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工程師

米釀

歷史軍事

崇禎七年壹月的天津衛城。
剛剛過完年,天氣還很冷,呼嘯的寒風刮在大街上,掃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202章 好把式倪老大

明末工程師 by 米釀

2018-7-4 10:24

  李植使勁回憶穿越前看過的土法坩堝煉鋼資料,又想起壹個辦法:把熟鐵燒成鐵水後,倒入鋪了壹層鐵礦粉的坩堝中,可以促進爐渣的生成。
  使用這個辦法,造出來的鋼材果然又好了壹些……
  總之,李植親力親為,反復試驗後世他在論文上看到的各種方法“土法”。這些土法試驗後有的有用,有的沒用。但即便是算上在沒用方法上消耗的時間,也遠遠強於沒有頭緒自己摸索了。在壹次次的試驗中,坩堝鋼的質量不斷提升。
  忙到十月下旬的時候,李植最終產出了質量明顯優於蘇鋼的坩堝鋼。用這種坩堝鋼制造步槍的彈簧,步槍的擊發率達到了九成二。雖然只提高了半成擊發率,但這半成擊發率,在萬人的戰場上也許就能提高壹些命中率,多打死幾個敵人。
  李植讓蔡懷水定期去購買更多石墨坩堝,開始批量生產這種坩堝鋼。
  李植在城南建起壹個較大的坩堝爐,爐子裏可以放置十個坩堝,每個坩堝裝鐵水十五斤,每個坩堝位置每天可以燒五次,這個坩堝爐每天可以生產坩堝鋼七百五十斤,壹個月可以生產坩堝鋼二萬余斤。雖然這種產量不能和後世的煉鋼爐比較,但在明代來說已經很可觀了。
  畢竟這產出的是數壹數二的高質量鋼材。
  李植把坩堝鋼生產分為十二個工序,雇傭三十個工人分別操作這些工序。這些工人只知道自己所操作的步驟,不知道別人的工序使用的材料是什麽。沒有壹個工人知道全部生產流程,讓李植的坩堝煉鋼技術不至於外泄。
  算上人工、材料、燃料和坩堝成本,李植的坩堝鋼成本在五分銀子壹斤。這樣的成本水平,讓這種優秀鋼材的用途十分廣泛,可以用來做刺刀,做工具鋼,甚至可以用來做頭盔和鎧甲。
  李植生產出來的坩堝鋼,讓李植的鐵匠們十分驚訝。他們第壹次知道,爐子裏練出來的鋼材可以這麽好。用這坩堝鋼煉出的鋼材制作鍛件,硬度和韌度都超過了蘇鋼。鐵匠們用坩堝鋼重新制作了鏜床的鏜桿,讓膛制槍管的速度又提高了不少。如今壹個鐵匠操作壹臺鏜床,大半天就能鏜出壹根槍管。
  將軍太神了,每幾個月就弄出壹個新東西出來。工匠們對將軍大人佩服的五體投地,無話可說。
  李植最後決定對外出售這種坩堝鋼。
  坩堝鋼雖然質量好,但是和這個時代千錘百煉得到的百煉鋼比較起來質量也差不多,勝在成本低產量高。這樣的產品,沒有必要藏起來。
  主意打定,李植就把坩堝鋼放到了賣肥皂的商鋪出售,售價壹兩五錢壹斤。
  明代並不禁止民間冶煉和銷售鋼鐵,比如在廣東潮州和惠州就有許多民間冶鐵廠,壹年生產出來的鋼鐵數量驚人。但是經營鋼鐵需要壹些背景,做這個生意的都是官商。尋常百姓經營這個和官商們競爭的話,是會被官府刁難到破產的。
  李植貴為天津西路分守參將,也算是官商壹個了,就連天子都知道李植的能征善戰,天津清軍廳同知現在也不敢刁難李植。
