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盛唐從召喚玩家開始

肥鳥先行

歷史軍事

這是哪裏?
費力睜開眼睛,首先跳入眼簾的,浩瀚無際的沙海上,如同磨盤壹樣的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百五十七章 北境守衛者

再造盛唐從召喚玩家開始 by 肥鳥先行

2023-8-19 22:59

  大行城,後世這座城市有壹個響亮的名字——丹東。
  這座城市是高句麗人做築,隋唐兩代征伐高句麗,都在大行城鏖戰,高句麗守軍靠著大行城拖出住了中原的軍隊,隋唐都不能克之。
  不過後來唐滅高句麗的時候,就繞過了大行城,後來高句麗破滅,大唐設立安東都護府,大行城也就歸屬了大唐。
  自從大唐內亂之後,新羅國逐漸將觸手伸向了遼東,此時新羅人所築的城距離大行城已經不遠了。
  安東都護府是歸屬於平盧軍管轄的,不過此時王玄智已經沒有足夠的兵員供給安東都護府了,所以如今的安東都護府的政策就是收縮到遼城防禦。
  不過新羅國也不敢輕易開啟對大唐的戰爭,所以只是邊境線上築城,試圖蠶食大唐的疆域。
  而之前安祿山入侵中原,也抽走了安東都護府大部分的精銳,如今大行城中只剩下三十個不願意棄守大行城的老卒。
  段崇是壹名老卒,如果從血統是上說,段崇算是高句麗人。
  不過此時他只認可自己是壹名大唐人!
  對於在邊境築城的新羅人,段崇每日都會穿著大唐旅帥的軍裝,手持安東都護府的軍旗,在邊境線上騎馬轉壹圈。
  夥伴們都勸說段崇,這麽做實在是太危險了,萬壹新羅人發冷箭,段崇就可能死在邊境上。
  不過段崇並不在意生死,當年校尉離開的時候,將大行城托付給了自己,那麽自己就要守好大行城。
  段崇只是想著,每天手持軍旗在邊境走上壹圈,新羅人應該就不敢異動,那就算是守住了大行城壹天。
  已經過了年,但是今年的冬季非常的寒冷,鴨綠江依然沒有融化的跡象。
  今日又是壹個陰天,段崇頂著飄著的雪花來到馬廄裏,牽出了大行城唯壹的戰馬。
  他用手摸著戰馬的鬃毛,喃喃自語道:“老夥計,還撐得住嗎?”
  馬用腦袋蹭了蹭段崇的臉,段崇發出溫和的笑聲。
  段崇已經五十歲了,如果不是來這大行城從軍,他此刻應該已經在溫暖的屋子裏抱著孫子了。
  從軍三十載,段崇第壹任妻子小產而死的時候他都戍卒在外,沒能趕回去參加妻子的葬禮。
  這之後段崇將田產交給了侄子,然後孤身壹人來到了大行城。
  段崇在大行城守了二十年,最從基層的戍卒做到了旅帥。
  安祿山抽調安東都護府大軍的時候,段崇的老上級鄭重的將大行城托付給他,讓他壹定要誓死守住這座邊境堡壘。
  追隨安祿山入關的上司和同僚們也不知道埋骨在何處,段崇也不願意想安大帥到底是大唐的叛賊還是河東的英雄。
  平盧鎮的節度使壹年換了三個,但是誰也沒有在意大行城這座邊境要塞。
  也沒有人還記得這座大行城中還有三十個戍卒在堅守。
  段崇挫著身體,試圖將凍僵的腿腳弄的暖和些,自從上壹次摔下馬之後,段崇的腿腳就沒有那麽利索了。
  他搖晃的騎上了馬背,壹名滿臉絡腮胡子的中年戍卒給他遞過來軍旗,段崇微微頷首致意,然後騎著馬向著鴨綠江而去。
  在鴨綠江邊上築城的安守圭是新羅國的安家的嫡子,安家是新羅的攝政家族,把持了新羅北道的國政。
  安守圭在年輕的時候曾經在大唐長安遊學過,在繁華的長安城度過了自己的青年時光。
  後來在執政父親的召喚下返回了新羅,如今擔任北道防禦使,為了接手家族的權力而努力積累著功勞。
  隔著鴨綠江,安守圭等待著那個大唐守將的身影。
  安守圭當然知道,如今大行城中只有三十個守軍,還都是老弱病殘。
  戰馬只有段崇胯下的壹匹,武器也大部分都是生銹了。
  安守圭曾經留學長安,他對於大唐的國力深深的畏懼。
  在沒有爆發安祿山之亂的時候,僅僅是安東都護府的守軍,就足以踏破整個新羅北道了。
  雖然因為安祿山叛亂,讓大唐抽調了北疆精銳入關,但是安守圭依然不想要和大唐為敵。
  就算是這個時候占下大行城,等到日後大唐平定內亂,興師問罪的時候新羅肯定失去的更多。
  可是安守圭卻只能感覺到深深的無力感,新羅國主年幼,王庭上幾個執政家族爭鬥不休。
