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唐朝最佳閑王

末日遊俠

歷史軍事

時間是大唐武德九年,準確的說應該是六月初三,玄武門事變的前壹天。
燥熱的天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四六章:幸福不能來的太突然

唐朝最佳閑王 by 末日遊俠

2019-2-13 10:31

  上元節後工作的第壹天,其實工作還是比較輕松的,幾乎沒有太多的事情可以處理。
  年前的事情年前已經處理完了,整個過年期間,也沒有什麽新的事情送過來,所以剛工作這段時間,往往是壹年當中最清閑的。
  但清閑不是沒有代價的,短則十日,多則半個月,各種各樣的事情都會堆積而來。
  換而言之,就是要在這半個月的時間裏,處理完整個月的公務。
  過年雖然放假,但不代表放假就沒有事情發生,而且現在也不像後世,可以電子化辦公,不用人來人往的到處亂跑。
  趁著清閑,李元吉也沒閑著。
  畢竟過年這半個月,他可是閑的發黴,對於未來自然也考慮了壹些。
  所以,工作的第壹天,李元吉便破天荒的召開了內閣會議,而且剛壹開始,就丟出了個重磅炸彈,足以將所有人都給炸翻的那種。
  “糧食保護價?”房玄齡楞了下,糧食保護價他並不覺得有什麽稀奇的,事實上朝廷也早就再做了,但是之前保護的是粟米等常備食物的價格,可這壹次,李元吉楞是把所有能吃的食物都給劃了進去。
  不管什麽品種,不管是不是常備食物,都按照不同的等級,給出了不同的保護價格。
  按理說這是好事,雖然這個保護價格目前來看是用不上的,但不怕壹萬就怕萬壹,現在糧食連年豐收,加上還有鎮州那個巨大的糧倉不斷供應。
  幾乎可以預見,如果接下來不出現之前那種災害的話,大唐的糧食價格必然會壹日比壹日低,最多三五年的時間,這個糧食保護價就能用上了。
  但換而言之,糧食保護價,有利也有弊,不過從目前看來,弊端是大於利的。
  “若是如此,短時間內倒是沒什麽影響,可三五年之後,朝廷這邊可就不好說了。”蕭瑀也忍不住的說道。
  “是啊陛下,三思啊……”
  這些大臣倒不是覺得制定這個價格不合適,只是希望價格制定的別太高。
  現如今誰是吃糧大戶?是朝廷!
  百姓手裏有地,只要不出現災害,他們完全可以自給自足,當百姓手裏有余糧的時候,這些糧食會有很大壹部分流入到市場,當市場供大於需的時候,物價自然就要降。
  原本物價降到什麽程度,要看這種供需不平衡到什麽地步,但設置了保護價之後,也就意味著朝廷為期設置了壹個底線,到了這個底線,就不能再跌了。
  這樣做固然保證了百姓的利益,因為他們可以在糧價持續下跌的時候,有壹個最基本的出售價格,而這個差價則由朝廷彌補。
  可問題在於,只有朝廷才是吃糧大戶,八十萬大軍每日消耗的糧食那可都是海量的,而且軍改過後,軍隊是壹日三餐的,夥食水平更是不斷的提高,設置這個價格,基本上等於是坑了朝廷自己。
  有錢的時候倒還好說,可沒錢的時候呢?
  如果僅僅只是壹種也就算了,什麽雜七雜八的全給劃了進去,劃的越多,朝廷就虧的越多。
  這才剛過幾天好日子,皇帝這就想不過了?
  “糧食保護價格是必須要推行的,朝廷是規則的制定者,不能因為涉及自己的利益,就去損耗大多數人的利益。”李元吉倒是沒有搭理這些人的反對意見,這個問題他已經想了很久,抑制糧價,保護糧價,這是朝廷必須要做的,但也不是沒頭沒腦的悶頭去做,“回頭妳們商議壹下,看看這些最低價格定在什麽價位合適,另外就是上限問題,也討論個價格出來,今年的上限要比去年最少低三十錢。”
  因為手裏沒糧食,所以抑制糧價也就無從下手。
  但是自從去年開始,朝廷手裏積攢了大量的糧食,所以也是頻頻出手,在半年內,將原本四百多錢壹鬥的糧價,硬生生打壓到了二百錢壹鬥。
  如果不是考慮到那些世家的利益,這個價格打壓的會更狠。
  有明智的人,他們緊隨朝廷的步伐,雖然賺的不多,但也不至於虧本。
  當然,也有愚昧的人,總是還幻想著糧價會漲回去,所以就沒跟著降價,至於那些人,李元吉也就只能呵呵了。
  常平倉最大的作用有兩個,壹是災年開倉賑災,如果之前常平倉都是滿倉,那麽三年的災害根本沒有任何影響,頂多也就是吃空常平倉而已,接下來兩三年就能恢復,根本不用擔心。
  而另壹個作用,就是用來抑制糧價的,雖然糧價上限沒有公布,但朝廷內部還是有條紅線的,壹旦超過,常平倉就會立即放出大量的糧食,直到價格低於紅線壹定距離才會收手。
