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边营 by 超约古今
2018-5-27 06:01
第七章 撤退
11日,中华门前的激战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后来中国人民都知道的屠城元凶谷寿夫在中华门前百思不解,三天来,冲上去的大和武士不可谓不英勇,但是却始终奈何不了守军,看着自己的部下一批一批倒在血泊中,看着手下将士损失惨重,他一度怀疑起自己的指挥能力,也怀疑起他的第6师团的战斗力,有那么一阵子,他甚至想带头冲过去,即使被守军的子弹打死,也好过在这里望门兴叹。
他的参谋告诉他,中华门的兴建前后历时21年,采用巨型条石作为城门基础,大块的城墙砖砌筑,粘合剂采用糯米汁、石灰、桐油拌合后砌成,所以异常坚固。而砌城墙所用的大块城墙砖,每块长约40-50厘米,宽20厘米,厚10厘米,每块重量15-20公斤不等;城砖的制作当年是由京师工部、京师驻军及中国的湖南、湖北、江西、京师四地共125个县承担,京师应天府以外制作的城墙砖烧成后由长江水路运送到京师,用来保证京师城墙建筑材料的供给。
除此以外,明朝的皇帝朱元璋还听从谋士朱升“广积粮、高筑墙”的建议,又担心铸造墙砖的官吏偷工减料,于是下令每一块砖头上都写上制造人的名字,这种质量追踪制度在当时颇为奏效。在明朝初年,工匠们谁都不想掉脑袋,况且效命的又是那样一个以杀人为乐趣的皇帝。所以,参谋郑重其事地指着远处的城墙告诉谷寿夫,直到今天,这些墙砖上的名字还依稀可辨。
参谋的话让谷寿夫醒过味来,吆西,自己原来是要攻克世界上最坚固的一段城墙。看来,光动用步兵和炮兵是远远不够的啦。
谷寿夫下令,调集麾下所有的坦克战车,会同步兵,全力攻击中华门,务求打开突破口,事到如今,哪支部队第一个攻破南京城垣,哪支部队就为帝国圣战立下了盖世奇功。
中华门前面的街道并不宽敞,奉命集结的装甲车施展不开,就排成了数十排,轮番发炮轰击城墙。一时间,城墙上碎砖横飞,守军被炮火压制得几乎抬不起头来。
日军步兵在坦克的掩护下,再一次冲过中华门前的中华桥,企图冲进城门洞。关键时刻,城楼上的大炮发挥了威力,数炮就干掉了两辆日军坦克。
抓住敌人火力稍有削弱的机会,守军火力全开,再次将企图突进的日军击退,中华桥成了敌人一时半会难以逾越的死地。
下午2时,调整了思路的日军猛轰中华门东侧一角,连续的炮火终于将坚固的城墙轰塌撕裂开一个豁口。日军从缺口处蜂拥而入。
危急关头,守军中一个团冲上去和敌人展开了白刃战,刀光剑影之中,双方将士你来我往,殊死拼杀,日军是仰攻,颇有些不利,但是在难得打开的缺口前还是玩命冲杀,谷寿夫在望远镜里看得清清楚楚,他也没有下达撤退的命令。
直到最终,这支冲上来的日军全部被消灭,缺口之战方告结束。
谷寿夫不由得点点头,他已经看到了破城的希望。
12日拂晓,同样的一幕又继续上演。缺口被敌人的炮火撕裂得更大,日军一支200余人的中队夺取了一段城墙。
守军组织了敢死队,一个营的敢死队员冲杀过去,一个小时后,日军除了一人逃脱外,全部被消灭在城墙上。
谷寿夫恼羞成怒,下令所有炮火轰炸城墙上的城楼,他已经看出,城楼就是守军的指挥部,也是守军抵抗的精神象征。
日军的飞机、坦克和平射炮、迫击炮,所有的火力都对着城楼狂轰滥炸,砖木结构矗立了数百年之久的城楼,怎么架得住如此猛烈炮火的轰炸呢?终于在这天上午,在东方的天幕下刚刚升起太阳的那一刻,城楼訇然倒塌了。
碎石砖瓦铺满了中华门正上方的整段城墙,连站脚的地都没有了,大家纷纷撤到两边,继续抵抗。
日军也组织了敢死队,借助城下街道两边房屋的掩护,在坦克炮火的掩护下,再次接近中华桥桥面。
守军中有一支部队下到了城下,在城门洞开的刹那,一阵风似地杀了出去,帅七和耿连章也在这支队伍当中。
这样就构成了交叉火力,城上和城门口两道火网逼退了敌人的步兵,再用集束手榴弹炸掉突击在前的敌人坦克装甲车,如此,又打了一个漂亮的攻防配合战。
回撤进城的时候,耿连章仰起头来张望平素气势恢宏的城墙,一见之下,禁不住悲怆莫名,城楼不见了,城墙顿时气势无存,仿佛一位老态龙钟的长者佝偻了身体。这让他无论如何难以接受。
城门上方用白石灰刷着的大字:“誓复国仇”和四个字的上方、一个更大的“仁”字,此刻都已经蒙尘,变得有些模糊不清。
读过私塾的耿连章明白字意,更明白这是中国人长期信奉的“教义”,可是对于这些侵略者,能管用吗?
