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

歷史軍事

“崇禎元年夏,畿輔旱,赤地千裏。”——《明史·五行誌》。
……
這年頭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73章 【巡撫來投?】

by 王梓鈞

2023-3-19 19:05

  吉安,總兵府。
  原登萊巡撫王廷試,手裏握著壹本《大同集》,對守門侍衛說:“煩請通報孟暗先生,就說南昌故友造訪。”
  侍衛見王廷試年紀不小,又是李邦華的老朋友,頓時不敢怠慢,連忙進去通報。
  不多時,王廷試被請進去。
  李邦華沒有喊出對方身份,只驚訝道:“竟真是賢弟來了?”
  王廷試舉起手中的《大同集》,微笑著說:“愚弟在南昌獲得此書,拜讀之後,夙興夜寐,方知世間果有真龍之主,因此特來投奔之。”
  “賢弟請稍待,愚兄立即向總鎮引薦。”李邦華說道。
  王廷試拱手道:“多謝孟暗兄。”
  李邦華踱步走向趙瀚的辦公室,獲得許可之後,進去就說:“總鎮,原登萊巡撫王廷試來了,手裏還拿著本《大同集》,說是前來投效。”
  趙瀚沒有什麽驚喜,而是笑道:“巡撫可是朝廷大員,他竟然主動從賊?”
  李邦華說道:“這廝被罷官好幾年,又家住南昌,族人並無大官。他估計想豪賭壹把,賭這大明朝廷沒救了,賭總鎮能夠奪取天下。即便總鎮不能奪取天下,只要能占據江西,南昌王氏也算賭對了。”
  “此人如何?”趙瀚問道。
  李邦華說道:“肯定是有才幹的,而且通軍略。不過嘛,有些貪婪,卑下而媚上。”
  趙瀚笑著說:“橘生淮南,不必苛責。既是媚上之人,自懂得察言觀色,自曉得揣摩我的心思。我不容貪汙,他若真個聰明,就知該如何做事。便說那首輔溫體仁,分文不貪,能力卓絕,此人若在我手下,必為當世之賢相良臣。有怎樣的君,就有怎樣的臣。”
  “總鎮用人,有大氣度。”李邦華非常高興,他覺得趙瀚更合格了,已有海納百川之心胸。
  不多時,王廷試被請進來。
  初次見到趙瀚,王廷試頗為詫異,沒想到趙瀚如此年輕,他還以為廬陵趙賊有三四十歲呢。
  事實上,除了鉛山來的小夥伴,沒人知道趙瀚的真實年齡。
  包括李邦華在內,都以為趙瀚至少二十五六歲,只是長得有些臉嫩而已。
  “南昌王廷試,拜見總鎮!”王廷試略微錯愕,便立即恢復正常表情。
  趙瀚笑著說:“先生快請坐。”
  王廷試手捧《大同集》,贊美道:“吾在南昌,偶然覓得此書,仿佛夏日飲冰,只覺神清氣爽。救天下者,非總鎮莫屬!”
  好嘛,壹個馬屁精。
  趙瀚哈哈大笑:“原來如此,先生與我乃是知己也。”
  王廷試又開始痛罵皇帝:“崇禎小兒,剛愎自用,不似人君。便說那遼東之事,文臣有錯,武將有錯。錯最大者,便是崇禎本人!”
  李邦華眉頭緊皺,非常厭惡王廷試的人品,妳就算投奔新主,也用不著詆毀舊主吧。
  “敢問先生,崇禎如何錯了?”趙瀚說道。
  王廷試問道:“總鎮可知袁崇煥與毛文龍?”
  “知道。”趙瀚點頭說。
  王廷試嘆息道:“當時,在下身為登萊巡撫,正好就夾在他們中間。他二人之死,我是全程參與啊,到最後我也被罷官了。”
  對於袁崇煥和毛文龍的糾葛,趙瀚完全搞不清楚。李邦華當時在督理河道,也沒有親身經歷。
  趙瀚說道:“還要請教先生原委。”
  王廷試說道:“事件起因,是崇禎元年二月,當時皇帝正在清查閹黨。禦史潘士聞,為了討好新皇立功,便彈劾毛文龍攀附閹黨,並與四個太監結拜為兄弟。還彈劾與毛文龍結拜的太監,暗中掛魏忠賢穿龍袍、戴冠冕的畫像,日夜焚香參拜。”
  “崇禎就信了?”趙瀚好奇道。
  王廷試說道:“此非信與不信之論,即便屬實,亦當放過。毛文龍鎮守要地,如何能輕易動得?”
  趙瀚又問道:“後來呢?”
  王廷試說道:“朝中穩重之臣,皆勸此事不可追查,崇禎當時倒還聽得進勸諫。可僅過了三月,登萊巡撫孫國楨,又彈劾毛文龍勾結閹黨謀反,彈劾太監王國興假傳聖旨召毛文龍出兵。”
  這種彈劾純粹就是扯淡,或許魏忠賢當權時,毛文龍攀附過閹黨。
  可魏忠賢都死透了,毛文龍還勾結太監謀反?
  肯定是登萊巡撫孫國楨,跟毛文龍有私怨!
  “先生請繼續講。”趙瀚說道。
