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豪商

大羅羅

歷史軍事

斜陽殘紅,透過高懸的,小小的囚窗照進了囚室,顯得格外淒然。
外面剛剛下過壹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百二十章 話語權(四)

天下豪商 by 大羅羅

2019-4-3 18:19

  趙佶有些糊塗,“為何是沒有官身的書生士子?”
  “因為《文曲星》的東家是開封布衣趙小乙。”武好古笑道,“壹介布衣,如何能驅使官人呢?”
  不用官人,當然是為了便於武好古操縱了!如果《文曲星》的編輯個個都是東華門外唱名的好漢,誰還會理財武好古這個壹介吏商?到時候武好古辛辛苦苦建立的《文曲星》不就成了別人的喉舌?
  而且,用了官人,《文曲星》雜誌就會變成死氣沈沈的衙門,上面是混資歷的官,下面是混日子的吏,還怎麽當資本主義喉舌?
  不過這種理由不方便和趙佶說,於是就拿“開封布衣趙小乙”做托詞了。
  “而且。”武好古又道,“趙小乙開設《文曲星》雜誌的目的,就是為了和文官爭壹爭清流物議,怎麽能再把《文曲星》交給文官呢?”
  《文曲星》是用來和新黨、舊黨爭話語權的!
  話語權在宋朝可不是小權,因為宋朝的政爭基本不動刀兵,都是拿嘴炮轟人的。
  武好古是個武官,而且他又需要壹個武官身份方便斂財,所以根本不可能去和文官爭清流物議——他壓根就不是清流啊!
  在這種情況下,武好古就只能另起爐竈,用民間的輿論對抗清流物議了。
  而民間輿論要對抗官場清流,當然就得有個可以抵抗官府壓力的保護傘了。武好古自己是不行的,他真要敢動清流的話語權,早晚給人整到海州去吃老米。但是趙小乙不怕啊!
  亂說話的時候是開封布衣趙小乙,但誰要來查封抓人,那可就是大宋官家趙佶了!
  “好!”趙佶終於被武好古這個小人完全蒙蔽了,而且他也想不出別的可以把孟皇後名正言順趕出去,再讓親愛的嫂子劉皇後做太後的辦法。
  “就依大郎所言了!”趙佶笑了起來,“朕也不白拿共和行的《文曲星》雜誌,同文館的地皮就作價90萬緡,給妳便宜10萬緡,算是趙小乙買下《文曲星》的錢款。”
  《文曲星》雜誌的商業價值當然不止10萬緡了,不過這本雜誌壹旦完成了向“新聞、政論”類雜誌的轉型,其商業價值就會因為政治上的風險而暴跌。所以哪怕趙佶壹文錢不出,武好古自己貼錢,也壹定要把《文曲星》送給趙小乙。
  “至於《文曲星》歸了趙小乙後要怎生運營。”趙佶道,“大郎妳定個方針,過兩三日朕去巡查瓊林宮的時候遞上來。”
  “臣遵旨。”
  趙佶又道:“大郎,蔡京提議讓妳久任提舉界河市舶司事,妳可願意嗎?”
  “臣求之不得。”武好古早就知道這事兒了——蔡京這個忠臣看來還是想和自家結成忠黨啊!
  趙佶又說:“妳要做的話,自明年起,界河市舶司還要年繳10萬緡給朝廷。”
  “沒有問題。”武好古回答道。
  “好,大郎果然是理財聖手!”趙佶笑了笑,“那朕明日就讓中書擬招,讓妳權發遣提舉界河市舶司……妳的武階官也該升了,給妳壹個客省副使吧。”
  “臣謝陛下隆恩。”武好古連忙揖拜道謝。
  趙佶封給他的客省副使雖然也是個從七品的武官階,但是比之前的東上閤門副使可是大了不少。之前的東上閤門副使是52個武階官中排名第33位的階官,而客省副使則是排名第28位的階官,等於壹次給武好古轉了5個官。
  考慮到武好古現在的年齡,能當上這個級別的武官,其實是火箭般的升官速度。
  ……
  “客省副使,帶禦器械,權發遣提舉界河市舶司……呵呵,還真是少年得誌啊!”
  禦史中丞趙挺之的府邸中,李清照的公老頭趙挺之大約是第壹批得知武好古又要升官的朝臣之壹。
  而這個內部消息則是他的兒子趙明誠帶來的——武好古離開延福宮後,馬上就去召集了《文曲星》雜誌的幾個主要負責人,告知了雜誌將會出售給趙小乙的消息,也說了自己馬上要升官的信息。
  “父親。”趙明誠又道,“武大郎還說《文曲星》雜誌將會出讓給趙小乙,並且以後不再聘用有官身的編纂和主筆了。”
  這個規定對眼下的趙明誠和侯仲良並沒有影響,因為他們二人都沒有官身。
  “趙小乙?那是……”趙挺之眉頭皺了起來。
