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万里尽汉歌

汉风雄烈

历史军事

张乾穿越了,几分钟前他还是21世纪的小白领,上班期间,趁着蹲厕所的机会掏出自己的手 ...

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AA+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

             

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太子爷和国舅爷

长风万里尽汉歌 by 汉风雄烈

2019-5-18 17:23

  陆谦的考虑并不很早,因为眼睛一转,洪武二十九年的中秋就已经到了。
  这本来是沐休的时候,大臣命妇们虽需要入宫给陆谦方金芝拜礼,一个个还要穿戴整齐,玄装朱服,霞冠凤帔,但欢喜过节庆团圆才是往年这个时日的真目的。
  只是今岁不同,八月十二的时候就有消息从宫里传出,十五日要有大消息宣布。
  到了八月十五,天色刚一亮,就有文武大臣们在宫门外恭敬等候了。
  奉天殿上朝后,文武大臣们看着立在边上的陈王陆川,以及其他几个未就国的小皇子,以及驸马们,心中就有些明白了。
  估摸着就是立太子的事,终于到挑明的时候了。
  想想看,前头的皇子们一个接一个的就国,最终的答案早已经水落石出。虽然朝野上下还有一些人是持反对意见,因为他们看到年过六五的陆皇帝,身体依旧康泰硬朗,上次塞北大草原上,还能策马奔驰,弯弓射雕。一些人就免不了要多想——
  陆谦是在拿陆川当备胎,只要他身体安泰,健健康康下去,几个小皇子的可能性反要比陈王更大的。因为小皇子年龄小,实力弱,对陆皇帝的威胁就越发小……
  但现在看,陆谦显然不是那么想的。
  文武百官,宗室皇亲,以及有爵位能上朝的各位老臣们,一个个都要上朝。
  事到如今,已经没有臣子们什么事了。他们都知道,今日进了奉天殿还是陈王。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是陆齐帝国的太子。
  而就是陆川这个时候人也飘飘的。朝堂民间流传的话语他怎么会不知道?心中又怎么可能不担心呢?毕竟涉及到帝王皇权,这可是一个万分敏感的问题,历史上多少父子反目、兄弟相残,都是为了它!
  陆川赢了自己的兄弟们,心中方才畅快了些,却又很有可能因为这点事而被一击打的不得翻身,那段日子里,就连他母亲都有些患得患失的。
  是万没有想到,今天……,自己就是太子爷了。
  陆谦端坐上首,等百官群臣叩拜过之后,摆手:“今日乃中秋佳节,是举国团圆的好日子。朕就为它再增添一层喜意。”
  “朕已经年近七旬,春秋已高,不知哪天一个不好就魂归幽冥。是以,不可不为身后事计,此亦是为国家天下计。今日就正式下旨,册立皇太子。”
  众人面色严肃,都想到了,但是看着陆谦那恍如天命之年的样貌,这那里像一个快七十的人啊。
  这时候都屏气凝神,静静地聆听结果。
  “宣!”陆谦抬手说道。
  这事儿他早就陆续召见了文武诸位重臣,内部其实都知道了。
  他们吃惊的不是此时的人选,而是陆谦会这么早的下旨,定下后事。
  众人忙再次跪下,在陆齐朝这般已是很少见了。而这一跪,再起来之后一切就大不一样了。
  乐和上前一步,将明黄的圣旨从龙案上请下来,展开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古帝王继天立极,抚御寰区,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无疆之休。朕亦然之。
  皇三子陆川,日表英奇。天资粹美。人品出众。堪为皇太子人选。
  于洪武二十九年八月十五日,授陆川以册书与宝玺,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
  兼朕春秋年高,精乏神疲,思一日万机不可久旷,兹命皇太子持玺升文华殿,分理庶政,抚军监国。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钦此。”
