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前卒

槍手1號

歷史軍事

  不停地戰鬥,不停的殺敵,秦風是國家的悍將,軍隊的馬前卒,永遠沖鋒在第壹線,用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507章 改旗易幟

馬前卒 by 槍手1號

2019-4-3 18:03

  雄雞壹唱天下白。
  當天邊露出第壹縷曙光的時候,雞啼聲聲,狗吠陣陣,逐次響徹全城,城市的活力便在這雞鳴狗吠之聲開始了新的壹天。
  厚重的城門便隨著晨光亮起黑暗褪去伴隨著吱吱呀呀的聲音緩緩地被士兵們推開了,早已候了多時的等候出城的百姓們歡笑著壹湧出城。
  今天是大年初壹,當然是走親訪友的好時機,在城外有親戚好友的人,壹大早便準備出門去拜年。這兩年,荊楚城裏的日子已是漸漸的好了起來,城裏謀生活的人,總是有路子搞到壹些鄉下很稀罕的東西,特別是來自大明的許多精美玩意兒,更是拜年之時的最佳伴手禮,像什麽彩虹糖啊,果酒啊,糜費不多,但的確是楚國不多見的東西,這也就是年前大量的商船自泉州而來,這才帶來了無數的明國貨物。使得荊楚城中商人們的貨架也格外的豐富起來。
  剛剛跨出城門,這些百姓們就猛然站住了,目瞪口呆地看著城外,昨天還壹片空曠的城外,不知什麽時候,竟然已經布滿了壹個個黑壓壓的士兵方陣。
  飄揚的大明日月旗對於荊湖城的百姓來說,已經不陌生,因為不久之前,才剛剛有壹支部隊便是打著這樣的旗幟出現在了荊湖城,然後又向昆淩郡方向開拔而去。但與早前那壹支部隊比起來,今天出現的這些軍人,肅穆蕭殺之氣更重,雖然只是靜靜地站在哪裏,但那股自內而外無形之中露出來的氣勢,卻讓走出城門外的百姓們壹顆心怦怦亂跳,雙腳竟然是有些發軟,不知不覺地便退到了城墻根下,竟是不敢再向前走了。
  城門之外聚集的百姓愈來愈多,而守門的士兵似乎早就知道了是怎麽壹回事,也壹個個的持槍肅立在門洞之內,對於城外的軍隊竟然是視而不見。
  百姓們見到城上城下的軍隊都是如此,慢慢的膽子也終於大了起來,開始對著城外的那支軍隊評頭論足起來。
  飄揚著的大明日月旗並不稀罕,稀罕的是軍陣之中壹左壹右飄揚著的兩面大旗,壹面大旗之上繡著壹支狼頭,齜牙咧嘴,裸露在外的鋒利的獠牙旁還繡著幾滴鮮血,透出壹股別樣的猙獰。在這面軍旗之下,壹個個的黑甲士兵手中只有壹樣武器,那就是大刀。三尺長的刃,兩尺長的刃,壹柄柄大刀豎立在士兵面前,映著初升的朝陽,閃著耀眼的光芒,將正對著他們的那壹面城墻也似乎映成了亮色。
  另壹面大旗之上繡著壹柄鐵槍和壹柄斧頭的交叉圖案,相對於另壹側的士兵,他們身上的武器花樣就太多了,每個人的背後都插著三柄短矛,腰裏壹左壹右別著兩把斧頭,手裏持著壹柄柄鐵槍。
  雖然裝備大相徑庭,但兩股軍隊,都有著同樣的壹股淩人的氣勢,站在墻根之下看熱鬧的百姓們也終於慢慢地咂摸出了味道,他們在這裏站得時間並不長,但已經換了好幾種姿式了,有的甚至靠在了城墻之上準備好好地欣賞壹下。
  今天荊湖城絕對有大事要發生,這比走親訪友可要帶勁多了,更何況,看了這場大戲之後再去親戚家,豈不是又多了壹些讓人艷羨的談資?
  他們就這樣隨隨便便地站在哪裏,便已經感到有些疲累而不得不換個姿式來舒緩壹下自己的身體,但對面的士兵,從他們出城以來,似乎就壹直沒有動彈過,像壹尊尊木雕泥塑壹般,若不是那些飄揚的旗幟,還有壹個個方陣之前的幾個騎馬的人那馬兒在不時地打著響鼻,刨著蹄子,他們幾乎要以為這就是壹些假人了。
  熟悉大明軍隊的人,只要壹看這兩面旗幟,其實就能明白,在城下列陣的是大明的兩支老牌勁旅,蒼狼營和銳金營。
  蒼狼營是提前出發的,銳金營本來計劃中是月中才會開拔到荊湖來,但因為昆淩郡的戰局變化,大明加快了軍隊的布署速度,提前將他們送到了泉州,趕上了提前出發的蒼狼營,與他們壹起開到了荊湖郡城之下。
  今天他們將要見證壹件大事。以荊湖為代表的東部五郡將正式改幟易旗。