  “是官家!”趙明誠回答道。
  趙挺之眉頭緊皺,他本來對《文曲星》這個雜誌沒有太在意——《文曲星》壹開始的時候是立足科舉的,甚至可以說是壹本科舉補習類的雜誌。
  直到幾個月前,他兒子趙明誠和舊黨方面的書呆子侯仲良開始在《文曲星》上開了個討論府兵制的論壇,還提出了實踐檢驗真偽優劣的準則時,趙挺之也沒有太在意。
  因為他也不相信武好古敢用自己的壹本賣錢的雜誌去攻擊新黨的新政——這可是朝廷大政,無論對錯,都不是武好古壹介吏商可以妄議的。
  可是武好古不能說的話,開封布衣趙小乙能說啊!
  “他想做甚?”趙挺之眉頭已經擰成了壹團。
  “誰?是官家嗎?”趙明誠追問。
  趙挺之問的是武好古,不過聽兒子這麽壹說,就看著兒子問:“妳知道官家的心思?”
  趙明誠回答:“知道壹些。”
  趙挺之馬上追問:“那就說說。”
  “官家想廢後!”
  “甚底?”趙挺之瞪著眼珠子,“官家要廢了王皇後?”
  “不是王皇後,是孟皇後。”
  “孟皇後?”趙挺之眨了眨老眼,“元佑皇後?她哪裏招惹到官家了?”
  雖然趙挺之也不喜歡親舊黨的孟皇後,可是也沒動過再把她廢掉的心思——孟皇後是先帝皇後,就是在宮裏吃口安生飯,廢不廢的也沒多大區別啊。
  “仿佛是官家夢見先帝了……”
  “夢見先帝?”趙挺之聽得壹頭霧水,這是什麽理由啊?
  趙挺之想了想,“德甫,這個要廢後的消息妳從哪兒聽來的?”
  “是官家親口的言語。”趙明誠說,“官家說夢見先帝責怪他迎回孟皇後,虧待了劉皇後。”
  趙明誠也是趙佶的心腹之壹,所以同樣聽趙佶說過夢。
  “怎麽會有這樣的夢?”趙挺之搖搖頭,“那這個孟皇後也太倒黴了……對了,妳媳婦知道這事兒嗎?”
  “應該不知道。”趙明誠不大確定,“兒子沒有和她說過。”
  “那就別說!”趙挺之吩咐道,“對誰也別說……這事兒,恐怕又要引起壹場朝堂紛爭了。”
  趙挺之思索了壹下,“對了,這兩天國子監裏面有人議論呂本知案和州北軍營大火嗎?”
  趙明誠是國子監生,只是利用業余時間在《文曲星》上寫幾篇文章,掛了個主筆的名義。
  而趙挺之問起國子監中的議論也是有原因的,因為這個時代沒有報紙、沒有網絡,民間輿論幾乎不存在——就是存在也沒人在意——存在的只是清流物議,而在清流物議最肆無忌憚的,當然就是號稱“無官禦史臺”和“帶發苦頭陀”國子監生、太學生和武學生了。
  這些“三學生”平日湊在壹起,除了談論文章詩賦,就是議論時政消息和天下大勢了。
  剛剛發生的州北大營縱火案和呂本知代父受死喊冤事件,自然是三學生們議論的焦點。
  “有壹些。”趙明誠皺眉道,“開封府的士子們都說呂本知是孝子,是被人冤枉的,州北軍營大火必有黑幕。”
  趙挺之問:“他們說了幕後黑手是誰嗎?”
  “都說是武好古。”趙明誠皺著眉頭,“爹爹,您覺得那把火是武好古讓人放的嗎?”
  趙挺之只是笑笑,“除了他,還有誰能幹出這種事情?”
  “三學”裏面出現不利於武好古的輿論也不單單是士子們腦補的結果,而是新黨故意引導出來的。
  現在的國子監司業劉逵就是呂嘉問的女婿,呂本知的姐夫!
  ……
  國子監司業劉逵回到府中,第壹件事當然就是去探望正在養病的呂嘉問了。
  牢獄之災加上喪子之痛,讓呂嘉問壹下子仿佛老了十歲,本來還算硬朗的身體也垮了壹半,在禦史臺獄裏聽到兒子的死訊,當時就暈菜了,好不容易救醒後就病倒了。心口壹直疼痛,而且頭暈眼花,時不時還有幻覺,而且還胡言亂語……
  “我兒死得好慘,姓趙的,妳也太狠了……”
  劉逵走到後院呂嘉問養病的屋子外面時,呂嘉問又開始說胡話了——呂本知明明是被武好古那個小人給害死的,自家的嶽父怎麽老罵“姓趙的”呢?
  姓趙的是誰啊?武好古身邊好像就壹個趙鐘哥姓趙,可那莽漢現在還在滄州練兵呢。
  搖了搖頭,劉逵還是推門走進了呂嘉問臥病的堂屋,就看見自己的妻子呂氏正坐在呂嘉問的病榻旁抹眼淚。呂嘉問則是面如枯槁,橫臥榻上,目光呆滯地看著天花板,嘴巴裏說著胡話……
  “我兒啊,妳死得冤枉,為父沒有辦法為妳報仇,為父心裏好苦啊!”
  “兒啊,都是為父害了妳,為父要是不入京,妳就不會死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