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國之君

吾誰與歸

歷史軍事

  正統十四年,朱祁鈺在皇位上大夢初醒,睜開了眼睛。   土木堡之變已經發生,三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百三十二章 膽大包天

朕就是亡國之君 by 吾誰與歸

2023-7-15 23:31

  趙輝為何不想宋彰死呢?
  因為宋彰乃是孫太後孫忠的表親。
  趙輝是駙馬都尉,孫忠是太後親族,外戚在整個正統年間,變成壹門數封、兄弟並封,這種態勢,在正統年間,就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非有社稷軍功者不封,乃是大明祖制,這個祖制到底是何時破壞的?
  自孫太後親族孫忠被封為會昌伯起。
  自此之後,大明的外戚們,不斷的謀求封爵,比如壹直跳來跳去的孫忠想要進壹級,比如駙馬都尉趙輝、駙馬都尉焦敬謀爵。
  寧陽侯陳懋,本身也是即是勛臣,也是外戚。
  但是陳懋是永樂元年,以靖難功封伯,永樂六年以征西將軍功封侯,他的女兒陳惠沅乃是永樂二十二年被選入宮冊封為麗妃。
  陳懋的確是外戚,但是他的爵位,完全來自戰功。
  所以在勛臣之中,陳懋是瞧不起這些個尚了個公主、嫁了個女兒到皇帝家中,就跳著做封伯進侯之人。
  陳懋對於駙馬都尉趙輝,遞的話,並不放在心上。
  福建布政司使宋彰,必死無疑,那是皇帝下的聖旨!
  趙輝人在京師,卻可以數千裏之外,想陳懋遞條子,可見其狷狂程度。
  “董興,宋彰壹幹人等已經驗明正身了嗎?”陳懋站了起來,問著自己的都督董興。
  董興俯首說道:“今日午時三刻開斬!”
  “讓掌令官和建寧府附近的裏長、甲首入場吧,某馬上過去。”陳懋吐了口濁氣,他已經七十有二了,乃是古來稀的歲數。
  他這個年紀佩征南將軍印,為國平叛,他已經沒有什麽好忌憚了。
  既然陛下要斬,他就不會顧及任何的面子,將這壹幹人等,悉數斬首,讓太陽,再次升起。
  事實上此時的陳懋並不清楚,李賓言在朝堂上,在過年之前,對著這位皇姑太爺進行壹頓狂噴,陛下已經下達旨意,要求查辦。
  陳懋深吸了壹口氣站了起來,走出了建寧府衙,來到了街上,向著建寧府的臬司衙門而去。
  建寧府下轄,建安、甌寧、建陽、崇安、浦城、松溪、政和七個縣,這七個縣大小不壹,卻是人口最為稠密的地方。
  正統壹十三年,葉宗留攻破了建寧府,城內四處都是戰火的痕跡,未曾退散,但是已經慢慢的恢復了些許的生氣,走卒商販越來越多,叫賣聲也是此起彼伏。
  當初已經沒落的書坊,現在也多了起來,不過這些書坊,都是陳懋為了陛下推行農莊法的基本教科書做準備。
  董興和邊上的侍衛耳語了幾句,匆匆跟上了陳懋的步伐說道:“大帥!昨日遞條子的人又來了,說無論如何也要保住宋彰的腦袋,否則……”
  陳懋略微有些渾濁的目光裏,露出了壹絲不屑,低聲問道:“嘿,否則如何?”
  “否則讓大帥,吃不了,兜著走!”董興頗為厭惡的說道。
  陳懋聞言也是露出壹些不屑的笑容說道:“哦?真的是,太客氣。”
