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注册新用户 关闭

找回密码

手机用户推荐选择

下载杏吧APP 看片更便捷

學霸從改變開始

壹白化貝

都市生活

“宿主需重新參加高考,達到必要性的擇優錄取!”   “我書都賣了,妳讓我復讀?”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百九十八章 新物理之門!

學霸從改變開始 by 壹白化貝

2024-5-18 18:13

  “高教授,辛苦妳了!”
  控制室內,陳舟看向身旁的高結,第壹次這麽說。
  “應該的。”
  高結微微偏頭,看著陳舟,臉上帶著壹絲淡淡的笑意。
  相較於這次短基線加速器中微子振蕩實驗中,其它的各項準備工作。
  高結十分的清楚,陳舟是將這其中,極為關鍵的壹項任務,交給了他。
  整個物理學界所公認的,下壹代加速器中微子實驗,將致力於提供中微子流強,以及探測器的體積和性能。
  從而研究中微子質量順序、尋找新型中微子,以及輕子CP破壞等重要的物理問題。
  從這個角度來說,粒子加速器探測器的因素,至少能夠占到壹半以上。
  由此,也可以看出,陳舟對高結的信任,以及更多的考慮。
  於高結而言,能夠及時且有效的完成,陳舟所布置的這個任務,他自己也是十分滿足的。
  陳舟微微點了點頭,也不再多說什麽。
  收回目光,陳舟開始看向,正在做著最後檢查的,課題小組的研究人員們。
  克羅斯此時走到陳舟身邊,輕聲說道:“大概還需要十分鐘,最後的檢查,可以完成。”
  “嗯。”陳舟淡淡應了壹聲。
  在觀察著最後檢查工作的同時,陳舟的腦海裏,也開始回憶著,整個研究中,可能存在疏漏的地方。
  如果沒有的話,那自然是最好。
  如果有的話,那就及時做出調整,加以完善。
  粒子加速器,壹直都是高能物理學界,研究微觀物質世界的重要工具。
  只不過,因為中微子的特性,在研究中微子的過程中,也產生了其它類型的實驗。
  但在陳舟的看法中,粒子加速器始終是最有效的,壹個實驗工具。
  加速器產生的中微子束流,具有能量高、流強大、方向性好等特點。
  對於中微子這種,人們還不是太了解的粒子來說,是非常適用於去研究它們的。
  像是傳統的,用於產生中微子束流的裝置。
  就是由質子束流、靶、聚焦管道、衰變通道、垃圾站五部分組成。
  其中,質子束流正是來自粒子加速器。
  質子撞擊的“靶”,通常由耐高溫的材料制成,如石墨等。
  用以抵抗高功率束流,帶來的巨大的熱量。
  碰撞產生的不同方向的帶電介子,通過壹個加磁場的聚焦管道,變成同壹個方向。
  聚焦管道通常就設計成牛角的形狀,使得不同橫向動量的粒子,都能夠得到聚焦。
  而改變磁場方向,就可以按需挑選出,帶正電或帶負電的介子。
  聚焦後的介子,在數百米長的衰變通道中,就會產生中微子或它的反粒子。
  最後,尚未衰變的介子,跟其他除中微子以外的衰變產物,壹起被傳送到厚重的垃圾站中,被吸收,避免造成放射性的汙染。
  從這個裝置以及整個實驗過程,也可以看出,探測器在這其中的重要作用。
  而陳舟他們,此次便是采用短基線加速器,進行中微子實驗。
  基線指的就是,中微子飛行的距離。
  在發現μ中微子之後,世界各地建造了多條加速器中微子束流。
  並將中微子探測器,放置在距離束流很近的地方,通常相隔只有幾十米,用於研究中微子與物質發生的相互作用。
  這也就是短基線中微子實驗。
  說起來,這些短基線加速器實驗,在最初是為了標準模型服務的。
  在標準模型建立的過程中,它們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的。
  就好比1973年,CERN觀測到加速器μ子與強子或電子,通過“中性流”發生弱相互作用的過程。
  成為電弱統壹理論的重要證據。
  並為電弱統壹理論的三位創始人,溫伯格、薩拉姆和格拉肖帶來了1979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在中微子這個超出標準模型的粒子出現後。
