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佳閑王

末日遊俠

歷史軍事

時間是大唐武德九年,準確的說應該是六月初三,玄武門事變的前壹天。
燥熱的天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壹四章:復雜的戰場

唐朝最佳閑王 by 末日遊俠

2019-2-13 10:32

  如何保證部隊的火力不受影響,成了第七軍當下的首要任務。
  王玄策給出的建議,對於他們來說具備很大的參考意義。
  畢竟在此之前,壹直是陸戰隊的將士在這裏與敵軍作戰。
  “將軍您好,我是陸戰壹師師長柳據!”正面迎來了李道彥這位大將,柳據並不敢大意。
  暫且不論對方軍銜比自己高,就是身份也不是自己可以相比的,畢竟身上還有個皇室的稱呼。
  在李道彥的人生中,最過閃耀的履歷莫過於參與了吐谷渾之戰。
  但是內部系統的人卻都知道,李道彥只是在初期的時候參與了戰鬥,後來的時候,他便是以後勤為主,而到了進攻吐蕃的時候,因為李神通正好病逝,他不得不交出手中的權力,返回長安進行為期三年的守喪。
  復出後先是擔任第三軍的副軍長,其主要工作依舊還是負責後勤。
  不過僅僅壹年之後,卻被調任為第七軍軍長,這可是軍政壹手抓的實權人物了。
  很多人搞不明白為什麽李道彥可以晉升的如此快,但搞不明白也沒辦法,誰讓人家身上背著個皇族的身份呢?
  “柳師長辛苦了,接下來我軍將會接替妳部的任務,柳師長有沒有什麽需要交代的地方?”李道彥並沒有因為身份的問題而覺得柳據低了自己壹等,在問話的時候,他依舊保持著足夠的尊重。
  這裏是戰場,是壹個任何人都不能輕視任何人的地方,哪怕此刻站在他面前的只是壹個普通的士兵,李道彥也會認真的聽壹聽對方的建議。
  將軍的話,自然更加具有參考價值,但是基層士兵的話,也同樣很有參考價值,只不過兩者的等級觀念不同罷了,參考的時候,也不能放在同壹個位置去參考。
  “特別交代的地方倒是沒有,想必司令部那邊也已經跟將軍說過了。”柳據想了下,高層方面的東西肯定輪不到自己插嘴,雖然自己也屬於高層,不過建議的話,柳據還是覺得應該提醒壹下的,繼續道:“目前這邊正常的作戰以營為單位基本上就夠用了,只不過需要保持單位的銜接性,不能相距太遠,以免耽誤了支援的速度。如果有特殊的情況,可以擇機改變戰術。
  而最大的問題在於,不能將所有的部隊全部投入進去,這裏的地形環境有些復雜,加上遠離本土作戰,警惕性不可放松。
  所以我們師單獨留下了壹個半團的部隊作為後備,其中壹個團用於為各個作戰部隊輸送物資,另外兩個營則時刻準備支援。不過按照正常部署的話,這兩個營基本會很少派上用場,壹但發生問題,左右附近的營就會立即支援。
  敵人的戰鬥力很低下,裝備也很差,而且打到現在,他們的意誌力方面也出現了壹些問題。只要我軍持續保持這種壓力,或者繼續施加壓力的話,不排除短期內敵軍士兵心裏崩潰的可能。
  但是擺在我軍面前的唯壹問題在於後勤,部隊推進越深,對於後勤的壓力就越大,現在用壹個團來保障後勤,只能說是勉強夠用,但是我們師現在也幾乎是喪失了繼續推進的能力了。”
  喪失繼續推進的能力,不代表不能打了,而是再打下去的話,可能就要出現問題了。
  問題不在於部隊本身,也不在於敵方的能力忽然提高了。
  而在於己方的後勤根本跟不上,越往後打,後勤補給所需要的時間就會越久,原本兩天就能補給壹次的,到後面甚至需要三天,四天甚至更長的時間。
  這也就限制了部隊的作戰能力,從而給了對方可乘之機。
  沒錯,他們遇上了跟隋煬帝征伐高句麗時同樣的問題,不過壹個是糧食危機,壹個是彈藥危機,兩者雖然有些差別,而且彈藥就在唐恩浦口附近,但沒有足夠的兵力去保障可以將這些物資安全快速的送到前線部隊手中。
  不過,不要忘記了李道彥這幾年都幹了些什麽。
  別的不敢說,但是在後勤保障這壹塊,基本上屬於李道彥的專業。
  李道彥為什麽能在復出後便立即得到重用?難道真的是他水平太高了?既然是這樣,又為何放著李靖這位戰神不用,反倒是讓他去當了軍校的院長呢?
  說壹千到壹萬,這個答案李元吉早就告訴李道彥了。
