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賢撣的心路歷程
戰國趙為王 by 熙檬父
2019-2-4 09:47
第二天壹早,李牧就帶著五千騎兵率先出發了。
對於李牧的這個做法,義渠勝顯然十分的不滿:“為什麽是妳去突襲,我帶著大軍前進?”
李牧的回答非常的簡單:“因為我才是主將。”
義渠勝:“……”
事實上無論是李牧還是義渠勝的心裏都非常的清楚,這壹次的突襲當然只能夠由李牧來領軍。
因為只有李牧麾下的趙國邊騎軍團精銳才能夠做到壹人雙馬,晝夜不停的發動壹次長達千裏的長途奔襲,這壹點從去年那壹次對鹹陽的突襲戰之中就能夠看得出來。
事實上直到現在義渠勝都搞不清楚李牧究竟是怎麽能夠在三天的時間內奔襲如此之長的距離,然後又接連進行了多次大戰,擊敗了眾多秦軍精銳並且將整個王宮之中的秦王楚和秦國重臣給壹網打盡的。
更讓義渠勝想不明白的是,明明當時的鹹陽城之中可是有著四萬人的守軍,但是等到義渠勝趕到之後卻發現整個鹹陽城基本上已經控制在了李牧的手中,整個鹹陽城處於壹種十分緊張的風平浪靜之中。
對此,義渠勝只能夠解釋為——某些人或許生來就是為了上戰場建功立業的。
在目送著李牧遠去之後,義渠勝眼珠壹轉,就回到自己的大帳之中思考怎麽去建立壹個合格的情報組織去了。
至於即將發生的戰事,義渠勝本人完全壹點擔心都沒有。
畢竟自己可是和李牧站在壹邊啊,就算匈奴人和烏孫人再如何的強悍,也根本不可能戰勝李牧這個家夥的啊。
對於賢撣來說,雖然已經很久沒有跟隨著大軍出動了,但是作為壹個從三歲開始就已經學習如何駕馭馬匹的匈奴人來說,連續三天在馬背上的突襲還不至於讓他承受不住。
真正讓賢撣為之驚訝的其實是那些看上去明明就是中原人的高大趙人騎兵對於這樣的長途奔襲同樣是承受力極佳,甚至就連駕馭馬匹的技巧都已經和壹名真正的匈奴人相差無幾了。
他們甚至都還沒有壹位真正騎士所該有的明顯羅圈腿呢。
賢撣還發現自家的大都督在辨認方向的時候並不是依據太陽,而是根據壹個小小的、名叫“指南針”的東西。
這個所謂的指南針據說是什麽墨家所制作出來的,看上去顯然是個寶貝,這從李牧對它的呵護程度就可以看得出來。
賢撣也曾經把玩過這個東西,發現這玩意不管怎麽擺動,裏面的那個指針都壹定會固執的指向南方,絕對不會有絲毫的偏差。
“這也太神奇、太方便了。”賢撣忍不住發出了感慨。
要知道太陽這種東西畢竟不是每時每刻都能夠看見的,而草原上又很難找到諸如樹林之類的參照物,壹旦到了陰天或者黑夜,那麽這個指南針就是神器了。
除此之外,賢撣還發現這支由李牧率領的趙國騎兵可以說將令行禁止這四個字給體現得淋漓盡致,甚至有時候讓賢撣自己都產生了壹種錯覺,那就是自己似乎在和壹群十分精密的提線木偶在壹起行動。
兩天之後,當太陽又壹次落山的時候,捧著用水泡發的幹糧狂啃的賢撣突然醒悟了過來,對著身邊的屠斜說道:“這不是去往焉支山的路,這是……去弱水的方向!”
“沒錯,這就是去弱水的方向。”壹聲語氣十分平靜的話語傳了過來,賢撣和屠斜下意識的回頭壹看,隨後慌忙站了起來,向來人行禮:“見過大都督。”
李牧擺了擺手,坐到了賢撣的身邊:“說說,汝是如何知道吾要去弱水的?”
賢撣深吸了壹口氣,整個人還沈浸在自己猜想正確的震驚之中,片刻之後才道:“如此說來,大都督應該是想要去奇襲匈奴人的婦孺和牛羊了?”
