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國之君

吾誰與歸

歷史軍事

  正統十四年,朱祁鈺在皇位上大夢初醒,睜開了眼睛。   土木堡之變已經發生,三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四百四十章 銜令者,君之尊也

朕就是亡國之君 by 吾誰與歸

2023-7-15 23:35

  長途而來的瓦剌人,需要維持他們的忠誠,否則他們就會背叛,所以要給世襲罔替的待遇,要保證他們不會同化。
  但是也不能像原來的白帳汗國、青帳汗國、帖木爾王國、奧斯曼王國那樣完全突厥化,作戰的都靠少數人。
  在沙裏亞法典之中,只有信仰宗教的成丁才有作戰任務,其他人都繳賦稅尋求庇護,戰爭的勝利與否和普通人沒什麽關系。
  所以,王復和王越思前想後,終於決定組建烏茲別克人為主的軍隊。
  王復大聲的說道:“《正世》曰:不慕古,不留今,與時變,與俗化,變俗易教,方能治亂。”
  也先沈吟了片刻,問道:“那該怎麽保證他們的忠誠,而不是等到我們西進的時候,他們在背後捅我們壹刀,王資政想過這個問題嗎?”
  王復點頭,他自然想到了這個問題,十分快速的回答道:“百姓莫不是喜歡活著,害怕死去,莫不是想要利益而厭惡害處。”
  “好利惡害,得到想要的就很快樂,得不到想要的就很痛苦,如同水往低處流壹樣普遍,不論貴賤貧富,皆是如此。”
  “何為利?生死,衣食、榮辱皆為利。”
  利柄,王復對於利柄二字的理解極為深刻,理政的時候,這兩個字,尤其是在撒馬爾罕這個地方,是最好用的執政手段。
  王復借著說道:“之所以令則行,禁則止者,必令於民之所好,而禁於民之所惡也。”
  “故欲來民者,先起其利,雖不召而民自至。設其所惡,雖召之而民不來……”
  也先連忙擺擺手說道:“哎呀呀,王資政妳又來了。”
  “這些大道理我聽的本來就很困難了,妳還要文縐縐的說出來,我就更加聽不懂了。”
  “我只是問王資政有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既然王資政考慮到了,那王資政盡管去做。”
  “好了,我已經很累了,妳且去吧。”
  也先只是問他是否考慮過忠誠的問題,既然考慮過,那有對應的政策就足夠了,至於這麽做的具體原因,也先也聽不太明白。
  王復還想說,他想要解釋明白,但是看著也先已經不耐煩的神情,他只能無奈俯首說道:“臣告退,大石安歇。”
  王復離開了蘭宮,也先站了起來,走下了王座,王座後是伯顏帖木兒。
  也先感慨的說道:“伯顏啊,大皇帝把王復罷免,讓王復懷恨在心,投效瓦剌,絕對是大皇帝這輩子做的最後悔的決定,治世能臣啊。”
  “是。”伯顏帖木兒想了想說道:“從咨政院的每壹條政令制定後,從咨政大臣的反應來看,王復的政令是得到了多數人的擁護。”
  “從政令推行來看,商賈蜂擁而至,撒馬爾罕的人數比之前還多,帖木兒王國和青帳汗國的人,都來到了撒馬爾罕附近想要投效。”
  “應當是做的不錯的。”
  也先哈哈大笑的說道:“好,很好。”
  也先與伯顏帖木兒樂開了花,但是王復卻是滿臉不高興的走回蘭宮咨政院,沿路守備的怯薛軍卒,在王復走過的時候都是挺直了腰板,行註目禮。
  他們的目光從王復出現的時候,就壹直鎖定王復,直到王復消失在視線不見的地方,才再次站直了身子目視前方。
  他們很尊敬王復。
  西進本來是壹項前途未蔔的大事,瓦剌上下,莫不是惶惶不可終日,如同喪家之犬壹樣,人心湧動。
  他們打下了撒馬爾罕之後,王復壹點點的通過政令,最終讓整個撒馬爾罕安頓了下來,也讓瓦剌人有了新巢。
