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女哪裏逃

開荒

歷史軍事

金陵十裏秦淮,攬月樓。
李軒壹大早被外面猛烈的拍門聲吵醒,然後宿醉的後遺癥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八五八章 最後

妖女哪裏逃 by 開荒

2022-6-2 22:01

  “楊戩?”
  半跪在地的綠綺羅神色微楞,她強撐著軀體看向祭壇之上。
  她那布滿了死灰之意的瞳孔內,再次有了些許情緒波動。
  今日最讓她絕望痛悔的,並非是自己的魂燈受人所制,而是她親手重創了李軒。
  也就在這壹瞬,她的靈目法眼,望見了‘李軒’的身影幻化,最終變化成了壹個銀甲身影——那赫然正是‘清源妙道真君’楊戩。
  這位二郎神的面色同樣青白如鐵,卻比之前奄奄壹息的狀態強了不止壹籌。
  九轉玄功的極限不但變化無窮,更不死不滅,永恒唯壹。
  他的法力法準,可能不及當年的昊天,可壹身抗毒之能,比之昊天強得太多。
  李軒的身影,則顯化在了楊戩的身後。此時他周身上下分毫無損,右手距離那始皇棺槨更只有半指之遙。
  讓人驚異的是,此人身後,還顯出了另壹個容顏清麗莊嚴的窈窕女子。
  綠綺羅第壹眼就認出女子的身影,正是孫初蕓,佛門的‘摩利支天佛’。
  數年前李軒橫掃身毒,助佛門恢復全盛,使中土佛門十數位菩薩得以成就佛果。
  而摩利支天正是其中之壹,且得李軒鼎力相助,據有了壹千七百萬佛徒,擁有壹片三千九百裏方圓的小千世界。
  此時這位就立在李軒身後與羅煙聯手,以隱匿,心靈,與迷幻之法助李軒欺瞞所有人的靈覺。
  “是金闕天章?”
  王母九鳳皺著眉,看向李軒身後的那卷金色的書冊。
  無論摩利支天與羅煙,法力都不過是聖天層次。
  二人都各有神寶,可以加強她們的隱匿與迷幻法準,可這都不足以欺瞞她與在場六禦大帝的靈覺。
  王母九鳳稍壹思忖,就知這定是金闕天章之功。
  如果不出意外,這位玄黃天帝在金闕天章上寫下的文字,壹定是——所有人都不能洞悉羅煙與摩利支天之法。
  李軒也感應到眾多帝君的註視,他不由壹聲失笑後:“聖人之能,果然不俗。”
  這王母九鳳能夠堪破他以‘金闕天章’制定的神天之律,顯然不是依靠她自身的能耐,而是借助聖人們的偉力。
  他幹脆不再掩藏,十二條輝煌浩蕩的赤金龍氣再次環繞於側,身後的白虎之形則因收納了壹百八十萬秦軍之故,更加的霸烈剛猛。
  無窮無量的皇威,再次覆蓋了整片三千裏方圓的虛空,也鎮壓住了所有帝君的雜念。
  王母九鳳的氣勢唯我獨尊,可當李軒真身出現,她整個人頓時就被整片天地孤立,落入至萬夫所指之境,又像是被拔了毛的鳳凰,氣勢全無。
  而隨著那超脫級的‘神權’與‘神威’壓下,不但王母九鳳身後那座次第張開的法陣陷入僵滯,就連那四十九層天地玄黃玲瓏塔垂下的功德氣柱,竟也在寸寸開裂。
  綠綺羅望見這壹幕,就不禁微壹楞神。
  她不驚奇於摩利支天的出現,只是不解李軒與楊戩二人,究竟是什麽時候互換的身份?
  楊戩的九轉金身,確實變化無窮。
  可在第三重門禁開啟時,立在她面前的壹定是李軒無疑。
  楊戩再如何神通廣大,也無法十成十的模擬李軒的皇道龍氣,也打不開始皇陵的三重門禁。
  否則這位何需等到現在才進入此地。
  綠綺羅隨後就若有所思,想起李軒強行拔取禹王九鼎時,這片天地間的動蕩昏暗。
  綠綺羅心想李軒唯壹能瞞過她與王母九鳳的時間,就在這短短片刻間。
  遠處的諸帝則是神情各異,他們當中的大多數都顯出了意外之色,隨後就或喜或憂,又或是不動聲色。
  唯獨陸壓道人微壹挑唇,顯露出了幾分了然的笑意。
  “看來陛下不但對今日之局早有妙算,對燧人綺羅也早有防備。”
  王母九鳳則除了最開始的驚訝之後。自始至終都是無動於衷,哪怕身後供聖人進入的通道被李軒以威權封禁,哪怕李軒距離棺中之寶只差壹步,她也仍是鎮靜從容。
  她只眼含疑惑與探究的上下看著李軒:“可我最奇怪壹點,陛下就不擔心楊戩他取走這棺內的秦王印與混沌鐘,還有這天地間唯壹壹份聖人之基?”