  壹是李道彥值的李元吉信任,二是現代化軍隊的高級軍官,不僅僅只需要戰略眼光,同時還需要他具備後勤保障能力。
  甚至,李元吉很早就直接挑明了這件事,以後的戰爭,打的不僅僅只是誰更精銳,誰更勇敢,同樣還要拼誰的後勤不出問題。
  以前他們不明白,但是現在,李道彥算是徹底的明白了當初李元吉私下裏跟自己說的那些話。
  而且李道彥也很慶幸,自己並沒有把那些話當做耳旁風,他認真的聽了下去,並且對此進行了壹番的研究。
  於是,李道彥很快做出了壹個決定。
  每個師抽出兩個團,自行負責各師的補給問題,兩個團去全力負責壹個師,後勤壓力將會減小很多。
  但這依舊不是長久之計,他們必須要想辦法,盡快的從後方調來更多的車輛來保證物資的運輸,還有就是這糟糕的道路情況。
  ……
  半島的天氣讓人有些煩悶,這雨說下就下,下的毫無征兆。
  而且這裏的空氣也有些讓人難以適應,不像他們在本土的時候那樣。
  這裏的空氣,帶著更多的水份,而且還有股海腥的味道,這讓將士們有些不是太適應。
  空氣,天氣,糟糕的環境。
  壹腳下去,不說整個腳都埋進了泥裏也差不多了,至少整個腳面是會被埋進去的。
  這裏的交通情況更是讓人揪心不已,根本看不到像大唐那樣的水泥道路,在這裏甚至見不到水泥的痕跡。
  甚至,連夯土路都很少見,很多道路並沒有被進行硬化處理,完全就是憑借著常年的行走而形成的道路。
  這樣的道路有壹個特點,表面看起來很硬,但是在這裏空氣環境的影響下,以及大雨的影響下,壹場雨甚至要不了壹個時辰的時間,整個道路就會變的泥濘不堪。
  人走上去都會很費勁,馬車什麽的根本就不用想了,不僅速度會很慢,而且還會很吃力。
  總之,這裏的環境,在這個時候,在這裏就適合幹壹件事情,找個雨淋不著的地方,美美的睡上壹覺,然後等雨停,等地面被曬幹。
  第七軍已經全面的接手了陸戰壹師的進攻陣地,壹個軍擠在這壹個區域內,顯的略微有些擁擠。
  但即便是擁擠,李道彥也沒提出要接手其他幾個陸戰師的進攻方向。
  因為接下來,他要負責進攻。
  陸戰師就負責現在的區域,而空出來的陸戰壹師,則可以去支援其他的四個師,如此壹來,陸戰師的壓力會成倍的減小。
  而第七軍也可以集中火力死命的狠突。
  列成陣去平推,這種戰術並非不可以,但是在這裏的地形下,很難發揮其最大的作用。
  而且為了保障大軍的安全,在多山的地帶,往往需要派出更多的偵察兵去搜查,不斷的搜查周邊的情況,以防止意外的發生。
  誰都知道,想要把壹只軍隊藏在山裏還是很容易的。
  盡管面前的這些山都不高,甚至可以用小土坡來形容,可就是這些小土坡,他們也要派人去仔細的搜查。
  第七軍有專職的偵察部隊,但是偵察部隊的數量並不多,壹是沒必要組建太多的偵察部隊,壹個師也就壹個團的規模,而且還是分散在各個團裏的,而營是基礎的作戰單位,壹個營就有壹支偵察連。
  如果是在平時,這個規模是足夠使用的,但是放在這裏,四周到處都是山,延綿不斷的小山。
  最讓人惡心的是,有的地方山與山之間還隔著幾百米,甚至更遠的距離。
  這就迫使偵察兵不得不上前去搜查,很耗費人力,也很耗費時間和精力。
  偵察兵也是人,即便是將他們分成以班為單位散出去偵查,也是遠遠不夠的,至於集中全師的偵察兵。
  抱歉,這個真的做不到。
  不同位置的部隊,偵查的範圍是不壹樣的,全把偵察兵抽走了,就會導致後面的部隊沒有偵察兵可用,或許會導致更嚴重的後果。
  高句麗新羅聯軍的作戰方式他們也了解過,也有了壹定的防備,所以並不會在這方面出現什麽太大的問題。
  但是偵查活動依舊不能減少,而且還必須要擴大規模。
  這個時候,就需要其他的部隊站出來了,因為這些並不是專業的偵察部隊,很多時候,他們的做法與偵察部隊有很大的區別,為了保證這些部隊的安全。
  所以便是以排為單位派出去的,薛仁貴所在的營,恰巧被整體用作偵察部隊使用,而他們團,則是負責承擔了第七軍突進的尖刀任務。
  與此同時,承擔了偵查任務的薛仁貴,自然而然的也就成為了整個第七軍的先頭部隊。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