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豪商

大羅羅

歷史軍事

斜陽殘紅,透過高懸的,小小的囚窗照進了囚室,顯得格外淒然。
外面剛剛下過壹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三百零七章 維新變法裱糊(三)

天下豪商 by 大羅羅

2019-4-3 18:22

  禁軍的老兵當然容易遣散,可是軍官怎麽辦?
  禁軍已經很多年沒有募集新兵了,所以滿營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家。可是軍官卻源源不斷補進來,軍中的各級衙署也都維持著,好像真的有兵在帶壹樣。
  這些軍官還有沒有官身的小武臣總有上萬,每年消耗著大筆財富,卻啥事都幹不了。就好比養了上萬只吞金獸!
  如果不把他們遣散了,只散了士兵,根本節省不了多少軍餉軍糧。
  可是要遣散軍官,又會觸及龐大的利益集團。可別以為這個沒什麽兵的軍官利益集團好欺負,他們和新軍的軍官其實是壹體的。大多來源於各路將門世兵家族,如果把他們遣散了,也就等於動了新軍軍官的奶酪。
  現在新軍軍官們已經有點桀驁跋扈了,要是再惹毛了他們,鬧將起來,可就是唐季五代的亂世再臨了。
  “周相米友仁昨日和我見面時說希望宋周兩國大封南洋!”紀憶緩緩道,“在南洋行夏君夷民之法。以天家和武家子弟為南洋列國之君。既然有君就得有臣,不如就在禁軍軍官之中挑選年輕力壯且有誌向者為諸王卿相,輔佐諸王在南洋開疆。”
  這樣能行?
  政事堂中的宰執們互相看了看,都是眉頭大皺。
  何執中道:“去嶺南任官就被視為險途,南洋猶在嶺南之南,是瘴痢之地,誰肯去那裏做官?”
  紀憶笑了笑,心道:本相不是去了嗎?
  他道:“諸王卿相臣子不等於馬上要去南洋任官,可以讓他們先去諸國王府任職。壹個王府安排個二百個百官,有二十個王府不就安排了四千個官兒了?另外,官家不是設立了南京宗子軍嗎?還可以更進壹步,在南京襄陽府設立留守司。也配上虛設的六部九卿,都叫被裁下來的武官勛臣去當。起碼又能安置三千個官……七千個官不就有去處了?剩下的官再想想辦法,總能安排好的。”
  “可這樣安排,官人數量沒有下降,開支也減不了多少啊!”何執中只是搖頭,“如果還要在南洋大封諸國,少不得要增加各個王府的開支,而且日後還得用兵……憶之啊,如今可不比錢引之變前了。”
  “該花的錢還得花!”紀憶道,“今日先把新軍改制和設立諸國王府、大封南洋的事情議壹議。錢的問題,容後再議。”
  花錢的地方真的不少!
  除了紀憶和何執中說的,還有兩場大婚要辦。壹個是慶德公主出嫁,壹個是東海郡王娶妻。以趙佶的鋪張性格,兩場大婚怎麽都得花費幾千萬吧?
  另外,潘孝庵負責營建的徐州城也是個花錢如流水的項目。攤到今明兩年,怎麽都得出去幾百萬。
  如果再要同時啟動軍改和大封南洋,大宋朝廷今明兩年的虧空恐怕要大得讓人難以置信了。
  何執中搖搖頭,“軍制改革反反復復都快有二十年了!也沒什麽好多議的。無非就是放權給營官和以學堂教養軍官……本相並無異議。”
  何執中沒有異議,其他人自然也沒異議。這事兒就算集議通過,不過僅僅是確定了大方向,有沒有錢去推行,得日後再說。
  “至於大封南洋……”何執中眉頭緊皺,“如何分封?真的是當務之急嗎?是不是有點窮兵黷武了?”
  紀憶搖頭,“這是米元暉提出的……咱要是不封,周國就去分封了。到時候大宋以南可就都姓武了!”
  唉,還得跟啊!
  與其妳殖民,不如我殖民!
  殖民侵略這種事情,也得有競爭啊!
  要不然歐洲人怎麽會把大半個地球都搶了?
  廣闊的亞非拉美大陸放在那裏,妳西班牙不去侵略,他葡萄牙就要下手!妳法蘭西不要,他英格蘭就不客氣了……所以誰也別讓著誰,也沒什麽“不征之國”的,妳不征別人也要征!哪怕真的不想征,為了爭口氣也得去征服幾塊殖民地,要不然怎麽好意思說自己是列強?
  現在大宋也遇上了同樣的麻煩。姓趙的不去搞殖民侵略,姓武的可就不要通吃了。到時候大宋就會陷入武周的包圍,可就太危險了!
  所以兩府集議在是否要向廣闊的南洋地區搞殖民擴張的問題上,很快達成了壹致——那是必須的!
  ……
  玉清道德宮。
