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1章 未來
明末工程師 by 米釀
2018-7-4 10:24
京城的東面的郊野中,賣油郎陳大郎在密集的人潮中往前面擠,試圖擠到道路的近處,希望能親眼看壹看入城的虎賁軍。
如果運氣好,說不定能看到大齊的新君李植。
然而道路兩側的人是如此的多,陳大郎根本擠不進去。壹眼望過去只看到前面五顏六色的頭巾,根本看不到道路上面的情況。陳大郎焦急地左右挪動,卻不能往前面前進壹步。
前天晚上虎賁軍的先鋒部隊已經進入了京城,過程並不復雜。朝陽門上面的守兵聽說了武清大敗的消息後,沒有敢阻止攻到城下的天津士兵。壹千六百虎賁軍的先鋒輕松招降了整個京城的守兵,控制了北京城內外城十三個對外城門。
紫禁城第壹時間被虎賁軍控制了。那天晚上城裏到處都是冷不丁的槍聲,陳大郎壹晚上沒睡著,時不時聽到街道上有“踏踏”的軍人腳步聲,據說那晚死了壹些人。到了昨天白天時候,已經傳言皇帝朱由檢被生擒了。
大明朝完了。
陳大郎的心情有些復雜,因為他從小生長在皇城腳下,從未想過有壹天大明朝的天子會被外敵抓捕生擒。他更沒有想過有壹天皇皇大明會被人推翻,沒想過自己能親眼看到改朝換代這樣的大事。
對於自己熟悉的大明,陳大郎隱隱有些留戀。
不過那壹絲留戀實在太無足輕重,因為無論大明再正統,百姓的生活實在是太淒慘了。陳大郎心中更多的是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是的,滅亡大明的不是茹毛飲血奴役漢人的外族,而是給天下帶來光和文明的李植。
對於壹鎮九省的情況,京城的百姓比其他地方百姓更清楚。李植在壹鎮九省帶來的改變是讓京城百姓無比艷羨的。原先天津只是壹個大運河上面的中轉港口,擠滿了壹貧如洗的碼頭漕工和窮困潦倒的軍戶兵漢。原先的天津是京城百姓瞧不起的地方。
然而李植統治了二十多年後,天津,或者說壹鎮九省,已經變成了壹個桃源壹般的地方。
人人溫飽,戶戶有余,官吏行必言法,權貴秋毫不犯。漢人的百姓在壹鎮九省第壹次明白了什麽是活著的尊嚴。
陳大郎很羨慕天津的百姓,陳大郎和京城的其他百姓壹樣,滿心希望也能像天津百姓壹樣過上那樣的日子。但是在文官士紳控制的京城,這種想法只是壹個幻想。無論朝廷怎麽變法,控制基層的士紳們依舊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死死壓迫著底層的百姓。
然而今天,壹切都結束了。
明朝皇帝朱由檢的新軍全軍覆沒,虎賁軍控制了北京城。街頭巷尾的消息都說齊王李植會親率大軍入京城。毫無疑問,接下來新的皇朝將被建立,北京城和其他華夏土地壹樣,將由李植統治。
對陳大郎這樣的平頭百姓來說,由齊王統治,就意味著富足的生活和挺直腰桿做人的尊嚴。
明朝滅亡的壹絲絲不舍,在大齊即將帶來的美好未來面前完全不足壹提。所有人都湧到城門外歡迎李植,歡迎這個不可思議的統治者。
道路兩側的人群突然響起壹片片叫好聲,顯然是壹鎮九省的軍隊到了。
陳大郎實在是擠不到道路前面去,不過他腦子好使,到後面的茶鋪裏尋了壹把小鏟子來。他在圍觀的人群後面挖土堆土,最後堆出了壹個半米高的土堆,站了上去。
人群裏有不少天津密衛,看到陳大郎抓著鐵器很警惕。不過看清楚那是壹把沒有攻擊力的鐵鏟後,密衛就離開了。
雖然距離官道有三十多米遠,不過陳大郎站在土堆上面卻把道路上的情景看清楚了。
壹隊隊的虎賁軍士兵正走在道路上。
不同於窮兇極惡的明朝兵痞,這些壹鎮九省的士兵是真正的軍人。他們穿著黑色的軍裝踩著程亮的皮靴,背上背著新式攜行具,肩上挎著漂亮的後裝步槍。這些軍人眼睛中充滿了自信和堅定,卻沒有壹絲壹毫對百姓的暴虐和輕蔑。
如果是明軍這樣走過官道,周圍的百姓早就嚇跑了。然而在虎賁軍的面前,只要是漢人就不會感到壹絲壹毫的害怕。那些先進的裝備和士兵們桀驁的表情給百姓們帶來的只是安全感,大明百姓此前從未感受過的安全感。
陳大郎看著那隊伍整齊的虎賁軍,嘖嘖贊嘆。也只有這樣的軍隊,才能守護齊王建立的非凡疆域。
陳大郎看著看著,搖頭嘆息,卻突然看到前面行過來壹大片赳赳騎兵。
這壹片騎兵是高級將領的衛隊和齊王的親兵。這些精銳士兵們控制著馬速,昂首挺胸地騎行在官道上。
然後陳大郎就看到了騎著壹匹赤色大馬的鎮北伯鐘峰。
陳大郎不認識鐘峰的大旗,但他前面的壹個讀書人識字。那個讀書人突然身子發抖起來,身子壹縮,小聲說鎮北伯鐘峰來了,於是附近的人都知道那是齊王的元帥之壹到達了。所有人都不敢再聲張喧嘩,只畢恭畢敬地朝鎮北伯行註目禮。
接下來過去的是平東伯鄭開成和定興伯李興。
李興過去以後,陳大郎有些緊張起來,死死盯著道路的遠處。
果然,陳大郎看到了騎著壹匹棗色大馬的李植。
李植並沒有打出大明朝給予他的親王儀仗。既然李植已經得到了天下,他就不準備再遵循明代的規矩了。作為壹個穿越者,李植更喜歡簡單的儀仗,他只是在自己的身後安排了四個強壯親衛舉著四面金色的“齊”字大旗。
四面大旗足以表明李植和其他人的不同,更華麗的儀仗毫無意義。
李植騎在馬上,安靜地看著前方的北京城城墻,若有所思。周圍的人在李植臉上看不到壹絲欣喜和激動,只看得到那令人敬畏的沈靜。
李植不像是壹個征服了明朝的新君,卻像是壹個得到了新任務的行政官,似乎在思考新領地上的種種種種。
陳大郎在猜測齊王在想什麽。他在思考怎樣將壹鎮九省的富庶文明,甚至更勝於壹鎮九省的富庶文明帶到京城,帶到整個大明?
李植的淡然,卻讓周圍的百姓更加崇拜這個即將帶領漢人前進的新君。
棗色大馬所到之處,衣衫破舊的京城百姓像虔誠的信徒壹樣呼啦啦跪下。男人、女人、老人、孩子,所有人都將頭伏在地上,高呼萬歲。
山呼海嘯。
陳大郎看著李植過來的身影,仿佛就看到了自己的未來。他仿佛看到自己坐上了李植的大船,在北美洲、大洋洲或是印度開墾了幾百畝麥田,每天帶領自己的五個孩子放牧、耕耘,過著自己從前不敢想象的生活。
陳大郎臉上突然湧出兩行熱淚,他猛地跪在了自己的土堆上,和周圍的百姓們壹起齊聲高吼:
“萬歲!”
“萬歲!”
“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