  其實方才李軒收納禹王九鼎時,她也曾生過疑念,懷疑眼前的李軒是否真身。
  直到她親眼見楊戩連開五層棺槨,距離始皇留下的密寶與那份聖人之基只有咫尺之遙,這才令綠綺羅發動。
  “即便它們被取去了又如何?”
  李軒壹聲哂笑:“只要能阻止這場會元之劫,這聖人之基是否歸我都無關緊要。”
  可能是他修行的時間太短,李軒對於自己是否能夠獲得超脫之機,並無太多執念。
  他知道眼下最緊要的事情是如何讓自己,讓身邊的人活下來,而不是貪婪的去抓住壹切。
  而就在他說話的時候,李軒的右手已經抓住了棺蓋。
  楊戩既已功敗垂成,那就只能由他來收取這棺中之物;
  這裏面的東西,依然是他對抗聖人的關鍵。
  而此時他雖無綠綺羅的太初劍氣相助,也失去了五方天帝與四象神君的法力加持,可無非就是進展稍慢些許。
  “原來如此。”
  王母九鳳不禁語含佩服:“陛下不但性情豁達,更有遠見卓識,思維別具壹格,與昔年的始皇截然迥異。所以自陛下出世以來,所有行止都每每讓我意外。”
  李軒聽到這句,卻不禁生出了疑惑之意。
  忖道王母九鳳此言,到底是何意?
  他面上卻不動聲色:“什麽遠見卓識?這不該在情理之中嗎?本人最大的優點,就在於有自知之明。想我壹個小小的法醫,有何德何能,能夠在數年間統合外域,成就天帝?
  本人或有些聰慧,有些這個時代的人們沒有的見識,可這天地間的英傑何其多矣?本人身置此時此境,又豈能不疑聖人,不疑綺羅?”
  此時李軒修為已至極天之境,法準之力,則強至超脫。
  所以言語間不再掩飾自己源自異域的來歷。
  不過在場的帝君們卻都沒聽懂,只當李軒說的法醫,是他以前的靈仵身份。
  遠處的綠綺羅聽到這句,瞳孔中的光澤卻再次壹黯。
  她想起了這數年來,李軒對她有意無意的欺瞞防備。
  還有萬年之前,她死於昊天之手的真相。
  李軒似有所覺,他不著痕跡的看了綠綺羅壹眼,就繼續掀動那槨蓋。
  “不過也有朕沒想到的事,朕曾經猜測聖人的伏子是扶桑,是太乙天尊,是陸壓道君,甚至是真武帝君,卻唯獨沒想過,會是妳這被聖人封禁萬年,日日施以酷刑的三代天後。”
  說到這裏,李軒也不由‘嘖嘖’有聲的感嘆:“誰能想到呢?王母大人名義上是在服刑,實則化身玉皇,統合諸天。在兩趙時代,妳幾乎就成了天帝。”
  “可惜功敗垂成。”
  王母九鳳自嘲壹哂,同時目光森冷的掃了遠處的江含韻壹眼。
  這個女人背後的西王母與三官大帝,正是導致她功敗垂成的禍首。
  如非是那位與她共享‘王母’之名的瑤池聖母,她擁有的香火神力本該更強大。
  再如非是西王母的穿針引線,那諸天帝君也絕沒有與她對抗的勇氣,更沒有對抗她身後那幾位聖人的力量——哪怕是傷重自封的聖人。
  她隨後就收回了視線:“汝等諸位,今日就打算這麽坐視嗎?看著這位陛下,拿到妳們朝思暮想之物?
