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長風萬裏盡漢歌

漢風雄烈

歷史軍事

張乾穿越了,幾分鐘前他還是21世紀的小白領,上班期間,趁著蹲廁所的機會掏出自己的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580章 逃竄入蜀

長風萬裏盡漢歌 by 漢風雄烈

2019-5-18 17:21

  永興軍路安撫使董正封壹路匆忙的進了肅王趙樞落腳宅邸。就看內侍、宮娥,以及壹個個大小官員往來奔走,壹片慌亂。心頭壹震,這肅王真的要逃去蜀中麽?
  從長安逃奔,那也只能趕赴蜀中這壹條路了。可不像是中原,能向西退,亦可往南走。
  董正封加快了腳步,不多時就至宅邸的大堂前,早望見張愨與幾名屬官後在正堂下,與往常的穩如泰山相比,此時,他們可就個個踱步不止,顯得異常焦急。壹看到他來,張愨大喜,“董相公來的及時,且勸壹勸肅王。此去蜀中,實取禍之道也。”
  董正封心裏壹動,這張愨聰明人啊。
  趙樞壹心壹意想著逃命,卻忘了他還是壹皇子,而不是皇帝。率先逃入蜀中,逃進這塊官家特意經營的自留地裏,他這是犯忌,犯大忌諱,他這是‘自尋死路’。
  原因就是他是皇子,而不是皇帝。是皇帝就‘名正言順’,是皇子就叫他老子放心不下了。
  誰敢說到了危機時刻,那肅王就不能把夔州壹睹。皇帝老子過不去,他可就從肅王變成蜀王了。
  這壹字之差,謬之千裏也。
  江陵城內的那位皇帝可是外寬內忌的人。動了他的禁臠,還能得好麽?
  現如今這趙宋的高層人物誰不知道蜀中的重要性,那兒的文武官員多是官家的心腹,便是蔡京、王黼、梁師成等,也難插手其中。
  當然,這樣的話他是不能明白的給肅王講的。十七八的人了,王妃都娶了,按理說甚個事兒都該懂了的。可這人就是懵懂。許是在皇帝面前,這位爺是根本就沒想過那遭事兒的吧。而且他又不是肅王的輔臣王傅,他就是壹個副手,何苦去把話說的明白,倒是把自身陷的那麽深呢?
  這等話叫外人知道了,壹個包藏禍心,離間天家父子的罪名是跑不了的。那是要誅九族的。
  就更不用說在這個節骨眼上,肅王逃入蜀中的消息傳出口,對關中對長安的軍民士氣會是怎樣的重創了。
  董正封著急的更多是後壹點。人是永興軍路安撫使呢。
  總之,張愨這是正急著呢,看到董正封來到,真像是見到了救星。正在見禮,壹內侍出來宣道,言肅王召見群臣。眾人連忙入內,望見肅王坐於黃案後,壹動不動。面上看不出來丁點的表情,渾如泥胎壹般。重臣躬身見禮,這禮數還沒完,趙樞的聲音就突然響起:“孤王心意已決,諸位臣工無須再勸。”
  當幾個要人從府邸裏出來後,不管心情如何,俱是風風火火不敢絲毫遷延。
  肅王這壹走,影響大了去了。給他們肩上添了多少擔子?可這又能如何?人家是龍子龍孫,壹意孤行,他們如何能攔得住?
  萬壹有個閃失,那就是天大的過錯。
  董正封出了府邸,隨從便將馬匹牽來,他翻身上馬,人卻不再動彈,只是目視著門庭前的大道,眼睛不知道在想著什麽。
  長安。從西周到兩漢,從南北朝到隋唐,這裏就是中國最早也最有名的帝王之基石。當日的八百裏秦川何等肥沃,可現在呢?
  李九時候,他和武則天就曾多次去洛陽逃荒——不僅夫妻倆自己去,還帶著文武百官到洛陽吃洛口倉的糧食去。當然,長安仍是首都。比及荒年曩昔,李治他們還回來的。