  所以,他們看到王復的時候,莫不是給予最高的敬意。
  這可是再造之恩。
  王復回到了蘭宮咨政院,這裏又叫咨臺,王復在這裏擁有壹間書房,作為處理政務的地方。
  “王資政!”守在門前的兩名怯薛軍卒猛地站直了身子,王復拿出了自己的信牌遞了過去,說道:“開門吧。”
  王復是個地道人,他每次進入咨政院書房都會出示信牌,但是負責守備咨政院的怯薛軍卒,早就在王復出現在石廊的時候,已經把門打開了。
  怯薛軍守備壓根不看王復的信牌,他們認識王復。
  王復無奈收回了信牌。
  陛下作為七品參政議政曾經想上朝陽門五鳳樓,被四武團營軍卒攔下,盧忠扈從左右,盧忠那張臉,京師誰不認識?
  但是那軍卒就是不給上,直到朱祁鈺拿出了自己的皇帝信牌,才上了五鳳樓。
  印璽,信也。
  但是王復又很難跟他們說明白,講了幾次,都沒什麽效果,最終他也懶得再說了。
  他去哪裏,怯薛軍都不會阻攔,因為都認識他。
  他回到了自己的書房,重重的坐在了軟篾藤椅上,靠在上面,將手中的陳條用力的扔在了桌上。
  哪哪都不如意。
  蘭宮的建築都是石制建築,拱頂都很高,這壹層得有壹丈半高,左右放著無數的書櫃,王復桌上的政疏堆積如山。
  他開始處理這些陳條,陳條的內容繁雜,需要去咨政院落錘的事兒就有七八件之多。
  “王資政,保民官來了。”怯薛軍的勇士又打開了房門,將王悅放進來了。
  保民官是北院民院,有保民大臣、監察大臣、營造大臣、裁決大臣等等,保民大臣主事,就是王悅,又被叫做保民官,主要負責農牧居民,依據明制分官設職。
  南院武院,有左都督、右都督,邊防都督、京都督等等,仿明制,分官設置。
  左都督由伯顏帖木兒擔任。
  南北兩院又被稱為下院,咨政院又被稱為上院,資政大夫直接對接大石也先。
  “這又生氣呢?”王悅將壹本厚重的陳條放到了桌上,看著王復的軟篾藤椅。
  這是賽因不花送來的好東西,壹共三把,王復壹把,也先壹把,伯顏帖木兒壹把。
  “我跟也先說政,他又糊弄我!”王復有些生氣的說道:“這是他的瓦剌,不是我的瓦剌!整日裏就知道騎馬弓獵,回到蘭宮,政疏陳條,也是看都不看就簽字。”
  “跟他解釋又不耐煩。”
  這石制的建築隔音是極好的,王復聲音並不大,但是他很生氣。
  王悅坐在了王復的對面說道:“他在和林就這樣了,又不是壹天兩天了,歲數大了,學也學不會,也就懶得學了,他都這樣了,妳順著他點不就好了嗎?”
  王復坐直了身子,繼續說道:“我今天跟他說,我們定國號康國,撒馬爾罕改名康國府,妳猜他怎麽說的?”
  王悅想了想,身子靠在椅背上,頭向左歪了壹點,眼睛未瞇,壹副渾然不在意的說道:“王資政,妳又來了,妳自己看著辦吧。”
  不得不說,王悅學的真的像,語氣、動作、神態尤其是那句,妳又來了,簡直是壹模壹樣。
  王復都被王悅給逗樂了。
  “他靠自己坐不穩大汗,所以才會靠妳。”王悅坐直了身子,身上的懶散的模樣消失不見,王悅嚴肅的說道:“我跟妳說個事兒。”
  “前天我找他匯報政事,他沒跟我聊政令,而是話裏話外,讓我準備接替妳的位置,取而代之。”
  王復壹楞,稍微皺了下眉頭疑惑的說道:“他想幹什麽?”
  王悅搖頭說道:“還用說嗎?就是等妳勢大了,把妳給殺了,換我上去,繼續給他賣命唄。”
  王復了然,原來這個也先打的是卸磨殺驢的主意。
  王悅看著窗外,嗤之以鼻的說道:“退壹步講,我們不是夜不收,他現在也已經殺不了妳了,他自己都不知道。”
  “子曰:銜令者,君之尊也。”
  王悅的意思很明白,掌控神器才是君才尊顯,就現在也先這個大撒手的模樣,他怎麽殺王復?
  殺了王復,也先只能回和林了。
  王悅搖頭說道:“不說他了,奧斯曼蘇丹法提赫送來了國書願與瓦剌,不不,願同我們康國世代修好。”
