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斷大明

官笙

歷史軍事

淩晨,京城筆架山,礦洞。
“老朱,我們這樣偷偷的來,教授不會罵我們吧?”壹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760章 討伐安南

獨斷大明 by 官笙

2019-5-16 19:13

  這場“大談判”並沒有曠日持久,明朝有著極其良好的信用記錄,並且是周邊國家崇拜的對象,現在明朝要“保護與幫助”他們,自然是萬分樂意。
  當然,不樂意的科爾沁等根本沒有抵抗的實力!
  第二日,天大明,在朱栩的書房內,平王,唐王,熊文燦向朱栩匯報著情況。
  平王看著朱栩,挪動了下胖身體,道:“皇上,科爾沁基本沒問題,察哈爾跟您預料的壹樣,很排斥,倒是那個倭國……”
  朱栩神色微動,道:“倭國怎麽了?”
  平王神色似有些疑惑,道:“倭國的使者跟臣說,希望明年能進京上貢,並且願意加入我朝的壹系列計劃,不管是聯合海軍,還是商貿,甚至是體制改革,都願意商討……”
  朱栩瞇起了眼,拿起邊上的茶杯思索起來。
  倭國也就是日本,壹直都是比較特殊的國家,島國情緒很重,狹隘自卑又自大,他們的心態是復雜難明。
  倭國表示願意加入大明的計劃,應該是看到了大明的強大,至於說“體制改革”,只怕對倭國現在當家的德川將軍來說——正中下懷!
  “日本要革新嗎?”
  朱栩心裏若有所思,對現在的日本,他除了從錦衣衛以及曹文詔帶回來的壹些消息外,基本上都不了解。
  不過,大明不好過,身為島國的日本會更不難過,只要大明掐斷它的對外貿易,日本將會非常的煎熬!
  朱栩擡頭看向平王,神色平靜的道:“倭國的上貢數額,每年黃金壹萬兩,白銀壹百萬,糧食兩百萬石,其他不計,至於倭國要參與我朝的計劃……他們必須要完成國內的改革才行,達到朕的要求,否則壹律拒絕!”
  倭國現在有壹百多個諸侯國,想要統壹就很難,至於政治體制改革——完全沒可能!
  簡單來說,朱栩就是要將日本排除在了他的計劃之外,實行全方位的封鎖!
  平王壹副“我明白了”的模樣點頭道:“是,臣待會兒再去談。”
  朱栩的目光朱聿鍵道:“唐王?”
  朱聿鍵倒是比平王更為幹練,神色壹肅的道:“回皇上,微臣這邊倒是都很順利,朝鮮,琉球,薩摩藩都很支持,只是壹些細節還要再商討。”
  這三國現在都處在危險的邊緣,需要大明的保護,而今明朝的計劃看上去是“利於他們”,自然不會拒絕。
  微微點頭,朱栩的目光看向熊文燦,笑著道:“怎麽樣,遇到軟釘子了吧?”
  熊文燦坐在最末,微微傾身,面上倒是如常,道:“回皇上,安南,緬甸的態度有些糊弄的意味,甚至連上貢的數額都不肯交代,其他都還好說,明年願意進京上貢,恭賀皇上大婚,親政。”
  朱栩端起茶杯,輕哼了壹聲,這兩國都是狼子野心,現在還占據著原屬大明的壹些國土,喝了口茶,放下茶杯道:“傳旨給左良玉等人,告訴他們,必須打著收復國土的口號,聲音要大,還有,在緬甸邊境進行壹些動作!”
  邊上的曹化淳立刻就知道了朱栩的意思,躬身道:“遵旨!”
  熊文燦等人沒有異議,雷霆收復安南,震懾東南半島,確保數年甚至十數年的和平,是明朝的既定策略。
  朱栩看著三人,沈吟壹陣道:“妳們再去談,然後寫好文書來給朕看。”
  這場大演武帶來的效果有些超過朱栩的預計,當然是好方向。
  從北到南,科爾沁,朝鮮,薩摩藩,琉球,臺灣,這壹條線已經控制在朱栩的手裏,現在是從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進行融合,壹旦時機成熟,朱栩只要壹道聖旨就能令他們削去國號,真正的成為大明壹省!
  “遵旨!”平王,唐王,熊文燦三人站起來,道。
  待三人走了,朱栩躺在椅子上,望著門外,目光灼灼,如同有火焰在翻騰。
  他這壹趟南下最重要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接下來,就看曹文詔以及左良玉等人的了,只要再震懾住東南半島,大明就可以獲得壹段相當長時間的平穩期,讓他安心的整頓內務。
  曹化淳站在朱栩身側,壹直洞若觀火,心底也暗松壹口氣。