  王廷試嘆息道:“崇禎也知毛文龍重要,因此將孫國楨、王國興全部下獄論死。可崇禎多疑,壹面重用毛文龍,壹面又懷疑毛文龍,於是派我去清查東江鎮的兵額!無非是害怕毛文龍謀反,朝廷以軍餉來進行控制。”
  “壞事了。”李邦華在旁邊來壹句。
  “可不就壞事了?”王廷試嘆息道,“東江鎮只有兩萬多兵,卻有遼東難民無數,島上又沒法種糧食。毛文龍的軍餉,不但要養兵,還得養難民。更何況軍餉出京,哪能足額發到東江鎮?崇禎此舉,非但不能控制毛文龍,反而是把毛文龍往死裏逼。”
  王廷試繼續說道:“恰巧此時,抓到壹個韃子奸細。這奸細說,毛文龍與韃酋密議,韃子攻山海關,毛文龍攻山東。”
  “崇禎信了?”趙瀚驚訝道。
  “不信都不行,”王廷試嘆息,“就在抓到韃子奸細的第二個月,毛文龍縱兵劫掠登州,韃子也恰好出兵遼東,把奸細招供的內容給應驗了。”
  好嘛,這可真夠巧的。
  若是換成趙瀚,估計也容不得毛文龍,不管是否巧合都得進行處理。
  當然,崇禎的處理方法,簡直壹言難盡。
  崇禎只按兩萬多兵額給軍餉,除去文官截留的銀子,簡直就是想把東江鎮官兵餓死。
  袁崇煥其實非常照顧毛文龍,在勸阻無果之後,請求給毛文龍發雙倍軍餉。
  這個提議,被崇禎壹票否決。
  而且,還下旨讓毛文龍,把天啟年間冒領的軍餉吐出來!
  不但不發軍餉,還讓毛文龍倒給朝廷銀子……
  毛文龍頓時炸了,再次縱兵劫掠登州,想給皇帝壹點顏色看看。
  崇禎也怒了,直接停餉。用東江鎮現在該發的軍餉,來償還天啟年間冒領的軍餉。
  停餉半年,東江鎮軍民餓死無數,毛文龍只剩下造反壹個選擇。
  軍國大事,變成君臣之間的鬥氣!
  當然,滿朝文臣也得背鍋,他們在慫恿崇禎那樣做,其中還摻雜著利益和私怨。
  袁崇煥夾在這兩人之間,還能怎麽做?勸不動皇帝,只能把毛文龍殺了,再不殺毛文龍,東江鎮也必然投敵。
  說袁崇煥擅殺毛文龍,那可真是冤枉得很,他壹直都想幫毛文龍搞來軍餉的。
  眼前這個王廷試也倒黴,他就是被崇禎派去清查兵額的。壹切都奉皇命行事,結果朝廷把東江鎮逼反,崇禎不敢對袁崇煥下手,居然把怒火發在他身上,貶官到現在都沒有得到起復。
  這些年,王廷試越想越憋屈。
  既然皇帝過河拆橋,老子為什麽不能從賊?
  在趙瀚面前說這麽多,王廷試的用意,並非詆毀舊主那麽簡單,還是在表明自己真心從賊,表明自己對朝廷徹底失望。
  趙瀚突然笑道:“先生想做什麽官?”
  王廷試拱手說:“做官非我意,惟願追隨總鎮匡扶天下!”
  “那好!”
  趙瀚壹拍桌子,笑著說:“先生可回南昌募兵,做那巡撫的幕僚。先生自己招募的子弟兵,當然可以自己發餉,自己訓練,到時候再反戈壹擊!”
  王廷試和李邦華都驚到了,趙瀚的思維天馬行空,竟然能想出這麽陰損的毒計。
  趙瀚說道:“臨江府壹戰,官兵錢糧損失無數。下次打仗,要麽是明年夏收之後,要麽是明年秋收之後,先生可以明年春季再募兵。也不用招募太多,壹兩千士兵足矣,關鍵時候能夠起到奇效。”
  王廷試思來想去,覺得這個計謀可行,他說道:“在下倒戈之後,請總鎮順勢攻占南昌,否則我的家族不保。”
  “那是肯定的。”趙瀚滿口答應。
  又談到許多細節,還有今後南昌王氏的待遇。
  趙瀚說道:“田政不能改,每人只能保留二十畝地。但是,先生練兵之消耗,我定會多多賠償。壹旦事成,先生可直接來總兵府做官,不必從下面開始做起。而且,如果王氏願意經商,我會給予壹定的優待。”
  “願為總鎮效力。”王廷試拱手道。
  在來見趙瀚之前,王廷試就考察過臨江府,再對比南昌府那邊的施政,他覺得趙瀚肯定能拿下江西。
  到時候,王氏肯定逃不過分田,那還不如盡早來投靠。
  為了不惹人註意,王廷試獨自離開總兵府,趙瀚和李邦華都沒有相送。
  王廷試踏出大門,頓覺心胸開闊,他總算又有機會做官了,上次被罷官實在太讓人郁悶。
  既然做過朝廷大員,誰又願只做個富家翁?
  王廷試從壹個“富商”身邊走過,只聽那“富商”說:“煩請通報趙總鎮,就說鉛山趙瀚來訪。”
  都姓趙,難道是趙言的族人?
  王廷試忍不住轉身多看了兩眼,費映環微笑著拱手,王廷試連忙還禮。
  壹個被罷官的巡撫,壹個即將赴任的知州,就這樣莫名其妙的互相作揖。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