  整个奉天大殿里,群臣百官先是安静,谁都没想到陆谦不止让陆川做了太子,还一下子付之以监国的重任。百官还没答话,就看陆川先上前一步叩首道:“儿臣谢父皇恩垂,定不负父皇之厚爱!克勤克俭,恭敬勤勉。为父皇分忧,为我大齐为天下黎民分忧!”
  说着,接了圣旨与册宝,再一次恭敬磕头。
  上殿前陆谦就给他说过,要给他一个惊喜。这太子位本就是天大的喜事,还能有什么再叫他惊喜的?
  答案是监国!
  陆川的心气再没有这一刻这么充足,陆谦的厚爱让他在一瞬间就完成了脱变。从王爷到太子的脱变,这是一个质的升华,老爹的无尽爱意让他底气十足。
  陆谦从龙椅上起来,走下来,亲自扶着陆川:“朕今日立你为皇太子,望你能不辜负朕的所愿,也愿你不辜负天下黎民所愿。朕将这偌大的天下许给了你,就是相信你能做一个好太子,日后更能做一个好皇帝!”
  “是,儿臣谨遵父皇教诲!定不敢忘记!”
  今日这就是走个过场,“今日起,你就是我大齐的皇太子!着礼部、钦天监尽快择定日期,行册封大典。择定日期祭拜天地。”
  “臣等遵旨!”
  “臣等拜见太子,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
  文武百官们终于回过了神来,山呼起来。
  扈成跪在众臣当中,整个人都在颤抖中,自己的亲外甥真的成为太子,成为大齐帝国的下一任皇帝。这是当初他把妹子送入后宫时候想都没想过的事情。
  虽然在陆川一天天长大之后,扈成心中的野望也一日日的增高,可当这一日真的来临时,他醉了。
  一种熏熏然的感觉,让他如是在绝世美酒中勤泡了十天十夜,整个人都醉醺醺的。
  他知道,从今日起,扈氏家族就将一跃成为比肩林家、宗家等朝堂最顶尖权贵世家的同路人了。
  扈成自身的本领,并不足以把扈氏家族带到那个地步。哪怕他的地位并不低,但说到底,也只能是梁山泊旧人里的二流罢了。
  他能在某种程度上碾压程家(程万里),更该说是他在年龄上对程万里形成了碾压。后者都魂归九泉多年了,他还依旧立在朝班。加上扈三娘在宫中的地位,这可是昔日梁山泊旧人之中唯一的独苗啊。就显得很与众不同了。
  扈氏家族是各方面的加成都堆积在一块,才能走到今日,成为陆齐朝中第一流的高门。但自始至终,他们跟林家、宗家、许家都是要逊色一筹的。
  可现在,随着陆川身份的变化,扈成醉醺醺的回家后就发出了一阵畅快淋漓的大笑。
  “国舅爷,俺是国舅爷……”
  陆谦显然不能无视二三百丈宽窄的金角湾,直接在城北发起攻势。就只能绕城南下,从西面包围了君士但丁堡。
  一门门重炮通过黑海被运送到这儿,大军沿黑海西岸一路南下,纵横驰骋,是没有用到火炮的地方。但是要攻克君士但丁堡这座近些年里被约翰二世、曼努埃尔一世几番加固的堡垒重城,没有火炮却是万万不能的。
  这可是一座石城,一座堪称是冷兵器时代防御之巅峰的城池。有史以来,这座城市还从来没有在军事攻击前陷落过。就是历史上拜占庭帝国彻底没落的时代,君士坦丁堡连续遭遇围攻,但敌人也依旧没有一次可以突破它的城墙(1204年十字军卑鄙地叛变自另当别论)。
  前后千年的历史,这座城市一再打退外来者的觊觎,它坚固的城防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令其易守难攻。
  便是最后一次君士坦丁堡之战,占尽优势的土耳其人,也是保持了持续47天的炮击,总计消耗了55000磅火药,并发射了大约5000枚重型炮弹。现如今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兵力远胜历史上它陷落的时候,没有重炮,只靠着冷兵器攻杀,别说陆谦麾下的是十五万骑兵,就是十五万重甲步兵,都难如意。
  可即便是如此,想要拿下眼前的城池也真的很难啊。
  陆谦看着君士坦丁堡城头,如火烧云一样的艳红的云气笼罩整座城市。欧洲人的士气相当高涨!
  轰炸,轰炸,还是轰炸!
  对于君士坦丁堡,陆谦也只有用炮轰击。先轰开个缺口,然后才好近距离接战吗?
  只要能破开君士坦丁堡那厚厚的城防,陆谦就不怕近距离接战。就欧洲人这个时候的武备,怎么可能打得过板甲+火枪?
  就算马尔马拉海还控制在欧洲人手中,大批的物质军需可以通过海路送入君士坦丁堡,但一切都有个限度的不是?
  君士坦丁堡城内据悉有不下五万士兵,欧洲人还能再运来五万人么?要知道匈牙利就握在他的手中,中欧、西欧若是再派来大批的军马,他立刻就会分兵一路,经匈牙利杀入斯洛文尼亚,然后距离北意呆利也就是一步之遥……
