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佳閑王

末日遊俠

歷史軍事

時間是大唐武德九年,準確的說應該是六月初三,玄武門事變的前壹天。
燥熱的天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九二章:還是皇上會賺錢

唐朝最佳閑王 by 末日遊俠

2019-2-13 10:31

  李元吉要賣給小鬼子的,自然不會是改進過後的手雷。
  而是之前李世民瘋狂生產的那壹批。
  那批手雷不是不可以用,但是相比而言,威力不足,加上改進手雷的工藝其實也並不難,重新拆裝太過費事,所以很多都被計劃用於訓練。
  而本身李元吉打算賣給小鬼子的,也正是那壹批。
  目前倉庫內差不多還有近百萬顆那麽多,原本的稀罕物件,現在反倒是無人問津。
  如此也就罷了,這玩意兒可是高危產品,就連看守倉庫的駐軍,每日也只能提心吊膽的。
  決定了目標,自然就要動起來。
  翌日,內閣會議。
  李元吉帶了壹大堆的黃金和白銀出現在新設置的內閣大殿之中。
  看著桌子上被擺滿了那些金銀,大臣們紛紛表示有些懵逼,又在心中嘀咕著什麽。
  鬼知道皇帝又要搞什麽幺蛾子了。
  “戶部不是總頭疼沒錢嗎?朕給妳們找來錢了。”指著桌子上那壹堆金銀,李元吉面帶著笑意說道。
  剛剛上任,還沒有完全搞清楚戶部具體情況的皇甫無逸,此時只能暗暗的埋頭聽著,並沒有開口的打算。
  能夠坐在這裏的,哪壹個不是大佬級別的?哪壹個不比自己資歷更深?
  事實上,缺錢的不僅僅只是戶部,各個部門都很缺錢,唯獨不缺錢的,也就只有皇家了。
  雖然從國庫中單獨了出來,但是賬面上那兩萬多貫的財產,還是很讓人眼紅的,但沒人敢去打皇家的主意。
  不折騰妳就夠意思了,這時候誰敢去背個負擔在身上?
  “陛下欲將金銀當做貨幣推行?”尚書左仆射蕭瑀微微皺起了眉頭,眼前擺著金銀二物,李元吉又嚷嚷著錢來了,不是此意,又是何意?
  就算蕭瑀不開口詢問,其他大臣這時候也反應了過來。
  有的臉色開始沈悶,有的則是糾結,有的則是壹臉的不滿。
  “金銀二物當做貨幣未嘗不可,只是陛下,倘若數量不足便貿然推行,必然會帶來更大的影響。”魏徵開口諫言道。
  魏徵是內閣的新成員,但卻並不是原宰相,也不是各部尚書,而是以諫議大夫的身份進入的內閣,也就是李元吉之前所空留出來的幾個名額之壹。
  對於魏徵的入閣,大臣們也沒什麽太多的反對意見,畢竟內閣也需要反對的聲音,他們也需要聽到不同的壹面。
  再說這是皇帝提出來了,誰還能拒絕?覺得自己日子過的太舒服了不成?
  “臣倒是覺得,不如加大開礦力度更為合適。”
  “臣也這麽覺得!”
  大臣們各說紛紛,各有各的道理,有支持的,有反對的,讓人壹時半會兒的挑不出什麽毛病。
  但仔細的去分析,兩者又都有壹定的道理,支持的,更符合自己的定位,反對的,則是相對於較為保守。
  事實證明,無論是誰登基為帝,無論是什麽時候,壹個高層的組成,必須要有激進派和保守派相互配合,若是其中壹方占據了優勢,則有可能帶來更嚴重的問題。
  雖然李元吉也屬於激進派,這就註定了大唐的整個高層,必定要往激進派那邊傾斜。
  但好在李元吉有著後世的壹些了解,雖然並不全面,但是壹些大的方向還是沒問題的。
  紙幣是最好的,也是最合適的,但現在沒有那個技術。
  以銅錢為核心的貨幣系統,歷史已經證明了並不能長遠,到了後期,也是金、銀、銅三種貨幣共同流通,只有貨幣多了,經濟才可能發展起來,沒錢,拿什麽去發展?
  “玄齡,妳覺得呢?”被自己當做智囊的房玄齡卻壹直沒有開口,李元吉有些好奇的問著。
  “臣覺得有兩點,第壹點,以金銀作為貨幣,與當下貨幣的兌率應該如何衡量?第二個,金銀作為飾品,朝廷如何才能避免民間私鑄貨幣?”房玄齡直勾勾的提出了兩個問題,很簡單,也很直接,很透徹。
  李元吉既然提出了這個問題,那就必然有所準備,哪怕短時間內無法全面的推行,小範圍內還是可以的,所以房玄齡並不擔心金銀數量不足這個問題。
  “是啊,民間擁有大量的金銀,若是兌率制定不合理,怕是會有人動些歪心思。”杜如晦也緊跟著附和道。
  金、銀、銅這種貴金屬貨幣,想要防偽是根本不可能的,人家只要材料不摻假,鑄造出來的貨幣就是真的,很難去防範。
  至於制定什麽暗號之類的,還是不用提了,根本行不通,妳可以的,人家也可以。
