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1894。平壤。旅順 by 寒禪
2018-5-28 06:01
第九十三章 無援
**************************************
“36門專為進攻旅順要塞之巨炮,配上精心研制之烈性炸藥,猛轟30分鐘,不要說清兵,即便我軍亦難以抵禦……”
**************************************
那勇兵見自己的統領也瞪著自己,慌張的應道:“我軍不是新募了八百人嘛!所以沐恩就拿了六百石,但衛軍門硬說咱們就新募壹個營,只能給三百五,但八百人怎麽能只算壹個營呢?”
“當然!”張光前緊握拳頭,又不忿的對其余三人說:“諸位大人,衛汝成如此蠻橫無理,諸位定要為我主持公道呀!”
只聽見慕奇冷哼道:“中堂只許妳親慶軍多幕壹個營,妳多幕了人有何辦法?”
張光前臉上漸熱,半晌才道:“我本來的三個營已經缺糧……現在多要壹點並不為過吧?”
“這裏誰不缺糧?何況妳不是缺糧,而是缺額!”慕奇冷嘲熱諷地說著。
張光前沒想到他說得如此直白,但又辯駁不了,臉上頓時發紫。
年紀稍為大壹點的姜桂題雖然沒有冷嘲熱諷,但也淡淡的加壹句:“平時吃下的,這關頭也不能不吐出來啊!”
其實缺額的事每軍都有,只不過是多少罷了,大家心裏清楚,這份上也沒必要隱瞞,張光前也只好悻悻地說:“現在有錢也買不了糧!”又自言自語道:“目下的確多了八百人,硬是給咱們五百人的糧食,怎麽行呢?”其實不止張光前,還有其他的統領都趁此次機會彌補平時所缺的兵額,但求人多壹點,開仗時聲勢就大壹點。只是張光前平時缺額較多,又懼怕日軍,目下還要人、糧皆要,其他統領才不得不發聲。
慕奇跟著說:“若是嵩武軍來了,每軍還要掏壹點出來呢!”總兵章高元在山東的八營嵩武軍壹直是旅順各統領望眼欲穿的援兵,但遲遲就是因為各種原因來不了。
黃仕林額頭壹直掛著壹對八字眉,此時囁嚅地說:“都說了多少天了,我看還是來不了……”
然而慕奇還是聽見,橫了黃仕林壹眼:“妳求神拜佛也指望章高元能來!”此刻的他鎮守旅順之心比所有人都要強,哪怕自己只不過剛剛實授總兵,也事事操心,協商調度,仿佛這裏官階資歷最高的就是他。其他統領雖有不滿,但當此時刻,只求保住鎢砂性命,恨不得有人出頭,故事事也讓他三分。
此時前方傳來吵鬧聲,見壹個婦人哭著猛拉住壹個青年:“求求妳!妳放過他吧!”青年則哭著喊:“娘!”
另壹邊是幾個勇兵企圖把青年拉走:“上頭有令,凡十五歲以上,五十以下者,壹律要當勇兵!”
“他才十四歲!”
“名冊說他已經十六!拉走!”
此時壹個老爺爺上前,雖然也哭著,但較平和地哀求官兵說:“大人,能否讓他吃完這頓飯才走?就壹頓飯!”
“吃飯?我還未吃呢!”慕奇早已心煩,此時還碰上這種事,連日來累積的壓力便趁機宣泄,又道:“都什麽份上了!還鬧?!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拉走!”
“大人!”“他還是個孩子!”“不就是吃頓飯嘛!也不知道有沒有命回來!”其余幾個親人都圍了上來,壹起哭哭啼啼,拉拉扯扯,十幾個人頓時亂成壹團。
慕奇自己也不知何時才能與親人相見,聽見更是火上澆油:“刁民!給我打!”
那些勇兵雖然不是慕奇麾下的,但知道他是總兵,又見其怒不可遏,自己身上也有募足指定兵數的任務,便立刻聽令,以槍托猛砸眾人,砸得她們倒在地上哇哇叫才能把青年拉走。
慕奇這才稍微消氣的離去。其他統領則壹直默然地看著,只覺得自亂陣腳,士氣更是不振。
**************************************
壹行人來到了船塢,身後是兩艘北洋水師的艦只,其余的在外邊遊弋戒備。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上前迎接,各人行禮自報官職後,慕奇便急不及待問:“丁軍門可有嵩武軍的消息?”
