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8章 樣板村(上)
馬前卒 by 槍手1號
2019-4-3 18:01
黃泥嶺村原本是壹個百多戶人家的村子,這裏距離陳紹威的虎牢新軍三營的駐紮地不過十許裏地,戰爭爆發,這裏的村民逃亡而走,只剩下了壹個偌大的空村子被遺棄在這裏。對於這裏的老百姓來說,敵國的軍隊自然是猛如虎,如果不逃,只怕連骨頭渣子都剩不下來。幾個月下來,黃泥嶺村便沒有了樣子,原本就都是壹些土坯茅草房,連著個把月的大雪,村子裏那些本身質量就堪憂的房子,盡是被雪壓得倒塌了大半。
秦風踏進這個村子的時候,不由得連連搖頭。
這裏距雙聯城不遠,距雍都城也不到百裏地,老百姓的日子竟然過得如此清苦。不看別的,單看這些房子,再看看屋子裏那些粗陋的家具,便能想象出這些百姓平日裏的日子過得有多苦。
這裏應當算是秦國的天子腳下吧,居然都如此貧困,那些遠離雍都的秦人,日子便可想而知了。要是在越京城左右,老百姓將日子過成這樣,當地的親民官,只怕立時就要丟掉官帽子了。
青磚碧瓦小橋流水人家,雞鳴狗吠牽老牛扛鋤頭行走田壟之上,身邊狗跑雞跳,家內青煙裊裊,這是秦風理想之中的鄉村人家,可眼前這壹切,除了破敗,頹廢,荒涼,基本上沒有給他別的什麽感受。
站在壹個被壓塌了屋頂的房舍外頭向內裏瞧去,基本看不到幾件家具,大雪在屋裏堆了起碼尺余厚,桌子上,板凳上,長長的冰淩子閃閃發亮。
竈臺上沒有鍋,剩下了壹人黑黑的大窟窿。鐵鍋對於普通人家來說,可是壹件很貴重的家當,這些人逃亡的時候,自然也是背走了。
“這也太破敗了壹些。”秦風背著手,站在村子中的壹個石碾子上頭,鳥瞰著整個村子。
“陛下,看著破敗了些,但整個村子地基還在,大致的模樣也還在,這就可以了。”陳誌華的軍司馬蘇侃趕緊過來解釋道。陳誌華是大軍統帥,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自然不能陪著秦風出來溜達,因為要安置那些難民,軍司馬蘇侃平日裏管得就是壹些後勤諸事,自然是熟門熟路。
“末將已經派人知會了陳紹威,新三營的後勤輜重兵壹會兒很快就會抵達,由他們來倒飭壹番,絕對讓這個村子舊貌換顏,讓陛下眼前壹亮。”
秦風大笑:“讓我眼前壹亮這可不容易。”
大明的後勤輜重兵與其它國家的後勤輜重兵可大不壹樣,或者說,他們更應該被稱呼為工程兵。大明軍隊的糧草軍械運輸,都是承包給了商人的,所謂的後勤輜重兵可不管這些事,他們占得也是正兵的名額,壹般情況下,並不用他們上前線作戰。但這些人在軍中可都是壹些寶貝疙瘩,每壹個都是有壹技之長的家夥。放到地方上,那都是壹個個熟練的匠人,修路架橋,營造修理各種器械,但凡在軍中呆上幾年,回到地方之上,那都是極受歡迎的人物。因為在軍中他們沒有別的事情可幹,唯壹能做的就是精研自己的技藝,他們的手藝,比起地方上的那些匠人,哪可是強了不止壹星半點。
所以大明的後勤輜重兵呆滿三年之後,軍隊中是很難留得住的。除了那些有軍職的軍官,這些匠人們退役之後回到地方,用不了幾年便能賺得盆滿缽滿,軍隊對他們來說,就是壹個提高技藝的好地方。
軍隊不像地方上的師傅還想著留壹手,在大明,最好的各種技術,總是第壹時間便被應用到軍隊之中,而這些後勤輜重兵就是第壹批學到手的人。
也不是沒有人向秦風提過建議,要求延長這些士兵的服役期限甚至於限制這樣的士兵退役,但都被秦風毫不猶豫的拒絕。
最好的技術第壹時間當然會被應用到軍事之上,但接下來,自然要向民間擴散,這些人學到了好的技術,回到了鄉間,又可以憑借著自己的技藝帶動壹方發財致富,這是好事,為什麽要限制?更何況大明最核心的技術,比方說冶煉鋼鐵的技藝,打造那些弩機,霹靂火的技藝,是怎麽也不可能流出來的。這些工程兵最多也就是會修而已。
整個黃泥村人現在除了秦風是個閑人之外,其它的人便又都忙碌了起來。蘇侃忙著去將從平塘運來的物資壹樣樣的指揮著分門別類,馬猴帶著衛隊開始清理村內的積雪,這個村子,幾乎都要被雪掩埋了,總得先清幾條路出來。
