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五章 這個年輕人,為什麽能夠想的這麽通透?
學霸從改變開始 by 壹白化貝
2024-5-18 18:13
“我的演講到這裏就全部結束了,謝謝大家。”
沖身旁有些懵逼的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點了點頭,陳舟回到了臺上的座位。
後面還有幾位諾獎得主需要領獎和發布獲獎演講呢,他還不能立馬離開。
然而,隨著陳舟所宣布的消息,現場已經亂做了壹團。
幾乎所有人討論的焦點,都在那個重新坐回座位的年輕人身上。
誰也沒有想到,誰也不敢相信。
在這樣壹個場合,陳舟會宣布退出諾貝爾獎的評選。
更重要的是,他居然是用了這麽壹個像開玩笑壹般的理由。
“陳教授,您……您是認真的嗎?為什麽要這麽做?”
陳舟座位旁,比他早壹步領獎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壹臉白色大胡子的阿瑟·阿什金,帶著難以置信的語氣問道。
這位已經90多歲高齡的物理學家,在今年和另外兩位物理學家熱拉爾·穆魯、唐娜·斯特裏克蘭,因為在激光物理領域的突破性發明,共同獲得了這壹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陳舟微微偏頭,看向身旁的阿瑟·阿什金。
盡管這位老人家有壹臉標誌性的白色大胡子,平常能夠很好的遮擋自己的情緒變化。
雖然能夠做到讓他產生較大情緒波動的事,已經很少很少了。
但是現在,那白色大胡子顯然失去了應有的功能。
阿瑟·阿什金臉上的震驚和不解,全部呈現在了陳舟面前。
迎上那有些迫切想要知道為什麽的目光,陳舟笑著解釋道:“阿什金教授,您沒有聽錯,這是我早就做出的決定。就像我剛才說的,我還年輕,應該給其他人多留壹些機會。”
“我想,在今年之前,包括您在內,許多物理學家,都在等待著可能屬於自己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更多的學者在等待著自己的諾貝爾獎,不是嗎?”
“當然,我這麽說沒有其他的意思,您不用多想。我就是在想,我已經獲得了兩次諾貝爾物理學獎,再多拿壹次的少拿壹次,區別也不是很大。”
“所以,也就像我說的,反而更應該把機會留給等待諾貝爾獎的人,因為有很多人比我需要諾貝爾獎的肯定。”
先不管陳舟的這番話有多麽的凡爾賽,至少他說的是準確的。
的確有很多人在等待著可能屬於自己的諾貝爾獎,在等待著這種榮譽性的認可。
而有些人,可能等到去世,也沒有等到屬於自己的諾貝爾獎。
這算是諾貝爾獎的壹種遺憾,也是學術界的壹種遺憾。
至少在陳舟之前,可從來沒有哪個人能這麽幸運的,連續兩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青睞。
不對,不應該說是幸運。
每壹位獲得諾貝爾獎的人,除了和平獎外,都不應該用幸運來形容。
更多地是諾獎得主自身的實力。
尤其是陳舟這樣打破歷史,成為連續兩年獲得諾貝爾獎的第壹人,又怎麽可能是幸運兩字能夠解釋的?
也就不怪人家能夠說出這麽凡爾賽的話了,能夠裝到這壹波了,人家是真的有這個實力這麽說啊……
再想到陳舟所說的,他還年輕這句話,包括阿瑟·阿什金在內的各位諾獎得主,無不感覺臉上紅了許多。
阿瑟·阿什金那臉上標誌性的白色大胡子也遮擋不住的紅……
過了好壹會,阿瑟·阿什金才又說道:“陳教授,盡管如此,可您已經打破了歷史,連續兩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只要繼續參與評選的話,您可能還會繼續打破歷史,就這麽退出評選,不覺得有些可惜嗎?”
聽到這個問題,陳舟看了壹眼這位高齡的物理學家。
他大概明白了,諾貝爾獎對於阿瑟·阿什金這些人的意義,遠比自己想的要重。
想了想,他才認真地說道:“我不否認,我也覺得打破歷史,是壹件很有趣,很值得去做的事情,但我並不覺得可惜。”
“因為,我並不是為了打破諾貝爾獎的歷史,才去做出諾貝爾獎級別的研究成果來。而是因為我做出了諾貝爾獎級別的研究成果,才打破了諾貝爾獎的歷史。”
“諾貝爾獎只是我們的壹種榮譽,我們更應該打破的是學術上的歷史,而不是壹個榮譽的歷史。當學術上的成就,足以打破任何歷史時,那諾貝爾獎的歷史,也就不存在了。”
說到這,陳舟註意到周邊的人,全部都已經把註意力放在了自己的身上。
好在他這些話只是這些人聽到了,而不是面對外面的媒體記者們。
要不然,保不齊就有人會斷章取義,說陳舟驕傲自大,已經看不上諾貝爾獎了。
但是在人家的主場,還是剛領了人家頒發的證書和獎章,就說了這麽壹番話,陳舟多少也是有些不好意思的。
於是,環視了壹圈後,陳舟輕聲笑了笑,又說道:“當然,也只有諾貝爾獎這樣的榮譽,才能配得上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如果能夠在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的同時,獲得諾貝爾獎的認可,那應該是極好的……”
幾乎所有人都忽略了陳舟最後的那句話,因為陳舟前面的話,太令人震撼了。
尤其是對阿瑟·阿什金來說,他已經90多歲了,如果說還有什麽追求的話,應該就是諾貝爾物理學獎了。
也因此,他對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關註度,壹年比壹年上升。
可是,陳舟的這番話,卻突然讓他明白,這不過是壹個榮譽而已,有必要這麽執著嗎?
如果說,他將關註諾獎的這部分精力,全部放在自己的研究上,那是不是會有更多的成果?
也是不是有可能,他會提前壹步獲得這個諾貝爾物理學獎呢?
壹念及此,阿瑟·阿什金看向陳舟的眼神,變得愈發復雜起來。
這個年輕人,明明這麽年輕,為什麽能夠想的這麽通透?
難道說,他退出諾獎評選的決定,就是在用自己給學術界的人做鏡子?
要大家放下對諾獎的執著,轉而投入更大的精力去搞研究?
這份思想覺悟……
阿瑟·阿什金越想,越覺得有可能,越想也越加佩服起陳舟來。
事實上,除了阿瑟·阿什金外,其他的人絲毫不比他想的少。
所有人,無壹例外的,此刻看向陳舟的眼神中,都多了壹絲欽佩。
難怪人家能夠做出這麽多驚人的研究成果呢,難怪人家能夠成為連續兩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第壹人呢……
至於此刻已經安靜下來,認真等待頒獎典禮結束的陳舟,雖然嘴上說著自己並不覺得可惜,可在說出這個決定後,他還是十分惋惜的。
畢竟,諾貝爾獎的獎金可壹直都不少,更不用說他這樣壹直壹個人獨享獎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