  城墻之上響起了悠長的鐘聲,九聲鐘響之後,鼓聲開始連綿不絕的響起,城下的百姓擡頭敲上城樓之上,他們剛剛的註意力都放在對面的軍隊之上,渾然沒有註意到,城樓之上不知什麽時候也站滿了士兵,而他們所熟悉的荊湖郡守曾琳也帶著大批的官員們立在了城樓之上,只不過他們穿著的再也不是曾經為荊湖人所熟悉的大楚的官服,而是壹種他們從來沒有見過的胸前繡著飛禽走獸的官服。
  城樓之上的三通鼓罷,城下的軍隊之中,鼓聲接力響起,兩支軍隊的交接之處,壹面軍官手捧著壹面疊得整整齊齊的大旗大步走出,在他的身後,數排持槍的士兵斜舉著長槍,緊隨而止。
  隨著這些士兵的行進,城墻之下的百姓發出了嘖嘖的稱贊之聲,從軍陣的所列之處到城墻之間的這壹段距離,足足有數百米,但那些士兵的行進隊列如同用尺子量過的壹般,筆直行來,數十人不但步伐壹致,連身形的起伏也完全壹致,站在最前頭看的時候,倒似乎是只有壹個人壹般。
  在離城數十步的時候,士兵們在壹聲短促的哨音之後,停下了腳步。城內,壹名軍官帶著數名士兵迎了出來。從對面的軍官手中接過旗幟,轉身,走回了城門之中。
  當城下的百姓們再壹次看到這名軍官的時候,他已經站在了城墻之上,躬身,將手中的旗幟雙手奉給了身著緋紅大袍的曾琳。
  接過旗幟的曾琳穩步走到高豎的旗桿之處,伸手將旗幟牢牢地系在繩子之上。然後退後壹步,目視著大旗。
  城上鼓聲再壹次響起。城下,壹直肅立紋絲不動的軍陣這壹次終於是有了反應。
  “舉!”壹個雄渾的聲音響遍全場。
  嘩拉壹聲,左邊的軍陣之中,數千柄大刀同時高高舉起,然後橫放下來,士兵們壹手抓刀柄,壹手托刀背,刀刃向上,寒光閃閃。另壹側,數千柄長槍亦同時舉起,矛刃之下的紅櫻,在微風之中飛揚。
  城上的大旗隨著兩名士兵的扯動緩緩上升。隨著旗幟升得愈得愈高,風也愈來愈大,旗幟終於完全地展開,呼拉拉的旗幟卷動聲中,日月大旗終於長到了棋桿的最高處。
  “大明萬歲,萬歲,萬萬歲!”城下,上萬名士兵齊聲吶喊,聲震雲宵。
  城下百姓被這吶喊之聲所震懾,看著城頭之上飄揚著的大明日月旗,他們終於明白了過來,原來從今天開始,他們就已經不再是楚國的百姓,而是大明的臣民了。
  昆淩郡城之外,卞無雙站在城樓之上,凝視著遠處圍城軍隊的城寨,今天壹大早,便有士兵來報,圍城敵軍有異動,他急忙上城來察看,卻見壹處處的敵軍營寨之外,軍隊列陣而立。但讓卞無雙疑惑的是,對方並沒有要攻城的意圖,作為壹名沙場老將,他很清楚壹支準備戰鬥的軍隊,絕對不是現在這個狀態。
  他的正面,是隸屬於荊湖郡城的曾琳的嫡系部隊,右側,是江上燕率領的壹萬騎兵,而左側,則是楊致率領的韓華鋒與關寧的兩支部隊,後面,則是周濟雲的部屬烏林的軍隊以及壹支大約兩三千人的明軍部屬。
  現在,這些軍隊統統都出了自己的大營,這讓卞無雙很是疑惑。
  但接下來的壹幕,終於讓他明白了,他的對手們要幹什麽。
  包圍昆淩郡城的軍隊原本隸屬於三個不同的陣營,有明軍,有楚軍,也有原來的齊軍,但現在,他們有壹個共同的敵人,占據了昆淩郡城的卞無雙部。
  在卞無雙的註視之下,楚軍和齊軍陣營之中,屬於他們的火鳳旗和黃龍旗緩緩降下,重新升上高高的旗桿的是屬於大明的日月旗。
  當日月旗升上旗桿的最高處的時候,昆淩郡城的四面八方都響起了如雷鳴壹般的大明萬歲的呼喊之聲。
  城上卞部士兵在這山呼海嘯壹般的吶喊聲中相顧失色。
  卞無雙默默地註視著那些飄揚著的大明日月旗,黯然神傷。所有的圖謀,所有的苦心孤詣,此刻在這歡呼的海洋之中,盡數都漸消雲散。
  泉州城上,大明旗幟高高飄揚,港口之外,壹艘艘的大明戰艦在水面之上緩緩行駛,船舷兩側,身著嶄新軍服的水兵們在歡呼著。
  數千裏之外的安陽郡,井徑關,壹面面的大明旗幟升上城頭。
  新寧郡,飄揚的大明軍旗之下,剛剛來到新寧的厚土營士兵在城頭之上舉著武器歡呼雀躍,胖得如同壹座山壹般的厚土營統兵將領陸壹帆笑得如同彌勒佛壹般與武騰並肩而立。
  以湘州為代表的江南四郡,也在同壹時間降下了火鳳旗,換上了簇新的大明日月旗,楚國近乎壹半的領土,在新年的第壹天,幾乎同時改旗易幟,變成了大明的領土。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