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工程師

米釀

歷史軍事

崇禎七年壹月的天津衛城。
剛剛過完年,天氣還很冷,呼嘯的寒風刮在大街上,掃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077章 鐵坯鑄炮技術

明末工程師 by 米釀

2018-7-4 10:24

  李植升為防守官後,範家莊的兵額也提高了。原先範家莊莊兵兵額只有五十七人,現在有壹百二十人了。
  按道理來說,有這種麽多的兵額,每個月就能領到相應的月餉。不過明末財政緊張,朝廷經常發不出兵餉。再加上明末官場腐敗,軍餉發下來雁過拔毛層層克扣,發到手就極少了。範家莊壹百二十人按天津鎮的標準本該每月有二百四十兩軍餉,但到了二月中旬第壹次發軍餉時候,李植從衛指揮使司拿到手的軍餉只有七十二兩,平均壹個兵七錢銀子都不到。
  看到這樣慘淡的軍餉,李植暗道大明的基層武官也貪不了多少錢。即便是吃空餉,也吃不了多少。
  拿不足月餉的士兵是沒有士氣進行高強度的軍事訓練的,最終養出來的軍隊只能是弱兵。範家莊本來有二十七個老弱莊兵,其中四人應募轉入了李植的選鋒團,還余二十三人。發下來的軍餉這麽少,李植不可能募滿壹百二十人,只能再募集十三人。
  這三十壹個莊兵李植每個月給二兩月餉,剛好把上面發下來的月餉全部用光。平時李植讓他們每日訓練城墻防守,到時候可以稍微協助選鋒團守城。其他時候這支部隊就在城內巡邏,充任類似武警的角色。
  發下來軍餉這麽少,兵額不足的問題李植也沒有辦法。如果上官來檢查時候,李植找壹百多選鋒團士兵來湊數就是了。
  忙完了這些事情,李植便去鹽山俘虜的五個炮匠那裏看了看。
  回城壹個月了,李植讓這五個炮匠在城內建壹個火炮作坊,不知道如今建得如何。
  等李植走到城東的火炮作坊裏,發現熔爐已經建好,五個鐵匠正忙著制造鑄炮泥型。
  看到李植過來,五個炮匠趕緊跪下:“見過防守大人!”
  李植說道:“免禮!妳們的進展怎麽樣了?”
  五個炮匠答道:“工具和熔爐已經打造好,正在制造泥型準備制造第壹門銅炮。許久沒有造炮了,第壹門炮準備鑄壹門小的。”
  李植想了想,問道:“妳們用泥型鑄炮,那泥土裏的水氣怎麽辦?那麽高溫度的銅水壹澆進去,泥型裏只要有壹絲水分就會立即蒸發在銅炮裏形成氣泡。這氣泡可是火炮的大害,很容易導致炮壁脆弱導致炸鏜!”
  五個炮匠沒想到李植還知道這麽專業的問題,互相看了壹眼,由匠頭曹余說道:“大人高明!泥型確實容易藏水,所以我們做好泥型後都要風幹壹個月才使用。不過即便是這樣,還是免不了有些微水氣使銅炮形成馬蜂窩,平均鑄十門炮才有壹門炮堪用!”
  “十門炮才有壹門堪用?那要做多少無用功?”李植笑了笑,想起自己在後世了解過的鑄炮方法,說道:“如果不用泥型,而是用鑄鐵做鑄模呢!鑄鐵裏面沒有水,不會形成氣泡,成品率會極大提高!而且鑄鐵做鑄模產出的銅炮內外壁都會比較光滑,可以減少表面清理,鏇銑內膛的工作量!”
  聽到李植的話,五個炮匠都楞住了,他們用泥型做了十年的大炮,卻沒想過用鑄鐵來做鐵型。
  不過他們畢竟是經驗豐富的鑄造師,李植壹點撥他們立即反應過來,都覺得用鑄鐵來做鑄模確實有很大的好處。
  沒有了氣泡,鑄造的火炮豈不是每門都能用?再不會有那麽多廢品!
  這防守大人,怎麽什麽都懂?
  摸了摸後腦袋,曹余笑著問道:“防守大人,如果用鑄鐵做鑄模,這鑄模和銅炮到時候如何分開呢?”
  李植就知道這炮匠會問這個問題,稍微回憶壹下自己在後世了解的鑄造知識,李植說道:“用鐵模鑄造炮時,先在模的內表面刷上用細稻殼灰與細砂泥加水和成的塗料,再塗刷極細煤粉調制的第二層塗料,然後箍緊鐵模,烘熱,澆入銅水。待凝固後,立即脫去鐵模,趁炮身還是紅熱時,清除毛刺,得到成品。”
  聽到李植的話,五個鑄炮匠都陷入了沈默,仔細思考著李植的話。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金屬型鑄造的國家,早在戰國時代就用鐵範成批鑄造生鐵農具和工具。使用鐵模鑄造采用雙層塗料等,也是傳統鑄造的常規技藝,五個炮匠之前也聽說過。此時李植壹點撥,他們立即就想通了。
  想了半分鐘,曹余想明白了,說道:
  “大人高明!這鑄造方法實在是高!”
  李植笑著接受了炮匠的恭維,又給炮匠們詳細解釋道:
  “首先按銅炮大小,分五節作出泥炮。然後按泥炮節數分制鐵模泥型,每節泥型分成兩瓣,用車板旋制內面,使表面光潔形狀規整,然後烘幹備用。泥型內放入預制的把手,澆註時和鐵模鑄成壹體。”
  “用泥型翻鑄鐵模時,先將炮口那壹節倒置在泥制平板上,用泥充填其中壹瓣,烘幹後,蓋上泥制平板,將型箍緊,澆註後便得到第壹節鐵模的壹瓣。然後除去填泥,又可如法鑄得另壹瓣鐵模。這樣逐節澆註,就可鑄成層層榫合的整套鐵模。”
  聽了李植的這段解釋,便是其他四個鐵匠也想明白了。他們對李植的辦法驚為天人,看向李植的目光除了敬畏,又帶上了壹絲崇拜。
  我大明朝居然還有這樣的武官!
  李植又說道:“妳們先按我說的辦法造銅炮,成功了以後,我們再造鐵芯銅體大炮。鐵芯銅體的大炮更堅固,更輕便!”
  還有更好的技術?
  這防守大人比當初孫元化大人麾下的弗朗機鑄炮師懂得還要多啊!
  曹余聽到這話眼睛發亮,把匠人對技術的崇拜展露無遺。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