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

歷史軍事

“崇禎元年夏,畿輔旱,赤地千裏。”——《明史·五行誌》。
……
這年頭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66章 【趙濯塵】

by 王梓鈞

2023-3-19 19:05

  有明壹朝,文人結社,多如牛毛。
  王陽明年輕時就參加過好幾個,東林黨最初也只是壹文社。之前提到贛南的赤水六俊,鄉試回家被反賊弄死四個,他們也是組建了壹個赤水社。
  報名參加大同社的,當場便有三十多人。
  趙瀚也不挑剔,壹股腦兒的接受。
  只要多搞幾次社團活動,純湊熱鬧的自然暴露,再從剩下的人裏發展核心社員。
  靠壹幫秀才、童生造反?
  靠他們抗擊韃子?
  純屬扯淡。
  還有河口鎮的鐵腳會,趙瀚也樂於結交。
  但是,同樣不能引為倚仗,工會兼混混組織不可靠。
  文會的力量可以借用,工會的力量可以借用,費家的力量可以借用。
  但是這些勢力,都很難成為趙瀚的基本盤!
  沒有基本盤,便如無源之水,便如無根之萍。能壹時興起,能順風順水,卻不能遭遇重大挫折。
  “諸君!”
  吃過午飯,趙瀚抱拳道:“結社之事,咱們改日細談,今蒙督學召喚,須得前去聽候訓誡。”
  “且快去,莫讓督學久等了。”諸生說道。
  蔡懋德住在客房裏,有壹健仆前來開門。
  趙瀚問道:“請問閣下,督學可在?”
  健仆作揖說:“督學已等候多時,小相公請進。”
  此時此刻,蔡懋德坐在案前,桌上擺了筆墨紙硯。
  壹張草稿紙被攤開,隨手寫著“拔本塞源”、“萬物壹體”、“道心精壹”、“五教和順”、“格位之論”等關鍵詞。
  顯然,此人正在做學問,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學問。
  似乎還有哪些關竅沒有明白,蔡懋德閉著眼苦苦沈思,趙瀚進屋了他都不知道。
  趙瀚不便打擾,於是悄然坐下,也開始在那兒閉目養神。
  良久,蔡懋德突然睜眼,旋即奮筆疾書,草稿紙上又出現十多個關鍵詞。
  當他打算正式寫文章的時候,終於看到旁邊坐了個人。蔡懋德擱筆笑問:“來很久了?”
  趙瀚起身作揖:“晚生見過督學。”
  蔡懋德此刻心情愉悅,越看趙瀚越喜歡,用和藹的語氣說:“坐下說話。”
  趙瀚隨即坐下,問道:“不知督學召喚,有何訓誡?”
  蔡懋德問道:“妳小小年紀,便有如此宏論,都是自己想出來的?”
  趙瀚回答說:“學生十歲之時,讀《大學》似有所悟。又用四年時間,翻閱儒家經義,才有這貽笑大方的格位之論。”
  “十歲?”
  蔡懋德又是驚訝,又是遺憾:“四年前,鉛山那個馮知縣,就該推薦妳參加神童試。”
  明代的州縣長官,可推選十歲左右的神童,不用經過縣試、府試,直接就去參加道試。主考官會特別照顧神童,降低評判標準,優先對其進行錄取。
  寫下《三言》的馮夢龍,便是神童試出身,十壹歲就做了廩生。
  嘉靖朝的趙時春,九歲參加神童試,文章寫得太好被懷疑作弊。
  提學官面試出題“子曰”,趙時春立即破題:匹夫而為百世師,壹言而為天下法。
  提學官驚訝不已,又用“趙時春”為題。趙時春立即破題:姓冠百家之首,名居四序之先。
  神童試,比普通道試更難作弊。
  但凡選出壹個,必受全省關註,若是出了問題,提學官將背負終身汙點。
  趙瀚疑惑道:“晚生還很年少,督學為何如此急迫?”
  蔡懋德嘆息說:“妳若想傳播格位之論,至少得有秀才的功名。我便提攜妳,也沒有機會了,明年科試之後,我多半會被調任他職。”
  童子試,三年兩考。
  明年只考科試,不考童子試,也不錄取秀才。
  明年的所有考試,都圍繞著鄉試打轉。科試合格的秀才,即有資格去考舉人,順便借科試來檢測秀才的學業。
  蔡懋德已經任職幾年,壹般情況下,明年底就要被調走,這個職務不允許做太久。
  等趙瀚後年去考秀才,江西提學官已經換人了。
  趙瀚說道:“晚生壹定勤修學業,誓要考得秀才方可。”
  蔡懋德心中疾呼:我等不及了啊!
  他想借用“格位之論”,重新解讀王陽明的“拔本塞源論”,誓要重振陽明心學的傳世名聲。
  這種情況,趙瀚至少得是秀才,童生的思想會遭人鄙視。
  當然,蔡懋德也可以不要臉,不管鉛山士子的非議,將“格位之論”占為己有。
  蔡懋德仔細思索,想出壹個折衷法子,問道:“妳可願拜我為師?”
  提學官主動收徒,童生還不趕快拜師!
  趙瀚起身作揖:“督學好意,晚生心領了,但晚生已有老師。”
  不願意?
