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新羅小丫頭
唐朝好舅子 by 晨風天堂
2018-7-3 18:46
柳木也算是知道自己是什麽身份,推薦人作官這是笑話。
所以柳木說道:“小民只是建議,因為這樣可以保障掙錢的足子。”
李淵笑著擺擺手:“速講。”
柳木這才講道:“柴駙馬人不錯,前幾天我們壹起去平陽公主掃墓,他還送禮物給我,他是自家人,可靠,也不會黑小民與聖人的錢幣。他去幽州。再推薦壹人,小民有點私心,劉仁軌。小民相信他很快就會立下大功,然後他去萊州。”
李淵笑了笑沒作點評,再問:“那麽,與新羅有什麽關系呢?”
“聖人,新羅王沒兒子。”
柳木壹句話就讓李淵的眼睛瞇起來了,立即追問:“那麽妳什麽意思?”
“小民……不敢講。”
“講,這是咱們的私話。”李淵鼓勵著柳木。
柳木這才說道:“有大唐在背後,扶壹個女子作女王,不是不可能。今天晚上,我就會問她要二萬名新羅女子,五千男丁。我可以給她布、帛、絹甚至是鐵。”
李淵大笑,伸手在柳木腦袋上摸了摸:“這腦袋裏裝的果真有趣。朕允了,但壹切等那件事情之後,眼下妳可以先作準備。明年開春,沒有四萬頭耕牛,八百萬錢的話朕會罰妳,重重的罰。”
“聖人,是壹萬耕牛,三萬肉牛。”柳木趕緊補充,因為耕牛與肉牛的價值差很多。
李淵卻說道:“唐律,私自殺牛是罪,牛是不能吃的。所以四萬耕牛。”
柳木很想說,自己想吃牛肉,非常非常的想吃。
而且不殺牛,那裏來的牛皮還有牛角呢,所以自己需要肉牛,但再看大唐皇帝李淵的表情,這似乎不是開玩笑,柳木趕緊應下:“四萬頭耕牛,保證不會少壹只。”
“很好。”
李淵滿意的點點頭。
“聖人,晚上還有趣事,您要小賭壹手嗎?”
“妳作安排吧。不過,朕差壹點忘記了,朕要看到妳的鐵坊,再有壹個月可行?”李淵追問。
柳木點點頭:“沒問題,壹個月差不多可以出鐵了,還專門給聖人您修建壹個避暑之地。”
柳木說的就是九華後上的仁智宮,這在後世就是存在的,因為李淵喜歡那裏的風景而建造,歷史上真正的楊文幹之亂,就是以仁智宮為核心發動的。
只是,歷史上是不是李世民黑了李建成,柳木相信有可能。
餐後茶會,李淵表示自己累了去休息,長平公主獨孤蘭若作為主人主持這茶會,萬貴妃留下了,眼下不方便讓柳木與獨孤蘭若在公開的場合獨處。
坐著在正式位置上的只有四個人。陪著萬貴妃壹起的那位禦女級別太低,坐在下首的位置上,倒是個聰明人,自願服侍萬貴妃。
獨孤蘭若依然使用的是唐式茶道,柳木聞到那味就拉著自己的坐墊離開好遠。
然後壹只非常純凈的白色玻璃高杯由侍女送來,柳木喝的是自己弄的春茶。萬貴妃看了獨孤蘭若壹眼,見獨孤蘭若沒反應,也沒說什麽。
倒是那位禦女和金德曼有意無意的去盯柳木那只杯子。
這杯子,又是壹件價值連城的寶物,誰見過這麽漂亮,這麽大的水晶杯,而且如此純凈。
“嘿,新羅的小丫頭。”柳木開口了。
這壹開口就差壹點讓獨孤蘭若暴走。獨孤蘭若心說,妳堂堂的大唐準駙馬,在異邦友人面前竟然如果粗俗不堪,妳丟的是大唐的臉面。
柳木繼續說道:“妳想不想擁有堆成山的錢幣,還有這種杯子,讓妳摔著玩?”
“貴人說笑了,如果貴重之物如果用來摔的話,德曼萬萬不敢。”金德曼很有禮貌的回答著。
柳木打了壹個響指,有侍女將壹只木箱放在金德曼旁邊。
“見面禮。”柳木說道。
金德曼打開之後,又壹次的驚呼起來。
這是七件套的壹套杯子,壹只壺六只杯子,都不算大,但卻是玻璃制作的,雖然還有點厚,而且也並不是柳木手上這只那麽的純凈。但柳木身邊的工匠卻非常巧的用金、銀制作了花樣在玻璃還熱的時候鑲上。
依然非常的華貴。
見到這東西,獨孤蘭若認為自己有必要給萬貴妃解釋壹下,靠近萬貴妃獨孤蘭若輕聲說道:“您若是喜歡,回宮之前在小木的倉庫之中挑足壹馬車。”
萬貴妃捂著嘴笑了。
不需要再有任何語言,這壹笑就代表了她的心思與意見。
“嘿,小丫頭,有沒有興趣合作壹把。我保證妳會有許多錢,也會給妳的父王很多錢。妳們來朝貢,我知道妳們帶了二百斤黃金,兩千斤白銀,還有雜色寶石十箱。”
“是!”金德曼把頭伏下了。
這個數據柳木能知道她不意外,僅看柳木與大唐皇帝那親密的樣子,她更願意相信這位不是官,但卻擁有權勢。
大唐到現在為止,只有兩位公主加了特別的封號。
壹位是故去的大唐三公主,封號為昭,平陽昭公主。另壹位就是坐在這裏的,長平秀公主。大唐傳聞,長平秀公主是因為其夫君才加上了這個秀字。
柳木再說道:“妳們的國庫內,還有的金銀也不過就是這麽多了吧。”
“不足這些。”金德曼倒是說了實話。
“妳雖然年齡小,但已經在幫著妳的父王處理壹些政務了,那麽我如果能讓妳壹年掙到妳今年貢品兩倍以上的數量,那麽想不想合作壹次。”
“想。”金德曼為了來大唐朝貢。
朝貢壹來是對大唐的恭順,但卻也是貿易的壹種方式。
“給我派兩萬女子過來,不要小丫頭,也不會年邁者,我需要有人幫我織布。這其中必須要有二百個壹流的布匠,我卻是知道,妳們有壹種叫布,用的沒有成熟的柿子來染布,我要這個工匠。”
金德曼遲疑好久,這才開口說道:“這種工藝下國臣女知道,但並非我新羅所創。新羅的工藝並不完整,這是百濟人掌握的工藝。”
“我不管,妳想辦法。有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