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能源強國

誌鳥村

都市生活

“試用期壹個月壹千五,表現好的話,三個月轉正後工資漲到壹千八,關於薪資這塊妳還有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四百四十二章 聯合

超級能源強國 by 誌鳥村

2018-7-11 21:33

  “其實是對方找上門來的。”蘇城簡單的解釋說道:“前兩年,國際造船市場委靡,訂單價格壹路下滑,壹些東南亞的船企怕支撐不下去,吃進了不少的訂單。今年以來,船市恢復,原材料價格卻有所上漲,壹些船企做壹艘船賠壹艘船,他們發現我們不願意轉讓巨型總段造船法和平地造船法,幹脆把船廠和訂單壹起轉讓給我們……”
  “他們做了虧損,大華就不會了?”年輕的課題組成員抱有極大的好奇心。
  蘇城看看旁邊的中船人,道:“我們的成本比他們最少低三成。所以,就算是以前的訂單,仍然有利可圖。當然,有新訂單更好。”
  他其實沒有說全。對壹家船廠來說,有低價的訂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只有低價訂單。
  無論是多低價格簽訂的訂單,它本身肯定是比原材料貴的。船企有可能虧損的部分,只是人力成本的投入和設備折舊。低價訂單就算不賺錢,至少能彌補人力成本和設備折舊,相當於船廠的保底工資。中間只要夾雜壹些高價的訂單當獎金,船企不光不會虧損,而且能活的很滋潤。
  然而,大華實業介入市場,使得高價訂單幾乎不存在了。
  蜂擁而出的大華人,將市場上的訂單壹掃而空,只要想,蘇城就能把價格做到他們的成本價,同時盈利百分之二三十。對於不缺乏低價訂單的船企來說,大華實業的出現,比經濟危機還要可怕。
  許多船廠即使能繼續經營下去,工廠的股東也不壹定樂意。被蘇城收購的三家企業,就是比較主動的三家,他們的老板寧願套現撤離,也不想無休止的陷入其中。
  “這麽說,大華實業名下,已經有3家外國船企了?大華準備怎麽運作這些海外公司?”這個問題,似乎比船舶本身更加令人有興趣。1993年的中國企業尚未向海外擴張,但苗頭已經出現了,作為政策研究者,自然要提前壹步,進行了解和語言。
  孫道孚也好奇的轉過頭來。過去幾年裏,他其實有機會收購外國企業的,但都因為種種緣故而未能成行,管理的難度正是其中之壹。
  蘇城微微點頭,道:“確實是有三家船企了,不過,因為都是中小型船企,我們並不準備進行實際經營,而是準備進壹步的處理。”
  “進壹步的處理?”有人疑惑的問。
  大家都看了過來,似乎想聽蘇城說點什麽經營意見。尤其是船企中人,雖然不願承認,但大華船業的發展,乃至於大華實業的發展都是有目共睹的。
  蘇城頷首,停了壹下,才在眾人期待中,說道:“我們準備將2家印尼船廠和壹家馬來西亞船廠,合並成壹個船廠,看看是否能建立起兩個總段工廠。但不管是否能夠成功,主要的策略仍然是裁員。”
  “裁員?”不止壹個人露出錯愕的表情。
  蘇城攤開手,道:“3家船廠的人工支出和大華相當,生產率只有大華的三分之壹。就算建成總段工廠,也很難達到大華員工生產率的三分之二,所以,裁員是必然選擇,我們保留壹個船廠,也是為了利用當地的技工,所以,兩個總段工廠,600人左右就是最終規模了。”
  “那要……裁員多少人?”就業與收入分配司的張司長,半是好奇,半是奇怪的問道。他還是不太習慣裁員這個詞。
  事實上,就是下崗這個詞,在93年也不流行,政策層雖然在討論,但對下崗壹類的事情,還是非常忌諱的。
  不到國家財政即將破產的時候,大家也不希望讓國家的信用破產。另壹方面,作為中國最先進的階級,解雇工人老大哥,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還要有技巧和運氣。
  沒到最後時刻,誰都說不清下崗問題。
  至於解雇和裁員,更是官員們諱莫如深的。90年代的私企興起,裁員也是時有發生的。不像是國外的私企有社會保障和工會組織,國內的保障體系完全沒有延伸出來,官員們也說不出出什麽時候能夠延伸出來,所以都做了鴕鳥,將頭塞進地下。