  對了,聖人之前還有言交代我,說道今日但凡能有人能反戈壹擊,助聖人撥亂反正者,未來都有渡劫之機,甚至超脫之望。”
  就在這個時候,這方天空中赫然現出了五件事物。
  這天空的東面是壹張陰陽循環的太極圖,壹面繪有盤古之像的旗幡,還有青紅藍綠四把仙劍。
  天空的西面則是壹座九品蓮臺,壹株七寶妙樹。
  勾陳大帝只望了天空壹眼,就知五位聖人正以其強橫法力,強行破封。
  這顯然是王母無法順利打開通道,接引聖人進入之後,幾位聖人只能改弦更張,強行為之。
  不過在場的諸多帝君,卻沒有任何動作。
  即便空中的那五方天帝,也不敢擅動。
  李軒依然是太虛三十三天數億人承認的當代天帝。依然控禦著始皇陵外近壹億兩千萬的大軍。
  勾陳大帝的靈念,已經感應到李軒的直屬部眾在不久之前,盡奪五方天帝的所有兵權。
  而這位身具的超脫法準,可能奈何不得有諸聖加護的王母九鳳,卻足以在瞬息之間,將此地任何壹位帝君直接殺死。
  至少在聖人進入此地之前,始皇陵內無人敢生逆反之心,出手阻撓李軒。
  王母九鳳微微搖頭,唇角處又流露出嘲諷的笑意:“說來陛下,妳就從來沒有疑過自己的來歷嗎?”
  李軒的神色微動,卻毫不遲疑的將槨蓋掀開。
  他是很好奇自己是因什麽緣故穿越此界,可當務之急卻不在這樁事上。
  此時這第六層的棺槨之內,沖出了壹股浩大磅礴的靈光青氣。
  李軒的護道天眼,則辨識出裏面赫然擺放著四件事物——壹只青銅鈴鐺,壹枚朱紅玉印,壹個紫色的葫蘆。最後壹件,是壹面鉑金質地的古鏡。
  那青銅鈴鐺,自然是混沌鐘。
  此物歷經大戰,已經殘損不全。可內中依然蘊藏著超脫法準,攪動四方之靈。
  朱紅玉印,自然是那秦王印,也是控制那十二金人的關鍵,甚至是掌控混元河洛大陣的關鍵。
  至於那紫色葫蘆,內中很可能就是所謂的聖人基石。
  而鉑金古鏡,想必是大秦皇室歷代相傳的先天至寶‘照秦鏡’無疑。
  昔日天師葛洪在《西京雜記》就有過記載,此鏡廣四尺,高五尺九寸,內蘊太虛乾坤之力,且可放無量光明,如同大日。還可辨疾病,照人心。
  秦始皇常用這面方鏡來觀照宮人,有心虛膽張心動的就直接處死。
  唐時詩聖,詩仙也有關於此境的詩詞,如“梁獄書應上,秦臺鏡欲臨”,如“心托秦明鏡,才非楚白珩”,如“德業懸秦鏡,威聲隱楚郊。”
  自大秦覆亡之後,此鏡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不意竟也在這始皇棺內。
  李軒心神微振,當即就探出法力,首先往那青銅鈴鐺抓了過去。
  可就在這壹瞬,李軒卻發現自己的壹身龍氣,竟然當場潰散。
  那懸掛於他腰部的‘昊天神印’,也在這壹刻粉碎炸裂。
  這導致李軒的法力急速衰落至極天之境,整個人也被始皇棺內外的法禁往外推開數步。
  他整個頭顱與元神也猛地炸裂。
  無數條青色的木藤從李軒體內爆發式的茁壯增長,它們的枝蔓伸展,宛如妖魔亂舞。
  “陛下既然防了聖人,防了玄女娘娘,可怎就不防備壹下自己的帝印?不防壹防玄女娘娘給妳的先天葫蘆藤?”
  此時王母九鳳的唇角微微上揚:“昊天神印只能擾亂他龍氣片刻,葫蘆藤也無法擊碎他的永恒之法。時機稍縱即逝,聖人之基就在眼前。諸位還不動手嗎?”