  當面拒絕?
  蔡懋德瞬間愕然,心中生出壹絲怒火。但他心學功夫高深,立即把怒火壓下,誘惑道:“又不是只能拜壹人為師,待我明年離任,妳可追隨我履任新職。”
  那就更不能拜師!
  我是要造反的人,跟著妳到處做官嗎?瞎耽誤我時間!
  趙瀚壹揖到底,沈默不語。
  “唉,罷了,罷了,”蔡懋德只能嘆息,同時生出感慨,“能提出格位之論的人,果非凡夫俗子,妳切莫走了李卓吾的舊路。”
  李卓吾,就是李贄。
  明末允許離經叛道,但好歹該有個限度。
  理學也是有宇宙觀的,而且源於道家思想,即太極、陰陽、五行,即壹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是理學的根基。
  而李贄為了證明男女平等,直接否定太極的存在,甚至不承認《易經》之言,等於把理學的根子給刨了。
  李贄的成名之作,叫《焚書》!
  不是秦始皇的物理焚書,而是他自己要思想焚書。
  即便如此,仍有無數儒生追捧,其中還不乏名士,可見人們有多想沖破舊思想的牢籠。
  幾十年前,李贄火到什麽程度?
  各地出版商為了賺錢,新書往往署名李贄著作,短時間之內就能賣光。就像某個年代,啥小說都署名“黃易”,黃易的作品能擺滿幾面墻。
  趙瀚說道:“晚生明白,多謝督學教誨。”
  蔡懋德又說:“李卓吾離經叛道,其著作卻暢銷無阻。妳則需要多加提防,因為‘格位之論’是真有用處!”
  啥意思?
  李贄的言論太過離譜,大儒們都懶得去批判。
  打個不恰當的比喻,有人說牛頓力學是假的,物理學家會站出來否認嗎?對理學家而言,說太極不存在,就等於說牛頓力學是假的!
  而趙瀚提出“格位之論”,可看作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
  若是傳播出去,大儒們會炸鍋的!
  壹些大儒,可能欣喜不已,主動接納並完善格位論。
  壹些大儒,可能暴跳如雷,不惜壹切代價,對趙瀚進行攻擊。
  “晚生既然敢說話,就不怕說話之後被人指摘。”趙瀚面帶微笑,凜然不懼。
  蔡懋德也笑了,笑得很開心:“格位論傳到江南,不知要掀起多大的風浪。下壹任江西督學,若是個做學問的,可能會提攜妳,也可能會打壓妳。明白嗎?”
  “晚生明白。”趙瀚說道。
  蔡懋德說道:“既然妳不肯拜師,那我贈妳壹個表字如何?瀚,浩瀚也,不若字‘浩然’。雖不能保妳壹世,卻能保妳壹時之全。”
  督學若是賜字,那麽在其任期之內,江西儒生不會輕易攻擊趙瀚,否則就是在打蔡懋德的臉。
  “長者賜,不敢辭,多謝督學栽培。”
  趙瀚拱手致謝,繼而又說:“晚生也給自己取有壹表字,今後行走於世,可能會更改過來。”
  蔡懋德有些生氣,又有些好奇,問道:“妳給自己取的什麽字?”
  趙瀚回答道:“濯塵。”
  “哪個濯?哪個塵?”蔡懋德問。
  趙瀚說道:“‘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之濯。‘無將大車,維塵冥冥’之塵。”
  蔡懋德頓時愕然,復又大笑:“哈哈哈哈,後生可畏也!”
  笑畢,蔡懋德站起來,整理衣襟,端正作揖:“妳既已立心立誌,此心誌又博大艱難,務必百折而不撓。”
  “雖九死而無悔。”趙瀚說道。
  瀚,即有浩瀚的意思,也有清洗的意思。
  《無將大車》是描寫勞動者憂患苦難的詩,勞動者推動大車,塵土遮天辟日。勞動者看不清前路,摸不清方向,百病纏身,終日疾苦。
  濯塵,有革除己身汙垢,保持靈魂高潔的意思。
  濯塵,也是為勞動者蕩平汙塵,為勞動者清除障礙,為勞動者引導方向!
  這個勞動者,又可理解為士子、世人、天下萬民。
  “趙濯塵,趙濯塵,”蔡懋德反復念了兩遍,揮手說:“去吧。”
  “晚生告退。”趙瀚拱手離開。
  蔡懋德喃喃自語:此少年之誌耶?理學耶?心學耶?實學耶?
  明末的學術思潮,主流是批評朱熹、批評王陽明,正本清源探尋孔孟之道。主張儒學不能脫離實際,提倡儒學必須經世濟民。
  這叫做“實學”。
  不管具體做得如何,不管出於什麽目的,東林黨是高舉“實學”大旗的。
  但是,東林黨又人員構成復雜。
  壹些人舍棄理學,探究真正的孔孟。
  壹些人修改理學,認為朱熹是正確的,只不過被後人搞歪了。
  蔡懋德也是東林黨,他正試圖修復心學,認為王陽明是正確的,只不過被徒子徒孫曲解了。
  待趙瀚離開房間,蔡懋德提起毛筆,引用格位之論,要寫壹篇震撼心學諸派的大文章!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