  那模樣,整個即是副逃荒的姿態,有甚那逃荒還逃得岌岌可危,狼狽不堪,忒不成體統。
  永淳元年那次,跟從皇上逃荒去洛陽的扈從之士,竟然壹路走壹路餓死,沿途倒下了許多的餓殍。堂堂大唐皇帝,整的跟洪七公這樣兒的叫花頭子似得。
  在李唐之後是猝然衰敗,梁、晉、漢、周四朝都建都汴梁,大宋開國,趙匡胤也定都於此,歷代先王苦心經營,百多年來的東京城已然是當今世界最宏大最繁榮的壹座城市。而長安卻長久的沒落了下。
  如今,大宋遭遇了立國壹百六十年來未之有變,山河破碎,生靈塗炭,東京已經為叛逆奪取。官家不得已壹遷西京,二遷江陵。而現在卻連這關中之地,金城所在,也要喪落敵手了。這叫他怎不感慨?
  “董相公,走罷。”身旁響起壹個聲音,董正封側身視之,乃是張愨也。壹聲長嘆,董正封催馬就走。趙家子孫這壹去容易,卻不知何日何年才能重返關中……
  董正封回到官邸,當即叫來了京兆府大小官員來議事。那但凡叫來的人,壹個個身上或大或小都有差遣,唯獨留下了推官魏彥明。這人乃董正封心腹也,此刻被單獨留了下來。二人相顧無言,各懷心事,正堂裏靜的能聽到落針的聲音,好大壹陣後,董正封才道:“妳可知我留妳在此為的是何事?”
  “相公城府,下官不敢妄自揣測。只聽吩咐!”
  董正封臉上不見壹絲的笑:“此番事定,必然會引起軍民喧嘩,掀起軒然大波。不可小視。”
  他目光看著門外的青天,說道:“我自來到關中,政事壹塊,與妳相處最是得恰。推勾獄訟,盡托付以全權,妳可知這是為何?”
  魏彥明眼珠子動了動,能為何,不是他聽話麽?他跟董正封的二弟是同窗啊,有著這壹層關系在,董正封不信他還能信誰?“下官恐慌。”
  沒辦法。壹府推官與壹路安撫使間相差的太大。
  “呵呵,妳不必過謙。妳雖飽讀詩文,廣治經典,卻能明察秋毫,聰強果決,摧抑豪猾,禁戢胥吏,清白自持,始終如壹。乃真良吏。”董正封這頂帽子簡直高到房梁上了。
  魏彥明壹臉的不安,欠身道:“下官愧不敢當。”自己真要是始終如壹,前壹任的那京兆府知府時,他就肯定與之鬧騰起來了。
  “如今關中內外危機四伏,虧得有劉相公等十萬將士舍身奮戰於外,又有妳這等重臣竭力輔佐於內,否則本官豈能安坐這高堂之上?妳們的功勞,我心裏有數。”董正封異常嚴肅地說道。把話音壹變就轉到了正事上來。“可惜這林子大了啥鳥都有。關中大小十余州府,數十縣,官吏良多,然良莠不齊。”
  如此,這個差事就來了,落到了魏彥明的頭上。——監察文武百官。
  這肅王壹逃,還不知道要在官場民間掀起多大的風波。到時候官場也好,軍隊也好,民間也好,都不知道要亂成甚個樣子。
  那梁山軍的諜報司大名,天下官員還有幾個沒聽聞過的?董正封也怕人心彌亂後,被諜報司遭了後門。
  到時候這關中之勢,就更加不可為了。
  是以,他現在不僅要盯著外頭的戰事,還要看著內裏的人心浮動。董正封壹個人可沒這麽大的能耐,想要尋找壹個幫手,尤其是盯著內部的幫手,哪還有誰比魏彥明更適合嗎?
  這人在京兆府任職多年,手下的差役差官,都是使熟了的。對於長安城內的文武官兒也都爛熟於心,那正是壹再得體不過的人選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