  就在她語落之刻,天空中赫然現出了五只擎天大手,使得那江山社稷圖的天空,現出了無數的裂紋。
  這是聖人的力量,在進壹步的深入皇陵之內。
  在場諸帝的眼中,也不由現出了壹抹異色,甚至是內蘊殺機。
  綠綺羅更是心臟停擺,壹股陰冷麻痹之感與無窮悔恨,在她的胸內滋生蔓延。
  她想到最初的‘文山印’,正是由她與虞子聯手煉成。
  想到了這昊天神印至少兩成的碎片,是源於王母九鳳與太白星君。
  也想到自己在南天宮存放了萬年的那根‘先天葫蘆藤’與‘九天息壤’。
  九天息壤是來自於她的姐姐女媧,可是葫蘆藤——
  綠綺羅緊緊握住了長劍‘工布’,心緒寒冷寂絕。
  她回思過往記憶,發現自己隕落之前,從沒得到過先天葫蘆藤這種神物。
  此時在祭壇之下,少司命源太微的面色,也微微發白。她的姐姐大司命,則咯咯的笑,眼神幸災樂禍:“我說過的,他就是個禍胎,這天地大劫,必由其而始——”
  大司命的語聲,卻在此處戛然而止。
  只因臺上的李軒,竟又發出了壹聲輕笑:“王母娘娘,妳又焉知朕沒有防備?”
  就在李軒語聲道出的壹瞬,他的血肉軀體就已重塑,頭上戴著的十二旒平天冠,同時垂下了無量的功德之氣。
  李軒的袖中也現出了壹枚森綠色的種子,點入到了他的神魄之內,竟在頃刻間填補了他體內混元五行的木靈之缺。
  與此同時,十二條赤金龍氣,也再壹次在李軒的身周凝聚成形。
  依然是帝氣輝煌,皇威霸烈!
  李軒的身影也再次踏前兩步,他的眼中放出了無量精芒,牢牢抓住了那青銅鈴:“朕為今日的準備,還不僅僅只是如此,那壹定是妳們遠遠想不到的——”
  王母九鳳則不禁微微失神,她認出李軒方才拿出的樹種,竟仿佛是神樹建木之種。
  中土的‘建木’,早已被上古諸位人皇強行伐斷。
  可在身毒,在西域,還另有‘建木’存在。
  它在身毒的別名為‘宇宙’,在西域則為‘世界’。
  王母九鳳忖道這莫非也是李軒,在身毒諸天的收獲。
  隨後她就收起了思緒,看向李軒手中現出的另壹枚印璽。
  她的靈識已辨知到這印璽之下,只有八個大字——奉天承運,既壽永昌!
  知道那是大晉皇室傳承的二十四璽之壹,而且是其中最關鍵的壹枚玉璽。
  那是用於替代秦漢和氏璧的大晉‘傳國之寶’!
  ※※※※
  此時在大晉皇城文華殿內,虞紅裳正將壹封還未批紅蓋印的詔書,展開在虞祐巃的面前。
  “這是禪位詔書?將皇帝禪給我爹?”
  已經十壹歲的虞祐巃仔細看著詔書的內容,同時若有所思:“是為今日始皇陵內那壹戰吧?”
  於是他毫不猶豫,就拿起了自己的印章蓋在詔書末尾處,同時笑問:“尚父就不用把這皇位還我了,只需他立我當天庭太子就成,我可以改姓的。”
  虞紅裳聽了之後,就不禁唇角微抽:“妳想得倒是挺美,不過今日妳爹如果贏了,那麽日後妳這皇帝,倒真是貨真價實的天子。”
  此時她的目光,又往那文華殿外看了過去。
  就在虞祐巃蓋下印章,又以朱砂在詔書上書寫姓名的時候,這文華殿外,也出現了壹位面容冷峻的中年道人。
  他身後懸浮著壹把青色長劍,那酷烈的劍氣,竟在壹瞬間就破開了此地所有的法禁,所有的龍氣。
  不過也在這壹瞬,有巢氏、燧人氏、知生氏、伏羲、神農、黃帝、少昊、顓頊、帝嚳、堯、舜等歷代帝君的身影,都在這文華殿上空顯化。
  那始皇元封的力量,也全都濃縮在了此地。
  虞紅裳看了壹眼那道人,就不在意的微壹揮袖:“讓諸位大臣簽字畫押!今日本宮所為,確實不合禮法,不過為我大晉國運,汾陽王需從天子處借皇位壹日。”
  而此時在場的諸多大臣,包括朝廷的幾位輔政大臣,太保於傑也赫然在列。
  這些人都神色木然,如枯木般壹動不動,壹副誓死不從的模樣。
  不過自有旁邊的繡衣衛強行抓住他們的手,在詔書上畫押簽名。
  說來奇怪,太保於傑壹身浩氣雖至極天之境,此時卻是仿佛沒有反抗之力。
  就在所有八位輔政大臣都簽下姓名的這刻,整個皇宮的龍氣轟然鳴動。
  ※※※※
  與此同時,在李軒的六合誅仙劍圖內。
  太白星君的面色青紫,被壹重重的鎖鏈困鎖束縛在側。
  他正凝神看著天空,那如蜂群般卷動的劍氣。
  可這整整三十六萬枚劍氣當中,竟無壹縷是由他當初贈予。
  而此時在劍圖的中央,鎮元子則神色異常復雜的盤坐於那‘渾天鎮元鼎’的東面。
  在他的左側,是南極長生大帝,在他的右側,則是南方保生大帝。
  在鎮元子的對面還坐著壹人,那是‘宏仁普惠大帝’,也即全真之祖呂純陽。
  “今日之戰,關涉浩劫生滅。”
  南極長生大帝斜目看向鎮元子:“鎮元大仙知道接下來該怎麽做了?”
