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趙為王

熙檬父

歷史軍事

壹陣劇烈的疼痛之後,他緩緩的睜開了眼睛。覺得腦袋裏昏昏沈沈,似乎多了壹堆不屬於自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753章 趙國人心懷鬼胎?

戰國趙為王 by 熙檬父

2019-2-4 09:47

  在率領著麾下的齊軍跟隨趙軍壹同進入了陶邑城之後,齊軍主將匡梁的臉上並沒有多少笑容。
  他的部下們都以為這是因為之前匡梁受到了趙國軍隊主將樂乘的羞辱所致,但只有匡梁自己心中才知道,其實並不是這個原因。
  匡梁總覺得,這場戰爭似乎哪裏有些不對。
  經過匡梁這些天的觀察,他總有壹種感覺,那就是這壹次趙國的軍隊似乎總在做壹些自己比較難以理解的事情。而在陶邑城外的停留僅僅是這些比較難以理解的事情之中的壹件罷了。
  在壹開始出兵的時候,齊王建和後勝就曾經叮囑過匡梁,讓匡梁註意盯著趙國軍隊,免得被趙國軍隊吞並了太多的魏國土地。
  是的,全世界都知道趙國這壹次是肯定要對魏國有所圖謀的,而且其他的諸侯國們心中都清楚,由於趙丹現在占據著大義的成分,導致趙國這樣的擴張是名正言順而難以阻止的。
  當然了,也不僅僅是因為大義,畢竟正義這種東西誰都能喊,但總是不能夠拿來當飯吃的。
  在經過了上壹次失敗的四國伐趙戰爭之後,壹種論調開始悄然在其余諸國之間興起。這種論調認為趙國是最強的國家,在其他幾個國家沒有完全連起手來之前,趙國就是無敵的。
  壹個無敵的國家,當它想要對外擴張的時候,根本就不是現在這些完全沒有聯手欲望的其他六國所能夠阻擋的,只能夠盡量的加以限制罷了,匡梁所幹的就是這個活計。
  說實話,匡梁壓力很大。
  匡梁發現趙國的軍隊自從進入魏國境內之後,每到壹個地方不但沒有對任何周圍的魏國村莊進行騷擾,反而還刻意的將行軍路線安排到了離經過村莊比較遠的地方,盡量做到不擾民。
  這種行軍路線在這個時代來說,是壹個非常奇怪的選擇。
  照理來說,所有的帶兵將領都知道壹點,那就是既然現在是要打仗,“就食於敵”才是最佳選擇。
  誠然現在是春天,幼苗們才剛剛播種到田地之中,就算是想要去田地之間搶奪也搶不到什麽糧食,但不管怎麽說魏國的那些村莊之中肯定也有壹些糧食的。
  如果是以正常的戰爭邏輯而推論的話,這個時候趙軍的主帥應該派出大量的騎兵小隊去附近的魏國村莊之中搶走所有能夠找到的糧食,以供大軍征戰之用,這也是幾百年來諸侯國將軍的通用做法。
  可樂乘偏偏沒有這麽做。
  甚至於在匡梁自己派出小隊去附近的魏國村莊搶糧的時候,還遭到了同樣自稱是前來搶糧的趙國小分隊的阻撓。
  由於現在趙國才是聯軍的主心骨,而且齊軍的數量遠遠少於趙國,因此齊國的搶糧小分隊,自然是不敢跟趙國小分隊達成任何沖突的,只能夠無奈歸營。
  但是齊國小分隊隨後非常氣憤的發現了壹個事實,那就是在他們離去之後,趙國人也很快就離去了,而趙國人離去的時候甚至都沒有進入過那個該死的村莊呢!
  匡梁總覺得,這應該是趙國人在收買人心。
  如果說這是第壹個疑點的話,那麽第二個疑點自然就來自於樂乘在陶邑城之外的猶豫和糾結了。
  當段幹子選擇撤離的時候,樂乘所率領的聯軍部隊其實距離陶邑也就只有兩天的路程,以壹個久經沙場的領兵大將視角來看的話,樂乘要麽加速前進奪下陶邑,要麽就加速追擊段幹子爭取在路上追上並且擊潰段幹子所部。
  即便是因為路程原因,可能確實是追不上段幹子,那也可以緊隨著段幹子來到睢陽城之外,趁著段幹子剛剛抵達睢陽城立足未穩的時候發動攻擊,這才是最符合兵家理論的套路。
