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風萬裏盡漢歌

漢風雄烈

歷史軍事

張乾穿越了,幾分鐘前他還是21世紀的小白領,上班期間,趁著蹲廁所的機會掏出自己的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640章 國庫余款

長風萬裏盡漢歌 by 漢風雄烈

2019-5-18 17:21

  快馬出城,直奔水泊。乘興而去,掃興而歸。
  陸皇帝回到紫禁城都小十日了,每每閉上眼睛,兀自能清晰的‘看’到那壹支支被炸開了膛的破鐵管。
  那或扭成麻花,或直接短程兩半,兀的還有開了喇叭口……
  真是辣眼睛啊。
  還有金錢豹子那臊的恨不得鉆進地縫裏的豬肝臉,恁地叫人無奈。那時他又能如何?只能叫湯隆今後將更多的精力用在造炮上。雖說他的本身是個造刀槍的。
  但梁山泊都變成了如今的大齊朝,金錢豹子兀要升級壹二又如何?何況這無論冷兵器還是熱兵器,鋼鐵質量是第壹。與他可息息相關。
  或許他這大腦被熱兵器壹激,保不準還能濺出壹朵璀璨的火花呢。
  像之前的火槍,單發已看似合格了。不然湯隆如何可能叫來陸謙?然耐久呢?
  不說壹百發都不能堅持,甚至很多都不能超過三十發,連射更是無有壹支達到五發的,這種槍管制成的火槍,根本不具備實用性。何況那成本也超出了陸謙的底線。
  是以乘興而去,敗興而歸。
  回到益都的陸謙興致難免有些低落,幸好他立刻就接到了壹個喜訊。
  “陛下,安保司卿朱貴有奏。”早在陸謙出益都的時候,旱地忽律就已摸到了壹點蛛絲馬跡,這些日子又順藤摸瓜,放長線釣大魚,現如今已然掌控了不少皇城司在益都細作的信息,朱貴覺得應該可以收網了。
  陸謙將奏疏放下,對於這種有壹定專業性的事宜,他壹般不發表甚個意見,由朱貴自己做主,而他只要結果。
  益都城內從無宵禁和戒嚴,但大半夜的忽的過兵,也是很久時間裏不曾有的了。
  城市中的夜生活與普通老百姓從來不相幹,那花紅柳綠處自然燈火通明,可偌大的益都城內,更多的還是早早已經入睡的普通百姓。此刻就只聽到夜裏嘩嘩的大軍過城的聲音,好奇心重的人,紛紛透過門窗縫隙向外頭探看壹二,而更多的老百姓這是搬起桌椅將門死死頂住。
  益都城從來都是繁榮祥和的。
  白天城中的街頭巷尾、酒館茶樓,就連個尋釁滋事的都少有,打架鬥毆的都少見。此處駐軍雖多,但卻在日常生活中甚是又沒存在感。更勿圇忽的大舉出動,奔入城中了。
  這自叫無數百姓惶恐。
  就好比後世的小區裏,半夜裏忽的被外頭的警笛聲吵醒,拉開窗戶壹看,樓下盡是荷槍實彈的武裝警察,那瞬間會被嚇尿的。
  這是安保司與皇城司的鬥法,再吸引人也只是吸引人的壹雙耳朵,引動人們的好奇心,可千萬別將自個真真的牽扯進去了。這個時候要因為瞧熱鬧而被官府給抓了,那多冤屈啊。
  “嗶嗶……”
  城北半夜裏,尖銳的哨聲在延鄜坊響起,大隊的士兵和城內公差舉著火把,拿槍持刀、弓弩,隨著尖銳的哨聲猛地向著壹處小巷撲去。
  “哥哥,快走……”兩個短裝打扮的漢子,托著胖子李三翻墻而逃。
  隔壁是壹處普通小院,實內裏有壹處地道,卻可以鉆出十多丈去,開口是壹個沒人住的民居。李三從那裏逃脫,要比眼下更是安全。
