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舅子

晨風天堂

歷史軍事

  大唐如詩篇、長安美如畫。   苦力級寫手穿越大唐。   盛世大唐多了壹個鄉野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680章 找點小麻煩

唐朝好舅子 by 晨風天堂

2018-7-3 18:49

  蕭瑀又給柳木加了兩座礦區,而後等大唐皇帝李世民表態。
  “臣附議。”這次不僅崔君肅,壹半的人都支持。
  “三座,朕作主了。無論什麽礦,三座。”李世民多要壹個純粹就是為了壹個面子,妳們開價朕再加壹點。
  三座四座礦區別不大,沒有人反對。
  李淵這時在懷中摸出壹個小玩意:“叔寶,這個東西很有趣。”
  李淵直接就扔了過去,秦瓊伸手在去抓,可到近前卻突然縮手然後用衣服擋了壹下,然後才伸手抓住了。
  接住這樣東西之後,秦瓊將其放在地上。
  壹看,秦瓊眼睛亮了。
  這是……
  “壹文錢五個,可以用繩子串在壹起,這個制作非常的簡單。聽聞是小木找到壹份古典籍,是蜀國武候以步兵克制騎兵的利器,鬼工谷將其改進,更廉價,更實用。”
  三國時代諸葛亮的紮馬釘是整體打造的,四尖三角錐體,打造成本很大,是壹個完整的整體。
  柳木這個,卻是兩根圓鐵條彎曲然後鉚接。
  所以廉價無比。
  李淵又說道:“朕作主,壹萬神策衛滿裝,並且給壹千架諸葛連弩。並且允許叔寶親往密庫選擇武器。話說知節,哈哈哈。”李淵大笑。
  李世民也跟著笑了:“這個知節,入寶山而空手歸。象這紮馬釘他看到卻沒取用,連弩雖然射程只有五十步,射速極快,他卻挑了四百步神機弩,又重又費事。”
  秦瓊上將壹步:“聖人,太上皇,臣請問可否選火器。”
  “這個,朕之前就考慮過。有些新式火器是為打頡利時用的,提前讓人知道厲害怕失去效用。叔寶妳自去與柳木商議,朕特許,妳們十人同去。”
  李世民都不需要說那十人,這是國戰,那麽自然是尚書省左右仆射、六部尚書、秦瓊、尉遲恭。壹共十人。
  正事說完,開始準備午餐。
  上菜的時候李世民問蕭瑀:“蕭公,石見銀山可是壹個巨礦。”
  “聖人,挖出礦石煉成銀錠再鑄成銀幣,這才是錢。那礦山也要壹鍬壹鍬的挖,壹筐壹筐的往回背。這還要悄悄的挖,不能讓倭人知道,壹年能挖足壹百萬貫的利就算頂天了。再說,老臣也明白,華原鬼工谷是我大唐真正的聚寶盆。”
  李世民點點頭,看來這些臣子倒是明白人。
  午宴進行到壹半的時候,柳木到了。
  柳木已經吃過了,在秦瓊旁邊坐下後問道:“大姐夫,上午議什麽事了?”
  “妳的封爵,這事依禮妳要回避。而後,我請聖令要去華原密庫,聖準。最後就是,戶部認為妳上次軍械報價太高,蕭公提議將石見銀山給鬼工谷,還再加三座,而後就華原出產的各種物件妳給個實價。”
  聽完秦瓊的話柳木又問:“那叫我來幹什麽?”
  “找妳的麻煩。聖人震怒,妳讓長平公主給皇後了壹份什麽?這事我認為妳作得不好,但妳總有妳的理,先把這事給解釋清楚了之後,議壹議西征之事。”
  柳木在頭上抓了兩下,沒感覺自己那份東西有什麽不合適的。
  不過,既然需要解釋,那就解釋吧。
  午餐後,宮女太監們收起了餐具,李世民沒有回到禦座而是站在殿中,示意柳木到自己近前來。
  那份卷軸就在李世民手上,柳木過來的時候李世民遞給了柳木:“說說吧。”
  “臣的本意是,取消後宮宮女與太監制度。”
  “理由!”李世民背著雙手轉過身去,他不想看柳木,因為他有壹種預感,雖然自己心裏壹百個不痛快,但今天有可能真讓柳木占了理。
  不需要柳木提醒,自秦以來,後宮太監出大事的就不少,而且每壹次都是亡國之難。
  大唐之前,特別是東漢自漢和帝開始,漢代的權力基本上落入了宦官之手。
  不過柳木卻只字沒提這事,只說道:“宮中沒有太監了,那麽等於為大唐多了壹萬丁,這是人口。”
  李世民猛的轉過身來,心說就為了這點人口,這理由合適嗎?
  可柳木繼續說道:“再加上過萬宮女,這壹反壹正,至少讓大唐減少了三萬人口。聖人,可以換壹個方式來求證,不強征,不給後宮宦官壹點權力,沒權力自然也沒有貪墨的機會,國泰民安,盛世富足之時,誰自願入宮作太監和宮女呢?”
  “依唐律,強搶、迫人為奴者,徒三千。”
  徒三千就是流放三千裏。
  “這話怎麽講呢,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什麽意思?”李世民根本沒聽過這個典故,柳木這才想起來,這個典故是出自宋朝的。
  “這是壹個老故事,講壹位州官名田登,深諱人用其名。以‘燈’與‘登’同音之故,是以不可言點‘燈’,必言點‘火’。若人不意觸犯,田登輒大怒。”
  “農歷正月十五,全州歡度元宵,按例大放花燈。官府貼告示時,諱用‘燈’字,便在所有告示上大書‘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李世民聽完大怒:“混賬。”
  “依大唐律……”柳木寸步不讓。
  大唐官場有壹條鐵律,那就是凡事講道理,先理後尊卑。
  否則在真實的歷史上也沒有魏征這樣的人物,若沒有這麽規矩魏征不知道死了幾百次。
  “刑部!”李世民怒喝壹聲。
  劉政會是秦王府出身,可此時劉政會卻說道:“依大唐律,柳駙馬講的沒錯。”
  “朕身為秦王之時,府中無太監。自唐立國以來,沒有征過壹個太監。”
  “那是前隋留下太多,光是不滿十歲的小太監就有近萬人之多。但宮女呢?若不是長孫皇後擋著,怕是新年之後征宮女的命令就會正式發布,這個叫未遂。”
  這時,姚思廉上前:“聖人,若真的宮中無太監、無宮女的話。只是宮中的事務依然有人在作,那聖人就是千古名君,萬民敬仰。”
  重臣們也不喜歡太監,太監這些人權力看似不大,但關鍵的時候害人。
  而且歷朝歷代太監禍害文武的案例多到數不清。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