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鼓

超约古今

都市生活

第一章
中国人民志愿军坦克团408号战车车长曹常杰没有想到,入朝后的第一仗竟然 ...

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AA+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

             

第三章

击鼓 by 超约古今

2018-5-28 19:32

第三章
  在曹常杰带着一战车人追下去的同时,在中国西部大省四川泸州,人民解放军第15军侦察营营长卞宝荣也带着一营人马急追一股土匪。
  秋末冬初的山路上,因为雾霾打湿了地面,山道很是湿滑,一营人追得气喘吁吁。眼见着天色渐晚,卞宝荣下令,部队到前方山腰处道观附近宿营歇息。
  部队在道观外宿营后,卞宝荣和教导员打了声招呼,让他带着人注意警戒,自己则和尖刀连连长徐海山带着两个战士到道观里了解情况。
  黄昏时候的山间薄雾冥冥,远处的山峦影影绰绰,宿鸟开始归巢,山间格外幽静。
  迎接一行人的是位有着仙风道骨气质的老道长,自称是龙门派掌门,号智清。卞宝荣在抗战那会就知道党的政策,对于宗教爱国人士是要团结的,故此他对道长也很尊重,闭口不谈剿匪的事情,只是由着道长带着参观道观。
  据道长介绍,龙门派是王重阳开创的世界道教主流——全真七派中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主流教派,由全真七子之一丘处机所传。邱祖自幼失去双亲,尝遍人间辛苦。童年时即向往修炼成“仙”。曾栖身山岭,过着“顶戴松花吃松子,松溪和月饮松风”风餐露宿的生活。二十岁那年,他从潜居的昆嵛山出发,到山东宁海全真庵,拜王重阳为师求道,待重阳祖师仙化,又守墓三年后,之后又苦修悟道十三载,功力大增。
  徐海山有些不耐烦,但看到营长听得津津有味,自已也不敢造次,当道长言语间带着一行人准备敬谒邱祖塑像时,没有跟进去,而是带着两个战士守在了大殿前。
  道长微微一笑,也没有说什么,引着卞宝荣来到丘处机塑像前。
  卞宝荣细看塑像,竟是慈眉善目清雅至极的一位长者形象,脑海里竟然蓦然出现了母亲的面孔,他感到很是诧异,看着智清道长期许的目光,也不做作,反倒虔诚拜谒起来。
  鞠了三个躬后,道长呵呵一笑,告诉卞宝荣,邱祖一生最了不起的是曾以74岁高龄,自山东昆嵛山西游35000里。其时,大汗在阿姆河南岸召请邱祖,他审时度势,不顾古稀之年,毅然率领尹志平等十八弟子西行,从山东莱州出发,途经河北、北京、甘肃、新疆、苏联、阿富汗等地,一路爬山涉水,跨戈壁,渡荒漠,历时两年多,终于到达成吉思汗的军营,并最终成就了“一言止杀”的千古创举与汉蒙佳话,获得礼敬崇奉而被称作“神仙”,拜为“国师”。
  “一言止杀?”卞宝荣军务在身,对道长此言自是无法理解。
  智清道长不慌不忙,继续介绍,大汗请教邱祖什么是治国之方和长生久视之道?邱祖从容作答:“治国要以敬天爱民为本,修身以清心寡欲为要”。
  听到这里,卞宝荣心中一凛,这些话自己小时读私塾时曾经背过,这么多年战争生涯早已淡忘,杀伐征战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猛地被人叫停止杀自然极其不习惯,甚至有些反感。
  道长见状,也不奇怪,慢慢说道:“天下各条河流流经地域不同,但必定汇聚到海洋,然后天下才能免除洪水的威胁,海洋也因能容纳百川而成其大;历朝历代开辟崛起的道路不同,但必定都是先通向中原,然后边区才会陆续臣服。现在,天下大势已定,边区匪患很快平定,贵党已出《土地改革法》 ,据贫道看,耕者有其田,这要比千军万马还要厉害,不仅土匪气数已尽,就是蒋介石也是回天乏术了,从此后再也回不到大陆了,此时不止杀,还要杀戮到何时呢?”
  卞宝荣心有所悟,道长对大势看得倒是非常清楚——确实,土匪中除少数穷凶极恶分子外,大部分也是贫寒农家子弟,土改政策一落实,倒真没有必要斩尽杀绝,仅凭这一条就可以收降大半,不战而胜!
  想到这里,卞宝荣觉得没有白来,他冲着道长深深一揖,表示感谢。
  道长见了,自然喜欢,凝视卞宝荣片刻后说:“今天你即来山门,便是与我道家有缘,贫道看你骨骼清奇,原本读书种子,现在为战所误,他日如若成为将军,则必有灾厄,不如退而求其次,解甲归田,方能颐养天年。”
  “还有,你有一至情至性的异性兄弟,现在万里之外作战,他这一生倒是敢作敢为,奈何为情所困,稍有小厄,不过最后也是乐天知命,穷尽天年的!”
  “哦,道长还会神算?”卞宝荣来了兴趣。
  “你还有一妹妹,应该与你的兄弟有百年同渡的姻缘,你早日止杀,也有为他们积德求全的功用,切记切记!”