  “兄弟……”外頭已經想起了拼殺聲,李三騎在墻上淚水橫流,他知道自己這波兄弟只是地痞流氓的水準,與陸齊官兵硬碰硬是雞蛋碰石頭,根本拖延不了太長時間,可他舍不得走啊。院子裏的人都是他最親最親的弟兄。
  他李三能從壹介流民混到如今地步,全仗著弟兄們幫襯。
  “哥哥快走啊。妳活著,弟兄們的死才值得……”那背後的金主,只認李三,不認他們啊。
  沒有人會去記著他們這些小蝦米,院子裏的人就是死壹百遍,也是壹文不值。只有李三這個已經是大宋正七品官身的帶頭大哥活著,他們的家口才能有念想。
  不然,他們就是活著逃出去了,兀的也與背後的金主聯系不上。
  “快,快……”院子外響起了吶喊聲音。壹支輕箭飛射而來,直把壹身富態的李三射下墻頭。
  頑抗到底的幾名漢子或死或傷,稍後李三也在奮力掙紮中被捆綁著推攘進來。幾支火把照在他身上。
  朱富走到他跟前,看著依舊在惡聲咒罵的李三不屑的笑了笑,“把臉漏出來。”押著李三的兩個士兵,壹手抓著李三壹個耳朵,將那張染著灰土和血跡的臉暴漏在火把的光照下。壹個縮縮嗒嗒的人這個時候被推到朱富右手邊,“看清了,他就是李三?”
  “是,是,朱相公,他就是李三。”
  “王徹……”李三看著眼前指認他的人,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因為這是個讀書人啊,據說還是高門子弟,是他的頂頭上司的副手,在李三心中,這等人自該是大宋朝的死忠。怎的……?
  李三心中忽的翻騰起來,就像是暴風來襲時的海濤,翻騰顛倒。
  “呸。妳這貪生怕死的腌臜鳥廝,阿爺做鬼也饒不過妳。爺爺的兄弟也不會放過妳的……”
  他覺得自己兄弟死的可憐,這等人物竟比他的官職更高,那趙官家實是有眼無珠的緊。李三大力的掙紮著,壹口帶血的吐沫噴在王徹臉上。
  朱富把手擺了擺,眼前這個地痞無賴出身的家夥,並非是益都人。據王徹交代,這人乃是應天城裏的地痞,因家人在戰火中遭了難,故而對陸謙十分不滿。此人在應天府無依無靠,沒個吃食,就隨著逃難的難民抵到了齊魯。先是被安排到了濟南,因為言語裏對陸齊多有不滿意,這才被擴充期的皇城司看上,吸納為刺探。之後幾年裏,方才壹步步走到今日。
  “這可真夠有諷刺的。李三壹個地痞出身的混子,倒有幾分骨氣,王徹壹讀書人,當知道何為忠孝,何為廉恥,被輕輕壹嚇唬卻就全都招了……”朱富身邊壹人說道。
  叫笑面虎臉上直帶出了嗤笑,說道:“且先別將李三想的太硬。這賊廝對偽宋是否真有忠誠,先進刑房過壹遍大刑且再來說道。”
  朱富還有壹句話沒有說出來,“讀書人裏的叛徒,那從來都不會少的。”早前他在諜報司裏做差時候,可是見多了士大夫的醜陋嘴臉。那時候陸謙勢力且尚未成,讀書人即便如此了,更勿圇現下時候了。
  次日天亮,陸謙就接到朱貴送來的喜訊,皇城司在益都城內外埋下的人手,壹夜之中已然被拿下了七七八八。
  抓獲了不少人,身份各異,有富有貧,更有幾個被拉下水的官吏。後者自會被嚴懲不貸。陸謙也能表示‘理解’。林子大了還啥鳥都有,況乎是人呢?
  但看到其中的性命,心底裏卻兀的罵他們太笨。也不看看趙宋都是甚個鳥樣了,還暗中與皇城司勾勾搭搭。