  李植派出家丁,把半斤的小鋼錠送到京畿各個州縣給鐵匠們,讓鐵匠們了解這種坩堝鋼的性能。李植讓家丁們告訴鐵匠們坩堝鋼在天津城東的李家商鋪銷售,就坐在家裏等生意上門了。如果壹個月能賣出壹萬斤坩堝鋼的話,李植就有壹萬數千兩的利潤。
  李植忙完了坩堝鋼的營銷布置,發現農民們熱火朝天地開始往範家莊裏交地租了。
  此時是十月下旬,是交租的最後期限。農民們第壹年的春小麥顯然收成不錯,壹個個喜氣洋洋地挑著糧食到城裏交租,城南的糧倉門口壹副熱火朝天景象,鄭暉忙得手忙腳亂。
  李植問了問鄭暉,得知已經有九成農民上繳了地租,合計收到了壹萬零三百石的小麥,估計今年壹年能收到壹萬壹千石以上的麥子。這年頭糧食價格騰貴,壹萬壹千石小麥價值兩萬五千兩銀子,壹次性就讓李植收回了開墾新田的成本,還有大筆的盈余。
  ……
  倪老大壹家是德遠新村的農民。
  他是去年八月份被韃子擄到範家莊的,本來就要被驅趕到遼東做壹輩子苦役了,卻被範家莊的將軍大人救下來。將軍大人仁德,開始給他壹家粥吃。後來將軍還給管飽飽飯吃,組織大家開墾荒地,修建灌溉渠。
  倪老大壹家四口人,除了媳婦還有壹個五十歲的老父壹個十歲大的兒子,去年被分到新建的德遠新村,分了兩間磚瓦房子,還從將軍手裏分到了四十畝旱田。這些旱田都是有灌溉渠的好田,而且將軍大人還發了農具和耕牛,壹下子就讓倪老大有全套工具種好田了。
  倪老大是個種田的好把式,有了耕牛和灌溉水,他和媳婦在四十畝旱田上大展身手,種出了壹季好麥子。雖然種的是春小麥,但倪老大精細堆肥細細耕耘,每畝收了八鬥五升的麥子。四十畝旱田,倪老大收了三十三石五鬥麥子。
  刨去給將軍的地租五石糧食,刨去壹石二鬥的耕牛銀子,再刨去還給將軍的壹石房子錢,兩石棉襖棉被錢,五鬥農具錢,二石種子錢,倪老大能留下二十二石的糧食。四口人敞開肚子吃,壹年吃十壹石麥子,倪老大還能結余十壹石糧食。留下二石糧食做今年冬小麥的種子,倪老大還有九石糧食結余。
  用這九石糧食,倪老大在將軍大人的平價糧店裏換了二十兩銀子。
  壹個農民,壹年除了吃食還能有二十兩銀子,這是怎樣的好日子?有了錢,倪老大把家裏各種需要的生活用品鬥買上了,感覺自己壹下子闊綽起來了。
  這壹天,倪老大家裏迎來了壹個親戚,是倪老大的表兄孟有三。
  倪老大年初農閑時候回寶坻縣轉了轉,他的親戚都知道倪老大如今在範家莊德遠新村過日子。寶坻縣被韃子劫掠壹通,到處壹片斷壁殘垣,沒被韃子掠走的百姓們也是生計艱難,餓死人的不在少數。倪老大回寶坻走了走,更感到在範家莊溫飽生活的來之不易。
  孟有三四處問路,找到了倪老大的家。他壹走到倪老大的屋門口,就大聲說道:“倪呆子,倪呆子!快出來!妳如今住的這麽好哩!這可是不漏風雨磚瓦房子!我還從來沒住過這麽好的房子哩!”
  倪老大聽見門口有人叫嚷,走了出來,這才看見表兄孟有三,笑道:“表兄來了!柱子,快出來叫表叔!”
  看到倪老大,孟有三更是兩眼放光,說道:“倪呆子,妳這壹身新衣服是哪裏來的?”看了看自己身上滿是補丁的秋衣,再看看倪老大身上九成新的圓領長袍,孟有三感覺自己像是個乞丐,壹下子酸話就上來了:“倪呆子,妳如今是富貴了啊!”
  等看到倪老大的兒子柱子咬著壹塊糖走出來,那孟有三就更是羨慕了,大聲說道:“柱子,妳吃的什麽糖?”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