作為壹名曾經的匈奴貴族,賢撣非常清楚匈奴人的打仗方式。
匈奴人的婦孺在戰爭的時候並不像中原國家壹樣留在自己的家中(事實上草原人就沒有“家”這種概念),而是會尾隨在匈奴人軍隊之後出發,並且會攜帶著大批的牲畜來為軍隊作為補給。
通常來說,匈奴人的軍隊和婦孺雙方之間會保持著數百裏甚至是上千裏的距離,這樣的話壹來可以保證婦孺牛羊的安全,二來也可以讓匈奴大軍的補給不至於成為問題。
賢撣說到這裏,緩緩的擡頭看了壹眼李牧,然後說道:“通常來說,這些牲畜可是數以十萬乃至百萬計的,這樣大規模的牲畜必須要巨量的飲水,而縱觀焉支山千裏之內,無疑只有弱水是最佳的選擇。”
李牧哈哈大笑,用力的拍了壹下賢撣的肩膀:“不錯,很不錯,汝能夠在壹無所知的情況下猜到這些,不愧於大王對汝的欣賞。”
“大王?”賢撣突然有些發楞。
要知道賢撣已經不是第壹次從李牧的口中聽到這樣的壹番話了,如果說壹次還可能是李牧信口為之的話,那麽以現在這樣的情況來說,李牧說的似乎並不是客套的話。
賢撣心中暗暗吃驚,作為壹個“趙國人”,賢撣當然對於自家的那位趙國大王各種豐功偉績耳熟能詳,甚至賢撣自己剛剛學會奔跑的大兒子頭曼都奶聲奶氣的表示“長大之後要成為像大王壹樣強壯的男人”。
而且賢撣自己曾經也和那位大王有過短暫的接觸,知道那位年紀和自己相差不多的大王的確是壹位出色已極,讓自己遠遠不能夠望其項背的大人物,但就是這樣壹位高居九天之上的大人物竟然註意到了自己,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賢撣的心突然有些亂了。
李牧在壹旁看著賢撣,突然笑了笑,道:“放心吧,大王是壹個很講道理的人,只要汝能夠做出合適的功績,那麽大王也會給予汝應得的獎勵。”
賢撣苦笑壹聲,道:“我現在還是不知道,為什麽大王和大都督如此錯愛。”
李牧並沒有回答,而是拍了拍賢撣的肩膀,然後瀟灑的離去了。
足足用了七天的時間,在第八天的下午,壹條平靜而又壯麗的大河終於出現在了這支精銳騎兵的面前。
賢撣註視著面前的這條河流,臉上不由得有些出神。
曾幾何時,賢撣作為白羊部落的大王子,也是多次跟隨著匈奴大軍前來此地,以此地為補給地南下攻擊匈奴人的死敵月氏。
如今月氏已經被匈奴人打得幾乎亡族,月氏人殘部也是遠遁千裏之外,而戰爭的雙方則變成了匈奴、烏孫對趙國大軍。
“真是死路壹條啊……”賢撣喃喃地說道。
在這些天的行軍過程之中,賢撣對於自己身邊的這支趙國騎兵有了很深的了解。
頑強、堅韌、英勇、紀律、服從……賢撣從未想過,自己竟然真的能夠看到這樣的壹支集合了如此眾多優點的軍隊。
再聯想到自己那個曾經也是匈奴前三部族之壹的白羊部落騎兵,和這支趙國騎兵比起來簡直就是土雞瓦狗!
賢撣此刻的心中非常的確定,即便是沒有那支傳說中的具裝甲騎兵,這支趙國騎兵同樣也能夠輕而易舉的吊打匈奴人或者烏孫人。
“這絕對是壹支……天下第壹的騎兵啊。”
有人重重的拍了壹下賢撣的肩膀,讓賢撣嚇了壹大跳,轉過頭來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是自己的小夥伴屠斜。
“怎麽,觸景生情了?”
賢撣嗯了壹聲,隨後有些驚訝的看著屠斜:“妳是怎麽學會這種文縐縐的詞語的?”
屠斜哈哈大笑,壹指不遠處的李牧:“是大都督說的,大都督讓妳過去壹趟。”
賢撣默默的騎上了馬,來到了李牧的面前:“大都督。”
李牧看了賢撣壹眼,然後對著面前的兩名趙國騎兵將軍說道:“汝等立刻安排人去探查吧,如果吾所料不錯的話,匈奴人的婦孺壹定就在左近,就以上下遊兩百裏作為偵查的範圍。”
“大都督,”賢撣突然打斷了李牧的話:“大都督不必如此大費周章了,吾知道匈奴人的婦孺究竟在何處。”
“哦?”李牧驚訝的揚了壹下眉毛,道:“賢撣,汝可要想清楚了,這是在軍中,若是汝虛報軍情的話,那吾是會軍法處置的。”
賢撣默默的點了點頭,道:“大都督,從這裏往北五十裏有壹處平原,那裏有壹連串的小山丘,如果不趨近仔細觀察的話,是很難發現在山丘的背面藏匿著大批牛羊和婦孺的。”
李牧盯著賢撣看了壹會,突然道:“為何其他人沒有告訴過吾這個消息?”
賢撣正色道:“因為他們之中沒有任何壹個人是白羊部落的大王子,而白羊部落曾經是當年休利單於手下最強大的部落之壹。”
李牧放聲大笑。
片刻之後,李牧收斂了笑聲,下達了命令。
“全軍立刻集合北上,務必要在日落之前趕到賢撣所說之處,對匈奴的婦孺發動攻擊!”
看著壹隊隊瞬間就從壹盤散沙變得井然有序的趙國騎兵,賢撣的心中再壹次暗自嘆了壹口氣。
草原上的子民從來都是只會服從於強者,既然如此,那麽服從於來自中原的強者,其實也沒有那麽難以接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