  而為了迎合新羅國內越來越強烈的“重建高句麗”的政治風向,安家也不得不主導發動這壹次築城運動。
  在大唐建立之初的時候,高句麗雄踞半島,新羅曾經和高句麗聯姻,如今新羅王族確實有高句麗的血統。
  其實高句麗和新羅並不完全是同壹個血統,文化上也差得很多,但是在高句麗和百濟覆滅後,占據了整個半島的新羅人,也逐漸以高句麗的繼承人自居。
  最強盛時期的高句麗,是占領整個遼東,甚至威脅幽州的強大政權。
  在高句麗主義在新羅王庭復蘇之後,安守圭也只能聽從家族的命令,在鴨綠江邊上築城,想要伺機奪取大行城。
  看到那個孤零零的唐軍旅帥,披著紅色的披風出現在白茫茫的雪地之上,安守圭也松了壹口氣。
  只要這群士兵還在大行城,那麽安守圭就可以向自己的執政父親回報,大行城中依然有唐軍。
  他就可以繼續在這鴨綠江畔和大行城內的唐軍“對峙”,就可以不入侵大唐的土地。
  對於這名大唐老兵,安守圭也充滿了敬佩,易地而處,安守圭絕對不會堅守大行城,更不會每天頂著風雪巡視邊境,就為了震懾對面的敵人。
  段崇的腿都要凍麻了,老馬的速度也越來越慢,去年巡視完這壹段路只需要兩個時辰,如今卻要三個時辰才能走完。
  騎在馬背上,段崇看著對面新羅人新築的城。
  這些半島人真的是野山裏的棒子,大唐只是出了壹點亂子,他們竟然就敢在鴨綠江邊上築城。
  如果是幾年前,恐怕唐軍都要打進新羅國都,將新羅王押送會長安問罪!
  段崇湧起了壹絲悲涼,跳梁小醜壹樣的新羅人都敢在鴨綠江邊上築城了,難道大唐真的要放棄大行城了嗎?
  段崇孤零零的在雪地裏巡視了壹圈,每天他巡視的時候,對面營地裏的新羅人都會走出軍營,隔著鴨綠江看著段崇。
  段崇也很享受這樣的感覺,仿佛他不是在敵軍面前巡邏,而是在檢閱自己的部隊。
  總算是走完了路程,段崇騎著老馬往大行城走著,總算又守住了壹天。
  突然,段崇聽到了馬的嘶鳴聲。
  他立刻翻下老馬,將耳朵貼在地上,果然是戰馬的聲音!
  段崇回頭看向鴨綠江,新羅人那邊沒有任何的動靜啊。
  糟糕,難道是新羅人繞道後方攻擊了大行城?
  段崇緊張起來,他連忙騎著馬向著大行城奔跑起來,此時段崇只有壹個想法,那就是和大行城共存亡!
  等到段崇跑到大行城下的時候,只看到壹支威武的部隊已經在城下了。
  段崇眼睛壹黑,果然已經到了極限,已經守不住了嗎?
  等等,怎麽這支部隊都是紅色大氅,這不是大唐軍團的樣式嗎?
  段崇繼續騎上馬,終於沖到了大行城外,他近距離看到了對面鎧甲的樣式,又看到了對面的武器和軍旗,果然是大唐軍隊!
  段崇熱淚盈眶,自己終於的等到了援軍了!
  段崇騎著馬沖向了這支唐軍陣前,只聽到為首的壹名少年將軍對著大行城喊道:
  “平盧軍節度府長史龐舉,奉王節度帥令,接管大行城!還不速速開門!”
  而城內的守軍則喊道:“我家旅帥在外巡邊,請長史等旅帥回來再開城門!”
  就在龐舉的忍耐已經到了極限的時候,段崇騎著老馬沖過來,壹下子跪倒在地上,老淚縱橫的說道:
  “大唐!節度使沒有忘記大行城啊!”
  說完這些,段崇哭泣的快要暈過去了,龐舉連忙讓人安撫住了段崇。
  段崇這才說道:“龐長史,下官失態了,是否能給下官看節度使府的帥令。”
  龐舉拿出出征前從王玄智那邊求來的帥令,核查完畢之後,段崇立刻對著城內喊道:“開門,還不快點開城門!”
  龐舉跟著段崇,帶著手下進入了大行城。
  這座城雖然破舊的,但是段崇帶著手下維護的不錯,倒不像是廢棄城池的樣子。
  龐舉這壹次來大行城,是為了在海濱建造船廠,給繞著半島航行而來的渤海國運輸船提供補給,並且在船上安裝火炮。
  於是龐舉利用自己的關系,向王玄智求得了壹個巡邊的差事,向著大行城而來。
  丹東在後世也是著名的海港,是水深暗礁少的天然良港。
  龐舉帶著三百名潛入平盧鎮的玩家士兵,已經假借王玄智的名義接管了安東都護府。
  只是龐舉也沒想到,大行城竟然還有這麽三十個堅守大唐邊疆的老兵。
  等到聽完了段崇的話,得知新羅竟然在鴨綠江邊上築城,龐舉拍案而起道:
  “豈有此理!壹定要給棒子壹個教訓!”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