  用後世的話來說,這叫國家調控,壹種很霸道,很不講理的操作手段,但現階段來說,這種手段受益的是百姓,而不像後世那種變了味的調控。
  房玄齡點了點頭,繼續下調糧價上限,這個早在預料之中。
  如今各地常平倉儲位最少的也差不多占滿了八成,多的甚至都快滿了,或者已經滿了,如果不及時處理掉,今年的新糧怕是沒地方放了。
  “朕考慮了很久,決定從今年開始,農業課賦降低二成……”
  ‘嗡……’
  李元吉剛壹開口,整個內閣便亂作壹團,根本顧不上這裏是什麽地方。
  如果糧食保護價格調整算是壹枚重磅炸彈的話,那麽大臣們就只能呵呵了,這才是真正的炸彈,還特喵的是重磅炸彈。
  “陛下,是不是有點急了?”就連壹向穩重的李勣,壹個對錢糧課賦等事沒有職責的兵部尚書,如今也終於是忍不住的站出來發出了反對的聲音。
  這些大臣們都知道,李元吉大力推廣商業的最終目的,就是想通過商業稅收來改變當下的稅收模式。
  如今朝廷的主要收入來源來便自於農業課賦,降低二成,別看李元吉說的挺輕松的,可全國下來,朝廷就要少收多少錢?
  好吧,少收也就算了,問題是商業稅收,去年對朝廷財政的貢獻還不足壹成,甚至連半成都不到。
  這麽壹來,今年朝廷的收入少了,很多事情想幹也幹不了。
  可問題在於,現在朝廷各處都需要用錢,沒錢就沒辦法發展,沒辦法發展,就滿足不了李元吉提出的目標。
  “朕算過了,各地的金礦銀礦銅礦開采過後,提供的資金就不止兩成了,朕沒別的想法,就是覺得百姓肩上的擔子太重了,想給他們減減負。”李元吉嘆了口氣,猶豫了很久,權衡了很多利與弊,雖然的出的結論是弊大於利,但還是要做。
  雖然這麽做會導致資金不足而影響全局的戰略部署,但好處也不是沒有,從另壹個層面來說,朝廷的收入沒少,只不過是沒有太大的增加罷了。
  但是民間卻會因為這二成的課賦,而迅速的安穩下來,倒不是對現狀不滿意,唐朝的課賦並不算高的,古代課賦最高的是宋朝。
  但習慣了不交公糧的日子以後,李元吉也總想著也讓唐代百姓享受壹下後世的待遇。
  雖然兩者不盡相同,但其實也沒差多少,當然,現在這個情況要比後世惡劣了很多,因為當下工業,商業經濟遠不如後世取消公糧的那個時候。
  李靖努了努嘴,不敢繼續開口,事實上他已經有些後悔了。
  其他的大臣也同樣不敢開口,不是因為事不關己,而是實在沒這個膽量去反駁。
  如果他們不顧壹切反對的話,不管他們的目的是不是為了朝廷著想,可在這種事情上,百姓可不管妳的初衷是什麽。
  皇帝想給百姓減負,大臣卻不同意?除非他們想試驗壹下夜晚在家睡覺的時候房子會不會塌,否則但凡有點腦子的人,都不敢出面拒絕。
  這可是會讓天下人痛恨的行為,難道非要把自己搞的千夫所指,萬人唾罵嗎?
  當然,不怕死的人還是有的,唐人的骨氣也還是有的。
  “陛下,兩成的確多了些,陛下體會民間疾苦,這些大臣們都知道,百姓們也都知道,可前提是必須要保證朝廷的計劃可以順利的進行,倘若連朝廷都無法支撐下去,又談何保護百姓?
  金礦、銀礦、銅礦的收入是可以抵消這些,可那並不是能立即拿出來的,壹時半會兒的補不上來,很多事情也就沒辦法做。而這個時候讓朝廷的步伐慢了下來,真的就有好處嗎?
  臣倒是不這麽覺得,臣覺得陛下應當大刀闊斧的改革,不要在乎壹朝壹夕的得與失,倘若將十年的事情,放在五年內完成,那麽剩下的五年,是不是可以減免更多的課賦?
  而課賦,對於現在的百姓來說也並不算重,加上糧價越來越低,百姓的要求其實也並不高,能填飽肚子就行了,有時候,幸福不能來的太突然,不然以後不幸福的時候,人是會受不了的。”魏徵據理力爭道。
  有人不想背負這個罵名,但他卻不行,不管這個罵名來自於朝廷?還是來自於民間,他都必須要站出來,把這口巨大的黑鐵鍋給背上。
  魏徵不會站在任何壹個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他的位置,永遠是站在朝廷這壹側的,是朝廷,不是皇帝,這件事對朝廷弊大於利,所以他就要反對,沒得商量。
  “有些道理朕也知道,先降壹成吧,其他的日後再說吧……”魏徵的最後壹句話提醒了李元吉,幸福不能來的太突然,不然是會出問題的。
  手機用戶請訪問,否則會出現無法訪問的情況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