  “希望能夠合兵,共擊帖木兒國王。”
  “我剛從也先那回來,他讓妳回復。”
  王復拿過了那封已經翻譯好的國書,看了許久,就是有些惱火,奧斯曼蘇丹法提赫。以為瓦剌人是大明的遠征軍。
  這都是也先那枚【敬順王印】惹的禍,也先在所有的國書上,都下的敬順王的印,因為他除了這個印,也沒別的印綬了。
  奧斯曼國王的理由很簡單,帖木兒王國不臣。
  帖木兒王國作為大明的朝貢國,居然要反明復元,甚至還準備親征,今天大明軍遠征,自然要合兵壹處,痛擊帖木兒王國。
  奧斯曼國王的閃電巴耶濟德,被帖木兒生擒,並且成為了藝術創作的源泉,被西域嘲諷,這讓奧斯曼王國上下非常的惱怒,所以法提赫提出共伐帖木兒的意圖。
  外交這塊分為了兩部分,大部分歸民院管,有壹部分歸咨政院管,比如各大汗國的韃靼部的聯袂,這壹塊就是伯顏帖木兒自己在負責。
  “也先怎麽說的?”王復拿著那份國書眉頭緊皺的說道。
  王悅喝了口茶說道:“也先說,要壹起教訓教訓帖木兒國王蔔撒因,他說話實在是太招人煩了,但是妳又不同意。”
  王復拍了拍國書說道:“我之所以要與帖木兒修好,自然是遠交近攻。”
  “也先要是待在撒馬爾罕做大石,自然是和奧斯曼共伐帖木兒王國,但是也先要去拔都薩萊,到了金帳汗國,就是奧斯曼近,帖木兒遠。”
  “我跟他說,他又不聽。”
  王復的想法,王悅自然可以理解,也先是要去拔都薩萊,自然要執行遠交近攻,無論是現在,還是以後,都要交好帖木兒王國。
  所有的軍事行動,都是服從政治目的,也先的政治目的是前往金帳汗國的拔都薩萊,當可汗。
  王悅又拿出壹封國書說道:“大秦國的國書,妳看看也做個回復,這事兒,也先不知道。”
  王復看了片刻,將國書收起來,笑著說道:“妳做得對。”
  王悅站起身來說道:“嗯,妳忙,我先走了,給奧斯曼的國書寫好了,讓會同館翻譯給奧斯曼就是。”
  王復在忙碌,而王悅也沒閑著,他找到了左都督伯顏帖木兒。
  王悅坐在伯顏帖木兒的面前,低聲說道:“今天我離開蘭宮王廷的時候,看到了克烈從王宮裏走了出來。”
  克烈,是白帳汗國可汗的兩個兒子。
  宣德三年,克烈的父親被僭主阿布勒海爾所殺,克烈和他的哥哥,逃亡到了東察合臺汗國進行避難。
  白帳汗國的阿布勒海爾是僭主,也就是逼得蔔賽因放棄撒馬爾罕的人。
  瓦剌西進,阿布勒海爾被也先擊潰,阿布勒海爾最後被也先在蘭宮王帳抓住,吊死在了蘭宮之外。
  克烈是蒙古人,也先也是蒙古人,某種意義上,也先為克烈報了殺父之仇。
  伯顏帖木兒側著身子說道:“克烈說:烏茲別克人,都認為他們的王應該是克烈或者他的哥哥。”
  “所以克烈想要讓大石賜予他楚河肥沃之地作為牧場,統領烏茲別克人。”
  “大石答應了他。”
  楚河的肥沃之地就是碎葉城附近,水草豐茂,又扼天山古道,乃是撒馬爾罕行商至大明的重要關隘。
  王悅眉頭壹皺,搖頭說道:“宣德三年,克烈的父親就死了,若非大石為他報仇,他還在東察哈臺避難呢,他非但不感恩大石的恩情,還要錫土為王?”
  伯顏帖木兒嘆息的說道:“就是說嘛,碎葉城、楚河附近的牧場水草豐茂,咱們的安民官已經去了,他又來討。”
  “但是大石答應了,我能怎麽辦?”
  王悅笑著說道:“我倒是有個好計策,這克烈和他的哥哥,已經離開碎葉城二十五年吧,哪裏還有什麽人望民心?”
  “大石不方便做的事兒,左都督要替大石分憂啊。”
  “哦?”伯顏帖木兒壹楞,滿是疑惑。
  王悅笑著說道:“左都督,西域又不太平,馬匪多啊。”
  伯顏帖木兒嘴角勾出了壹抹笑意說道:“的確,若非我大軍至,這地方豈不是更亂?”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