  趙佶的清修又壹次被惱人的俗務打斷了。
  這回由何執中、紀憶、張叔夜三人共同奏報的集議結果特別的惱人。
  壹是新軍必須得練,得大刀闊斧的練!全國至少練320個營,全都得是兵募,裝備還得向周國共和軍看齊。
  二是要在南洋、西洋大建封國,至少要封二十個國!
  三是得在國內試點抑兼並、均田地……
  這可真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燒得趙佶都不安穩了。
  “這,這,這……”趙佶壹臉憂郁,“320營兵募,20個封國,還要抑兼並、均田地……得花多少錢啊?紀卿,朝廷有那麽多錢嗎?”
  是啊,有那麽多錢嗎?
  不是趙佶要問,何執中、張叔夜也想問。且不說抑兼並、均田地要不要花錢,就是320個營和20個封國,得花出去的錢就多得不敢想象了!
  “回稟陛下。”紀憶倒是不慌不忙,“朝廷現在沒有那麽多錢,但將來壹定會有辦法弄到錢的。”
  “什麽辦法?”趙佶感興趣的問。
  “臣現在不知。”紀憶回答道。
  現在不知?不知妳當什麽少宰啊?趙佶翻了翻眼皮,都有壹種把紀憶打發回交趾國的沖動了。
  “但是有人知道。”紀憶又來了壹句。
  趙佶忙問:“誰知道?”
  “周國元首武好古知道。”紀憶淡淡地說,“周國的兵費的確比我朝節省,但是其舉國的財入也只有我朝的七八分之壹。以這點財入,周國要如何在南洋大建封國呢?”
  “武好古壹定有辦法的!”趙佶沈著聲說,“可我朝怎麽辦?”
  “抄!”紀憶的回答非常簡單。
  “抄?”
  “武好古有什麽辦法,我朝照抄就是。”
  紀大奸相笑道:“會做文章的都知道,要在他人的舊文中盜竊陳言,東抄西襲。變法圖強其實也是如此,他國之法可以為師。如今我朝的新軍、新學、銀行、商市等等,多有借鑒自周國者。便是復古之派宣稱的‘抑兼並、行均田’也部分師從周國。所以等周國尋出封建南洋的財路,臣自會酌情抄襲的!”
  還挺有道理的……只是不知道紀憶的探花是不是抄來的?
  趙佶細細壹想,居然也點點頭道:“那朕就準卿等所奏,先定大政,再想辦法去抄……哦,是去尋財路吧。只是這新軍當如何練?南洋當如何封?兩府可有細則?”
  “尚無細則。”紀憶道,“陛下既然準臣等所奏,臣等再慢慢制定細則不遲。”
  是慢慢制定細則還是慢慢去抄襲?趙佶心裏想著。
  紀憶接著說:“封建、練兵之事體大,不可貿然行事。應該反復思量,仔細推敲。所以臣建議設立政事堂條例房,選善於政務、軍務、財務的新學人才,專職制定方略細則。而且封建南洋不是我大宋壹國之事,還必須和周國商討地盤劃分之事。至於抑制兼並,推行均田之法,則當設立專門的均田署,在京畿路試行。”
  還別說,紀奸相做事還挺有章法的!
  奸相通常都是很能幹的,要不然只能奸,當不了相。
  紀憶現在則是奸相中的戰鬥相,所以壹出手就非同凡響。至少把上上下下都糊弄好了,都認為他是有辦法的,就是沒有辦法,也會去抄壹個辦法出來!
  實際上,紀憶真的是有辦法的。而且他的辦法也不全靠抄,至少在南洋殖民的問題上,他是有辦法的——他已經領導過兩場殖民運動了,當然有許多經驗教訓,怎麽會沒有辦法?
  而他的辦法就是官商勾結!
  殖民擴張這種事情,光靠官僚是不行的,就算加個封君壹樣不行。必須得有商人參與並且發揮巨大的作用,要不然效率太低,成本過高,就等著死虧吧!
  當然了,只有商,沒有官也不行。
  沒有官方背景就無法產生足夠的權威,就很難在海外建立起強有力的政權。沒有政權,建立軍事據點,開設學校,有計劃的教化和征討蠻夷等等的事情就沒有辦法開展。
  所以紀憶的辦法就是“星洲模式”,建立起壹個個半商半官的,自治的殖民據點,作為封國的中心……
  但是這套辦法紀憶不能貿然拿出來,要不然會被禦史言官彈劾得無地自容,所以只能等武好古先抄壹遍,抄成了國際先進經驗,紀憶再來引進,別人就沒話說了。
  而這種互相抄襲借鑒的發展路徑,則是列國模式的好處,如果只有大壹統的壹國,抄都沒得抄!
  而武好古的大周國在制定分封南洋諸侯國的規則時,當然也要把南洋都護府、交趾國,以及蘇適在臺灣島上搞開拓的經驗教訓都找出來好好的抄襲……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