丁汝昌自然知道旅順危在旦夕,但為求能穩住人心,故打算裝著若無其事,面露微笑。但此刻見各統領的臉色,又聽見旅順的情況實在糟糕,現在壹來就問這樣壹個以為上司李鴻章早已跟他們交代了的難題,丁汝昌也裝不下去,露出為難的神色反問:“妳們還不知道嗎?”見壹眾統領搖頭,又見他們皆望穿秋水的盯著自己,知道他們對援兵是多麽的期盼,只得避開壹眾統領的目光:“嵩武軍是不會來的了……”
“什麽?!”壹眾統領目瞪口呆,對慕奇來說更是晴天霹靂。
丁汝昌嘗試解釋:“目下咱們就只有這六艘船能出海作戰,壓根不能護送嵩武軍靠岸,若是冒險,倭人必定趁機攻擊,到時候就是豐島故事了!”
慕奇上前搶著說:“怎麽能相提並論呢?豐島壹役北洋水師只有兩三艘船,而倭人卻是處心積慮,不宣而戰!目下妳們有船六艘,若是倭人出現,妳們總能保護運兵船吧!”
“黃海戰後,倭人能戰的船比咱們要多得多,來的隨時是十艘以上,哪怕數量相約,倭船也比咱們的要快,比運兵船更快!而且開戰時大炮沒眼,哪能保證運兵船沒事?!還未說,中堂已經下了死令要保存鐵甲!咱鐵甲絕不能有什麽閃失!”
“丁軍門!”還是慕奇生死存亡地說著:“咱們等了這麽多天就是等章高元這援兵!眼下倭軍正猛轟金州,相信不久便要失陷。靠趙懷業那家夥守大連灣,相信也不可持。倭軍據報有最少兩萬人,旅順眼下不過萬人,而且十有三四都是新兵,他們全無訓練,器械無著,即便是老隊,試問能戰的又有幾人?素聞嵩武軍能戰,若他們來不了,旅順恐怕守不了幾天!”
“旅順萬人並不算少!依仗炮臺和人字墻,相信能夠守住壹段時間。嵩武軍也不是不來,只是去營口匯合宋慶,從北邊牽制倭軍。”
“遠水哪能救近火呀?!營口離這兒多遠呀!而且他們還要應付過鴨綠江的倭軍哪!”
“那妳是不是要拿嵩武軍幾千人的性命還有咱北洋水師來孤註壹擲?”丁汝昌壹直理解壹眾統領的著急和擔心,但面對慕奇連珠炮式的糾纏也開始不耐煩。
姜桂題知道不可能強丁汝昌之所難,便上前拱手道:“那就請丁軍門不要離去,跟咱們共同抵禦倭人!”
其他人也跟著說:“對呀!”
張光前更說:“有百姓和勇兵聽說妳們來了,馬上就定下心來!更有逃難的百姓看見鐵甲來了,難也不逃了!”
丁汝昌聽見又面有難色。
慕奇見狀又心感不妙,上前又道:“丁提督!妳知不知道,龔照玙那老家夥昨晚以籌措糧米之名逃往了煙臺!目下旅順人心惶惑,市無買賣,老弱婦孺都陸續躲到山裏去了!如果連妳的鐵甲也走了,旅順真的要不攻自破!”
“我此行只是把旅順的情況轉告中堂,還有就是交代中堂的戰守對策。目下倭艦隨時可能出現,若他們封鎖港口,北洋水師只能成甕中之鱉,故絕不可久留!”
慕奇還未開口,張光前卻先說:“妳們這兒有六艦,配合炮臺,倭人必定難以攻入!怎麽能說是甕中之鱉呢?”
丁汝昌開始對各統領的無知甚是不滿:“目下倭人主要是從旱路進攻!試問北洋水師在港口如何配合?連倭軍的影兒也看不著!若後路炮臺失守,倭艦又大舉封鎖港口,北洋水師還不成甕中之鱉?”
張光前臉紅耳赤,只能嘟嚷著:“妳們北洋水師不是很厲害嗎?怎麽這麽容易就成了甕中之鱉了?”
丁汝昌心裏壹沈,想起兩個月前驚心動魄的黃海大戰,戰鬥中不知有多少的戰友部下英勇犧牲,目下張光前的說話仿佛說他們沒用,不禁怒從心起:“妳知不知道,為什麽倭人要從旱路進攻旅順而不從海路?就是因為倭艦最懼怕的是妳們炮臺,而不是咱們北洋水師!即便咱們不被對方堵住,北洋水師也幫不了妳們鎮守旅順!反倒炮臺若有閃失,這裏六艦便是甕中之鱉!妳是不是要咱們跟妳們陪葬妳才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