  皇帝做事向來劍走偏鋒,與常人不同,壹路走來之所以能地位穩固,支持的朝臣沒有過多反對聲,就是因為他沒錯、沒敗過!這壹路披荊斬棘,經歷了不知多少,或明或暗反對皇帝“新政”的更不知凡己,壹旦皇帝稍有差池,尤其是壹場戰爭失敗,將會引起巨大的連鎖反應,不可想象!
  好在,皇帝又壹次勝利了!
  除了能繼續穩固皇帝的“英明神武”,是“對的”,還能給明朝帶來巨大的好處。依照目前已經商定的,四周各國的“貢品”,就有上百萬銀子,百萬石糧食,若是加上海貿的壹塊,這個數字曹化淳心裏都沒底,肯定驚人!
  曹化淳心念轉動著,好壹會兒不見朱栩動靜,上前低聲道:“皇上,是否用膳,或者休息壹下?”
  朱栩是又壹夜無眠。
  朱栩微微搖頭,道:“各種條約要盡快擬定,以免夜長夢多,簽署好了就將人送走,不要再留下了。對了,派人追老曹,帶上普特曼斯的親筆信以及幾個親信,告訴他,荷蘭那邊就不用打了,直接接管就行。”
  曹化淳躬身,道:“是。”
  朱栩手指在桌面上敲擊著,目光沈思,好壹會兒道:“設立呂宋宣慰司,復建舊港宣慰司,‘書同文,車同軌’,軍事,政治,經濟,文化要迅速融為壹體,馬尼拉,巴達維亞,新加坡,要駐守大軍,牢牢控制馬六甲海峽……”
  曹化淳靜靜的聽著,朱栩的意思他能明白,明朝將要在南海諸島新建書院,商行等等,傳播明朝的“先進文明”。
  待曹化淳記下後,朱栩又道:“駱養性到了嗎?”
  曹化淳想了想,道:“應當快到雲南了。”
  朱栩手指敲擊的慢了些,道:“讓錦衣衛進來,這些話荷蘭人,西班牙人,想辦法控制壹些,情報網要擴大了。”
  “是。”曹化淳會意,道。
  “接下來,就是時間的問題了。”朱栩松了口氣,目光悠悠的道。
  曹文詔去南海,壹來壹回起碼要兩個月,安南的戰事壹時半會也不會結束,他要在福建待壹陣子了。
  曹化淳聽出了朱栩的話裏的意味,稍作思忖的道:“皇上,朝廷那邊政務堆積日多,南方不宜久待。”
  朱栩自然知道,“新政”現在剛開始,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他去做,不過這裏的事情也耽誤不得,手指在桌面又敲擊起來,猛的道:“傳旨內閣,六部尚書,命他們舉薦內閣輔臣,再增加六人!”
  現在內閣是兩人,增加六人就是八人,加上壹直空缺的首輔,就是九人編制。
  隨著政務的不斷增加,朱栩也感覺到有些不堪重負,需要增加助手了。
  曹化淳點頭,道:“遵旨。”
  “嗯,京中近來還有什麽事情發生?”朱栩坐起來,端著茶杯道。
  曹化淳稍作回憶,道:“剛剛司禮監來消息,永寧公主帶著李香君偷偷跑出宮,說要去做女將軍,跑進京東大營,被呂國公親自送了回去,太後下了封口令,不得外傳。”
  朱栩眉頭壹挑,搖頭嘆道:“這丫頭,是要氣死皇嫂啊……”
  小公主這麽離譜的根源在哪裏,曹化淳心知肚明,等了壹會兒又道:“錢謙益稱病,已經遞交辭呈了。”
  朱栩先是微怔,嘴角微翹,玩味的道:“這是因為不想去臺灣嗎?”
  曹化淳沒有說話,他是內監,不能揣度外臣。
  對於錢謙益,朱栩壹直都覺得不堪大任,笑了笑便道:“他要辭官便讓他走吧,臺灣找別人去,溫體仁那邊沒有鬧幺蛾子吧?”
  溫體仁將來是要去安南的,這位長袖善舞,雖然心思多,可能做些事,去安南最好不過。
  曹化淳道:“溫大人沒有動靜,刑部張尚書近來在重審‘東林舊案’,名義上是‘朔本清源’。”
  朱栩猛的轉頭看向曹化淳,道:“誰批準的?”
  曹化淳微微躬身,道:“畢閣老。”
  朱栩目光閃動的看著曹化淳,然後又轉過來,倚靠在椅子上,眼神閃動,沈思不語。
  當年他在廷議上,借著趙南星等人的案子,將朝堂內外的東林黨人壹網打盡,殺的殺,關的關,流放的流放,這個案子,當時震動天下,全靠他的“壹意孤行”撐過來的。
  東林黨在這個時候的絕大部分人心裏都是“國之賢士”,盡管朱栩這幾年,尤其是這壹趟,強行對東林黨進行定案,可還是改變不了人們,尤其是士紳,官場之人的看法,想法。
  張問達也是東林元老,他想重審,哪怕是翻案朱栩都不難理解,只是畢自嚴點頭,就值得他思索了。
  曹化淳看著朱栩的神色,心裏掙紮壹番,還是諫言道:“皇上,以張尚書來重新厘定案情,將有助於‘新政’。”
  朱栩明白曹化淳的意思,點頭又搖頭,道:“畢師的想法肯定不是這麽簡單,只怕,還有其他意思。”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