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盛唐從召喚玩家開始

肥鳥先行

歷史軍事

這是哪裏?
費力睜開眼睛,首先跳入眼簾的,浩瀚無際的沙海上,如同磨盤壹樣的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七百壹十八章 天竺大門常打開

再造盛唐從召喚玩家開始 by 肥鳥先行

2023-8-19 23:00

  “開伯爾山口?”李倓喃喃說道。
  魏明拿著壹支粉筆,在黑色的板子上很快勾勒出壹座山脈的樣子。
  “南亞次大陸的地理條件可以說是得天獨厚的好了,印度河和恒河沖擊大平原,土地肥沃糧食產量高,這也是天竺能夠孕育出古文明的重要地理原因。”
  李泌微微點頭,從古至今,中華文明很少會從地理角度來討論文明。
  但是李泌也不是拘泥於書本的迂腐書生,魏明這個地理決定論的說法雖然有些偏頗,但是華夏文明確實也是依靠大江大河沖刷出來的大平原,才得以發展起來的。
  而壹處水資源充沛,又方便種植的大平原,就連李泌都呼吸急促起來。
  對於越王身邊的這幫異人,李泌已經習慣了他們的奇怪理論,但是他們所說的事情,無論是造出能夠飛天的工具,還是能造出自動驅動的機器,這些都已經全部實現了。
  這些異人星象占蔔、醫術地理無不精通,魏明說天竺有大平原,這點在太宗年間高僧玄奘法師所寫的《大唐西域記》中,都有過記載。
  但是魏明寥寥數筆,畫出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大平原,對於李泌還是很震撼的,沒想到印度的條件竟然這麽好,並不是西域那種蠻荒的沙漠。
  “天竺北部是連綿的山脈,南部則是大海,也造成了天竺比較封閉的自然環境。”
  李倓點點頭,其實天竺和大唐也算是近鄰了,可是大唐對於天竺的了解,甚至不如對黑衣大食的了解。
  “天竺北部的三大山脈,東北部中北部是喜馬拉雅山,擋住了吐蕃向天竺的進攻。”
  李泌恍然大悟,為什麽天竺這麽富饒,但是貪婪的吐蕃人無法進攻,原來是因為大山的阻擋。
  經過這些年看報紙,李泌也知道喜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有如此神山保護,擋住了兇狠的吐蕃人,天竺還真的是得天獨厚啊。
  “西北部有蘇萊曼山脈和興都庫什山脈,這雖然不是喜馬拉雅山那樣的高峰,但是山路也足以擋住北部的入侵者了。”
  壹塊天竺的地圖畫出來,看著三面靠海壹面靠山的地形,李倓和李泌都忍不住贊嘆,果然是老天爺賞飯吃的地方啊!
  中原雖然地理條件比印度不差,但是可沒有北方群山阻擋,北方的遊牧民族從上古時代就不斷騷擾華夏農耕文明。
  雖然這些遊牧民族已經被中原文明擊敗多次,換了壹茬又壹茬,可是壹旦中原王朝衰落,就會有新的部族崛起,再次侵擾華夏。
  而天竺則不然,北部直接就是連綿的群山,可以擋住北方的野蠻人。
  想象壹下,如果中原的北部都是高山,那麽始皇帝就不需要修建綿延的長城,來阻擋北方胡人的入侵了。
  真的是讓人嫉妒的優渥土地啊!
  魏明指著地圖說道:“不過老天爺也開了壹個玩笑,在群山之中,楞是給天竺開了壹個口子。”
  看著在三座大山之間有壹個缺口,李倓問道:“這就是開伯爾山口?”
  魏明點頭說道:“就是開伯爾山口,當年就連三藏法師去天竺取經,也是走的開伯爾山口。”
  聽到魏明這麽說,李泌覺得豁然開朗,怪不得地圖上這麽近,玄奘法師入天竺卻要繞道西域,原來群山環繞不得行,只能繞路開伯爾山口。
  魏明笑著說道:“要了解天竺,最重要的就是開伯爾山口,開伯爾山口的征服歷史,就是天竺被征服的歷史。”
  李泌驚訝的看著魏明,魏明在國子監開設的課程是地理,講解的山川地理的學問,沒想到這家夥竟然精通天竺的歷史?
  要知道史學可是很難的學問,這年頭能夠學通歷史的都是大儒了,更不要說是遙遠的天竺歷史了。
  只聽到魏明侃侃而談的說道:
  “天竺最古老的人是達羅毗荼人,身形矮小,皮膚偏黑,在大概我們華夏三皇五帝的時代,就生活在天竺地區了。”
  “後來雅利安人從開伯爾山口進入了南亞次大陸,在天竺建立了種姓制度,將整個天竺社會劃分成多個階層,以種姓明貴賤,統治整個天竺。”
  “雅利安人皮膚白,所以天竺貴族的皮膚普遍偏白,但是賤民階層皮膚偏黑。從此天竺進入了吠陀時代,也就是如今在天竺盛行的婆羅門教的濫觴。”
  “到了華夏的東周列國時代,天竺也同時進入了諸侯國爭雄的時代,也就是十六雄國的時代。”
  李倓喃喃道:“十六雄國?”
  魏明笑著說道:“其實這十六雄國根本談不上雄,所謂的雄國不過大壹點的部落罷了。”
  “就在十六雄國打成壹鍋粥的時候,波斯帝國大流士再次從開伯爾山口殺入了天竺。”
  “不過波斯人在天竺建立行省不久,馬其頓的亞歷山大橫空出世,擊敗了大流士,也從開伯爾山口殺進來,在天竺建立了幾個希臘化的行省。”
  李泌瞠目結舌,這天竺也太弱了吧?
  魏明喝了壹口水,繼續說道:“不過好在天竺氣候濕熱,亞歷山大又突然死亡,導致馬其頓王國突然崩潰,也讓天竺人緩了壹口氣,在這個時候摩揭陀國在天竺南部崛起,總算是將天竺統壹。”
  “摩揭陀國崇拜佛教,據說當年佛祖就是在摩揭陀國講授佛法的,這也是我們華夏史書中的孔雀王朝。”
  李泌點點頭,孔雀王朝的故事雖然不見於華夏史書,但是佛教故事中多有流傳,對於阿育王這位虔信佛法的孔雀王朝的君王,李泌也是有所耳聞。
  魏明繼續說道:“可是自從阿育王死後,孔雀王朝分崩離析,很快又有壹支希臘人殺進了開伯爾山口,這群希臘人是從馬其頓王國分裂出來的小國家,也被稱之為亞歷山大的繼業者。”
  “這個希臘王國也見諸於華夏史書,就是曾經在漢代史書中出現的大夏。”
  李泌熟讀史書,自然知道曾經在史書中出現的大夏,沒想到天竺竟然有這樣的淵源。
  魏明繼續說道:
  “大夏剛剛占領天竺北部,塞種人又殺了過來。”
  李泌已經頭暈了,這天竺到底是怎麽搞的,不是說文明古國嗎?怎麽天天被異族蹂躪?
  “殿下,這塞種人其實和我們華夏也有淵源。”
  “哦?難道是華夏遷過去的?”
  “這倒不是,當時正是大漢強盛,匈奴被趕往了西域,匈奴進入西域後驅逐了月氏人,而月氏人被趕往了更西的地方,就占領了塞種人原本放牧的土地。”
  “失去土地的塞種人無奈,只能殺入開伯爾山口,搶奪天竺人的地盤。”
  李泌壹陣失神,這到底是什麽和什麽啊。
  這天竺人的戰鬥力也太差了。
  魏明卻繼續說道:“可是塞種人也沒得意多久,帕提亞人也從開伯爾山口打進來,這帕提亞人,就是華夏史書中的安息人。”
  “不過這幾方勢力最後都沒能占領天竺。”
  李倓疑惑的問道:“這是為何?”
  “因為大月氏人來了,大月氏人被匈奴徹底擊敗,只能逃往中亞,雖然打不過匈奴,但是大月氏人在中亞大殺四方,建立了強盛的貴霜帝國,殺進了開伯爾山口,再次占領了天竺北部。”
  “再之後,中亞興起綠教,統壹的阿拉伯帝國再次攻入開伯爾山口。”
  “後來四大哈裏發後,阿拉伯帝國分崩離析,天竺終於趕走了外敵……”
  ……
  魏明又說道:“到了隋末唐初,我大唐驅逐了突厥人之後,這些突厥人也逃入中亞,靠著強大的戰鬥力成為了黑衣大食依仗的軍頭,如今的黑衣大食正在試圖從開伯爾山口再次殺入天竺,占領天竺肥沃的土地。”
  “這也是為什麽在恒羅斯之戰後,為什麽黑衣大食放棄了向西域擴張,還是因為柿子要找軟的捏,很顯然天竺人是最軟的柿子了。”
  經過魏明這麽壹梳理,李倓對天竺的印象很清晰了,那就是戰五渣。
  中原北方草原競爭的失敗者,到了中亞都能大殺特殺,這天竺實在是太弱了。
  李倓看著地圖,疑惑的問道:“等等,如此易守難攻的地區,為何天竺不在這裏修建長城?”
  李泌也疑惑,這樣容易防守的地區,只要修建壹座長城,就足以抵擋大部分外族入侵了,怎麽聽魏明的話,天竺是個經常被征服的地區?
  魏明楞了壹下說道:“這個,這個臣就不知道,要不然等殿下征服了天竺,再去問那些天竺人好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