  卞宝荣睁大了眼睛,天下真有神乎其神的玄学?自己作为一个革命军人,还真不大相信——但看上去,道长并没有恶意,化剑为犁的时代也迟早要到来。剿匪过后,再无土匪,天下太平,自然止杀;抗美援朝,也会战而胜之,和异性兄弟见面也是迟早的事,自己的妹妹确实有意于这位兄弟,自己当初也曾有意撮合,想来也会是确定无疑的喜事,只不过,这一切,道长怎会知道得如此清楚?难道天下真有不出门就可以掐指算来的神人吗?
  智清道长笑而不答,天机不可泄露。
  看着营长闷闷不乐走出来,徐海山凑上来小声问,是否搜查一下道观,他看道长神神叨叨,想来不是好人。
  卞宝荣清醒过来,看着这位只要打仗就不要命的连长,他哭笑不得,挥挥手,向道长有礼貌地告别,带着一行人离开道观,到宿营地和教导员汇合。
  这之后,侦察营一改先前的做法,每到一处加大政治宣传的力度,先前猛打猛冲的作风几乎见不到了,这让教导员大为惊讶,原本他做这些的时候,卞宝荣可是不以为然的,现在可好,卞宝荣带头做,至于军事上的行动,侦察营全体以静制动,比起从前要“懒”多了,改追击为就地驻剿,这让徐海山很不适应,也很不服气,认为错失了不少战机。卞宝荣没有像以往那样冲他发脾气,只是笑笑,告诉他这很管用——还真别说,效果很快就显现出来了。
  穷途末路的土匪每到一处,民兵首先鸣锣吹号报警,人民群众要么疏散、要么严阵以待,土匪基本占不到便宜,相反,在若干重要地点,土匪会受到早就以逸待劳的解放军痛击,很快,所谓的川滇黔挺进纵队总指挥宋敏文、旅长杨成杰等就被捕获,大批匪众投诚。
  其它部队纷纷学习侦察营的先进经验,至年底会剿结束,共计歼国民党军残部及土匪37000余人,川滇黔边界匪患肃清。
  在祝捷会议上,剿匪指挥部要侦察营汇报先进经验,卞宝荣脑海里闪现出智清道长的笑谈,但是他知道上级需要他此时说什么,他抓抓头发,嘿嘿一笑,只说了两句话,就把发言的机会推给了教导员。
  “我只知道打赢土匪是因为土改,我还知道我们需要把土匪改造成农民!”
  教导员没开口之前,剿匪指挥部的一位首长就拍案而起,对着卞宝荣大声说:“好你个卞宝荣,真看不出来呀,你小子什么时候学会这么思考问题了?”
  教导员连忙说:“首长,别生气!卞营长不是这个意思,对待敌人,我们不会搞阶级调和,要坚决斗争到底!”一边说,一边冲卞宝荣使眼色,让他起来道歉。
  卞宝荣看着首长,想起来解释,最终还是坐下了,他想到的是“一言止杀”,道长说的没有错!
  教导员愣着站在那里,一屋子的人也不说话。
  首长哈哈大笑,指着教导员说:“你们没有过,有功!有大功!党中央进行土改,就是要实现耕者有其田,就是要让天下的穷苦人拥有自己的土地,土匪中很多人也是穷苦人,他们投诚或者投降,我们也要安顿他们,也要给他们分土地,改造好他们,大家想想,要让全中国再也没有土匪,我们靠什么?靠我们天天拿枪守在这里吗?”
  大家恍然大悟,再看卞宝荣,目光里就都是钦佩。不少熟悉卞宝荣的人感到诧异,这个风格和以前可是大相径庭呀,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事后,侦察营获得集体二等功,卞宝荣获得个人一等功。
  随着大规模剿匪军事行动的终结,卞宝荣和许多战友面临新的选择:要么随部队入藏,要么复原回家。教导员选择了入藏,他很快被提拔为团政委。徐海山也选择了入藏,他被提拔为营长,而团长的位置自然就给了卞宝荣。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卞宝荣竟然选择了复原回家,相关领导听说后,很是诧异,干部处再次确认,得到的答案还是他要回家照顾父母,哪怕务农也没有关系。领导摇摇头,既然如此,这个人也就没有必要再挽留了。
  在回家的路上,在因地面坑洼不平而摇摇晃晃的长途汽车车厢里,放下了包袱的卞宝荣自嘲,昨天还是一个威风八面的解放军将领,今天却要和一群老百姓挤在这辆快要报废的破车里千里返乡,家乡人会如何看他,父母会如何说他,自己的妹妹宝霞又会怎么对待他,半梦半醒间,卞宝荣最终看到了微笑着朝自己走来的异性兄弟:曹常杰。
  此时的曹常杰正睡在病榻上——当日追击的那场战斗短暂而激烈,小股渗透进来的敌人被他们几个人死死缠住,双方打得难解难分,闻讯赶来的各个战斗小组已经封锁了所有路口,敌人见突围无望开始做困兽斗,呼叫而来的美式战机在苏式米格战机扑来之前,慌忙扔下了一串炸弹,一枚炸弹在曹常杰不远处炸响,巨大的爆炸声中,带头冲锋的曹常杰眼前一黑,无边的黑暗瞬间吞噬了他,在昏迷前的那一刻,他很纳闷男性的战争里怎么会出现一个女性的身影?
  
上一页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
分享推广,薪火相传 杏吧VIP,尊荣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