  陳懋手下的這只軍隊,不僅僅有奉皇命的京營四萬大軍,還有來自地方的六萬軍,雖然都配合了陳懋作戰,但並不完全是壹個聲音。
  所以,壹些人的話,還能遞到陳懋的耳邊來。
  陳懋端了端手說道:“陳某壹介匹夫,得天幸,得封伯侯,某為大明立下汗馬之功,陛下明旨,不敢違背,人,我殺定了。”
  “讓他們隨意吧。”
  “有膽子,就劫刑場,某等著他們。”
  其實放掉宋彰壹人,很簡單,犯人已經到了押解回了地方,只需要和下來的黃衣使者王寅,裏外通氣,使點銀子,隨便拉壹個死刑犯,將其帶到刑場上,壹刀剁了。
  這宋彰以後隱姓埋名也好,改名換姓也罷,都可以活下來,百姓們也認不太出來,那個已經長期奔波、牢獄之災折磨了兩年的宋彰了。
  但是陳懋卻不答應!
  殺人者死。
  整個福建所有府州縣,皆被攻陷,被打的千瘡百孔,總要有人為此付出代價,不殺,如何服眾呢?
  趙輝這幫人,其本事,不過就是到朝廷裏找壹些禦史,對著陳懋彈劾罷了。
  陳懋已經被罷了壹次爵了,也不在乎再被罷壹次。
  陳懋走上了監斬臺,坐在了正中央,看了看左邊的黃衣使者司禮監秉筆太監王寅,又看了看另外壹側小聲的議論的地方幾個軍頭,大聲的說道:“帶人犯!”
  宋彰為首,壹共十余名人犯,被軍卒、衙役、緹騎看管著,不斷的走上了高臺之上。
  宋彰擡頭看了看天日,這個他呆了數年的府臺衙門,他無比的熟悉,他也曾經坐在陳懋的位置,扔出去了壹根根的斬立決的判詞。
  但是今天,壹切都不壹樣了。
  宋彰眨著略微有些酸澀的眼睛,被衙役推搡上了高臺,他看著面前的百姓,這些過去對他恭敬到土裏的百姓們,現在正用著最兇狠的眼神盯著他。
  宋彰依舊想不明白,不就是收了點冬牲嗎?
  怎麽就鬧出了這麽大的亂子呢?
  當然,宋彰直至現在,都不知道,那壹點的冬牲,是百姓們最後壹點口糧,不是被逼到退無可退的地步,百姓們,又怎麽會揭竿而起呢?
  隨行的刑部大使站了起來,高聲說道:“福建左布政使宋彰、右布政使孫昂、左參政彭森、左參議金敬、右參議徐傑、按察使方冊、副使邵宏譽、高敏,僉事董應軫、王迪況,為官壹方不思安土牧民之責,貪贓玩法,現已查補完全,判:斬立決!”
  陳懋拿起了手中的印綬,蓋在了刑部公文之上,然後從桌上扔下壹塊牌子,大聲的喊道:“斬!”
  宋彰聽到了這壹身斬,嚇了壹個哆嗦,但還是被推搡摁到了斬首臺上。
  “摘明梏犯由牌!”
  明梏犯由牌,就是他們脖子上插著的壹塊木牌,民間多叫它亡命牌,上面寫著犯案事由,而宋彰的這塊木牌上,自然寫著他的名字。
  宋彰還沒反應過來,只感覺脖子壹陣酸痛,撬骨刀插進了他的脖頸,哢嚓壹聲,他全身變失去了知覺,劇痛才猛地傳來。
  他還未來得及叫喊,就聽到哐的壹聲,他只感覺天旋地轉,他想呼痛,卻是如論如何也發不出聲來。
  他最後的時候,看到了百姓的腳。
  宋彰等壹幹十余人的案犯,在經過了長達壹年的查補之後,終於再次押回了建寧府,明正典刑。
  陳懋站起身來,吐了口濁氣,他還在等劫刑場的人,但是左等右等,這宋彰的腦袋已然落地,依舊是沒有任何劫法場之人出現。
  “慫包!”陳懋壹甩袖子,離開了監刑臺,他的身後是無數百姓的歡呼之聲。
  宋彰這個禍害了福建數年的布政司使,終於死在了他們的眼皮子底下。
