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佳閑王

末日遊俠

歷史軍事

時間是大唐武德九年,準確的說應該是六月初三,玄武門事變的前壹天。
燥熱的天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三九章:聲東擊西

唐朝最佳閑王 by 末日遊俠

2019-2-13 10:31

  廟算,始自於夏朝,每逢國有戰事,必先告於祖廟,議於廟堂,成為壹種固定的儀式。
  說白了就是壹種祈求心理安慰的壹種形式,更有帝王還會進行占蔔來測算。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民智開發的越來越強大,廟算,已經不僅僅只是禱告祈福那麽簡單的事情了。
  特別是到了李元吉當政之後,廟算這種延續了千年的儀式,自己也不好取消,畢竟這是封建社會,壹些事情還是必須要相信的,再者有那些稀奇古怪的事情發生,也導致李元吉不得不信。
  所以,廟算,在李元吉有意的引導下,已經變成了祈福與戰事前期準備合為壹體的形式,雖然還稱之為廟算,但實際上,廟算只是最後壹個微不足道的儀式。
  “十五萬兵力,加上玉門關的兩萬,共計十七萬人,壹石糧約夠壹名士兵吃上百日左右,單單只是這邊,便需要十七萬石以上,除此之外,還有各項雜事,開春便開戰,稍顯有些急促了。”新任兵部尚書程知節大大咧咧的說著。
  高山草原作戰帶著大批的糧食?李元吉恨不能撬開程知節的腦袋好好看壹看這裏面到底是咋長的。
  到目前為止,李元吉是無限懷念杜如晦。
  雖然自己對杜如晦的確有那麽壹些防備,但卻不得不承認,杜如晦還在的時候,這些事情自己是從未操過心的。
  如果不是實在沒什麽好辦法,加上自己的意中人張亮也要去進攻吐谷渾,李元吉是絕對不會把程知節放在這個位置上的。
  “糧食好說,現在各地都存了不少的糧食,出征前忙個幾天,把糧食全部做成餅或者炒面就行了。而且那東西也不占地方,壹個後勤兵只攜帶糧食,壹次可夠十人吃上十天。”蘇定方回答道,雖然這樣會讓程知節很沒面子,但程知節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兵部尚書,位高權重,但程知節卻是壹點也不稀罕,他倒是更情願待在家裏曬曬太陽,看著自己那價值幾千貫的玻璃房發呆。
  但打仗不是兒戲,不是裝個糊塗就能糊弄過去的,蘇定方還是壹臉正經的說著:“問題的關鍵在於,拿下吐谷渾之後,大軍幾乎沒有時間停留在那裏,需要直接從吐谷渾進攻吐蕃,就怕那個時候吐谷渾會有人動什麽心思。”
  “是啊,派誰去合適呢?”房玄齡也是壹籌莫展。
  關於這個問題,他早就跟李元吉私下裏商議過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但是很可惜,房玄齡的理由依據被統統推翻了。
  而推翻他的,僅僅只是壹句不痛不癢的話,吐蕃內亂,機不可失!
  蘇定方擔憂的問題,也同樣是房玄齡擔憂的問題,甚至為此想了很久的時間,依舊沒能想出個所以然來。
  這個計劃太過大膽,甚至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李元吉想用壹年的時間,幹完前人幾十年才能幹完的事情,聽起來的確有些天方夜譚的感覺,實際上也正是如此。
  房玄齡想進諫,但又不想進諫,所以,他只能把問題擺出來,讓大家來共同做決定。
  “壹旦大軍攻破吐谷渾繼續南下吐蕃的話,吐谷渾這上千裏的土地,將會處於無人管理的真空期,若是壹些吐谷渾人不甘失敗,重新集結兵力對大唐後勤部隊發動襲擊,則後果不堪設想。若是能有人集結個幾萬人發動反擊倒還好說,大不了大軍回頭再打壹次,或者調兵上去打。可壹旦他們化整為零,以百人,或者千人小隊分散襲擊,得手後便立即隱匿起來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房玄齡沒有說最終的結果,但話說道這份上,是個人都明白他的意思。
  壹旦這種情況真的出現了,就等於是切斷了十七萬大軍的後路,斷了他們的後勤補給。
  這樣的話,大軍又能支撐多久?壹個月?兩個月?
  這與滅伊吾,滅高昌完全不同,根本不是壹回事。
  伊吾和高昌多為漢人,且伊吾有大量的駐軍,加上伊吾高昌國土狹小,根本不及吐谷渾壹半,就算真有什麽問題,大軍最多兩天就能趕到,根本不需要考慮這些問題。
