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营

超约古今

历史军事

第一章 增援<br /> 边营再住进军队,是民国26年10月间的事了。<br /> 此时,中国的精 ...

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AA+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

             

第七十三章

边营 by 超约古今

2018-5-27 06:01

第七十二章 两军再交手(五)
  陆岛正雄的诡计让耿连章和红枪会都始料不及。
  等到大家接到消息的时候,和县城里已经是人心惶惶,一片混乱。
  小鬼子挨家挨户把孩子们抓来,关进了小学校,并且放出风来,老师们如果不在规定的时间回到学校复课,就一批一批杀学生们。
  这让回到李家洼子的老师们坐立不安。
  张老师是所有老师中国最年长的,平时在学校里除了校长外,就是他最德高望重,此时,一群人都看着他,盼着他能拿一个主张出来。
  张老师自然明白大家的心思,但是,此刻的他也只能长叹一声,校长被打,一直在家里养伤,此刻也不知道日本人如何对他,自己倒是想着尽快回去救孩子们,可是,他也不能拿大伙的命开玩笑,一旦带着大家回去,凶多吉少不说,到时候,和所有的学生每天都得向日本天皇画像鞠躬,那可是莫大的羞辱呀!
  士可杀不可辱!正因为此,所以他才犹豫难以取舍。
  其实,其余老师何尝没有想到这一点,只是救学生心切,危险往后放,尽管强逼着自己往好的地方想罢了。
  “能否把学生们也救出来呢?”校工老谢猛地喊了起来。
  “对头!我们就是要救孩子们出来,而且,不仅要救他们,还要救全城的百姓!”猛地,一群人走进了暂时安置老师及其家属们的寨子里的大议事堂。
  一位精神抖擞,穿着洗得都有些发白了的青色军装的人大声说,有人在一旁看到了他军装上的臂章念了出来:新四军。
  “老师们,大家别担心,这是新四军的张营长,这是国军的耿支队长,我们已经合计好了,马上就要去收复和县,而且,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就是我们的省会,现在都被安徽的抗日军民包围了,准备从日本人手里收回来!”李大佛爷人人都认识,当天到了寨子里也就是他组织人忙里忙外,把大家伙安顿好的,此刻他的一句话,让束手无策的教师们立刻就看到了希望。
  原来,针对鬼子大部队已经离开皖省西进武汉、小鬼子留在安徽的兵力因为受到抗日军民的包围和持续打击而普遍士气消沉这一现状,桂军上层有意发起驱除日寇出皖省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和县本就在目标之中,此刻因为发生了这件紧急的事,指挥部当机立断决定,就把光复和县作为这次大规模行动的第一战。
  任务已经下达,新四军的一个营和边营耿连章的支队,加上红枪会的三千人马,负责收复和县。
  敌人大约千人,这边将近四五千人马,如果敌人进攻,那仗就不难打。但是,敌人凭险据守,加之还拿学生做人质,这场仗的难度可就可想而知了。
  但是,再困难,也要完成任务,很快,全体军民就都加入到光复和县的准备工作中。
  而此时,和县的陆岛正雄倒是陷入到莫名的情愫中了。
  也不知道翻译从哪里找来了一些中国久远的历史资料,而且,还在他的翻译下,让陆岛陷入到了空前的纠结中。
  史料揭秘,日本的刘氏宗亲,乃东汉光武帝刘秀后裔,汉献帝刘协的直系后代。为躲避灾祸,汉献帝玄孙阿智王带领其子都贺王等2000余人,于公元289年5月离开汉土东渡,历经艰难抵达日本。尽管他们是外来人,但汉朝在当时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很高,阿智王的曾孙东汉直掬和日本第35代女天皇结婚,生有阪上、大藏、内藏3子。
  阪上族中,出过“征夷大将军阪上田村麻吕”,当时主要负责朝廷军事,后裔有阪上、丹波等诸姓。
  大藏家族负责朝廷财政,成为日本大藏省名称来源。后裔有原田、秋月、高桥、波多江、江上等诸家姓氏。其中原田、秋月、高桥家族曾为城主。
  内藏家族负责朝廷内事务,成为内务省名称来源。其子孙状况不明。
  作为参谋的陆岛心底震惊不已,战前曾就读于东京帝国大学历史系的他深知,自己家族的姓氏最早就源于内臧家族!
  翻译找来的资料进一步显示,当年,随阿智王来日本的,还有段姓、郭姓、李氏、多姓、皂姓、朱姓、高姓等7个姓。阿智王到日本后,又奏请日本天皇,派遣使节前往高丽、百济、新罗等国,将许多流落在这些地方的同乡族人招来日本。因人多地狭,日本天皇政府又将他们分置各地。
  天哪!陆岛差点叫起来,原来自己所在的家族,也是汉朝光武皇帝的后代!