  後期的短基線加速器實驗,也開始發生了轉變。
  同時承擔了搜尋中微子振蕩的任務。
  只不過,其中大部分的實驗,都沒有發現中微子的類型發生改變。
  僅有的例外是米國的LSND和MiniBooNE實驗。
  但是,這些短基線加速器的實驗結果,卻又無法用現有的三代中微子振蕩來解釋。
  必須引入第四代,甚至第五代中微子。
  因此,短基線加速器實驗,就這個層面來說,也成為了探索更多種類中微子的重要線索。
  而這,也是陳舟選擇短基線加速器實驗的原因之壹。
  陳舟或許不會是中微子振蕩模型的提出者,但他壹定會是其中的完善者。
  他也極有可能是打開新物理之門的那個人。
  “陳教授,整個加速器實驗的檢查,已經全部完成,沒有發現問題!”
  高結在得到壹名研究人員的匯報之後,走到陳舟的面前,語氣有些激動的說道。
  陳舟點了點頭,看著高結,道:“那,實驗開始!”
  整個課題小組,所有的研究人員,全部撤離出這次實驗的加速器裝置,依序回到了加速器實驗的控制室之內。
  “都回來了嗎?”陳舟微微偏頭,跟克羅斯問道。
  克羅斯點點頭:“都回來了,可以開始。”
  “嗯。”陳舟應了壹聲,旋即走到控制室的指揮臺前。
  稍微清了清嗓子,陳舟朗聲說道:“各位同事,經過我們近3個月的努力,中微子振蕩相關課題的實驗,我們終於準備好了!”
  “在今天,我們將去驗證,中微子的質量順序是否為正順序,我們也將去獲取CP破壞相角的大小,還有那個我們壹直尋找的,不為零的重中微子,還有θ23是否等於45°,還有……”
  這是第壹次,所有的研究人員,聽到陳舟的語氣中,帶著壹絲激動。
  這也是他們第壹次,覺得自己距離陳舟口中,這些原本虛無縹緲的東西,是這麽的近。
  “好啦,我雖然還有很多話,想和大家說,但現在,還是讓我先去推開這個新物理之門吧!”
  “在實驗之後,我相信,盛大的歡慶,正在等著我們!”
  說完這些,在每個人期待且激動的目光中,陳舟最後說道:“現在,我宣布,華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陳舟團隊中微子振蕩加速器實驗,正式開始!”
  隨著陳舟的聲音落下,已經準備待緒的研究人員,立馬便開始了正式的實驗操作。
  隨著短基線加速器實驗中,中微子束流的產生,這項牽動許多人的實驗,已經開始!
  ……
  高能所裏,何弘蘊和耿國建這兩位副所長,正湊在壹起,談論著陳舟的實驗。
  “耿所長,妳覺得他能成功嗎?”何弘蘊給耿國建倒了杯茶,有意無意的望著窗外。
  耿國建看著這杯即將倒滿的茶水,嘴角微微壹動,開口說道:“不管他能不能成功,至少我們已經不可能像以前壹樣咯。”
  何弘蘊沒有說話,轉而說道:“喝茶,這個茶的口味,還是蠻不錯的。”
  耿國建端起茶杯,喝了壹口,做出品茶的模樣說道:“口味是不錯,但不如以前。”
  聽到這話,何弘蘊看了耿國建壹眼,最終緩緩說道:“那篇中微子振蕩相關課題的理論研究論文,壹登出來,就已經註定了我們沒有翻盤的可能了。”
  “現在,如果他這次的實驗壹次性成功的話,那就更意味著我們,不可能再像以前,用時間去說事。”
  “畢竟他只是花費了短短的三個月時間……”
  耿國建微微點頭:“我們在最開始,沒有拉攏到他,其實就應該知道,會是這樣。”
  何弘蘊突然輕松的笑了笑:“妳說咱們這麽多年,是不是早就夠明白了?”
  耿國建楞了壹下,旋即也是笑道:“確實是早就該明白的,華國學術界的環境,遲早有壹天是會被改變的。也就是早晚的問題。”
  “而現在,陳舟的出現,很明顯契合了這個契機,也順應了上面的意思。”
  何弘蘊點點頭,道:“是這個理,現在的華國,已經不是以前的華國,他需要綜合國力,尤其是高精尖技術和人才的儲備。這影響的是未來。”
  “對。”耿國建又笑了笑,轉而問道,“我們是不是該準備些什麽?”
  何弘蘊回道:“還有時間,等他的實驗結束吧……”
  “也對……”耿國建緩緩起身,端著那杯茶,走到窗邊,輕聲說道,“反正現在,咱們上上下下,都在盯著這個實驗呢,不用急……”
  ……
  華國科技部門。
  李振邦此時正焦灼地,在原地走來走去。