  高級別的場合裏,說出“裁員”的,確實是少之又少,對中船這樣的央企來說,那就更難得了。就是在下崗浪潮最激烈的年代裏,他們也沒有真正受到沖擊,只是福利和獎金方面受到了壹些影響。93年遭遇的經營困難,距離下崗或裁員還早的很呢。
  面對眾人的目光,蘇城沒什麽感覺的道:“裁員總數在5500人左右吧。技工會保留的多壹點,大部分的管理層和普工都要被辭退。”
  “不能……不裁員嗎?”張司長開口就知道自己問了壹個笨問題,還是說了出來。這大概屬於他的職業習慣了,就算是發改委的正廳級官員,有時候面對副部級或者正部級的國企,還是會有弱勢感的。
  蘇城忍住翻白眼的欲望,鎮靜的道:“不裁員的話,大華就要把這5500人養起來了。”
  榮尚國咳嗽壹聲,道:“總能找到別的出路吧,裁員的話,這些工人又怎麽辦?”
  “如果是國內的工人,我也許會想辦法維持工廠,采取壹些措施,但目前是外國工人,我只能說,再找工作好了。”
  這壹句話,險些噎死榮尚國。他憤然道:“外國工人也是工人階級,草率的解雇……”
  蘇城不說話,就是看著他。
  張超留學回來,很自然的接口道:“工作做不下去了,難道等工廠倒閉了,再把工人推向市場?”
  榮尚國很想說壹個不要倒閉,奈何江南造船廠的情況也不好,他也說不出口了。
  突然間,榮尚國很是懷念以前的日子。
  曾幾何時,國企人從來沒有考慮過倒閉的事。經營困難了也有國家買單……最多的情況,是國企生產多少東西就賣多少……
  “解雇5500人,真是想也想不到。”榮尚國嘆了壹口氣,有些無可奈何。
  “所以,我們做企業的,壹定要把企業做好。國內經濟向好,即使有工人被解雇,也能找到工作,否則,期望只能是期望而已。”蘇城同樣想到了壹些東西。
  榮尚國無話可說。中船下屬的小工廠,已經有停工待崗的現象了,企業不好,賺不到錢,又如何發工資和獎金福利。
  丁誌鵬不想在延續這個話題,他本人更加關心本國的崗位問題。於是,丁誌鵬喝了壹口水,清清嗓子,道:“這樣看來,大華實業解決了訂單不足的問題。在大華船業和中船聯合的問題上,中船方面還有什麽的想法嗎?”
  “產能方面,我們還沒有接觸過總段工廠,是否能把要求降低壹些。”平江造船廠的總經理很擔心自己的工廠不能入選,希望將整體的要求降低下來。
  蘇城瞄了壹眼對面,就道:“大華如果獲得20%的股份,雙方自然會變成關聯企業,到時候,我們會指導各步驟,包括工廠的建造、生產、質檢等全過程。”
  中船眾互相看看,還是榮尚國開口道:“我們已經清退了三產公司,我覺得,是否可以進入正式的談判階段?討論股份轉讓和補償,還有技術擴散等內容?”
  “蘇董?”丁誌鵬看了過來。
  蘇城沒什麽猶豫的道:“大華實業要求最低20%的股份,我們計劃用數量不等的總段工廠,以及儀器設備來做交換。當然,技術和培訓也是要計算在內的。”
  “沒有現金?”
  “沒有現金。”蘇城給予肯定的回答。
  榮尚國深深的看著他。這其實再次降低了條件。
  然而,中船是否還能耗得起?
  孫道孚等人,也在考慮同樣的問題。
  這次的見面,還是孫道孚拉著老臉,繞過幾層關系,請丁誌鵬出面促成的。若是這次放走了蘇城,他下次又會提出什麽樣的要求?
  幾個人看來看去,試圖用眼神交流。
  丁誌鵬壹笑,就想宣布休會。
  蘇城趕在他開口前,道:“收購股份的提議,只在本次會議有效,會議結束後,股份收購的方式將不再保證。”
  中船的能量還是極強的,他可不想陷入紛紛擾擾的政治鬥爭當中去。
  丁誌鵬失笑,幹脆坐穩了等著看戲。
  壹項上億元的交易,如此倉促的做決定,對雙方都是壹個挑戰。當然,對國企的要求就更高了。
  很快,孫道孚說道:“我們必須向上級部門確認。”
  “我們商談好價格,如果上級部門不同意,那也只能如此了。”
  “妳說的只能如此,是說中止聯合?”
  蘇城點頭,道:“如果上級主管部門不同意,大華就只能選擇民企進行合作了。”
  比起之前,蘇城的態度更加堅決了。
  這也是實力使然。
  孫道孚等人沒有辦法,唯有聚到壹起,低聲商量。
  甩手就走壹類的事,他們以前就做過了,現在卻是不敢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