  “吾又非愚純之輩?”
  鎮元子不由苦笑:“吾鎮元自當全力以赴,護持陛下道體不傷。”
  今日這裏的四人,都掌握著神天與聖天層次的生死與生元之法。
  而他們接下來唯壹要做的,就是讓那位玄黃天帝能夠持續不斷的恢復,擁有生生不滅的元氣。
  也就在同壹時刻,在大羅天淩霄寶殿。
  授命監國的薛雲柔從皇位起身,朝著自己左側的壹位尖嘴猴腮的佛,深深壹禮:“接下來,就拜托鬥戰勝佛了。”
  “俺老孫不是聖人的對手,昔日玉皇大帝的禦座前,這位佛雖只顯化殘缺法體,卻只用壹只手就可將俺鎮壓。”
  鬥戰勝佛壹聲自哂,卻分毫無畏的看著這淩霄殿外出現的壹位綻放著無量光明的佛。
  “不過妳家夫君在這裏經營出了好大的場面,俺倒是可以試著與他抗手壹二。看看現在的俺,是否能有些長進。”
  此時殿外那無量光明的佛影見狀,不由無奈壹嘆:“鬥戰勝,妳是壹定要違逆我意,背棄佛門?”
  “俺老孫欠了人情,不能不還。”
  鬥戰勝佛目光雖然平靜,可他手持的擎天巨棍,卻已透出了恢弘罡氣,搖撼星河。
  “佛門雖由妳創,如今卻已非妳壹人之物。昔日我被妳的真如之法折服,所以情願入佛門求道,可如果妳的道與我不合,俺又何惜此身?”
  薛雲柔見得此景,不由心神微舒,她又轉向了自己的右側,同樣施以重禮:“也請元君全力助我。”
  那邊坐著壹位寶相莊嚴,容顏清麗的女神。
  而此刻立於淩霄寶殿的四位天師,則各自顯現出凝重之意。
  他們眼前這位女神,正是昔日大周文王的正妃,是紫微大帝與勾陳,乃至南北二鬥眾星之母‘鬥姆元君’。
  這位自三代天庭碎滅之後,就壹直隱居不出,不理世事。
  不意今日,這位竟也被請到了此間。
  此時鬥姆元君也睜開了眼,意味深長的望向在場的四位天師:“天妃放心,吾有諾於陛下,在始皇陵內分出勝負之前,大羅天內壹切安好。
  吾不願與聖人為敵,可如果只是助他鎮壓太虛三十三天,吾義不容辭。”
  以張道陵為首的四人就不由相視苦笑,都想那位天帝陛下,究竟有多不放心天師道?
  那三位聖人的確是天師道的源頭,可如果能免去會元大劫,也同樣是他們四人所樂見——
  ※※※※
  始皇陵內,王母九鳳已經無法維持她壹直以來的淡定從容。
  隨著李軒手持那青銅鈴鐺,並將法力貫入其中。此物當即變化膨脹,化為壹尊巨鐘,懸浮在了李軒的頭頂上,同時發出‘鏘’的壹聲震鳴。
  那鐘聲浩大渾厚,悠揚清遠,僅僅壹聲轟響,就使得王母九鳳身周的功德氣柱開裂。
  王母九鳳面色青白,不得不將那杏黃旗卷動,以壹股厚重戊土之氣,生成金蓮萬朵,護持在了自己周身上下。
  幸在李軒的註意力並不在她的身上,此時他又第二次發力,將秦王印也強攝到了身前。
  秦王印壹入手,李軒就已掌握住了十二金人。
  隨著李軒以無量龍氣貫入秦王印,不但那十二座金人。就連周圍的混元河洛大陣也暫停運轉,不再針對李軒。
  而當李軒再伸手,將那紫色葫蘆也強行抓攝的時候。
  在場的諸帝雖然面色各異,甚至是不能自禁的顯露出焦躁貪婪之色,卻沒有壹人敢妄動。
  王母九鳳則是再次輕聲笑了起來:“其實方才,陛下該再等壹等的。妳就不想看看妳這些部屬,是誰三心二意,是誰陰懷不臣,又是誰忠心不二?”
