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吴霸春秋

迷惘的小羊羔

历史军事

公元前513年,吴国,五湖(太湖)。
千帆竞走,波涛滚滚!
在烟波浩渺的 ...

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AA+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

             

第761章 巴人治巴

重生之吴霸春秋 by 迷惘的小羊羔

2024-1-7 21:24

  此时的庆忌,正在伤兵营当中慰问负伤的吴军将士。
  偌大的营地,哀嚎声不绝于耳。
  有的士卒被砸断了大腿,只能拿一直拐杖拄着。
  有的士卒被箭矢射瞎了眼,不得不以绷带包裹起来。
  有的士卒身负重伤,眼看着已经救不活……
  吴军有着较为完善的医疗保障。
  得益于稷下学宫的医学院,每年都为吴国培养出许多的医者,所以医学也在吴国盛行。
  每当吴军出征在外的时候,总是会跟着不少的医者,随军医治伤员,将他们从勾魂使者的手中抢救过来。
  “唉!”
  跟在庆忌身边的伍子胥叹气道:“大王,臣为将数十年,却还从未经历过这样的攻坚战。”
  “蜀地的地形复杂,却也跟我吴国岭南、西南之地,相差无几。”
  “昔日臣征伐百越、百濮之地,其人虽桀骜不驯,悍不畏死,却也不知兵法,不通建筑之术,故而未有坚固的营垒,等着我军攻陷。”
  “蜀人凭借着险峻的地形,依山凭关而守,真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若以常规战法,不知我军要耗费多少时日,付出多大的代价,方可攻破蜀军的层层阻碍,一战而灭其国!”
  闻言,庆忌微微颔首,表示认同。
  蜀人的确不是南方的百越人和濮人所能比拟的。
  蜀国更像是中原列国与南蛮的结合体,既有天险优势,也有重重关隘。
  而今庆忌要灭蜀,非一时之功。
  最主要的,还是吴军已经错过了有利时机。
  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毕竟,吴军自攻破鱼邑后,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长驱直入,一口气吞并了巴、充、昔阝、平周四国。
  同样的,也给了蜀人喘息之机,反应过来的时间。
  “大王。”
  就在这时,御史大夫范蠡拿着一道奏本走了过来,递给庆忌道:“巫邑急报!”
  听到这话,庆忌接过战报一看,不由得眉头紧锁起来。
  “巴人作乱,在巫峡一带,抢了我军的粮草,并焚毁了我军的运粮船。半数以上的军粮,都遭到了劫掠。”
  “什么?”
  听见这话,在场的大臣都不禁瞠目结舌,倍感震惊。
  这样的事情,其实早在吴国君臣的意料之中,只是防不胜防。
  因为巴人桀骜不驯,定然不甘心就这样亡国,他们奋起反抗是必然的。
  而今随着巴国的覆灭,一些冥顽不灵的巴人,已经逃入了深山老林之中打游击,屡屡骚扰吴军的粮道。
  若稍有不慎,吴军就可能落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军中粮草告罄而不得不撤退的下场。
  ……
  得知吴军的粮草在巫峡遭到劫掠或焚毁的事情后,庆忌旋即在中军大帐,召见了御史大夫范蠡、国尉孙武、大司马伍子胥以及太子恒、公子熙、公子繁。
  “父王!”
  公子繁首先站起身,朝着帅位上的庆忌作揖道:“巴人这是贼心不死!儿臣请命,独领一军,剿灭作乱的巴人,以此保证我吴军的粮道不绝!”
  一听这话,庆忌眯着眼睛问道:“吴繁,汝要剿灭作乱的巴人。但,汝可知道他们身在何处否?”
  “这……儿臣还不知道。”
  公子繁是其志可嘉。
  只不过,吴军贸然出击的话,可能会遭到巴人的伏击,造成一定的伤亡。
  关键是得不偿失!
  “以暴制暴,始终不是长久之计。”
  庆忌意味深长的看着吴繁,说道:“寡人灭巴,并非是简单的占有其地。其人,吴国当一并有之。”
  “杀一个巴人,十个巴人容易,若是一百个巴人,一千个巴人,一万人巴人,可容易否?”
  “杀戮,并不能解决事情的本质,只会徒增他人对自己的仇恨。若无法一劳永逸的解决巴地,何以杀戮而为之?”
  公子繁连忙低下了头,道:“父王,儿臣受教了。”
  对于巴国的遗民,庆忌要么选择全部斩尽杀绝,来一场灭绝人性的屠戮。
  要么,庆忌就只能用怀柔政策,感化巴人,同化巴人。
  而庆忌自然是更倾向于后者的。
  毕竟,巴国属于“诸夏”的一支,有着一定的文化基础。
  庆忌心里同样是想让巴蜀之地,成为吴国的后方大粮仓,以及伐秦的前沿基地。
  比起一穷二白吴国的西南、岭南这“南方九郡”,巴蜀之地具备了一定的农业发展基础,还生产铜、铁、盐,丝绸茶叶不知凡几。
  吴国要经营巴蜀,有百利而无一害!
  既如此,庆忌又怎会轻易破坏巴地?
  最主要的还是人心!
  吴军杀一个巴人,说不定会有千千万万个巴人站出来,奋起反抗。
  到时候吴国怕是会为了镇压巴地的叛乱,就此陷入无止境的内战……
  “父王,那我等便这样看着巴人在江上劫粮乎?”
  公子熙颇为不解的问道。
  “自然不成。”
  庆忌摆了摆手道:“我吴国的粮秣辎重,也并非是无穷无尽。欲治巴,首在人心。”
  “而今巴国已灭,人心丧乱,虽不乏一心复辟巴国,驱逐我吴军之人,却也有首鼠两端,贪图权财之辈。”
  “对付巴人,攻心为上。”
  “这……父王,如何攻心?”
  庆忌淡淡的一笑,道:“巴国不乏一些权贵,利欲熏心,可暂时启用他们,以巴治巴。这又何须我吴国费心劳神?”
  “大王英明!”
  众人都不由得赞叹起来。
  以巴治巴,的确是不错的法子,至少现阶段来看,是这样。
  巴国的地形较为复杂,而且鱼龙混杂,吴军无法分辨得出,谁忠谁奸。
  而有了原来巴国的权贵相助,则是事半功倍。
  古往今来,从来都不缺乏“奸人”。
  巴人当中,自然是也是不乏“巴奸”。
  只需要巴国的权贵充当带路党,成为吴国的爪牙、眼线,还愁无法平定巴地之乱吗?
  “父王,儿臣愿坐镇巴地,保障我吴军粮道不失,且平定巴乱!”
  公子繁主动请缨道。
  庆忌闻言,扫了一眼公子繁,而后将目光放在了公子熙的身上,缓声道:“让吴熙去。”
  “吴熙,你到江州后,可拉拢原巴国权贵,许以其大夫邑守之职,并以巴国降兵为主,组建新军,严密控制,最好是他们的家眷尽皆操于你手。”
  “你,可懂?”
  “诺!”
上一页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
分享推广,薪火相传 杏吧VIP,尊荣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