  多數人,都啐了壹口老痰才走。
  陳懋在結束了監刑之後,立刻召集諸多將領。
  保定伯梁瑤、平江伯陳豫、都督範雄、董興來到建陽府門,同樣還有壓著人犯回到建寧的秉筆太監王寅出列,再加上禦史張海、丁宣,齊聚壹堂。
  “溫州府方向,保定伯梁珤,妳帶壹萬京軍,兩萬衛軍,五萬義勇團練,前往福寧縣,謹防有返鄉團練進入福寧。”
  “撫州府方向,平江伯陳豫,妳帶壹萬京軍,兩萬衛軍,五萬義勇團練,前往建陽,至武夷山壹代布防。”
  “此地乃交通關隘要沖之所在,不容有失,但凡見到返鄉團練聚集,則以火銃驅散,不聽警告,盡數擊斃。”
  “都督範雄,妳帶壹萬京軍,兩萬衛軍,五萬義勇團練,前往漳州府,此乃東南門戶所在,而且還有月港,極其重要,萬分小心,敵寇從海上而來。”
  陳懋在地圖上壹劃,十分確定的說道:“逃地縉紳,絕對不會甘願,他們既然敢救宋彰,就敢明火執仗的帶著地痞無賴,山匪流寇回鄉!”
  “諸公,隨某入閩以來,遍地生靈塗炭,民不聊生,直至今日,方有旦夕喘息之余力!”
  “陛下絕不允許,這幫人逃難縉紳,再回到福建,作威作福!”
  “殺光他們!”
  壹個掌令官快速的跑了進來,大聲的喊道:“報!”
  陳懋點頭說道:“講。”
  掌令官大聲的喊道:“快馬來報,郵件右僉都禦史李賓言,年末朝議彈劾,天子敕諭緹騎已至南京,督辦駙馬都尉、南京太仆寺卿掌官馬印趙輝,貪贓枉法,縱兇殺人案!”
  此言壹出,整個中帳議論紛紛,陳懋愕然,啊,這……
  這報應來得太快了,以至於陳懋都有點呆滯了。
  這幫禦史,十幾年沒幹事了,居然突然做了件好事?
  彈劾陛下的姑老太爺,這膽子也太大了吧。
  董興低聲說道:“營救宋彰之事,是不是也去告訴緹騎?正好有緹騎督辦,甭管最後治罪與否,這口邪火,必須先出了。”
  “也省得他們惡人先告狀,把黑的說成白的,指鹿為馬。”
  四萬京營,長途跋涉,來到了福建平叛,摁下葫蘆浮起瓢,這好不容易在陛下的旨意來到福建,讓他們終於安定了地方民生。
  宋彰要是真的被救了,或者陳懋沒有頂住這幫外戚、禦史的壓力,把宋彰李代桃僵,福建這邊,怕是馬上就得亂起來。
  陛下已經下了明旨要將其斬首,依舊有人敢救。
  “嗯,將壹幹人等,扭送至南京,令緹騎督辦便是。”陳懋點了點頭,董興說的有理,的確不能讓他們惡人先告狀。
  陛下動的快,他們才不會為難。
  陳懋那種太陽再次升起的感覺,越來越明顯。
  陛下有辦法、能拿主意,有太祖太宗的遺風。
  陳懋的軍報延著官道的驛站,壹路快馬加鞭送回了京師,畢竟將宋彰等人斬首,並非小事,值得寫壹封奏疏入京。
  王寅全程監刑,也將發生的壹些齷齪事,寫到了奏疏之內,呈報天聽。
  刑部大使也有奏疏入京,案犯伏誅,死刑三重復奏,人殺了,當然要稟報天子。
  朱祁鈺仔細檢查了陳懋奏疏的印綬,這是李永昌第壹次去福建時,給陳懋專門換的壹套新的印綬。
  他拿到了三份奏疏,感慨萬千,李賓言作為水猴子,往他的魚鉤上,掛了壹條巨物。
  “膽子很大,非常大!”
  “膽大包天!”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