  他麾下的铁骑用以攻城,当然有些不足,但只是纵横突进,就欧洲人现今的能耐,还真很难遏制!
  甚至,若是放开限制了他们‘行动力’的缰绳,你再看看骑兵会不会攻城?蒙古人的法子很稀罕吗?都是‘前辈’们留下的法,只是被他们有机的整合并发扬光大了……
  海面上,意呆利舰队白帆如云。以威尼斯舰队为主力,附属***等城邦公国的联合舰队,这算是欧洲军事史上最为强大的一支舰队了。但此时舰队上的意呆利人,却一个个精神紧张,他们的眼睛在全神贯注的望着北方,望着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另一头所连接的黑海。
  黑海,这是近些年里中国人新催生出的造船中心。大批的船匠、技师从东方调来了黑海,加之顿河中游飘下的大量优质木材,比如柞木、杉木、松木、柏木等。对于开发度还处于初级阶段的顿河流域而言,这里随处都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森林。
  但就像之前所说的一样,再多的木材也需要时间来阴干,然后才能着手建造战船。之后下水配上水兵试航,实验火炮等等,直到去年年底,黑海水师方才正式成军。
  只是它们的落脚点更准确的说是在环境更加安全的亚速海。
  如今,隶属黑海水师的一艘艘战船也随行大军南下,现在它们就在海峡的北口。与欧洲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水军力量,相隔着博斯普鲁斯海峡对峙着。
  一股沉重如山的巨大压力,让海峡南端的所有欧洲水兵都要喘不过气来。
  没有人愿意去用血肉之躯来与敌人的火炮抗衡,这几年中,欧洲人也在全力以赴的研究火器。靠着塞尔柱人的积累,靠着他们的发奋努力,还真造出了一批大炮来。有炮车底座,有炮耳,有准信,甚至还想依葫芦画瓢的搞出炮表来!
  但是他们的技术根本做不到各火炮各类指标完全如一,所谓的炮表,很是不准确。
  而且他们还遇到了一个很麻烦的问题,不,应该说是一系列麻烦的事情。首先是造炮的速度,泥模造炮的一系列缺点尽数摆在他们的眼下,先是速度缓慢,泥模本身在晾晒过程中就废品率高,且还是一次性用品。第二,泥模铸炮内部多有风眼,对火炮的安全性和性能都有重大影响。三,泥模铸炮的废品率高,很多火炮看似完好的,一放就炸膛!也就从侧面造成了火炮单位成本的剧增。
  横竖是种种原因吧,陆齐把黑海水师都拉起来了,欧洲人却还远没有实现火炮的普及化。也就是君士坦丁堡的重要性,以及约翰二世和曼努埃尔一世都在火器制造上花费了巨大的财力物力,这才让君士坦丁堡拥有了近五十门口径大小不一的火炮。
  这个数目并不算少,但对比偌大个城池来,五十门火炮又岂能算多?
  只不过就是这五十门火炮,跟意呆利水军都全无半点联系。一门门火炮都被拜占庭人放置在了城头,一艘艘横行地中海的排桨帆船上能否有火炮,那可就要看意呆利人自己的态度了。
  事实上,大部分的排桨帆船上都没火炮!
  是威尼斯财力不够吗?笑话了。进入到十二世纪,威尼斯共和国已经是整个欧洲最富裕的政权,单论财政收入,堂堂的法王、神罗皇帝都不见得能超过威尼斯。
  ——这里单指为法王和神罗皇帝为首的政权的年收入,而不是指整个法兰西和神罗。这二者是要明确区分开来的。
  强大的财力就意味着强大的雇佣军,再加上他们自身无敌于地中海的水军力量。威尼斯人在这个时代的欧洲可不是一般的牛逼!
  如果火炮是只凭着金钱就能买来的‘商品’,哪怕是奢饰品,威尼斯人的水军都早就拥有数以百计的火炮了。但可惜的是,在欧洲,火炮是你有钱都卖不到的珍宝啊。
  威尼斯水军是一支视野开阔,见多识广,文化层次相当高的军事力量,因为这支水军舰队中有大批的威尼斯商船充斥其中。纵然真正的老板不在,可那些跑东跑西的水手们如何就不懂得火炮的厉害?
  别的不说,这几年里始终驻守在塞浦路斯岛和克里特岛的水手们,就很明白火炮的威力。
  嗯,双边是休战了不假。可这是双边政权定下的约定,那约束不了海盗不是?至于那些海盗为甚除了个破烂旗帜,跟意呆利的水军完全一样,那就说不清楚了不是?
上一页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
分享推广,薪火相传 杏吧VIP,尊荣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