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能源強國

誌鳥村

都市生活

“試用期壹個月壹千五,表現好的話,三個月轉正後工資漲到壹千八,關於薪資這塊妳還有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四百六十章 賣好

超級能源強國 by 誌鳥村

2018-7-11 21:33

  納紮爾巴耶夫主動賣好的消息傳到中國國內,並沒有立刻引來什麽反響,只有寥寥幾家媒體用豆腐塊大小的篇幅做了介紹。基本都是純粹的介紹,別說評論沒有,連個編者按都沒有。
  在外界看來,中國官方好像楞住了似的,或者完全不關心此事。
  然而,事實的真相往往是與表面現象相反的。
  媒體不是不報導,而是不被允許報導。這樣的外交事件,讀者其實是不怎麽喜歡看的,國家看的又比較緊,媒體自然是能不惹事就不惹事。
  於是,國內的表現就是壹副不在意的沈靜。
  可在私底下,外交部和更高層基本屬於忙瘋了。
  這是怎麽回事啊?
  哈薩克斯坦怎麽突然就開始賣好了?
  問題和似是而非的答案,首先在外交部裏亂傳。有的年輕人,腦中浮現的全是“仁者無敵”的字符。
  要不是“仁者無敵”這種事情,人家好好的中亞第壹大國,最近歐美諸國眼裏的香餑餑,怎麽突然邀請起中國開發石油管道了?
  這根本是天上掉餡餅啊。
  尤其是主管中亞地區的處長,本來跟著司長去法國使館混飯吃,總部壹個電話打過來問:“妳們最近在中亞,是否和哈薩克斯坦高層做過聯系?”
  啥都不知道的處長就懵了,說:“我壹個處級幹部,有什麽資格和哈薩克斯坦高層聯系啊?”
  那邊人壹個“知道了”,就掛掉了電話,然後用圓珠筆劃掉名單上的壹個名字,繼續打下壹個電話。
  沒辦法,部長要消息要的急,下面的官員就更著急了。
  在如此緊要關頭,就沒有任何壹個人問壹下此事的第壹目擊者,派遣到吉倫坡參加亞洲石油峰會的外交部官員。
  要說外交部內,有誰知道壹點情況的話,也就是這位被大華公關過的官員了。
  雖然知道的不多,但如果部裏能想起來問他的話,自然會知道,此事與大華實業有關。
  然而,總部官員看不起外派官員是常態,詢問中亞的事情,打電話給身在中亞的外派官員已經夠麻煩了,誰會想到詢問身在馬拉西亞參加會議的年輕幹部。
  壹來二去,消息的傳遞就被耽擱了。
  直到當天晚上,外交部才從其他渠道,得到了消息:有可能是大華實業公關了哈薩克斯坦。
  他們興沖沖的帶了消息,去院裏交差,領導的壹句話,又把人給問傻了:怎麽公關的?最終結果是什麽?
  是啊,怎麽公關的!結果是什麽!
  同樣是中亞國家,哈薩克斯坦可是地區重點。他們不光有石油和天然氣,軍事和政治影響力也是很不弱的。
  蘇聯紅軍給他們留下了20萬的正規軍,五分之壹的核武器,200多萬平方公裏的土地,除此以外,遺留自蘇聯的輕工業雖然是壹樣的弱小,重工業確實不俗。在中亞五國裏面,哈薩克斯坦是明顯的領頭人,納紮爾巴耶夫也是出了名的老謀深算。
  別說中國在中亞註入的力量不足,就是力量充足,外交部也弄不來石油管道……橫跨兩國上千公裏的石油管道,不光需要中石油的合作,還要發改委等強權部委的配合,除了中石油自己,外交部是絕不會沾染這種麻煩的。但是,他們不沾染是壹回事,私人企業怎麽完成的,又是壹回事。
  要是中石油做中哈石油管道,那來往的官員就算是想保密,也逃不脫,行政機關的保密能力就像是篩子壹樣。但私企就不同了,那麽多倒爺來中亞發財,大使館能攔了誰不行?大華實業在哈薩克斯坦做什麽,外交部就算知道了也不會太關心。
  問題在於,領導想知道情況的時候,他們也是壹問三不知了。
  但領導的話,總得回吧。
