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天元逼並邊角騰(十三)
戰國野心家 by 最後壹個名
2019-5-20 20:23
如果說,前兩卷看起來雖然修正了很多,但整體還能看出《墨子》原本痕跡的話,那麽第三卷則徹頭徹尾變為了壹整套“科學”。
第三卷,適借用的是《墨經》中的科學定義,衍生出來的壹系列的內容。
從墨家之辯的聞知說知之說,發展為《邏輯》壹篇,裏面都是壹些簡單的邏輯內容,只能算是啟蒙讀物,但是卻包含了推理。
從墨子定義的“圓,壹中同長”、“平,同高也”等內容,衍生出《幾何》,由定義開始,逐漸講訴壹些幾何學的內容,也是和《邏輯》配套的。
圓壹中同長的定義很完善,自不必談。平,同高也這樣的話,也化簡為“平行線間的公垂線相等”的內容。
裏面又加上了適知道的壹些幾何學初級內容。
從墨子定義的光學八法、小孔成像等問題,發展為《論光》這壹篇。整體上墨子的光學成就,是絕對領先於時代的,這壹點毋庸置疑,而且作為壹些啟蒙開篇,內容也不需要多詳實,留下足夠多的空間即可。
從墨子定義的“力,形之所以奮也”,衍生發展為《力理》壹篇。
墨子本身對力的定義不壹定對,但是適可以修正。而諸如杠桿原理、斜面重力分解這些墨子提出的驗證性內容,適也都加入到《力理》壹書中,作為初等物理學,後續還有壹部分艱澀的關於曲線的內容。
從墨子制作各種機械的手藝,衍生出《機械》壹篇,主要就是介紹壹系列的簡單的機械原理,如杠桿,連桿等。再由磨坊、水力錘等內容作為補充。
從墨子定義的“壹處在十位的時候,這個壹相對於處在各位的五來說更大”等內容,再融合此時的九數,衍生為《墨家九數》,主要是闡述壹些初等數學內容的定義,而不只是單純的算術。
除此之外,還有《稼穡》、《造人》、《湯問》、《守城》、《化冶》等其余的內容,不至於說包羅萬象,但是基本上完成了壹些科學啟蒙。
最後還有壹冊《推驗》,屬於是科學的方法論內容,講訴壹個道理,如何驗證、如何推理,融合了經驗論和理性論。
這壹部分內容,大部分都是適編寫的,算是借用了墨子的名,裏面當然也有不少墨子的原話。
而這部分內容,正是墨子認為墨家“可以不絕於天下”的精髓,籠統地稱之為“天誌”部分。
不過這壹部分墨子只是大致地翻了翻,就放在了壹旁。
他認為,這壹部分內容,不涉及到理論之爭,是就是,不是就是不是。
他自認自己不如“賽先生”與“唐漢”,裏面的壹些東西自己未必看得懂,但是想來適壹定給出了足夠的推理,因而反倒最不必在意。
又確信這屬於“天誌”的範疇,是墨家得以千古不絕的重要內容,因而草草壹觀就放在壹旁。
他主要在意的,其實還是第二部分內容,也就是涉及到墨家道義的部分。
雖然相信適,但也必須仔細揣摩,以看看適到底往裏面摻雜了多少私貨、修正了多少內容。
此時不便說,就先將這壹卷書放在了壹旁,說道:“我細細看幾日,妳放心,我的身子骨還能挺壹兩年,總可以看完的。這些東西對墨家很重要,我明白。”
適低頭道:“若是先生同意,最好就盡快刊印。墨家的義,需要流傳天下,正如當年弟子所言,先生走入草帛之上,化身千萬,以此利天下。”
墨子點頭道:“妳壹心利天下,這是極好的,我也清楚。”
他指了指身旁的壹個蒲團道:“妳坐近些,我與妳說點別的。”
適起身靠近,墨子忽然說道:“剛才看妳編寫的《勝綽》壹篇,我想到了當年商丘之事。”
“勝綽棄義,本該清除墨家隊伍,這是正確的。妳那時候起,就愛憎分明,這壹點我也認同。”
“之後,妳與我、與高孫子、與魏越等人,都發生過爭論。既說義越辯越明,這也沒錯。”
“妳從不肯低頭,也不肯迎合妳所認為不對的事。這壹點極好,只是……適啊,妳要明白,勝綽的事,和以後與妳發生爭論的人,是不同的。”
適點點頭道:“弟子明白。勝綽棄義。其余人,心中有誌於為天下芬,只是做法和我不同。”
他小心地遣詞,墨子笑道:“對,妳這話說的極好。做法和妳不同,未必就是錯。妳既編寫了《天誌》與《推驗》,當知很多事……需要驗證推理才知道對錯。”
“這壹次同義會,妳知道要探討什麽。”
適嗯了壹聲,說道:“弟子知道。”
墨子指了指自己因為咳嗽而不斷起伏的胸口道:“我老了,心裏也明白。所以,這壹次,我就算知道如何對墨家有利,我也不會表態。”
“因為我要擔心的,是我死之後,墨家的路是不是可以走下去,這些制度規矩是不是可以糾錯選出最利天下之義。”
“對我而言,這壹次就算我表態了,墨家走過了今後十年,可以後怎麽樣我是看不到了。”
“我不想只看十年之後,我想看百年之後,我想知道就算我死了……就算妳們這壹代人都死了,墨家依舊可以集聚正確的義,走出壹條正確的路。”
墨子話盡於此,適明白墨子已經把能做的都做了,也明白了墨子的意思。
最終,誰都會死,但墨家的規矩和制度只要不壞,如果這壹次可以印證,那麽墨家終究可以長存,天下終究可以大利。
墨子看著適,笑吟吟地說道:“前幾日,我與禽滑厘談論天下。我說我墨家之學不絕於世,必靠天誌。”
“妳剛才所說的楚人刻舟而求劍的故事,我希望將來墨家的故事是這樣講。”
“劍落入水中後,人們不需要拿出《墨家精義》,在上面尋章摘句,尋找我墨翟說沒說過這劍應該在哪找?”
“我希望的是,人們根據《墨家精義》,根據船與水速,根據劍落水何時,推知而出劍在什麽位置。”
“在大江落,可以找到;在河水裏落,亦能找到;在泗水落,依然可找……”
“這《墨家精義》既是妳編寫的,我只問妳,這意思妳懂了嗎?是可以做到的嗎?”
適拜首鄭重道:“是可以做到的。先生言,堯政如今亦不善,弟子從未認為善政可以壹成不變,百世千載。”
墨子欣慰道:“那極好,那便好。”
“好,好啊!那妳且下去吧,我現在就翻看壹下,盡快看完,若是可以,大可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