  所以,問題的關鍵在於兌率,壹個合適的官方兌率,盡可能的平衡民間鑄造帶來的影響,這才是最重要的問題。
  “朕的想法是,壹兩黃金兌換壹百錢,壹兩白銀兌換二兩黃金。”李元吉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雖然不知道合理與否。
  “不可,市面上黃金價格壹兩也不僅僅只有壹百錢,少則七八百錢,多則數貫,這個兌率太低了。”房玄齡立即開口勸諫道。
  黃金屬於飾品,既然是飾品,價格自然也就很高,這壹點是無需質疑的。
  早些年的時候,甚至有人為了獲利,私自將銅錢融化,然後打造成飾品販賣,從而獲得差價,壹個個賺的盆滿缽滿的,即便是現在,也有這種人存在。
  但是在朝廷的打壓下,這種行為已經收斂了許多。
  若真這麽定價,怕是會有人瘋搶壹空,然後拿回去打造飾品進行販賣。
  朝廷又有多少金銀可以給他們兌換的?到頭來,這場變革也就只能無告而終。
  在這壹點上,李元吉的確是疏忽調查了,也沒有考慮的更多,更不知道市面上當下的價格是多少?
  不過在白銀比黃金貴這壹塊,自己卻是準確的掌握到了。
  很無奈,也很尷尬,但事實就是這樣,在這個時期,黃金的確比白銀便宜。
  雖然白銀的儲存量比黃金多很多,但受制於冶煉技術,所以真實黃金的產量,要比白銀多的多,這也就造成了這壹結果。
  就原產地小鬼子家而言,直到十七世紀,金、銀的兌率還是壹比壹。
  而15-17世紀的埃及那邊,更是制定了官方兌率,將金、銀的兌率固定在二比壹。
  再加上中原王朝並不是產銀大戶,所以這裏的白銀,更加珍貴,黑市上甚至十比壹都未必能兌換到。
  李元吉覺得自己好像受到了暴擊傷害,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雖然沒人指責自己,但也還是忍不住的老臉壹紅。
  但皇帝也有皇帝的特權,比如說現在,李元吉雙手壹攤,直接吩咐道:“仁儉,這件事情交給妳們戶部了,盡快的調查出最近十年的金、銀、銅兌率,制定出壹個合理的兌率出來。”
  “臣遵旨!”皇甫無逸點了點頭,沒有理由不答應。
  這是減輕他們戶部壓力的好事情,壹旦能夠推行,戶部的腰包等於是瞬間就鼓了起來,別看金銀兌率不高,但對銅錢的兌率可不低,而且這也不是什麽難事,安排幾個人查下資料,然後在安排人走訪壹下就知道了。
  “恩!”李元吉滿意的點點頭,皇帝就是這點好,自己搞不定的,張張嘴就行了,麻煩的事,還是交給其他人去做吧。
  搞定了貨幣的問題,雖然沒有投票表決,但實際上已經差不多了,前期並不需要大範圍的推廣,只需要將皇家,世家這些大戶之間推行就好了,然後慢慢的,接受的人也就多了,到時候金銀的存量也多了,可以大範圍的推廣。
  雖然不想說,但關乎軍國大事,另壹件事李元吉還是得說:“幾年前大和使者曾找到朕,希望從朕這裏買些手雷回去,朕也了解過,他並沒有大和官方的身份,或者說,他的家族在大和屬於戰敗的壹方,但卻極其富有。所以朕也就答應了他,昨日大和使者回到了長安,帶來了三千多斤的金銀,朕決定給他兩萬顆手雷先應急用,另外,之後會有大量的金銀被運過來,所以工部那邊,近期要安排建造壹些能夠遠洋的貨船,兵部那邊也要組織壹支能夠對遠洋船隊進行保護的軍隊,具體的數量和人數妳們先商量壹下。與大和使者聯系的事情,就由茂約負責吧。”
  “三千多斤金銀兩萬顆手雷?這波買賣不虧!這下咱們庫存的手雷總算是有去處了。”唐儉笑呵呵的點著頭,樂的合不攏嘴。
  手雷的造價是多少?唐儉並不清楚,但卻很清楚,手雷的造價壹點也不高,兩萬顆手雷,甚至連壹百斤白銀都用不了。
  心中暗暗的感嘆著,還是皇上會做生意,轉手就是幾千斤金銀的利潤。
  李元吉突然間想起來自己好像忘了點什麽,猛的壹拍腦門,繼續說道:“忘了,朕跟大和使者約定的價格是壹個15-25歲的女人,外加十斤白銀換壹顆手雷,這筆賬妳要記好,等後面他們來的時候要扣下去,至於手雷,掌握好壹個度。”
  ‘噗……’
  唐儉險些沒能噴出壹口血直接昏倒,本以為夠黑的了,沒想到沒有最黑,只有更黑,皇上這麽會賺錢,現在看來,倒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至少跟他比起來,在坐的這些大臣們,都沒臉去比壹下。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