  可樂乘是怎麽做的呢?
  樂乘不但沒有繼續追擊,反而還在陶邑城外白白的停留了這麽多天,而且在進入到陶邑城之後,樂乘同樣也是在關註那些收買人心的事情,比如說他花了整整三天時間在城中四處搜捕犯人,然後將整整壹千名犯人押到了菜市場門口,當著半個陶邑城居民的面給砍了頭。
  砍頭這種事情,對於匡梁來說那是非常常見的,可是問題在於誰見過壹支占領軍會在壹座剛剛占領的城市之中進行這樣的行為呢?這簡直就是官府執法啊。
  匡梁覺得,趙國人這還是在收買人心。
  趙國人竟然要在陶邑城之中收買人心?這無疑是壹個非常危險的信號。
  匡梁覺得自己非常有必要立刻將這個消息給反饋給臨淄之中的齊王建和後勝。
  但是匡梁還是有些猶豫,因為他其實還並不確定自己所做出來的是不是壹個誤判。
  畢竟壹開始匡梁的使命就是要讓趙國不要把魏國吞的太多,如此看來的話,如果說趙國執意想要吞掉陶邑似乎也是可以理解、還不算太過分的事情。
  陶邑距離如今的趙國邊境實在是非常的近,說是趙國人的囊中之物也不為過。
  有鑒於此,匡梁決定暫時按捺住心中的疑惑,繼續觀察著趙國人接下來的動向。
  但是很快的,樂乘接下來的動作又讓匡梁無法淡定了。
  在占領了陶邑的第三天,大批的趙國官員抵達了陶邑城中,開始用極快的恢復了這座城池的秩序。
  到了這個時候,匡梁終於確定趙國人的確是打算將陶邑給完全據為己有,而且不打算歸還給魏國了。
  在占領了陶邑城的第五天,樂乘終於繼續南下了。
  這壹次,齊趙聯軍在兩天之後抵達了安陽城,安陽令選擇大開城門向趙國投降。
  又過兩天,趙國軍隊抵達了楚丘,楚丘令同樣大開城門向趙國投降。
  與此同時,匡梁還發現趙國又派出了幾支人數在兩到三千的部隊,趁著夜色脫離了大營,朝著不同的幾個方向而去。
  好在由於壹直以來匡梁都保持著警惕,所以說趙國這些小部隊的離開並沒有擺脫他的視線。
  於是匡梁立刻就派出了許多探子緊緊的跟隨著趙國散出去的這些小股部隊,想要偵查和掌握這些小股部隊的動向。
  幾天之後,探子們終於帶回了匡梁所希望能夠得到的情報。
  樂乘派出這些小股部隊不是為了別的,完全就是為了去接收在丹水以北的諸多魏國城邑,比如說單父、冠丘、外黃等城池,甚至就連百裏之外的蕭城也在趙國人的目標列表之中。
  讓匡梁心驚的是,這些城池竟然沒有任何壹個選擇固守頑抗,反而通通都被趙國的軍隊所占領了。
  如此壹來,如今魏國整個淡水以北的土地,就全部已經全部成為了趙國的勢力範圍。
  在做完了這壹切之後,樂乘帶著大軍再壹次的開動南下了。
  又在五天之後,大軍渡過了丹水,來到了距離睢陽不過幾十裏之外的蒙城。
  原本最多不過十天就應該行完的路程,因為樂乘的壹再停留,現在都已經過去了差不多壹個月了。
  在這裏,匡梁擔心的情況又壹次的發生了。
  趙國人再壹次的朝著四周派出諸多小股部隊向著附近的城池招降,只不過這壹次或許是因為距離睢陽比較近的緣故,周圍的幾個城池比如說零陵、襄城等城市都無壹例外的拒絕了趙軍的招降,選擇了閉城死守。
  於是樂乘不再猶豫,率領著大軍主力南下包圍了睢陽城,與此同時樂乘還派出了兩支大約壹萬人左右的部隊,分別去攻取零陵和襄城。
  到了這個時候,匡梁覺得自己終於可以確信自己的判斷了。
  於是他提筆寫了壹封密信,讓人用八百裏加急的速度送去臨淄,信中的內容非常的簡單,那就是告訴臨淄之中的齊王建和後勝壹句話。
  “趙國似欲並魏全境而入趙土,如何行事,請大王定奪!”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