  只不過,看他的眼神,卻又有著難以抑制的興奮之色。
  原因無它,全是因為陳舟的實驗。
  陳舟那邊的實驗消息,壹傳過來,李振邦就這幅模樣了。
  這個可以說是,關系到高能物理學界未來的實驗,早就牽動著李振邦的心了。
  從最初的立項選題開始,他就壹直關註著。
  如果不是因為國家科技部門的介入,陳舟怎麽可能在最初選擇課題小組成員時。
  能那麽順利的,將所有的精英人員,給挑選走?
  雖然這些精英人員,並不是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團隊的人員。
  但相對來說,這已經是國家,在最大程度上,對陳舟這位新時代科研領軍人物的支持了。
  因此,看著壹直關註的課題,終於走到了最後實驗驗證的壹步。
  李振邦的內心,又怎麽能夠平靜的下來?
  即使他可以算是,已經經歷了陳舟不少的課題研究。
  忽然,李振邦桌子上的電話,響了起來。
  他趕忙回到座位,拿起電話:“餵,妳好,我是李振邦……”
  誰知李振邦的話還未說完,電話那頭的聲音,便傳了過來。
  “振邦啊,實驗進行的怎麽樣了?”
  李振邦神情壹正,連忙說道:“老領導,實驗應該還在進行中,具體的實驗結果,還不知道。等到實驗壹結束,我這邊壹收到消息,我立馬向您匯報。”
  老領導聽到這話,倒是難得的說道:“還在進行中啊?我這琢磨著時間,看來沒有琢磨對,陳舟這小子,壹個實驗,倒是牽動了我們所有人的心吶……”
  李振邦嘴角露出壹絲笑意,說道:“老領導,您也別急,相信陳舟教授,會給我們帶來好消息的。”
  “嗯,我也相信陳舟他,會壹如既往地成功……”老領導說完,便又吩咐道,“那行,振邦,我就不打擾妳的工作了,等到實驗結果有消息,妳記得第壹時間告訴我!”
  “好的,老領導,您放心!”李振寧趕緊應道。
  電話隨之被掛斷了。
  李振邦放下手中的聽筒,又摸出手機看了壹眼。
  還是沒有消息。
  放下手機,李振邦喃喃自語道:“陳舟這小子,也是厲害,以壹人之力,牽動了這麽多的關註……”
  想到這,李振邦不由得又笑了笑。
  他忽然想到,陳舟回國這段時間,華國學術界所發生的變化。
  雖然很細微。
  但,結果喜人。
  收起思緒,李振邦知道,自己急也是急不來的。
  這壹切,還得看陳舟。
  要是他能把實驗結果給急出來,那華國恐怕,早就堆滿了諾貝爾獎咯。
  ……
  作為整場實驗的主要負責人,也是所有人關註的主角。
  陳舟其實並不知道,科技部門的領導,還有國家的老領導,也在關註著這裏。
  對於今天的實驗,陳舟本身就沒有透露過什麽消息。
  至於高能所裏的研究人員,陳舟倒是能夠想到。
  他們此刻應該,也是重點看著這裏。
  而何弘蘊和耿國建這兩位副所長,陳舟則是在上壹次的歡迎宴會後,便再也沒有打過交道。
  再加上陳舟本身的性格特點,以及研究的忙碌程度。
  對於這兩人,他自然是沒有更多時間,再去接觸的。
  所以,陳舟是壓根沒有想過。
  自己其實已經給,高能所的這兩位副所長。
  給整個華國學術界,帶來了壹些潛移默化的影響。
  而這個影響,很有可能在這次的實驗之後,達到壹個頂峰。
  在這麽多暗中關註的目光中,壹心只在實驗上的陳舟。
  終於,迎來了實驗的結束。
  實驗室的控制室之內,在實驗剛結束時,是壹片安靜的。
  但在這短暫的安靜過後,隨即便爆發出了熱烈的掌聲,還有歡呼聲。
  每個人的神情,都異常興奮。
  每個人看向陳舟的目光,都顯得激動不已。
  因為,從實驗反饋的數據來看。
  這壹次的實驗,完美的契合了,陳舟理論研究的成果!
  即使在沒有進行全部數據分析之前,他們都已經清楚的認識到。
  這次的實驗,成功了!
  中微子振蕩相關課題的實驗,壹次性成功了!
  “陳教授,我們成功了!”
  “陳教授,我們成功了!”
  站在陳舟身旁的高結和克羅斯,幾乎同時喊道。
  聽到這兩聲呼喊的陳舟,微微扭頭,看了看激動異常的高結的克羅斯。
  他沖兩人微微壹笑,輕聲說道:“是的,我們成功了!我們打開了,新物理之門!”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