  計劃是很好,兩面出擊,讓吐蕃不知道該阻擋哪壹面,但問題也同樣嚴重。
  攘外必先安內,這不是壹句空話,若是安撫不了吐谷渾,兩面進攻吐蕃就只能是壹句玩笑話。
  “辦法不是沒有!”壹直沒有開口的李靖,也忍不住的開了口。
  事實上到了雅州之後,李靖就在思考這個問題,親眼見識了高原的可怕,見識了吐蕃的可怕。
  李靖到了那裏以後,已經無法像以前那樣平靜的去看待吐蕃這個並不強大的王朝。
  地理位置,便是他們最大的優勢,若不是陛下提前做出了這個計劃,李靖甚至不會察覺到要想擊敗吐蕃,到底有多難。
  甚至,剛開始的時候李靖甚至感覺到了絕望,因為無數次的推演,讓李靖得到了壹個令他恐懼的結果。
  如果唐軍毫無準備就直接進攻的話,那麽吐蕃不需出動壹兵壹卒,只需要節節撤退,引誘著唐軍不斷的深入,然後,不管是去了壹萬唐軍也好,十萬唐軍也好,能夠安然回來的,怕是壹個也沒有。
  而大的戰略李靖也知道壹些,雖然不像現在知道的這麽詳細,但是兩面進攻他是知道的,這壹年多的時間裏,李靖也在不斷的思考著這個問題。
  李靖的話引起了很多人的註意,就連原本打算直接開口的李元吉,也忍不住的停了下來,認真的看著李靖,有些期待他能給自己帶來壹個什麽樣的辦法?
  “聲東擊西!”似是察覺到眾人期盼的目光,李靖也沒有藏拙,直接將自己想出來的辦法說了出來。
  然而聽到這四個字之後,有人陷入了沈思,有人則是壹臉的不解,李元吉的臉上,則是露出了壹副欣賞的笑容。
  原因很簡單,李靖說的,跟他想的壹樣。
  “繼續說!”李元吉淡淡的說了句,並沒有阻止李靖發揮的跡象。
  而到了現在,看著李元吉那副從容淡定的表情,李靖若是不明白李元吉心裏是咋想的,那可就白活這五十九年了。
  當然,不免的心中又是壹陣的震驚,自己是到了那邊壹年多,聯想著整個大局才想出的對策,然而看著皇上這幅表情,在想想當下的布局,不得不很不情願的承認,事實上早在壹開始布局的時候,李元吉就已經想好了對策。
  李靖不是個喜歡拍馬屁的人,但是對於李元吉,他是真的佩服。
  不管以前是裝的也好,其他的什麽也好,至少在當了皇帝以後,懶歸懶,政事沒有拉下,好戰歸好戰,可每壹戰都是準備充分,且在自身損失極小的情況下完成的。
  “臣獻醜了,若有考慮不周的地方,還請陛下為臣指正!”李靖站起身子,朝著李元吉拱手說道,引起其他大臣壹陣不解,但也有明眼人,比如說馬周,房玄齡,程知節,蕭瑀這些對李元吉極其熟悉的人。
  倒不是說其他大臣不熟悉,只是相比較之下,他們不如這幾個人了解的更透徹。
  “蜀道四萬大軍已經完全適應了高原環境,就連戰馬,也都適應了那裏的氣候,之後,只需要規規矩矩的推進,最多途中會停下來壹兩個月的時間就可以完全適應。而玉門守軍此次則沒有進行高原訓練,便是要在吐谷渾作戰,那裏也相對較為平穩,適應是可以適應,但時間上已經來不及了。
  所以,臣覺得此次應當以蜀道為主,玉門為輔!”李靖不慌不急的說著。
  話不多,但問題剖析的卻很徹底,蜀道四萬大軍進行了壹年半的高原適應訓練,蜀道為主,玉門為輔。
  簡簡單單的壹句話,不僅讓人明白了李靖所說的對策,同時也讓所有人都明白了壹個道理,陛下早在兩年前便已經為此進行了布局。
  在玉門派出十七萬大軍進逼吐蕃,吐蕃不可能不調遣主力進行阻擊,而這個時候,李靖便可率領蜀道四萬大軍從東部直接進攻,吐蕃有多少人?
  全國上下加起來百萬人口也就頂天了,能動用的戰兵有多少?
  三十萬?算上那些叛亂的,實際上怕是連十萬都不到。
  加上吐蕃依舊是農奴制度,真正具有戰鬥力的部隊,人數並不多,而那些臨時武裝起來的農奴,則根本不是唐軍的對手。
  所以,只要玉門方向能夠完成牽制敵軍主力的任務,李靖率領的四萬蜀道大軍,完全可以輕易的打穿整個吐蕃。
  四萬大軍,在中原或許翻不起什麽大浪,但是在除了大唐以外的任何壹個國家,那都是可以輕易毀滅他們的存在,就連突厥,面對面的跟四萬唐軍打,他們也占不了什麽便宜。
  當然,前提是都是蜀道那種配置的唐軍。
  “不錯,朕也是這麽想的,蘇定方率領十七萬大軍,在滅掉吐谷渾之後,壹步步的南下緊逼吐蕃,步步蠶食,牽制吐蕃主力的同時,也讓部隊適應那裏的環境,而主力則為藥師的四萬蜀道大軍,而這壹次,大唐要打出的口號便是,對吐蕃進攻大唐進行反擊,解放數以百萬的吐蕃奴隸……”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