  要了解大華實業的消息,莫過於詢問蘇城。
  偏偏蘇城和他的壹票高管全在哈薩克斯坦,再問那邊的使館人員,壹時半會也聯系不到。
  最後,還是部委新任的歐洲司副司長焦國平,主動請纓,說能聯絡到蘇城。
  外交部的長官沒二話,急不可耐的就把他送上了飛機。
  從北京到烏魯木齊,再飛阿拉木圖,90年代的小飛機,顛簸噪音不用說,光是時間就讓人受不了,這可是全程的硬座吶!
  等到了阿拉木圖,焦國平壹分鐘都不耽擱,直奔大華實業的臨時駐地而去,上門就說:“我是妳們蘇董的老友,現在想見他。”
  焦國平搓著手,眼巴巴的望著門衛。和蘇城的關系不能說是融洽,但也算是熟人,這次顛顛的跑過來,當然不是為了解決總部領導的困難,而是為了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焦國平是相當熟悉中亞的中國外交官,因此明白的知道,哈薩克斯坦是毫無疑問的中亞核心。無論是國際地位還是地緣政治,要想在中亞立足,就脫不開哈薩克斯坦。因此,壹名外交部官員,要是有硬紮的哈薩克斯坦關系,就能決定亞洲司的很多事情。焦國平是歐洲司的副司長,但這並不影響他用亞洲司的無能做自己的墊腳石,尋壹個“中亞人”的美譽。
  石油管道這種漫長而麻煩的事,對別人是壹個負擔,對焦國平就不壹定了。因為他不是亞洲司的人,不用理會麻煩的事,他只要利用好機會,做幾個大動作就行,所以再積極不過。
  他積極了,大華請來的門衛就不怎麽積極了。這個體育學校畢業的年輕人,懶洋洋的放下手上的哈薩克語字典,道:“妳的證件,介紹信。”
  “還要介紹信?”焦國平濃眉大眼的皺到壹起,像稻草似的。
  “平時是不要的,遇到奇怪的才要。”門衛張口就是兩句哈薩克語。別看他是個小小的門衛,只要學會了哈薩克語,就能爭取得到高評定,進而轉到其他部門也說不定。按照大華內部的升遷路線,這是低學歷的員工晉升最快的方式,比當工人還要快。因此,哪怕是上班時間,門衛也爭取讀書,反正,他的工作也就是個上傳下達,保安什麽的另有專業些的人來做。
  焦國平無奈的拿出自己的身份證和工作證,道:“我是外交部的,來的太急了,沒有介紹信,能不能通融壹下。”
  “我去問問吧,妳找誰?”
  “蘇董,蘇城董事長?”
  “最大的董事長?”門衛小小的驚訝了壹下。
  “是。”焦國平滿懷希冀。
  門衛“哦”的壹聲,重新拿起字典坐了下來,道:“走了。”
  “什麽?”
  “蘇董今早回國了。”
  “回國了!”焦國平眼睛瞪的溜圓。
  “看時間,都快到了吧。”門衛說著又是壹串哈薩克語,明顯是進入學習狀態了。
  焦國平無言以對,楞了壹會兒,咬牙對隨行的大使館司機道:“送我回機場,再幫我訂機票,我要回國。”
  石油管道的妙處,外交部的那起子文科生估計還沒有悟出來,能悟出來的估計沒有外交部的人。焦國平也是因為了解蘇城的緣故,早年就了解過石油管道,這才第壹時間的毛遂自薦。
  但是,耽擱的時間久了,難保哪個人回過味來,天底下多的是聰明人,部委就更不用說了。外交部的那些文科生也許不明白啥叫石油管道,可就是盯著他焦國平,也說不好能發現什麽。
  焦國平是不願損失這次機會的,大使館的司機又不在乎了,哼哼唧唧的道:“送您到機場可以,訂機票的話,您得找大使館。”
  “先到機場。”現在可沒有方便的移動電話用,到了機場,他又打電話聯絡使館。
  剛來就走,而且平白無故的多花兩張機票錢,大使館也不願意。焦國平又打電話回國內,說好報銷程序,再轉回大使館……忙了幾個小時,焦國平才坐上了阿拉木圖到重慶的飛機,多虧了倒爺橫行,這才多了壹班飛機,否則就得等明天的飛機了。
  即使如此,焦國平回到國內,天都黑透了,再回到外交部,蘇城已經和他聯絡上了。
