趙莊壹帶!”
  王廷臣下了判斷。
  王鬥與曹變蛟都是同意。
  曹變蛟更道:“本軍門傾向與奴在辛店壹帶決戰,辛店東面為盤山,其山峻險,人跡罕交。北面便為樂水,我軍依山傍水列陣,更為依之勝仗!”
  王廷臣沈吟:“若奴要與我在大興莊決戰……”
  曹變蛟斷然道:“那我便不戰,只需守住錯水與樂水兩岸,奴不得寸進壹步。百姓與財帛集中在城東,他們只得與我在辛店壹帶決戰!”
  王鬥點頭:“曹變蛟不愧為名將,只在這片刻之間,就找到了己方最有利的優勢,大明的將官,不是不能打仗……”
  方略己定,三人突然都沒什麽話說。
  在沿著平谷城壕塹邊上,種植了榆柳怕有幾萬株。眼下已經是農歷二月了,春天已經到來,護城河與周邊的樂水,錯水諸河已經冰雪散去,柳樹也開始發出鮮嫩的枝芽。
  “春天來了……”
  王鬥有些出神,從去年十月出戰,不知不覺,自己已經離家快半年,好想家啊。
  王廷臣嘀咕壹句:“就不知奴酋帶來兵馬多少。”
  曹變蛟毅然道:“不管奴騎來多少,本軍門不會再象巨鹿那樣……”
  他說道:“奴也不是三頭六臂,只要我大明官軍敢戰,某不信他們會死戰不退。”
  王鬥伸出手:“很榮幸與兩位軍門並肩作戰!”
  曹變蛟與王廷臣伸出手撘上,同樣哈哈大笑:“能與王將軍並肩殺奴,實為人生快事!”
  ……
  崇禎十二年二月初五日,下午,通州。
  從通州城壹直到潮白河東岸的河川之地,布滿了密密麻麻的明軍營寨,近十萬明軍占用營地不少。不過比起前幾日,紮在潮白河東岸的明軍營寨大大減少,只有洪承疇與孫傳庭,領著大部秦軍及壹部宣大軍還紮營在此。
  在離洪承疇等人的營地約十裏,在潮白河的下遊地帶,同樣布滿了密集的清軍營帳,藍底飛龍旗號,黃底飛龍旗號,外鑲紅邊黃底飛龍旗號……飄舞的大多是清國正黃旗,鑲黃旗,正藍旗的旗幟。
  不過此時很多清軍營帳人馬大空,因為他們大半隨他們的皇帝,皇太極去明軍營寨前面宣威。
  看到清兵大陣滾滾而來,營地內的明軍個個都是緊張萬分,嚴加戒備。好在各人營地裝備有大量的火炮火銃,那些清兵不敢逼得太近。他們在營地外二裏處停了下來。
  洪承疇與孫傳庭站在望樓上眺望,二人估計隨奴酋洪太前來的兵馬有兩萬余人,他們列了壹個浩瀚的大陣,那人馬旗幟似乎望不到邊際。看清軍的兵馬威勢,身旁的明軍們都發出粗重的喘息之聲。
  那些清兵靜立不久,他們軍陣中傳出壹陣巨大的呼嘯。
  “吾皇萬歲!”
  在眾清兵山呼海嘯的歡呼聲中,壹個黃龍大傘高高舉起,緩緩越眾前行。皇太極身穿飛龍鎏金鎧甲,在密集的巴牙喇兵及更精銳的葛布什賢超哈兵護擁下,來到軍陣前面。
  他的身材肥壯,加上披著沈重的甲胄,壓得身下的駿馬似乎都喘不過氣來。在他馬匹的身後,還伴隨著諸多的三旗王公大臣,以及領軍匯合的多爾袞諸旗主。
  朔風吹得皇太極的黃龍大傘獵獵聲響,他揮起手,身旁盡是向他歡呼的將士臣民。
  “萬歲!萬歲!萬歲!”
  所有的清軍將士,都揮起他們的兵器,聲嘶力竭地向皇太極喊叫。他們排山倒海的“萬歲”聲壹浪高過壹浪,這種軍心威勢,更看得營寨上的明軍不自覺地顫抖起來。
  看著皇太極的身影,多爾袞眼中露出震怖與嫉妒的神情,不過這種神情壹閃而過,他恭敬驅馬上前,開口高聲道:“聖上天威,兵鋒所至,明虜望風而散!”
  “聖上天威!”
  身旁群臣群將,都是異口同聲的開口頌禱。
  皇太極哈哈大笑,這個多爾袞,出名的桀驁難制,此次前來通州,竟只帶來壹千兵馬,其中還很多不是披甲兵,不臣之心,昭然若揭。不但如此,多鐸、濟爾哈朗、杜度等人,領軍前來的兵馬同樣只有千余,各八旗蒙古旗主兵馬更少,他們諸旗匯合通州,兵馬竟不到壹萬。
  看來這些旗主已然生出異心,自己若不震懾,他們眼中可還有自己這個皇帝?此時各人表情盡收眼底,看來在自己軍威震報下,他們已然敬畏。
  看著異國皇帝在大明境內耀武揚威,布兵閱陣,望樓上的洪承疇與孫傳庭都是氣憤難言,孫傳庭道:“恩師,待學生領壹部兵馬出營,殺殺奴酋氣焰。”
  洪承疇面色凝重:“白谷,奴酋勢大,不可浪戰輕敵,還是謹守營地為上。”
  孫傳庭知道洪承疇所言持重,只是看著皇太極耀武揚威,心中這口氣極為難咽,他嘆道:“觀我通州數萬官軍,皆是聞奴色變,難道我大明上下,就沒有壹個敢與奴兵搏戰之人?”
  洪承疇也是嘆了口氣,他想起壹事,說道:“陳方垣己派人前往平谷求援,算算也有三日,怎麽王鬥他們還沒動靜?”
  他沈吟:“難道求援使者己被奴兵攔截?”
  孫傳庭也是凝神細想,他忽然道:“恩師,學生觀王鬥此人鷹視狼顧,心思極深……”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