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

歷史軍事

“崇禎元年夏,畿輔旱,赤地千裏。”——《明史·五行誌》。
……
這年頭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863章 【運輸大隊長】

by 王梓鈞

2023-3-19 19:06

  大同軍離開卑謬城的第二天,莽泰就已經發現了。
  他先派出小股部隊,試探性的進攻,發現城南城北全是空營。
  即便如此,莽泰也不敢立即追擊,害怕大同軍在使詐誘他出城。這廝極為謹慎,派快船去打探消息,直到大同軍北行數十裏,他才敢確定敵人是真的離開了。
  對於這種情況,莽泰又喜又怒。
  喜的是,大同軍居然不攻下卑謬,就敢孤軍深入壹路往北,遲早會被緬軍給包圍全殲。
  怒的是,大同軍把他當成空氣,完全不怕他跟在後面追擊!
  莽泰留下壹萬難民守城,自己帶著數萬大軍追趕。
  雖然心中憤怒,但他不敢追得太快。
  壹是只有三千多主力,剩下幾萬全都是渣渣,行軍太快會把隊伍給走崩。二是小心謹慎,害怕大同軍殺個回馬槍。
  每到壹座被大同軍占領過的城市,莽泰都要先進城防守,然後派探子前去打聽消息,確認大同軍走遠了再繼續追。同時,趕緊寫好捷報,自己又收復了壹座城池。
  終於,大同軍兵臨蒲甘城下,並在城外數裏紮營。
  這個消息,讓莽泰徹底放下戒心,率軍從南邊的稍埠城出來,徐徐前進想在蒲甘城打會戰。到時候,他的部隊在南,緬王援軍在北,配合蒲甘城的軍隊,必能將這股囂張的敵軍給全殲!
  蒲甘城外,大同軍營還在。
  壹千多艘輜重船、八千多孟族水手,挨著大營駐紮在江邊。而軍營裏,尚有3000正規軍、5000巡檢兵,另有壹萬多孟族仆從軍。
  城內守軍,不敢出來,還在等待援軍。
  而大同軍的炮兵,每日持續轟擊城墻,似乎打算強攻此城,完全不像主力已經離開的樣子。
  “敵人殺來了,快跑!”
  壹小隊緬甸騎兵,迎面跟探路的龍騎兵撞上,隔得老遠就逃之夭夭。
  楊展得知消息,有些無奈:“敵將不是傻子,壹路小心謹慎,放在國內也稱得上良將啊。”
  “舍棄輜重,加速行軍!”丁家盛立即下令。
  數千龍騎兵,率先追出去。
  西南地區的大同龍騎兵,準確來講屬於山地騎兵。
  騎的全是西南矮馬,擅長翻山越嶺。配備虎蹲炮,便於在水田、山嶺間快速移動並開炮。全員燧發槍,不帶刺刀,只帶腰刀和騎槍。不穿棉甲,只穿壹層輕便鎖子甲,還戴壹頂遮陽避雨防箭的藤盔。
  南邊,莽泰收到消息,顯得有些慌亂,大同軍居然真的殺個回馬槍,就不怕被蒲甘城守軍銜尾追殺嗎?
  又或者,竟敢分兵來攻擊自己這幾萬大軍?
  “全軍退守營寨!”
  所謂營寨,是他們昨晚臨時紮的大營。插了壹些木籬笆做寨墻,還挖了少量壕溝,勉強算有防禦工事。
  莽泰不敢急行軍趕回最近的城市,還是那句話,跑太快了會把部隊給跑散。
  緬軍主力是幾萬常備軍,打仗時擴充軍隊,也是讓地方貴族招募農民。地方貴族有自己的私兵,招募轄區內的農民,可以保證農民軍的戰鬥力。
  但大同軍殺得實在太快,地方貴族帶著私兵跑路了。許多都沒有往北逃,而是避開兵鋒往東逃,前往勃固和東籲兩城集結。
  缺少地方貴族帶兵,莽泰很難有效指揮農民軍。
  “敵人來了,敵人來了!”
  沒等緬軍回到昨晚紮營的地方,大同龍騎兵就已經追趕上來。
  多虧已經病逝的他隆王,竟然沿江鋪設了官道,否則江岸遍地稻田,騎兵還真的跑不起來。
  這裏屬於伊洛瓦底江中上遊,水稻壹年兩三熟。
  明明是冬季,秧苗卻已齊膝深。
  莽泰慌忙展開軍隊,自己親率主力,在官道附近結陣。十多個地方貴族,率領數萬農民軍,踩在稻田裏分布於兩翼。
  為了快速追擊,大同騎兵沒有帶虎蹲炮。
  “棄馬,列陣!”
  騎兵將領叫做秦輔國,是秦良玉的侄孫。
  四千多龍騎兵,瞬間轉化為火槍步兵。他們把騎槍掛在戰馬上,只帶燧發槍和腰刀,站在壹道道田埂上列陣。
  數萬緬族農民軍,本來就沒啥組織度,還要在稻田裏展開陣型,拖拖拉拉好半天都沒搞定。四處都亂七八糟的,還比不上中學生軍訓。
  換成平整的開闊地形,大同騎兵肯定沖上去,三兩次沖擊就全軍潰散了。