遠處有大群的人馬在向這裏移動,警戒的烈火敢死營的士兵揮舞著旗子示意著這是自己人,村子裏原本已經提起武器的衛兵們便又開始埋頭幹活。
秦風閑得無聊,便去看蘇侃那裏運來的物資。糧食,被褥,衣服,倒是應有盡有,不過衣服被褥大多都是又破又舊,顯然是軍中回收回來的壹些物資。不過對於這些難民來說,這都是好得不得了的東西了。陳誌華沒有因為秦風很關註這件事便從庫房裏調出最新最好的家夥什來討好皇帝,讓秦風很高興。
救人是救人,但終究還是親疏有別嘛。總不能讓這些難民們穿上新衣而讓士兵們穿破舊的衣物,蓋滿是破洞的被子。畢竟這是突發事情,以前後勤方面可沒有考慮過這樣的事情。現在便是只能從士兵們身上擠了。
“妳們大將軍對這些難民有些什麽後續的處置措施啊?”秦風隨意地問道。
“回陛下,大將軍說了,總不能讓軍隊白白的養活這些人,所以將他們安置下來之後,還是有些活計交給他們來做的,我大明可不養閑人,每個人都能發揮壹點作用嘛,哪怕是婦孺,那也有適合他們的活計。咱們只能救急,可不能救貧,讓他們活了命,接下來就要讓他們用自己的雙手來為自己掙飯食了。”蘇侃笑著回答道:“十數萬的大軍營集在這裏,有數不清的活計可以幹呢。有這樣的壹些人來做,倒又是可以騰出不少人手來幹別的事情。”
“這是正理!”秦風微微點頭。陳誌華想得很周到,即便是到了明春,這些人可以耕種了,但口糧卻還是要大明來救濟,這是壹筆不小的開支,關鍵的是,這肯定不是個別的現象,而是壹個極為普遍的事情。沒有壹個章程,恐怕到時候就會亂成壹鍋粥。
升米恩,鬥米仇。不管是誰,都不能讓他們覺得救濟他們是應當應份的,用自己的雙手來為自己掙壹份口糧,這才是長久之計。
遠處的隊伍終於走近,打頭的便是新三營的主將陳紹威,看到秦風也在這裏,當即停下了隊伍,讓隨行的人馬停在了村外,自己則滾鞍下馬,壹路小跑著進了村子。
“陳紹威叩見陛下!”陳紹威上前向秦風見禮。
秦風瞟了壹眼村外的人,“上次妳不是說只有五百多人嗎?這看起來上千人都有了吧?”
陳紹威額頭見汗,“陛下,後來,又陸陸續續有不少難民找了過來,有的甚至是自己找上了我們的巡邏斥候隊,這人便壹天天多了起來。”
秦風嘿嘿的笑了起來,自言自語地道:“有意思。”壹千多難民中,也有不少的青壯,大概占了十分之壹左右。
“妳的輜重兵都來了吧?讓他們趕緊幹活吧,總得在黑之前清理出壹些屋子內先把人塞進去,不然到了晚間,日子就難熬了。”
“是,陛下。新三營的後勤輜重兵都來了,哦,還有五百人馬,是大將軍讓我調撥出來的,這壹次權當是押送這些難民過來,然後就交給馬將軍了。”陳紹威道。
正扛著壹根大木頭的馬猴恰好從這裏經過,聽了這話,便猴急的將木頭往邊上壹扔,壹把扯著陳紹威道:“帶我去瞧瞧妳給我的是些什麽樣的人,要是不好,我可是不依的。”
“當然是最好的。”陳紹威趕緊道,卻被馬猴不依不饒的扯著走遠了。
十幾輛大車漸次駛進了村子,百來個士兵扯開馬車上的油布,便露出裏面各式各樣的器械,這些人幹活果然利落得緊,片刻之間,壹樣樣的工具便架了起來,在壹個校尉的指揮之下,飛快地幹起活兒。
所謂術業有專攻,有了這些專業人士的加入,整修村子的進度便已肉眼可見的速度加快了,不像先前雖然有上千人在幹活,但總顯得有些淩亂。
“大概要三天時間,便可以讓這個村子煥然壹新!”蘇侃走到秦風身邊,道。“陛下,這是我們安置難民的壹個樣板村,只要將他弄好了,以後那些逃難的秦人,就不會聞大明而色變,壹聽我們來了就忙不叠的跑路了。只要將這樣的人慢慢地安頓了下來,以後攻下了雍都之後,地方官便會少了許多麻煩。”
“說得好!”秦風微笑點頭:“既然是樣板村,當然要做好壹些,嗯,更要給他們尋壹些長久的活計,不但要讓他們吃飽,還要讓他們過好。”
“是,陛下,末將會留意的。”蘇侃連連點頭。給軍隊做活計終不是長久之計,打完了仗,軍隊終歸是要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