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老村長的手段
唐朝好舅子 by 晨風天堂
2018-7-3 18:49
提到真皇絲,三個老者同時收聲。
真皇絲對打理了壹輩子桑蠶的他們來說,只在傳說中。
可不代表他們內心沒有期待。
真皇絲是什麽?
後世的現代將生絲分為六個半等級。
從壹A至六A,還有壹個特殊的叫雙寶絲,就是壹個蠶繭裏有兩只蛹。
真皇絲在後世已經失傳,因為後世的工業汙染太嚴重,超等絲需要各種環境的保障,而且桑林是零農藥,而且還需要上上等的精選桑葉與蠶種等等。
在無數近乎於苛刻的條件下出現的超等極品生絲。
三個老頭沈默了很久,最終謝村長開口:“今年怕是不成,桑林太幼,但咱們可以早做準備,這如果不試試怕是死了都閉不上眼。這輩子若是能見到真皇絲,也沒有白活壹次。”
“這話在理。”另壹老漢向西壹拱手:“聖人與總舶司把咱們這些人放在這裏。這日子過得的比之前財主家都好,若沒點功績對不起這日子。”
謝村長站了起來:“走,茶回來再喝。去各戶看看,走動壹下。”
“成!”另兩位也是村老。
這村子的結構就是村長為主,然後以數名村老,以及村執事人、各桑隊、蠶隊的隊正為架構,而後實行的是多勞多得的工作制度。
實際上在最終的收益分配上,上交東港舶司之後,由來自大唐的村長戶,與高級村民戶先依多勞多得的原則拿走四成,而後才按多勞多得的原則分給壹百戶倭人。
倭人永遠不可能知道這個分配比例。
他們只當是村裏得到的收益,就是全部的收益。因為生絲拉走,會按生絲有人送來相應的物資、錢幣等。
至於大唐人先拿走四成,這壹點倭人不但知道,反而感激的不得了。
在他們看來,他們這些村民依然是領民。
村長是小領主,大唐的村戶是家老、家將之類的人物,他們就是領民。他們實際分到六成,這在整個倭島是奇跡了,倭島五五分的領主都是受人稱頌的仁主。
無數都是七三、八二這樣比例。
最重要的是,無論分配多少,他們的生活已經有翻天覆地的變化,變的好到懷疑在夢中。
“四娃子,去把城裏派下的點心給提上壹籃子。”謝村長高呼壹聲,他的孫兒小跑著到了村中小庫,這裏存放的都是高級的東西,由村老會負責保管。
謝村長帶著兩位村老先是去了幾戶家中有失去工作能力老人的倭人家中。
“阿古!”謝村長進屋之後,倭人全家都趕緊迎了上來。
“都坐,都坐。”謝村長輕輕的壓了壓手:“沒什麽事,路平那孩子還是壹個好孩子的,只是年少不怎麽懂事。若是早些日子給妳們多分配幾筐石炭餅,也不至於讓阿古這腿寒的下不了地。”
簡單的兩句話,名為阿古的老者在聽到學過漢話的孫子翻譯之後,已經是老淚縱橫。
在謝村長坐在他床邊的時候,阿古緊緊的拉著謝村長的說了好長好長的壹大堆話,因為語速太快,謝村長也只能勉強聽懂幾句。
倭人除了貴族之外沒有姓,只有名。
整個村子裏,有姓的倭人壹個巴掌都數清了,那是在村長管事有才能的倭人才會由村長賜姓。
尋常的找個由頭賜壹個雙字姓,極優秀的能夠有壹個漢姓。
比如被謝村長打的那位叫路平的,就有壹個漢姓,姓賀。因為當年他是在河邊出生的,所以取河的音,賜姓賀。
阿古的孫兒坐在壹旁,他的漢語學的不錯,給翻譯著。
那意思就是,自己的爺爺早年在領主的水田作活,腿早就不行了,前年的時候入秋就疼的沒辦法下地,去年有了配發的鴨毛被,這腿腳從來沒有這麽暖和過,再加上屋中有石炭爐,這日子夢裏都不敢想。
然後就是,自己雖然不能下地作活,但自己的兩個兒子,壹個沒出嫁女兒,還有兒媳,以及這已經十五歲的孫子,壹定會加倍努力作活。開春之後,要作實際行動報答村長的恩情,等等。
謝村長笑著搖了搖頭:“努力作活沒有錯,這是給自己家裏掙家業的。咱們的規矩就是,活作的多就多分糧食多分布多分錢。若是沒分公道,妳來找我,我給妳作主。”
阿古又是千恩萬謝的,只差磕頭了。
“這是大城裏賞下的點心,嘗嘗。我走了,再去看看其他人。”
壹小包點心,這點心放在江南的價格最多不超過三文錢壹包,可放在這裏珍貴的程度卻是極高的。
謝村長去各家都轉了轉,倭人們無壹例外的在感恩。
回到自己家,村長給茶壺裏加了熱水,然後又在喊:“家裏的,備上火鍋,新年賞賜的禦酒拿來壹瓶,讓妳屋裏當家去叫人,今個高興,喝壹杯。”
村長喊了自己的兒媳去準備火鍋,讓自己的兒媳去叫自己的男人把村裏的另外兩位村老找來。
西鳳酒,這是在倭島有錢買不到的好東西,僅是大節日的時候給各村的村長有兩瓶或是四瓶。
村長們很清楚,他們孤身在外,這些好東西絕對不能獨享,基本上都會與中原來的唐人村老們壹起分享。其余的酒好說,熊本港等大城都是酒坊,這些酒是大壇子裝的,和西鳳這樣級別的禦酒是不能相比的。
這西鳳不喝完,留下兩成再兌上尋常的大壇子酒,給年輕的娃子們都是寶。
與此同時,賜姓賀,名為路平,也就是被謝村長打的那個倭人,此時正在村邊上,手提著壹只棍子監督幾個年輕的倭人挖水渠。
趁冬天修壹修村子裏的排水渠是必要的,但此時卻是壹種懲罰性的勞作。這幾個都是在去年收工前壹個月,作活耍奸溜滑被抓典型的。
小黑屋關了三天,每人打三十棍子,然後扣年底發的錢,還要這裏修水渠。
眼看天色漸晚,村子裏又走出幾個倭人年輕人。
“路平,把他們關進小黑屋裏,咱們去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