  焦國平又急又燥,抓住壹個面熟的就問:“蘇城說什麽?”
  “就在說哈薩克斯坦到中國的石油管道呢,還有些當地的事情。”面熟的看在他那副司長的職銜上,簡略的解釋了兩句。
  “部裏的意見呢?”
  “這才幾個小時,能有什麽意見。”
  焦國平大喜過望,說了句謝謝,就往會議室奔了去。
  到了門口,聽見裏面似乎有蘇城的聲音,焦國平想也沒想,就沖了進來,大聲喊:“蘇董,我支持大華實業開拓中亞石油氣!建設中哈石油管道,不僅能夠獲得長期穩定的原油供應,而且能夠減少對中東石油的依賴,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令中國的石油供應更安全。此外,中哈石油管道,還能加強中國和中亞國家的聯系,絕對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連日來的辛勞,好像也隨著這口氣,給吐了出來。
  背對著他的,坐在壹排領導面前的正是蘇城,狐疑的轉頭看了壹眼,發現是焦國平,才詫異的重復道:“妳支持?”
  “支持!我堅決支持蘇董的中哈線路。”焦國平發現對面有幾個外交部的領導,也不在乎的道:“我熟悉中亞的局勢,我認為,現在建設中哈線恰逢其時,納紮爾巴耶夫同誌剛剛坐穩了位置,正是做決定的時候,哈薩克斯坦也很缺乏資金……”
  對面的領導重重的咳嗽壹聲:“老焦,我介紹壹下,這位是石油總公司的張局長,還有石油總公司的林局長……”
  焦國平這才閉上嘴。他不是莽撞的性子,只是以前太順了,最近兩年又沒那麽順,才隱隱變的焦躁了。
  壹聽石油總公司的名號,他醒悟過來:大華實業是個私企,國內主管石油的是石油總公司。
  按照國內的體系,大華能不能建石油管道,理論上都是由石油總公司來決定的。他的支持,似乎是有點早了。
  果然,來自大慶的張局長,開口就很不滿意的道:“這位同誌很懂石油管道嗎?壹個連圖紙都沒有的管道,就有這麽多的好處?”
  要是知道會議室裏有別的單位,特別是石油總公司的人,焦國平也許會先觀望壹下,不過,既然已經激動的喊出了“支持”的旗號,再服軟就太慫了。
  焦國平看了下領導們的臉色,似乎沒人提醒什麽,再考慮到對方的身份是“局長”,再沒了顧及,“哈哈”笑了壹聲,就笑道:“我的專業不是石油,但我也了解過壹些石油管道的情況,最重要的是,我在中亞呆過好幾年的時間。蘇聯解體的時候,我是第壹批前往獨聯體國家建立談判程序的外交官員,我可以非常明確的說,中哈石油管線不光有意義,而且是戰略性的意義……”
  焦國平是靠嘴皮子吃飯的官員,壹口氣就理順了名義。
  張長亭半輩子做技術、半輩子做官,練嘴皮子的時間和焦國平差不多,但年紀大了,腦子就沒那麽靈活了,明顯想了想,才說:“他壹個私人企業,沒有資格做石油管道,這是國與國之間的事,石油總公司內部尚無結論,那他就更不應該私自行動。”
  按體制來說,張長亭的話是沒錯的,換上壹個別的官員,或許就不吭聲了。
  焦國平卻不壹樣了,他和蘇城壹樣,是周老的隔空幕僚,對政策走向是爛熟的,撇撇嘴就道:“什麽是解放思想?什麽實事求是?石油總公司猶豫不決,延誤戰機,還要怪責先鋒大將,這是什麽道理?難道還要像計劃經濟那樣,買壹根鉛筆還蓋三個章?要我說,中國的改革,就需要蘇董這樣的企業家,有能力,敢執行!中哈管道,是大華為國家爭取來的切實的利益。哈薩克斯坦的油田,世界各大強國林立,大華實業能為我們搶回壹條石油管道,多不容易!這位張局長,妳如果分不清好壞,我有壹個辦法,咱們打開門,請壹些記者來,把事情的始末,原原本本的寫到報紙上,讓全國人民評評理。”
  ……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