  而且,自己,包括很多部队里的日本人,岂不都是中国人的后裔吗?
  那这场仗继续打下去,还有多大的意义呢?
  战死的人,活着的人,如果仔细算一算,到底有多少是不该死,也不该杀中国人的呢?
  更可笑的是,那个被偷袭者杀死的河边君,听说最早就是高桥家族的佃农,主家来自中国,他的家族为高桥家干活,受高桥家恩惠。可是,他竟然死在了主家祖先在中国的后代手里。
  中国有句话,叫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了!河边君他如果地下有知,他如果了解了这些历史,他会怎么想?他会不会委屈得哭起来?
  是谁让我们去进攻自己的祖先的啊?
  中国有一句诗,本是同根生,向煎何太急?难道不是吗?
  这一切,都是谁作的孽啊?
  但是,在进行了一番痛苦的挣扎和无望的冥思苦想之后,他依旧决定,把未完成的计划执行下去,必须找到杀害河边君的凶手,而且还要让中国的孩子统统向天皇陛下鞠躬。
  因为他认为,不管他是否是中国人的后代,现在都在为天皇陛下的“圣战”效力,无论如何,帝国的军队都要征服中国,而自己也要成为脚下这片土地的统治者。
  陆岛正雄没想到,就是自己的一念之差,他将永远地葬身这里,成为孤魂野鬼,也再也回不到他的岛国家乡。
  一天后,当看到无数的土制红缨枪和漫山遍野的安徽民众时,守城部队的信心再一次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只一个晚间,戒备森严的县城就被对手攻破,杀死守城卫兵以后,还让一个中队部的全体成员玉碎,这样血淋淋的惨剧让每一个已死的中队长河边的手下都念念不忘。
  何况,陆岛的到来也并没有激起这支残余部队多大的信心,他只是给他们讲了一通话后,就让翻译带着他们把手和县的东门。
  这样,四座城门楼上,都有一个中队的日本士兵参与防御。
  和攻击任何一座城市一样,国军主张打战地战和攻坚战,而张子繁和耿连章都主张打游击战和运动战。
  因此,红枪会与和县城附近新近组织起来的抵抗民众一道,把和县三面都围了起来。
  只剩下东面一隅,留给日军进出,而东面出城门以后不久,就是南伍河。
  陆岛正雄很快又郁闷起来,因为在他的望远镜里,漫山遍野参与围城乃至攻城的都是些老百姓穿着打扮的人,真正穿着制服的中国军人,压根就看不到几个。
  他在狐疑,也在犹豫,面对这种局面,军事操典里并没有详细的说明。
  翻译去见陆岛汇报的时候,小腿肚子直打抖,他看看似乎无所畏惧的陆岛,又看看城下蒙着厚厚棉被往城门口冲锋的武装分子,猛地想到了一句中国古训:强龙不压地头蛇!
  确实,在中国人连续不怕死的猛攻面前,三座城门都被蒙在厚厚棉被下的进攻者用土制炸药炸开了豁口。
  但是,中国人整体上却是围而不攻,炸开豁口后,并没有一力死攻,因此,伤亡也就不大。
  一切都表明,中国人似乎只是在驱赶敌人,而不是要和日本人决一死战,这让翻译终于舒了口气,他指指毫无动静的东城门外,告诉陆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可以从那里先撤退,等会合皇军大队后,再做打算。
  陆岛在抵抗了三天后,似乎也明白了:好汉不吃眼前亏!
  在一个夜晚,他下令翻译带着河边的手下先撤,作为先锋在前面探路,而后,一个中队和一个中队顺序跟进,每支队伍相隔500米,他则带着一些学生人质殿后。
  结果,翻译带着人渡过南伍河后,一头扎进了前方的黑暗后就再也没有了动静。
  看到身后打着火把的追兵越来越近,陆岛无奈,催促在河边等待的第二、第三个中队马上过河,而自己则打算和机枪中队稍晚一步过河。
  看到河对面依然没动静,陆岛终于放下心来,他把手一挥,第一个走进南伍河。
  就在这时,后方响起了枪声。
  鬼子兵无心恋战,抓紧一切时间过河。
  可是,就在半渡的时候,河水里突然搅动起来,黑暗中,不少士兵发出了惨烈的哀嚎声。
  陆岛心里一紧,似乎意识到危险就在身边的时候,已经迟了,一把匕首顺着水流划开了他的肚子,他疼得瞬间就堕入了真正的黑暗之中。
  等到他残存的一点意识开始复苏的时候,黑夜里已经再也听不到任何人声,只有河水拍击着堤岸的声音和夜空里传来的虫鸣声,他努力地睁开眼睛,看到繁星闪烁,浪头打过来,他费力地吐掉呛着的河水,努力地想伸手出去,却无能为力,冥冥中他感到已经触摸到了河岸,可就是站立不起来,在又一番无奈的挣扎之后,力气和温暖最后都离开了他。
  【完】
  字节数:493941
上一页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
分享推广,薪火相传 杏吧VIP,尊荣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