  莽思骨興奮道:“父親,敵人只有幾千騎兵,應該是先頭部隊。騎兵在這種地形沒什麽用處,我軍卻有數萬人,應當趕緊包抄合圍全殲!”
  “全殲做不到,就看能留下多少,”莽泰對傳令官說,“舉旗,吹號,右翼包抄!”
  地方貴族將領,接到命令立即行動,帶領少量私兵徐徐前行。但他們麾下的農民軍,卻無法迅速獲知軍令,只能下意識的跟著行動。
  歪歪扭扭,亂糟糟壹團。
  秦輔國看得差點笑出聲來:“全軍上馬,後撤兩裏地。”
  四千多士兵,從田埂跑回官道,騎上戰馬就開溜。他們都跑遠了,緬軍還在磨磨蹭蹭,包抄部隊已經亂成了麻花狀。
  此種局面,莽泰有些懵逼。
  他空有數萬大軍,卻追都不敢追,壹追必然更亂,稍不註意就全軍潰散了。
  “各部收攏,徐徐撤回昨晚的大營!”莽泰無奈下令。
  眼見緬軍收攏了壹半,秦輔國立即傳令:“後隊變前隊,追上去下馬列陣!”
  “欺人太甚了!”
  莽泰怒不可遏,不敢再收攏軍隊,再次下令把部隊給展開。
  都還沒收攏呢,又要展開陣型,數萬農民軍愈發混亂。
  輸定了!
  莽泰叫來兒子:“準備率領主力撤退,這仗沒法打。敵軍騎兵在拖延時間,等敵軍主力壹到,我們肯定全軍覆沒。除了船上的輜重,其余全部舍棄,全速逃回稍埠城,駐守城池等待北邊的友軍行動。”
  “這麽多糧食不要了?”莽思骨有些舍不得。
  “保住部隊要緊。”莽泰說道。
  停靠在卑謬的緬甸船只,已經被大同軍給搶走。莽泰只能沿途搜集小船,幾百艘小船能運多少輜重?數萬人的輜重,全靠牲畜和人力搬運。
  “包抄敵軍!”
  莽泰繼續給雜兵下令,同時又讓主力準備開溜。
  只要主力能夠順利逃走,幾萬平民,死就死唄。而且多半不會死光,必然潰敗得滿地亂跑,肯定有許多能夠逃回老家。
  眼見緬軍又在展開,秦輔國再次下令撤退,他相信這樣多來幾次,緬軍自己就混亂潰散了。
  “全軍追擊!”莽泰打出令旗,吹響沖鋒的號角。
  那些地方貴族,帶著私兵往前沖,幾萬平民也跟著沖。沖都沖不起來,全是蓄滿水的稻田,深壹腳淺壹腳的往前挪動。
  稻田實在太難走,越來越多的緬軍,沖到官道和田埂上,將能夠快速行動的通道給堵死。
  “快走!”
  莽泰覺得時機已到,連忙下令主力撤退。
  秦輔國騎在馬背上,見狀大怒:“入他娘的,敵將沒良心,竟然扔下大軍要跑!給我殺!”
  數萬緬軍,擠滿了官道,堵死了田埂,稻田裏更是遍地可見。
  他們舉著武器朝大同軍沖來,而大同軍也下馬列陣,踩在稻田裏列陣前進。
  “舉銃!”
  “砰砰砰砰!”
  火銃三段擊,壹陣硝煙散去,當面之敵已經潰散。
  無數緬甸難民,紛紛往官道跑,想順著官道逃走,把官道給徹底堵死。而更遠處的緬軍,還在亂糟糟蹚過來,有些搞不明白這邊的情況。
  “回來,上馬!”秦輔國喊道。
  軍號吹響,稻田裏的大同軍,陸續撤回官道。
  官道很窄,只能容納三匹馬並行,而想要縱馬馳騁,最多能有兩匹馬並行。
  秦輔國騎馬沖在最前面,揮刀砍殺堵住官道的潰兵。但前方堵了太多,壹時半會沖不過去,砍殺得越多,官道上的屍體就越多,騎兵完全沖不起來。
  後方的大同騎兵,蹲在官道上,快速填彈,朝著兩側的稻田輪番射擊。
  這個時候,越來越多的緬軍,發現自己的主將,已經帶著主力跑路了。地方貴族最先反應過來,招呼私兵轉身就逃,附近的民兵立即跟著逃。
  四野稻田,全是潰兵,大同軍追都沒法追。
  壹路砍殺之後,官道上那些潰兵,終於知道主動跳進稻田逃生。
  “我日他娘!”
  等官道上的潰兵散盡,秦輔國終於發現,前方還有無數輜重堵路,甚至還有幾門火炮堵在那裏。
  幾萬大軍的輜重,全躺在官道上,騎兵能過去才見鬼了。
  秦輔國怒吼道:“下馬進田,抓俘虜,運輜重!”
  追是沒法追了,等把這些輜重挪開,敵軍主力估計已經逃回城裏。只能盡量抓捕俘虜,繳獲輜重回去交差。
  這仗打得夠扯淡,敵軍雖然潰散,但主力全部逃走。
  幸好繳獲了物資!
  當丁家盛和楊展二人,率領大同軍主力追來時,面對此情此景,同樣是哭笑不得。
  感謝敵方將領,數百裏遠道而來,送完物資轉身就走,都不留下來聽壹聲謝謝。
  不管如何,孤軍深入的中國軍隊,暫時是不愁糧食問題的。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