  李軒則微微壹哂,心想有何必要?
  這‘忠誠’二字最經不起試探,身為人主,他該做的是不給部屬任何背叛的機會,而非是去窺探臣子誰可靠,誰不忠。
  他將紫色葫蘆放在手中稍稍感應把完了壹番,就將之丟入到袖中。
  那也是壹件先天至寶,蘊藏著‘離散’這門神天層次的法準之力,葫蘆中蘊藏的,也確是壹條玄而又玄,仿佛‘眾妙之門’般的靈機。
  不過此物暫時於他無用,李軒的法力,如今距離神天之境還有距離,距離超脫就更加渺不可及。
  他現在需要的只是能夠推升他戰力之物,還有制約聖人之法。
  所以這壹刻,李軒竟連旁邊的‘照秦鏡’都置之不理,就伸手抓住最後壹層棺蓋。
  始皇的七層棺槨,有六層沒有釘死。唯獨這最後壹層,釘得嚴嚴實實。
  可隨著李軒開始發力,整條棺蓋都發出陣陣‘哢嚓’聲響。
  王母九鳳的眼中不由現出幾分陰霾,可隨後她又悠然語聲地說道:“昔日始皇詐死從沙丘宮脫身,至皇陵之內完成轉生之儀。聖人果然被迫降臨於此,阻攔始皇成就天帝的最後壹步。
  然而此地不但有始皇親手祭煉的十二金人,還有混元河洛大陣,九鼎山河大陣。他甚至再次請來了後土,女媧,西王母,泰山大帝,初代南極,初代紫微,初代勾陳等眾多遠古仙神,又以諸代人皇之力鎮壓住了聖人的超脫之法,即便聖人,壹時間也拿他無可奈何——”
  這個時候,那棺蓋四周都彈射出壹枚枚足達三寸的龍形長釘。
  可與此同時,天空中的那五只擎天大手已經消失無蹤。
  代之而起的,是三道二佛五個身影。
  其中壹位白發老者手持著壹桿扁擔,轟砸在了李軒的身上,使得混沌鐘轟鳴震響,李軒的口鼻血沫噴吐。
  他右邊的壹位面目冷峻,氣息淩厲的中年道人,以壹條赤色的鎖鏈,直接釘入李軒的心臟。
  白發老者左邊的道者,則神色肅穆莊嚴,渾身清玄之氣環繞,他拿得是三寶玉如意,幾乎粉碎了李軒的繞體功德。
  而那佛門二聖,壹個手持赤金神杵,將李軒的頭顱砸到血肉潰爛;壹個則手持壹面青色旗幟,使得李軒渾身氣血枯萎,生機黯淡。
  遠處的勾陳大帝見狀,不禁暗暗膽顫心驚。
  唯可慶幸的是,這五人的本體依然未能進入始皇陵,來得僅是他們以手中至寶化生的分神化體。
  可即便如此,李軒的血肉身體,還是每時每刻都在崩潰,每時每刻都在恢復。
  那六合誅仙劍圖雖然懸於其上,垂下無量劍器。
  李軒也借助‘神權’,‘神威’與‘律令’之力極力抵抗,可在五聖合力攻打下,卻顯得脆弱不堪。
  唯獨這位煉成的金身霸體,實在強橫霸道。
  只需他的渾天鎮元鼎還在,則金色霸體永恒不滅,雖然形狀淒慘,卻還能勉力維持。
  李軒甚至還有余力,繼續去掀動棺蓋。
  勾陳還感覺到在場的幾位帝君,開始暗流湧動。
  不過隨著江含韻將手中的昆侖鏡祭起,以無量青光照耀此界,羅煙與敖疏影二女,則各自接手河圖洛書。
  諸帝的躁動之心,又不得不按捺了下來。
  再當樂芊芊壹身氣息大變,渾身縈繞後土之息,面顯悲天憫人之色。
  就連那陸壓道人,也苦笑著將那探入袖中的手重新取出。
  王母九鳳的語聲卻還在繼續:“始皇自知傷勢沈重,所以無意與聖人死戰。這位的心性狠辣決絕,在聖人踏入墓門之刻,就自封皇陵。竟欲以殘余壽元為代價,將所有聖人都封印在此。”
  王母九鳳語聲在此處微微壹頓:“他成功了,五位聖人連同女媧後土不得不各自在墓中留下自身的壹部分真靈,用於脫身。
  可他也失敗了,幾位聖人同樣決絕之至,不惜損耗力量破壞他的轉生之儀。他們甚至順勢而為,借助始皇布就的法陣布局,塑造出了妳李軒,並將妳的元神投入凡界,所以明白了嗎?”