是日,从上午7时到下午,双方在中华门内外反复拼杀,刺刀的撞击声和双方的厮杀声惊天动地。
一日内,日军7进7出,最后留下累累死尸,最终都没有得逞。
只要日军一涌入中华门内城,中国守军就出动部队白刃格斗。敌人要么被逼退回中华桥,要么就当场毙命。
可是,就在守军准备再接再厉,给予来犯敌人更大杀伤的时候,指挥部传来了撤退的命令。
耿连章想不通,鬼子在中华门面前一筹莫展,为何此时就要撤退?再说,连这段最坚固的城墙都不守了,还能撤退到哪里继续防守呢?
“到下关码头,过江!”营长高喊了一声。
耿连章和帅七对视了一眼,两人趁大部队撤离时没人注意,偷偷落在了后面。
大部队有序撤退了以后,两个人又转身看了看战斗了数天的阵地,拎着枪,拔腿直奔边营而去。
此刻,夕阳惨淡。暮色四合中,天地一片混沌。
再回边营,物是人非。
前线撤退的消息已经传开,边营的百姓扶老携幼,也跟随着部队往城里撤。
两人气喘吁吁跑进烧饼铺的时候,老爹闷声不响正在堂屋抽旱烟。
此时,停息已久的枪声再次响起,而且由远及近,看来,日军已经入城。
两人架起老爹就走,并没有注意到老爹哀伤地看了铺子最后一眼后,已经是老泪纵横。
出门后正欲寻路撤离,子弹已经打来。
城外的日军在黄昏前接到友邻部队的通报,南京城已经攻破,支那军卫戍司令部已下达弃城命令。得此消息,谷寿夫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参谋小心翼翼地请示部队下一步行动方案的时候,谷寿夫长叹了一声,下令进城。
进城后的这支日军并不急于攻击前进,而是横向展开搜索,这样,边营就首当其冲,在中华门陷落后第一个遭到日军的袭扰。
幸亏有夜色掩护,也幸亏进城的日军不熟悉边营的街巷,老爹带着两个中国兵三五下就消失在边营迷宫一样的巷子中了。
摆脱了日军追击的三个人很快又高兴不起来了,因为边营的所有出口都被进城的日军封锁。
而此刻,一街之隔的夫子庙已经是大火冲天。
从中华门到夫子庙的一路上,日军的部队源源不断,一眼望不到头。映着街道两旁冲天的火光,耿连章再次发现,钢盔下的日本兵眼睛竟然是红的,此刻他们已经满目狰狞,对着繁华气派的大街旁的店铺龇牙咧嘴。
一名日本军官指挥刀一举,对着两旁的商店不知喊了一句什么,日本兵纷纷上前,砸门撬锁,伴随着击碎玻璃的声音、日军的喊叫声、零星的枪声,更多传来的是来不及撤退或者原本压根就没打算走的居民的惨叫声和悲怆的求救声。
耿连章数次举起了手中的枪,又一次次无奈地放下。
帅七忍不住了,冲着远处甩出了一颗手榴弹,爆炸声里,这回是日本兵们的哀嚎声。
立即有日本兵喊叫着包抄过来,老爹一手牵着一个,迅速往回跑。拐过几条街巷后,他们又回到了边营。
边营此刻黑乎乎的,与刚才火光冲天的夫子庙相比,这里仿佛是无人问津的角落,黑暗里如同睡着的怪兽一样,静得甚至有些瘆人。
而不远处高大的城墙此刻竟然变成了拦路的障碍,变成了敌人的帮凶!
远处传来的日军脚步声和叽里咕噜的话语声打破了边营的宁静,敌人在步步逼近!
两个兵恨不得生了翅膀,飞过高高的城墙,现在的城外反而要比城内来得安全。
老爹二话不说,带着两个人又拐了两个弯,在一户人家门口停下,拿出钥匙,打开了上面挂着的一把长锁,然后一推门就钻了进去。
两个兵警惕地注视着身后的街道,看到日本兵还没有跟过来,也跟着钻了进去。
大门随即被从里面死死关严,这种门照例是除了插销外,还有一道封门的横木卡在木槽里的。
老爹摸黑带着他们来到房屋中间的天井里,指着一口水井,告诉他们,从这里下到井底,就能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