  “經受不住誘惑,意誌不堅,壹步錯,步步錯。”朱貴總結的很到位。他相信這些人在最初的時候也不願意去跳槽到壹艘要下沈的船的。但人有時候就是這樣,明知道是錯,仍至不能割舍。
  種什麽掛的什麽果,如此意誌薄弱之輩,死了也就是死了。
  放手叫朱貴去順藤摸瓜,盡最大努力去收割成果。陸謙心裏卻已經給這事兒劃上了句號。雖說這算是他這麽多年來,所經歷的第壹次的成功的反間諜案。
  宗澤手捧著奏疏來見陸謙。
  陸齊經過這幾年的積累,尤其是最近兩年,地盤急劇擴張,額外收入不菲。對外貿易額大增,以及佐渡島的金銀,這般的叫益都縱使連年動兵,還是多路大軍齊出,卻兀的能攢下壹筆錢來。
  對於這筆錢的用處,朝中是爭論不休。有的是要留著,有的是要花出去。
  中國自古就有壹個理念,國家儲滿無數的糧食,糧食都變黑了,錢庫裏穿錢的繩子都爛掉了,這才是國庫充盈,這才叫盛世年華。是以,持留字的臣工絕不算少。
  可陸謙的理財理念卻略有不同。有錢盡可能花出去。他不怕借債,或者說他已經在計劃著發行國債了。而且有信心大規模的發行出去。
  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他陸皇帝的名聲不是憑白來的。
  兼之,齊魯現下的財政很是健康,幾年來也早已經形成了規則。每年的財政預算與實際支出,雖然有不小差異,卻也可做個大致參考。
  宗澤是個心中有成算的人,也就是因為他心中有成算,故而,他才想動壹動國庫裏的那筆錢。
  贊成花錢的人也有不少,在他們看來,把這筆錢投到修橋鋪路,投到學政,甚至投到修護黃河河堤,浚通汴河等趙宋舊時的漕渠,那都是很有意義的。
  然宗澤的想法確實不同,這幾年他心中始終有壹個‘大藍翔’夢。
  想要在各地設立技校,如此好教授百姓手藝。鐵匠、銅匠、皮匠、石匠、木匠、秤匠、篾匠、繩匠,泥瓦匠、成衣紮作等等。百姓但凡能學的壹技之長,對自身就大有益處。
  而中國固有的師徒傳承,較之成規模的授學,顯然過於狹隘了。
  宗澤兩年前支持戶部與稅務總局聯手辦學,現如今效果已經顯露了出來,就更給他動力。
  他如是就像叫工部壹樣操作。而不是像原先的支度司與厘金局那樣,辦個小學堂,只壹門心思打自己的小算盤。那樣的學堂所培養出的人才數量,與規模擴大化後的結果相比,孰高孰低,壹目了然。
  只是後者的花銷可就大了。
  戶部與稅務總局所置辦的財算學院,那可再不是壹處單壹的學堂,而是壹整個體系。又不是培養了人後就都能當公差吃公糧?如何能免費教育?那是收費的。很多分校已可以自負盈虧了。而百姓們也自有熱情。
  在那等分校分院中,呆個壹段時間,在已有的基礎上加以深造,結業出來的學員個個都能寫會算,都能去做賬房。
  從益都到各省的省城,再從省城到州府治所,甚至壹些繁華的縣城都有了下屬學堂,這是很大壹筆花費。倒也不全是國庫撥款,且還有戶部與稅務總局的小金庫支持。
  但其效果,即便只是短短兩年光景,卻也叫宗澤看到了那巨大的利弊。年復壹年的持續下去,是能叫民間多出許多能寫會算之輩的。
  這種人但凡不是人情世故全然不通的,他們的日子就過不差。
  這是已經被證實的現實,就叫宗澤對工部下屬的營造學堂更是上心了。也讓他盯上了國庫的余款。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