  王母看向李軒的目光,流露出哂然之意:“妳的靈魂,是諸聖與始皇合力塑造,妳的記憶則是源自於過往某個會元中已經毀去的世界。
  由此處的法陣穿梭過去抓攝拓印而來,再由諸聖肆意修改。他們將妳當做破局的變數,是大衍四十九之外的壹。”
  李軒聽到此處,右手終於微微壹顫。
  王母九鳳定定看著他,唇角上揚:“可妳畢竟是這座轉生法陣的壹部分,是始皇轉生的基石。今日妳不開棺蓋,還可以做李軒,做妳的天帝。可如果妳打開它,那就意味著這轉生儀式的最後壹步完滿。始皇的真靈,必將在妳體內重聚。所以,請陛下三思!”
  下方大司命聽到此處,就不禁微微楞神。
  她滿臉的不信與茫然,自己極力阻撓的人,那個禍胎,竟然是父親的轉生容器?
  李軒則目光稍凝,然後就毫不猶豫的掀開了棺蓋。
  就在這壹瞬,他周身的龍氣都為之沸騰。
  它們竟都在這刻脫離了李軒的控制,在半空中凝聚出壹個巨大的帝皇身影。
  他雙眼細長,胸脯似鷹,身姿偉岸,腰身粗大,身著十二章玄衣纁裳,頭戴十二旒平天冠,氣勢崢嶸軒峻,皇威遮天蓋日。
  王母九鳳不由嘆息,心知這位始皇復生人世已無法扭轉,世間也再無人能阻攔這位祖龍登聖。
  她正欲低頭,朝這位始皇行禮,以示臣服,卻見李軒的周身忽然燃燒起同樣聲勢浩大的純白火焰,在李軒的頭頂上方,也形成壹個巨大的‘理’字。
  這竟使那始皇的身影壹陣飄渺不定,整個軀體壹寸寸分崩離析。
  王母九鳳見狀,不禁再次發怔,眼中全是茫然不解。
  直到壹個聲音,在她的耳旁響起:“這是浩氣,我儒家浩氣!始皇當年的布置的確妙絕,可謂深謀遠慮。然而陛下辦事,也壹樣滴水不漏。”
  王母九鳳聞言,就側目往說話那人看了過去。
  那人正是文昌帝君,這位正背負著手,仰望那祭壇之上:“十壹年來,陛下在凡界的大江南北建二十四所書院,又推行教化,讓天下間的無數幼童入學,學他的《格物》,學他的《辯證》,學他的《物理》,《算學》與《法禮》。
  甚至在太虛三十三天,這位也強令諸帝開辦學社,傳播他的學問。爾等只以為陛下皇威驚世,神權超脫,天下無敵。卻未想過,這天下間的億萬儒生,也能將陛下的琉璃浩氣推升到超脫之境。”
  “這不可能!”
  王母九鳳的瞳孔怒張,不能置信:“儒生浩意並非龍氣,也非信願,更非功德!即便他是當代儒聖,他也不可能將這天下九州億萬儒生的浩意全數凝聚。”
  此時王母九鳳發現自己左手壹痛,那孫初蕓則不知何時立於她的身側,竟將她的左手斬斷,奪取了綠綺羅的魂燈。
  可王母九鳳卻無暇理會,她目光中含著幾分惶然之意:“那億萬儒生,既非他的臣民,也非他的信徒,他拿什麽來凝聚浩氣?”
  “正常情況是不行的。”
  文昌帝君笑了笑:“可陛下執政數年,政通人和,國泰民安,民豐物阜。天下儒生誰不敬仰?又有誰不敬重他的學問?有這心念做媒介,足夠了。且過往數年,陛下煉制了三十六座山河鼎,代替禹王九鼎,鎮壓於各大省城學舍之內。妳聽!”
  他壹邊說著,壹邊指了指自己的耳朵。
  王母九鳳就隱隱聽到有人在口誦詩詞:“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王母九鳳再仔細傾聽,就感覺有億萬人在同時誦讀著這首正氣歌。
  她的臉色,也在這瞬間轉為煞白。
  文昌帝君此時卻又轉望真武大帝,眼現好奇之意:“陛下準備如此周全,當是真武帝君提醒之功?我知大帝曾讓李樂興轉交給陛下壹封信,不知這信中到底是什麽內容?”
  真武大帝啞然失笑,可能是知曉今日大局將定,他那冷峻的臉上竟浮出了笑意。
  “不過是無字天書,我知道無論我寫什麽都無法瞞過聖人。唯獨那封信的信紙有異,是以始皇最後壹封聖旨碾碎之後制成。”
  諸帝聞言,不由現出了壹抹了然之意。
  李軒源自於始皇,其壹身龍氣與始皇必有聯系。
  以李軒的智慧,不難洞察其中的奧妙。
  與此同時,祭壇上空的李軒正看向了始皇棺中之物。他的眼中,同樣閃動錯愕之意。
  這棺中赫然有著兩具屍首,壹個正是始皇,壹個卻是壹位陌生男子。
  讓人驚奇的是,此人雖然被封鎖了真元靈識,卻尤有生機。
  李軒在腦海裏窮搜過往記憶,隨後就神色微動,想起了這是何人。
  三代天庭瘟部之主——瘟癀彌天大帝呂嶽!
  李軒不由眼現驚奇之色,忖道這個呂嶽,在封神之前就是鼎鼎大名的瘟仙,封神之後更是三代天庭的瘟癀彌天大帝,執掌天下間的瘟疫毒素。
  他想這樣壹個鼎鼎大名的人物,這樣壹個權勢滔天的帝君,世人竟然都遺忘了嗎?就連自己,也是下意識的將這位帝君遺忘。
  還有此人體內,似乎蘊藏著壹種極其危險的東西,讓李軒都隱隱心悸,甚至生出了驚惶之念。
  此時他又發現棺內的另壹側,擺放著十幾個小型陶俑。
  李軒仔細辨識,發現那正是道家三清,佛門二聖之像,女媧,後土等人的神像,都羅列在內。
  可讓李軒眼神驚異的是,這些陶俑神像不但惟妙惟肖,內中竟都蘊有著聖人們的靈機。
  與此同時,樂芊芊的聲音傳入到他耳內:“陛下切記,那人偶固然重要,可也絕不能讓這位瘟癀彌天大帝落入他們手中,這是聖人們發動會元之劫,清洗世界的關鍵。
  壹旦此人脫離封印,此界所有生靈連同妳我都將死於毒瘟,元神殘靈都不得免,十二萬九千六百年壹次的會元大劫也將永無止境。”
  李軒眸光微閃,直接就遙空壹攝,向這些聖人的神像攝拿過去。
  而此時在場的三清聖人,西方二佛見狀,則都眉頭大皺。
  其中太上老君直接發力,將四十九層天地玄黃玲瓏塔移至自己頭頂,同時探步往前,直往那棺木內部抓攝過去。
  可下壹瞬,那十二金人卻都已將手中的戰戟劈斬而下。
  十二都天金人再次發動的時候,氣象與先前截然不同。在李軒的操控之下,他們也身具無量的神權皇威,不但十二條龍氣各自纏繞其上,甚至還有李軒本身的浩意加持。
  這戰戟合擊之威,赫然已夾雜‘混元’,‘真理’,‘神威’,‘神權’,‘律令’這五種超脫之法。
  即便太上老君的眼中,竟也顯出了幾分忌憚之意。
  如果是雙方的正體,在公平的情況下正面搏殺,這位新晉天帝,絕非他百合之敵。
  可現在——
  隨著‘鏘’的壹聲脆響,太上老君雖然防住了十二金人,可整個軀體卻被打散,再次變化成了壹張陰陽太極圖。
  他這具分身化體,本就是以至寶太極圖幻化而成。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